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19·中國 GI(血糖生成指數)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

   2019-09-18 食品伙伴網439
核心提示:9月17日,2019中國 GI(血糖生成指數)國際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北京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主
9月17日,“2019·中國 GI(血糖生成指數)國際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北京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主辦,全國特殊膳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家新食品資源健康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北京協和醫院、功能主食創制與慢病營養干預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協辦。


  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張輝處長和中國保健協會賈亞光副理事長出席活動并致辭,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蔡木易院長代表主辦方致辭。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董建輝總經理出席會議并講話。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Jannie Brand-Miller院士、北京協和醫院的陳偉主任醫師,以及澳洲糖尿病教育學會、英國雷丁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澳大利亞GI基金會、澳大利亞SUGiRS測試中心、全國食品發酵標準化中心、北京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Phynova 集團的十多位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發表演講,超過150位國內外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圍繞我國健康食品發展形勢和國民健康狀況,GI的國內國際法規標準、檢測方法、研究現狀、產品開發、低GI食品標志及推廣,以及低GI食物與減重管理的臨床應用、糖尿病防治及教育等相關問題進行了熱烈的交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霍軍生研究員從營養和人體健康的關系出發,介紹了我國“健康中國”行動計劃及該計劃的具體實施步驟,實現“全方位干預健康、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的目標。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院士Jannie Brand-Miller教授作為澳大利亞GI基金會創始主席,是全球GI概念推廣的先驅。她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大家介紹了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質量與健康的關系,她告訴與會代表們“全麥食品的GI值可能較高,但甜食也有可能是低GI食品!”,因此不能僅用GI值作為判斷食物是否健康的唯一指標。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陳偉主任從臨床營養的角度介紹了低GI食品與體重管理的臨床應用。我國肥胖人群近9000萬,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低GI飲食能降低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將低GI飲食替換普通飲食一年可以降低1.1公斤體重,可間接減少國家醫療開支。


  澳大利亞糖尿病教育協會亞洲總代表林珊珊博士介紹了澳洲糖尿病營養管理的經驗和方法。在澳洲,營養師或糖尿病教員對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進行教育,幫助他們學會識別碳水化合物,通過監測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來實現血糖控制。


  來自英國雷丁大學的Gemma博士是益生元之父Glenn Gibson教授團隊研究人員之一。她提到人口老齡化引起腸道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統發生變化,從而引起諸多與年齡相關的疾病,攝入益生元和足夠的益生菌可以改善這種狀況,為健康帶來益處。


  李恩鵬博士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Robert Gilbert院士團隊的研究人員,他們對淀粉結構進行深入研究,探索如何降低淀粉消化特性的同時,不改變淀粉的口感,以尋找更好的低GI淀粉原料。


  Phynova集團博仲盛景醫藥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謝忱博士,介紹了其團隊研發的國家新食品原料桑葉提取物,其具有降低食品GI值、降低血糖/胰島素反應的功效。


  北京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創始人藍燦輝先生及其團隊多年深耕腸道產業,精心打造了GI3 ,即“Gastro Intestine”、“Gut Industry”和“Glycemic Index”。希望推動腸道健康產業引起更多關注。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段盛林教授為功能主食創制與慢病營養干預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與協和醫院共建)主任,多年從事功能主食營養模型構建、主食產業化研究。他帶領團隊從GI影響因素、加工調控機制和裝備開發等多方面實現國內低GI食品主食化,并積極推動國內GI研究與科普宣傳。


  澳大利亞SUGiRS測試中心Fiona博士長期從事體內體外食物血糖指數研究,她介紹了體內體外GI測試過程,其中體外測定由于其局限性,測定結果不適于進行GI聲稱。她還向大家展示了人體血糖反應本身是可變的,但食物的GI值趨勢是一致的,且不同糖耐量和不同人種的測試結果顯示,同一食物的GI值無顯著差異。


  全國食品發酵標準化中心主任郭新光教授針對全球GI食品法規與標識管理及我國相關法規進展進行介紹。并提出“低GI食品”在我國面臨的問題,與我國營養功能性食品產業整體發展環境密切相關,并對GI標識管理提出了建議。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柳嘉博士介紹了GI營養工作室、國內網站及數據庫等建設情況及科普方式;簡述了國內測試機構、原料廠家和已測試產品的相關情況,并預測了國內焙烤產品和乳制品的產品GI分布情況。


  澳大利亞GI基金會CEO Kathy 女士介紹了GI基金會的運作方式,GI標識在中國和全球其他國家的注冊方法,介紹了GI標識在澳洲消費者的認知程度。


  會議最后,會議主辦方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董建輝總經理做總結發言,感謝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從各自的角度為與會代表展現了GI在學術研究、標準建設、產業發展及推廣應用的技術前沿和發展前景,并宣布本屆大會圓滿閉幕。


  作為會議支持單位,成都天一美膳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現場展示了低GI體重管理產品,億滋中國展示了國內外廣泛銷售的低GI餅干產品--焙朗早餐餅;博仲盛景醫藥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和上海普若味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呈現了桑葉提取物、甘蔗提取物等可輔助降低食物GI的功能性新原料。


  主辦方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和協辦方北京協和醫院發揮各自行業優勢和特點,目前已在低GI食品的研發創制、產業化應用、產品檢測、臨床研究、標準制定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與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在低GI食品檢測及推廣方面開始了緊密合作,澳洲悉尼大學在GI研究和檢測等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2018年悉尼大學與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合作共建了中國首個GI國際聯合實驗室,共同開展GI 測試研究、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等工作,該實驗室測試的數據也得到了國際互認。本次會議倡導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加入到聯合開發和產品推廣工作中來,以期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營養、適宜、美味的個性化食品。


  本次會議必將推動我國健康事業的順利發展,開拓新的健康食品研發視角,帶動廣大業界同仁為食品行業轉型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日期:2019-09-18
 
地區: 北京
行業: 食品檢測 餐飲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