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認真貫徹落實國、省關于質量基礎設施助力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工作要求,聚焦西南(自貢)食品產業園高質量發展,創新謀劃“園區+企業+集體經濟”合作發展,探索“鏈主引領,鏈員協同,基礎支撐,技術賦能”的“園鎮聯動”“園村共建”工作模式,賦能食品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目前,園區入駐企業85家,質量管理體系逐步健全完善,質量品牌效應日益突出。
發揮鏈主引領作用,協同資源供需,打造產業“循環鏈”
強化鏈式思維。以園區龍頭企業需求為牽引,建強產業循環鏈,建立“以園帶村、以村促園、園村共贏”集體經濟發展“一條鏈”模式。目前,已推動10家食品生產企業與10個鄉鎮17個村達成共建合作事項25項,預計年供農產品600余噸。打造儲運鏈。引進鼎一冷鏈投資2億元,打造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的冷鏈倉儲物流點,為園區食品生產企業提供有效冷凍冷藏運輸和存儲質量保障。引進產業鏈。針對企業原材料需求,在園區有計劃引進上游供應企業落戶,縮短原材料運輸成本和供應成本,現已引進城投肉兔養殖產業,正洽談肉兔智能化循環產業園項目,力促形成以肉兔養殖、加工、屠宰、飼料加工、展示展銷、物流配送的肉兔全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格局。
發揮基礎支撐效能,筑牢質量基礎,加固產業“質量鏈”
嚴控源頭質量。督促指導種養殖戶規范化生產,落實農產品質量溯源管理和承諾達標制度,花椒、雞蛋、肉兔等120余噸食用農產品均已落實承諾達標合格證和檢驗檢疫要求。建成川南首家星級冷鏈倉儲物流企業,打造標準化、信息化、現代化的倉儲物流基礎設施。嚴把出廠質量。創新建立“園村共建”綜合服務站,特設“自貢檢驗檢測院工作站”,整合政策咨詢、法治保障、檢驗檢測等資源,實現食品產業“一站式服務”。把牢食品產品質量,突出檢驗檢測,做到應檢盡檢,守住食品安全質量底線。嚴防問題產品。推動園區30家企業建成不合格產品召回制度,持續加強質量安全管理,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努力營造放心消費的市場環境。
推進技術賦能手段,聚力技術瓶頸,提升產業“科技鏈”
聚力點上突破。探索建立“園區+院校+企業+鎮村”模式科技鏈,充分利用西南(自貢)食品產業技術研究院、預制菜中試基地,開展種養殖及食品精深加工技術攻關和質量幫扶。目前,已突破肉兔繁殖、紅薯種植等7項技術瓶頸,組織專家對14家企業開展“質量問診”活動。強化線上聯動。依托食品園管理運營企業云之瑞公司專業化能力,建立“一盤棋”謀劃、“一體化”推進、“一竿子”落實的工作體系,整合資源,共建產業項目,實現抱團發展、多方共贏。推動面上提升。持續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打造立豐花椒等2家鏈上企業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培育永匯食品等5家鏈上企業取得8項質量管理體系和HACCP認證,助力推廣先進質量管理理念,提升企業競爭力。
推動鏈員協同模式,引領質量人才,賦能產業“英才鏈”
注重引進人才。充分發揮企業“才智密集”工作優勢,圍繞食品產業質量提升,深入實施“智匯沿灘”人才工程,統籌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工作。注重培育人才。在企業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讓其在促進質量主體責任落實、促進質量管理水平提升方面發揮作用,逐步推行首席質量官“一票否決權”。目前,園區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標準總監、安全總監、安全員44人。注重鍛煉人才。引導入園企業到鎮入村開展鄉村振興指導、創業幫扶等工作,鼓勵企業吸納村級優秀人才到企業開展實習鍛煉,依托產業基地培養食品生產型農民工50余人,為推動自貢市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日期:2024-11-27
發揮鏈主引領作用,協同資源供需,打造產業“循環鏈”
強化鏈式思維。以園區龍頭企業需求為牽引,建強產業循環鏈,建立“以園帶村、以村促園、園村共贏”集體經濟發展“一條鏈”模式。目前,已推動10家食品生產企業與10個鄉鎮17個村達成共建合作事項25項,預計年供農產品600余噸。打造儲運鏈。引進鼎一冷鏈投資2億元,打造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的冷鏈倉儲物流點,為園區食品生產企業提供有效冷凍冷藏運輸和存儲質量保障。引進產業鏈。針對企業原材料需求,在園區有計劃引進上游供應企業落戶,縮短原材料運輸成本和供應成本,現已引進城投肉兔養殖產業,正洽談肉兔智能化循環產業園項目,力促形成以肉兔養殖、加工、屠宰、飼料加工、展示展銷、物流配送的肉兔全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格局。
發揮基礎支撐效能,筑牢質量基礎,加固產業“質量鏈”
嚴控源頭質量。督促指導種養殖戶規范化生產,落實農產品質量溯源管理和承諾達標制度,花椒、雞蛋、肉兔等120余噸食用農產品均已落實承諾達標合格證和檢驗檢疫要求。建成川南首家星級冷鏈倉儲物流企業,打造標準化、信息化、現代化的倉儲物流基礎設施。嚴把出廠質量。創新建立“園村共建”綜合服務站,特設“自貢檢驗檢測院工作站”,整合政策咨詢、法治保障、檢驗檢測等資源,實現食品產業“一站式服務”。把牢食品產品質量,突出檢驗檢測,做到應檢盡檢,守住食品安全質量底線。嚴防問題產品。推動園區30家企業建成不合格產品召回制度,持續加強質量安全管理,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努力營造放心消費的市場環境。
推進技術賦能手段,聚力技術瓶頸,提升產業“科技鏈”
聚力點上突破。探索建立“園區+院校+企業+鎮村”模式科技鏈,充分利用西南(自貢)食品產業技術研究院、預制菜中試基地,開展種養殖及食品精深加工技術攻關和質量幫扶。目前,已突破肉兔繁殖、紅薯種植等7項技術瓶頸,組織專家對14家企業開展“質量問診”活動。強化線上聯動。依托食品園管理運營企業云之瑞公司專業化能力,建立“一盤棋”謀劃、“一體化”推進、“一竿子”落實的工作體系,整合資源,共建產業項目,實現抱團發展、多方共贏。推動面上提升。持續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打造立豐花椒等2家鏈上企業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培育永匯食品等5家鏈上企業取得8項質量管理體系和HACCP認證,助力推廣先進質量管理理念,提升企業競爭力。
推動鏈員協同模式,引領質量人才,賦能產業“英才鏈”
注重引進人才。充分發揮企業“才智密集”工作優勢,圍繞食品產業質量提升,深入實施“智匯沿灘”人才工程,統籌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工作。注重培育人才。在企業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讓其在促進質量主體責任落實、促進質量管理水平提升方面發揮作用,逐步推行首席質量官“一票否決權”。目前,園區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標準總監、安全總監、安全員44人。注重鍛煉人才。引導入園企業到鎮入村開展鄉村振興指導、創業幫扶等工作,鼓勵企業吸納村級優秀人才到企業開展實習鍛煉,依托產業基地培養食品生產型農民工50余人,為推動自貢市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日期: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