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出臺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問題食品風險隱患分析工作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
《規范》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組成風險隱患分析評價工作專家組。專家組成員由省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食品安全承檢機構的專家組成,專家組分為7個工作小組,每個專家小組負責3-4個食品品種風險監測問題食品的分析評價工作,分析評價工作實行組長負責制。二是明確了風險隱患分析評價工作程序。收到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問題樣品檢驗報告后,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風險隱患的分析評價,并提出評價意見;對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可能造成嚴重危害的,專家組應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分析評價工作。三是確定風險隱患程度。專家組經分析評價認定風險隱患分為:不足以證明存在風險隱患、底值不存在較大風險隱患、非人為添加并且風險程度較低、非人為添加但存在一定程度風險、人為加入非食用物質或有意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四是提出核查處置建議,向問題食品生產經營者發出風險提示,提醒食品生產經營者查找原因,并通過采取改善生產工藝、嚴把原輔料質量關、嚴格索證索票制度等措施有效防控風險。五是對專家組成員的保密約定。(采編:朱作杰)
日期:201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