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場監管局關于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
第4353號提案的答復
李志委員:
你提出的《關于加強貴州省食品安全管理的提案》收悉。感謝你對貴州省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現就提案提出的有關問題答復如下:
一、主要開展的工作
(一)關于加大政府投入和聯合執法力度。一是在政府經費投入方面。我省持續加大食品安全相關經費投入力度,用于保障食品監督抽檢、執法、監測等工作,2023年投入18135.5萬元、2024年投入20653.71萬元,經費投入逐年增加。二是在監測能力提升方面。持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食品安全專業技術機構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基礎設施設備建設。2025年農產品監測機構考核通過率達92.3%,較2024年提升5.5%。目前,正向國家申報中央預算內投資食品安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用于省級和九個市(州)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更新配置檢驗檢測設備和實驗室改造。三是在強化基層監管力量方面。近年來,采取線上線下、進黨校等方式,基本實現了對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培訓的全覆蓋。同時,通過在大中專院校開設食品安全相關專業布點,持續培育食品安全專業性人才,目前已在高職院校開設專業布點10個,在本科院校開設專業布點21個。四是在部門聯合執法監管方面。各級政府成立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或領導小組,先后開展了制售假劣肉制品、重點問題食用農產品、食品添加劑、校園食品等多項聯合整治行動。其中,2024年全省共移送司法機關食品安全案件141件,向紀檢監察部門移送問題線索267條。
(二)關于加大食品安全全過程監管力度。一是健全食安追溯體系。目前,我省已建成貴州省食品安全智慧化監管系統、貴州省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貴州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等多個追溯系統平臺。二是嚴把源頭治理關口。開展“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行動,2025年以來,立案查處假劣農資案件689件,查獲假劣農資28.3噸,其中掛牌督辦重點案件2起。全面實施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7610家農產品生產主體利用“貴農證”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468.47萬張。三是強化生產環節監管。建立食品生產企業檔案,對食品生產企業逐一建檔,全省食品生產企業建檔覆蓋率、食品類別覆蓋率、食品生產重點區域建檔覆蓋率均達100%。強化對食品生產企業日常監督檢查,2025年以來,共檢查食品生產主體(含加工小作坊)6549戶,責令整改1709戶,調查處理22戶。四是強化銷售環節監管。通過隨機抽查、飛行檢查、體系檢查等多種檢查方式,督促食品銷售者落實主體責任。2025年以來,共檢查食品銷售主體37693戶,責令整改216戶,立案查處46戶。指導建成農村規范化食品經營店14565戶。五是強化餐飲環節監管。開展校園食品安全“一件事”全鏈條專項整治,探索網絡餐飲監管新舉措。引導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建立健全餐飲服務后評價機制,鼓勵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六是強化食品安全抽檢。聚焦大眾消費食品、重點場所開展抽檢。2025年一季度,共完成食品安全抽檢3.2萬批次,總體合格率97.6%,較2024年同期提升0.8個百分點。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依法轉交轄區市場監管部門核查處置,及時管控食品安全風險。
(三)關于加大誠信建設和社會宣傳力度。一是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推動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開通貴州省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我看我們公益培訓平臺,免費為企業提供40學習培訓。指導企業結合實際,建立風險管控清單。推動落實黨政領導干部分層分級包保督導機制,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落實。二是加強食品安全信用建設。實行風險分級管理,針對不同等級分類,采取監管措施和監督檢查頻次。實行“黑名單”管理,對符合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失信企業名單條件的經營主體,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三是推進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在市場監管“兩微一端”開設食品安全專欄,發布政策解讀、科普文章、辟謠說明等信息。每年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推進食品安全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賽事(“村超”“村BA”)等宣傳科普活動。連續3年開展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調查,全省食品安全公眾參與度和滿意度逐年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在充分采納您關于“加強貴州省食品安全管理建議”的基礎上,我們將更加聚焦食品安全突出問題、聚焦社會熱點和群眾關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堅持黨政同責,完善食品安全考核機制,進一步壓緊壓實屬地管理、行業主管、部門監管、企業主體等各方責任。二是聚焦源頭治理、過程管控、風險防控,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三是聚焦突出問題,強化部門聯動協作,深入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校園食品、肉及肉制品、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專項整治行動,嚴查重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四是加大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基礎投入,持續推進中央預算內資金投資食品安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地,全面提升我省食品檢測機構檢測技術和能力。五是持續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培訓,提升生產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推動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日期:2025-07-10
