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長興縣局針對鹵味烤禽、魚圓、年糕等自制食品加工點存在著諸多質量安全問題,借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整合契機,強勢推進鹵味烤禽及食品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切實消除食品安全監管空白。
一是制定標準,分類準入。基于鹵味烤禽和食品加工小作坊監管的現狀,該局因地制宜,創新“分類準入,分流監管”的監管模式,突出標準的引領作用,分別設立了鹵味烤禽和年糕等小作坊的準入標準。通過準入標準的設立、監管的合理分類,把以前因監管界限不明而游離于監管之外的鹵味烤禽和食品加工小作坊正式納入正常監管范圍。
二是普查建檔,摸清底數。充分依托6個基層分局和新增設的10個鄉鎮(街道、園區)市場監管站,并借力鄉鎮-行政村-村民小組三級食品安全基層網絡,采用進市場到農村入戶的排查方式,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開展“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基本情況排摸,通過排查建檔,全面詳實地掌握了自制食品經營戶194家的分布現狀、加工場所、產品類別、安全衛生和證照情況,為全面治理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是宣傳培訓,營造聲勢。該局組織召開全縣鹵味烤禽及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會議,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縣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分管領導、鄉鎮食品安全分管領導、部門和鄉鎮食品安全聯絡員、全縣190多家自制食品生產經營業主參加,將整治要求、政策傳達給每一個自制食品經營戶業主身上。同時,通過電視和報社等新聞媒體,在社會上大量宣傳鹵味烤禽和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的質量安全和動態信息,擴大社會知曉率。
四是樹立示范,標桿引領。針對6個分局轄區內區域相對集中,并帶有家族特征的小作坊群,選擇經營規模較大、經營條件較好、質量管理較規范、業主素質較高的一家作為示范點進行建設。在樣板成功建立后,適時組織舉辦經驗推廣現場會,邀請同區域的其他同行業的業主參觀學習取經,由示范點現身說法進行經驗介紹。如槐坎鄉仰豐村共有飴糖小作坊16家,目前,已有一家小作坊以樣板的形式通過食品生產許可。通過該樣板的創建和示范,實現“創建一個典型、帶動一個產業”的預期目標,既節約了監管成本,提高了監管效率,又從整體上規范了全村飴糖小作坊的生產。
五是合力整治,清源保安。充分發揮政府的食品安全總責和部門監管職責,各分局(站)與鄉鎮政府聯動,在徹底清查、宣傳培訓、示范引領的基礎上,通過開展高頻率的自制食品抽樣檢測、自制食品現場檢查、清理取締違法生產加工場所等舉措,對存在問題的自制食品經營單位進行整治,切實保障群眾的食品安全消費環境。
日期:201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