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
自治區人大十四屆二次會議期間,吳喜春代表提出的第666號建議由我廳負責協辦。經認真研究,現提出如下辦理意見:
推進奶業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奶業發展,去年以來,孫紹騁書記6次作出批示,黨委常委會專題聽取匯報。王莉霞主席6次召開會議、16次作出批示,多次實地調研指導。時光輝副書記專題赴伊利、蒙牛實地調研,2次專題聽取奶業工作情況。分管副主席和“鏈長”召開21次會議,研究落實工作。全區上下合力推動、統籌施策,全力幫助奶業主體紓困解難,截止2024年底,全區奶牛存欄163.1萬頭、牛奶產量776.7萬噸,連續7年位居全國首位;規模以上乳制品產量461.9萬噸,連續3年保持全國第一。奶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500億元。
一、關于以政策措施助推產業發展情況
奶業振興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推進奶業振興的實施意見》《推進奶業振興若干政策措施》《推進奶業振興九條政策措施》《推進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關于支持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措施,持續加大奶業支持力度,我區奶業發展處在全國領先地位。今年年初,按照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要求,為深入落實助企行動,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結合當前奶業發展形勢變化,持續幫助奶業主體渡過難關,自治區人民政府再次印發了《進一步支持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提出了9條針對性支持舉措。其中,聚焦解決養殖場融資難、賣奶難的問題,提出了4條措施,一是對養殖場飼草料貸款按照利率的70%進行貼息,單體每年不超過200萬元;二是支持中小養殖場養加一體化發展,對加工環節投資按總額的30%補貼,單體不超過100萬元;三是將生鮮乳價格指數保險納入自治區財政補貼的地方優勢特色保險范圍;四是延長噴粉補貼時間,由原來的3-5月調整為3-8月。聚焦奶業全產業鏈科技創新不足問題,提出了2條措施,一是持續支持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依托科技“突圍”工程,加大奶基食品開發力度,加快推出奶酪、乳制休閑食品等特色乳制品,加強草生物育種、飼草生產等領域關鍵技術攻關;二是支持奶業企業承擔重大科技任務、申報科技計劃項目,圍繞草飼養加全產業鏈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滿足差異化市場需求。聚焦解決乳制品消費低迷、需求不足問題,提出了2條措施,一是組織乳制品企業參加國內外展會,推動乳企拓展國際市場;二是鼓勵各級工會加大采購發放乳制品力度,推進乳制品進養老院、福利院等機構,穩步擴大“學生飲用奶計劃”覆蓋面。聚焦解決政策資金兌付不及時不到位問題,提出了1條措施,使用好惠企直達平臺,用好提級撥付機制,提高資金兌付時效。
二、關于實施深加工本土化戰略情況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肉牛、奶牛產業紓困,穩定基礎產能。落實滅菌乳國家標準,支持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為主體的奶業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按照文件要求,我區立足區情實際,第一時間出臺支持舉措,鼓勵中小養殖場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對中小養殖場自辦的生產巴氏殺菌乳、低溫發酵乳、奶酪和地方特色乳制品等生產加工企業(需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按照投資總額的30%給予補貼,單個主體補貼不超過100萬元,進一步引導培育乳制品加工產業經營主體,豐富乳業生態體系。
三、關于打造深加工產業生態圈情況
配合農業農村部制作科學飲奶公益廣告,發布《“減油、增豆、加奶”—加奶篇》宣傳視頻,在央視和自治區主流媒體開展乳制品科普宣傳。組織開展11場乳制品進京、進部委活動,24場專題展銷推介活動,展銷推介160余種乳制品,推動我區乳制品走進各地機關、企事業單位、商場超市、社區。持續加強奶業宣傳引導,大力宣傳推廣內蒙古乳制品的優勢特色,率先搶占乳業品牌認知和渠道滲透先機,增強內蒙古乳業美譽度和市場影響力。
下一步,農牧廳將繼續做好《推進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內政辦發〔2023〕58號)《進一步支持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內政辦發〔2025〕13號)的解讀和落實,指導各盟市做好涉農項目實施,切實把政策從“紙上”落到“地上”;密切關注奶業生產形勢,及時做好分析研判,協調解決相關問題;持續用好生鮮乳價格協商機制,指導委員會定期發布指導價格,規范生鮮乳購銷秩序,推進奶產業高質量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
2025年6月25日
日期:2025-06-26
