為有效改變農貿市場自制食品來源雜、風險高、放心難的現狀,進一步保障農貿市場食品安全,8月起,三門縣局聯合縣食安辦著力開展農貿市場自制食品“清源”專項行動。截止11月底,該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92人次,檢查自制食品經營戶162家、生產加工場所31個,實施定量抽檢40批次,立案查處1起。
一是推行建檔立制,規范經營行為。排摸全縣各農貿市場內部及周邊自制食品經營戶的底數,收集相關信息,建立“三門縣自制食品經營戶檔案”。督促經營者嚴格履行進貨查驗義務,建立自制食品進貨臺帳,要求自產自銷的經營者必須真實準確記錄使用原料、添加劑的關鍵信息。經排摸,全縣共有自制食品農貿市場8個,市場內自制食品經營戶127家,市場周邊自制食品經營戶35家,目前已基本實現兩個100%,即農貿市場舉辦者對自制食品經營戶建檔率達到100%,全縣自制食品經營戶進貨臺賬建檔率達到100%。
二是開展高頻抽檢,警示經營消費。根據轄區實際情況,以熟食鹵味、水發產品、醬腌菜等為重點,加強對農貿市場及其周邊自制食品的抽檢力度,對于檢測不合格的,依法銷毀。督促農貿市場舉辦者提升檢測室建設,落實自制食品每日抽樣快檢工作,及時公示檢測結果。至11月底,共實施農貿市場自制食品定量抽檢40批次,檢出不合格1批次,指導市場自行快檢1500余批次,檢出不合格7批次,檢測信息每日公示,不合格產品已全部銷毀。
三是落實追蹤溯源,打擊違法行為。匯總分析轄區內自制食品銷售網絡和流通渠道,依法嚴查經營者提供不實、不全或者虛假進貨渠道信息的行為。全面整治規范自制食品生產加工場所,對場所臟亂差、管理不到位、設施不符要求的,責令限期改正;對發現涉嫌使用問題原料或使用添加劑,情節嚴重的,一律依法取締。本次行動中,共追蹤溯源涉及經營戶80家,現場檢查生產加工場所31個,發放限期整改通知書37份,規范問題加工點8個,立案查處1起。
四是研究退市機制,消除安全隱患。總結本次行動,部分自制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風險高、生產經營條件無法保證安全或消費者投訴舉報頻繁的情況,部分自制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安全隱患屢教不改,情節較為惡劣。針對這些情況,該局進一步探索研究市場禁入和退市監管機制,通過規范一批、清理一批、取締一批,有效消除轄區內的自制食品安全隱患。并將農貿市場自制食品“清源”行動與產業轉型升級、外來人口管理等工作相結合,提升工作成效。
日期: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