第4353號提案的答復
李志委員:
你提出的《關于加強貴州省食品安全管理的提案》收悉。感謝你對貴州省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現就提案提出的有關問題答復如下:
一、主要開展的工作
(一)關于加大政府投入和聯合執法力度。一是在政府經費投入方面。我省持續加大食品安全相關經費投入力度,用于保障食品監督抽檢、執法、監測等工作,2023年投入18135.5萬元、2024年投入20653.71萬元,經費投入逐年增加。二是在監測能力提升方面。持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食品安全專業技術機構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基礎設施設備建設。2025年農產品監測機構考核通過率達92.3%,較2024年提升5.5%。目前,正向國家申報中央預算內投資食品安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用于省級和九個市(州)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更新配置檢驗檢測設備和實驗室改造。三是在強化基層監管力量方面。近年來,采取線上線下、進黨校等方式,基本實現了對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培訓的全覆蓋。同時,通過在大中專院校開設食品安全相關專業布點,持續培育食品安全專業性人才,目前已在高職院校開設專業布點10個,在本科院校開設專業布點21個。四是在部門聯合執法監管方面。各級政府成立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或領導小組,先后開展了制售假劣肉制品、重點問題食用農產品、食品添加劑、校園食品等多項聯合整治行動。其中,2024年全省共移送司法機關食品安全案件141件,向紀檢監察部門移送問題線索267條。
(二)關于加大食品安全全過程監管力度。一是健全食安追溯體系。目前,我省已建成貴州省食品安全智慧化監管系統、貴州省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貴州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等多個追溯系統平臺。二是嚴把源頭治理關口。開展“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行動,2025年以來,立案查處假劣農資案件689件,查獲假劣農資28.3噸,其中掛牌督辦重點案件2起。全面實施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7610家農產品生產主體利用“貴農證”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468.47萬張。三是強化生產環節監管。建立食品生產企業檔案,對食品生產企業逐一建檔,全省食品生產企業建檔覆蓋率、食品類別覆蓋率、食品生產重點區域建檔覆蓋率均達100%。強化對食品生產企業日常監督檢查,2025年以來,共檢查食品生產主體(含加工小作坊)6549戶,責令整改1709戶,調查處理22戶。四是強化銷售環節監管。通過隨機抽查、飛行檢查、體系檢查等多種檢查方式,督促食品銷售者落實主體責任。2025年以來,共檢查食品銷售主體37693戶,責令整改216戶,立案查處46戶。指導建成農村規范化食品經營店14565戶。五是強化餐飲環節監管。開展校園食品安全“一件事”全鏈條專項整治,探索網絡餐飲監管新舉措。引導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建立健全餐飲服務后評價機制,鼓勵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六是強化食品安全抽檢。聚焦大眾消費食品、重點場所開展抽檢。2025年一季度,共完成食品安全抽檢3.2萬批次,總體合格率97.6%,較2024年同期提升0.8個百分點。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依法轉交轄區市場監管部門核查處置,及時管控食品安全風險。
(三)關于加大誠信建設和社會宣傳力度。一是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推動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開通貴州省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我看我們公益培訓平臺,免費為企業提供40學習培訓。指導企業結合實際,建立風險管控清單。推動落實黨政領導干部分層分級包保督導機制,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落實。二是加強食品安全信用建設。實行風險分級管理,針對不同等級分類,采取監管措施和監督檢查頻次。實行“黑名單”管理,對符合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失信企業名單條件的經營主體,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三是推進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在市場監管“兩微一端”開設食品安全專欄,發布政策解讀、科普文章、辟謠說明等信息。每年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推進食品安全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賽事(“村超”“村BA”)等宣傳科普活動。連續3年開展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調查,全省食品安全公眾參與度和滿意度逐年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在充分采納您關于“加強貴州省食品安全管理建議”的基礎上,我們將更加聚焦食品安全突出問題、聚焦社會熱點和群眾關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堅持黨政同責,完善食品安全考核機制,進一步壓緊壓實屬地管理、行業主管、部門監管、企業主體等各方責任。二是聚焦源頭治理、過程管控、風險防控,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三是聚焦突出問題,強化部門聯動協作,深入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校園食品、肉及肉制品、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專項整治行動,嚴查重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四是加大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基礎投入,持續推進中央預算內資金投資食品安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地,全面提升我省食品檢測機構檢測技術和能力。五是持續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培訓,提升生產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推動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日期: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