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針對餐飲業散小亂差、經營高峰時間段在晚間難于監管的現狀,為降低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積極探索創新,率先推行夜間市場巡查制度。半年以來,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000余人次,檢查餐飲單位3500余家次,下達監督意見書1600余份,責令整改210余起,處理投訴舉報32起,立案查處8起,對規范夜間市場主體經營行為、拓展管控時段、減少監管盲區、防患職責風險、樹立執法權威等方面取得較好成效。
一是建章立制,全面推行。在經過調研和前期探索的基礎上,出臺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夜間巡查制度》,明確夜間巡查范圍,規定夜間巡查時段和頻度,統籌安排夜間巡查人員,規范夜間巡查程序,尤其嚴格規定了夜間巡查人員紀律,從巡查人員著裝、儀表、禁酒等方面作細致的規定,防止產生由于巡查時段的特殊性而導致的不良影響。
二是規范運作,務求實效。明確以規范食品加工操作行為為核心,突出食品安全監管;根據不同季節、區域的餐飲特點量身定制巡查方案,結合專項整治確定巡查重點;根據各場所營業熱點時間段不同,將夜間巡查分為不同的時間段,強化針對性。同時推行責任追究制度和強化督查考評工作,推進夜間巡查扎實深入開展。
三是全面推廣,長效推進。達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總結城區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2015年1月起全面推廣夜間市場巡查制度,加強各鄉鎮的晚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使夜間市場巡查工作進入全面化、常態化、規范化。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根據本轄區實際,具體確定巡查時間、范圍、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夜間巡查工作。
四是聯合執法,提升實效。在推行夜間巡查工作中,加強與公安、城管、工商、衛生、畜牧食品、水務等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建立部門聯合執法和信息共享機制,不定時地聯合開展夜間巡查工作,促成夜間巡查工作由食藥監管部門單獨開展擴大延伸到相關職能部門聯合開展,工作實效和社會影響不斷擴大。
日期:201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