自治區人大十四屆二次會議期間,吳喜春代表提出的第666號建議由我廳負責協辦。經認真研究,現提出如下辦理意見:
推進奶業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奶業發展,去年以來,孫紹騁書記6次作出批示,黨委常委會專題聽取匯報。王莉霞主席6次召開會議、16次作出批示,多次實地調研指導。時光輝副書記專題赴伊利、蒙牛實地調研,2次專題聽取奶業工作情況。分管副主席和“鏈長”召開21次會議,研究落實工作。全區上下合力推動、統籌施策,全力幫助奶業主體紓困解難,截止2024年底,全區奶牛存欄163.1萬頭、牛奶產量776.7萬噸,連續7年位居全國首位;規模以上乳制品產量461.9萬噸,連續3年保持全國第一。奶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500億元。
一、關于以政策措施助推產業發展情況
奶業振興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推進奶業振興的實施意見》《推進奶業振興若干政策措施》《推進奶業振興九條政策措施》《推進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關于支持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措施,持續加大奶業支持力度,我區奶業發展處在全國領先地位。今年年初,按照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要求,為深入落實助企行動,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結合當前奶業發展形勢變化,持續幫助奶業主體渡過難關,自治區人民政府再次印發了《進一步支持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提出了9條針對性支持舉措。其中,聚焦解決養殖場融資難、賣奶難的問題,提出了4條措施,一是對養殖場飼草料貸款按照利率的70%進行貼息,單體每年不超過200萬元;二是支持中小養殖場養加一體化發展,對加工環節投資按總額的30%補貼,單體不超過100萬元;三是將生鮮乳價格指數保險納入自治區財政補貼的地方優勢特色保險范圍;四是延長噴粉補貼時間,由原來的3-5月調整為3-8月。聚焦奶業全產業鏈科技創新不足問題,提出了2條措施,一是持續支持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依托科技“突圍”工程,加大奶基食品開發力度,加快推出奶酪、乳制休閑食品等特色乳制品,加強草生物育種、飼草生產等領域關鍵技術攻關;二是支持奶業企業承擔重大科技任務、申報科技計劃項目,圍繞草飼養加全產業鏈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滿足差異化市場需求。聚焦解決乳制品消費低迷、需求不足問題,提出了2條措施,一是組織乳制品企業參加國內外展會,推動乳企拓展國際市場;二是鼓勵各級工會加大采購發放乳制品力度,推進乳制品進養老院、福利院等機構,穩步擴大“學生飲用奶計劃”覆蓋面。聚焦解決政策資金兌付不及時不到位問題,提出了1條措施,使用好惠企直達平臺,用好提級撥付機制,提高資金兌付時效。
二、關于實施深加工本土化戰略情況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肉牛、奶牛產業紓困,穩定基礎產能。落實滅菌乳國家標準,支持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為主體的奶業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按照文件要求,我區立足區情實際,第一時間出臺支持舉措,鼓勵中小養殖場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對中小養殖場自辦的生產巴氏殺菌乳、低溫發酵乳、奶酪和地方特色乳制品等生產加工企業(需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按照投資總額的30%給予補貼,單個主體補貼不超過100萬元,進一步引導培育乳制品加工產業經營主體,豐富乳業生態體系。
三、關于打造深加工產業生態圈情況
配合農業農村部制作科學飲奶公益廣告,發布《“減油、增豆、加奶”—加奶篇》宣傳視頻,在央視和自治區主流媒體開展乳制品科普宣傳。組織開展11場乳制品進京、進部委活動,24場專題展銷推介活動,展銷推介160余種乳制品,推動我區乳制品走進各地機關、企事業單位、商場超市、社區。持續加強奶業宣傳引導,大力宣傳推廣內蒙古乳制品的優勢特色,率先搶占乳業品牌認知和渠道滲透先機,增強內蒙古乳業美譽度和市場影響力。
下一步,農牧廳將繼續做好《推進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內政辦發〔2023〕58號)《進一步支持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內政辦發〔2025〕13號)的解讀和落實,指導各盟市做好涉農項目實施,切實把政策從“紙上”落到“地上”;密切關注奶業生產形勢,及時做好分析研判,協調解決相關問題;持續用好生鮮乳價格協商機制,指導委員會定期發布指導價格,規范生鮮乳購銷秩序,推進奶產業高質量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
2025年6月25日
日期: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