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們是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麻煩出示您的進貨臺賬。”“您家的菜品留樣不規范,請您盡快整改,食品安全絕不能松勁!”……在黃南州府所在地同仁市的大街小巷,這樣的執法檢查已成為常態。
一日三餐、四季煙火,關乎千家萬戶的“舌尖安全”。食品安全從來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
自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以來,黃南州市場監管局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緊緊圍繞“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這條主線,讓監管“跑”在風險前面,嚴格貫徹落實相關要求,盯緊餐飲、食品生產、流通等各環節不放松,錨定遏制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這個目標,全力維護全州食品安全風險可防可控、穩定向好。
黨政同責,守牢食品安全底線。制定印發《黃南州2023年度省對州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結果的整改方案》《黃南州202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黃南州2024年食安委各成員單位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舉措,壓實工作責任,逐項抓好落實。與此同時,持續推進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制定下發《黃南州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重點》,全州確定在產在營包保主體4058家(其中A級7家、B級357家、C級3165家、D級529家),確定包保責任人742名。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完成食品安全員配備率97.52%、食品安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上傳率95.89%。全州33個食品生產企業已配備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覆蓋率100%。
“線上+線下”,織牢食品安全防線。“黃南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來我們店里檢查,對店里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議以及整改的地方,就像今天建議我們對消費者就餐提供小份菜品,主要是為了制止餐飲浪費。”同仁東串串火鍋店負責人馬文青表示,作為一名餐飲經營者,深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不管是平時的進貨渠道,還是加工流程,都會嚴格按照要求,讓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黃南州市場監管局對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等環節實施全程監管,并針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開展系列專項整治行動,有力保障了食品安全。全州監督抽檢1450批次(州本級400批次)。截至目前,完成抽樣1700批次,檢測完成1700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21批次,公示1700批次。辦理食品案件34起,罰沒款7.6萬元。向公安部門移交涉嫌有毒有害食品案1起……這一連串檢查數據的背后,既展現出市場監管人心系群眾安全的責任擔當,更體現了對市場違法行為”零容忍“的態度。
洗菜、配菜、烹調……在黃南州市場監管局”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平臺,記者看到,盛宇天倫酒店后廚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備餐區、留樣區等各區域清晰可見,整個后廚出菜過程一覽無余。
自2022年3月啟用州級智慧監管平臺以來,黃南州市場監管局將餐飲企業、學校食堂等生產經營單位、經營場所關鍵區域的監控設備接入互聯網監管平臺,實時監控相關單位生產加工過程。執法人員通過監控平臺實施全天候遠程監控監管,及時發現和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強化了”線上“+”線下“雙監管。截至目前,全州納入市縣級”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的學校(托幼機構)食堂112家、餐飲服務單位993家;納入州級監管平臺的學校(托幼機構)食堂112家、餐飲服務單位100家,納入省級監管平臺的學校(托幼機構)食堂24家。
社會共治,構建齊抓共管格局。”您好,您在消費的時候發現問題可以撥打12315和12345熱線,我們會及時為您解決“。在以”誠信尚儉 同享食安“為主題的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現場,執法人員對群眾耐心解釋道。”您剛買的這個菜檢測值均為陰性(合格),可以放心食用。“在食品安全”你點我檢“快速檢測點,執法人員為群眾提供免費的食品檢測服務。
開展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會,為市場監管部門、食品行業組織與企業之間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進學校、進社區、進敬老院“活動,進一步強化社會監督,推動社會共治;建立健全投訴和反饋機制,及時解決消費者的投訴和建議……黃南州市場監管局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食品安全工作中來,著力推動建立社會多元主體共同參與、企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協同的共治體系。
”我們通過嚴格執法、強化監管,及時發現并糾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認真辦理12315、12345投訴舉報件,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鼓勵社會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監管,形成全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黃南州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與流通監管科科長吳玉萍說。
來源:黃南州市場監管局
日期:2024-12-03
一日三餐、四季煙火,關乎千家萬戶的“舌尖安全”。食品安全從來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
自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以來,黃南州市場監管局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緊緊圍繞“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這條主線,讓監管“跑”在風險前面,嚴格貫徹落實相關要求,盯緊餐飲、食品生產、流通等各環節不放松,錨定遏制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這個目標,全力維護全州食品安全風險可防可控、穩定向好。
黨政同責,守牢食品安全底線。制定印發《黃南州2023年度省對州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結果的整改方案》《黃南州202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黃南州2024年食安委各成員單位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舉措,壓實工作責任,逐項抓好落實。與此同時,持續推進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制定下發《黃南州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重點》,全州確定在產在營包保主體4058家(其中A級7家、B級357家、C級3165家、D級529家),確定包保責任人742名。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完成食品安全員配備率97.52%、食品安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上傳率95.89%。全州33個食品生產企業已配備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覆蓋率100%。
“線上+線下”,織牢食品安全防線。“黃南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來我們店里檢查,對店里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議以及整改的地方,就像今天建議我們對消費者就餐提供小份菜品,主要是為了制止餐飲浪費。”同仁東串串火鍋店負責人馬文青表示,作為一名餐飲經營者,深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不管是平時的進貨渠道,還是加工流程,都會嚴格按照要求,讓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黃南州市場監管局對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等環節實施全程監管,并針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開展系列專項整治行動,有力保障了食品安全。全州監督抽檢1450批次(州本級400批次)。截至目前,完成抽樣1700批次,檢測完成1700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21批次,公示1700批次。辦理食品案件34起,罰沒款7.6萬元。向公安部門移交涉嫌有毒有害食品案1起……這一連串檢查數據的背后,既展現出市場監管人心系群眾安全的責任擔當,更體現了對市場違法行為”零容忍“的態度。
洗菜、配菜、烹調……在黃南州市場監管局”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平臺,記者看到,盛宇天倫酒店后廚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備餐區、留樣區等各區域清晰可見,整個后廚出菜過程一覽無余。
自2022年3月啟用州級智慧監管平臺以來,黃南州市場監管局將餐飲企業、學校食堂等生產經營單位、經營場所關鍵區域的監控設備接入互聯網監管平臺,實時監控相關單位生產加工過程。執法人員通過監控平臺實施全天候遠程監控監管,及時發現和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強化了”線上“+”線下“雙監管。截至目前,全州納入市縣級”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的學校(托幼機構)食堂112家、餐飲服務單位993家;納入州級監管平臺的學校(托幼機構)食堂112家、餐飲服務單位100家,納入省級監管平臺的學校(托幼機構)食堂24家。
社會共治,構建齊抓共管格局。”您好,您在消費的時候發現問題可以撥打12315和12345熱線,我們會及時為您解決“。在以”誠信尚儉 同享食安“為主題的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現場,執法人員對群眾耐心解釋道。”您剛買的這個菜檢測值均為陰性(合格),可以放心食用。“在食品安全”你點我檢“快速檢測點,執法人員為群眾提供免費的食品檢測服務。
開展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會,為市場監管部門、食品行業組織與企業之間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進學校、進社區、進敬老院“活動,進一步強化社會監督,推動社會共治;建立健全投訴和反饋機制,及時解決消費者的投訴和建議……黃南州市場監管局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食品安全工作中來,著力推動建立社會多元主體共同參與、企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協同的共治體系。
”我們通過嚴格執法、強化監管,及時發現并糾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認真辦理12315、12345投訴舉報件,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鼓勵社會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監管,形成全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黃南州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與流通監管科科長吳玉萍說。
來源:黃南州市場監管局
日期: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