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熱聞
1、 通知·公告
2019年8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
2019年8全國各直屬海關檢出未準入境食品90批次,化妝品8批次,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均已在口岸做退運或銷毀處理。(海關總署)
《醬腌菜分類》等3項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公示
由全國調味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398)提出,并歸口的《醬腌菜分類》、《醬漬菜》和《炒制辣椒醬》3項國家標準形成標準征求意見稿,現予以公示。(中國調味品協會)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4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糧食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蜂產品、食用農產品、豆制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特殊膳食食品等8大類食品867批次樣品(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ac.nifdc.org.cn/),發現17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生物毒素超標、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營養指標不達標等問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153號(關于進口埃及新鮮椰棗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阿拉伯埃及共和國農業與土地開墾部關于埃及新鮮椰棗輸華植物檢疫要求的合作諒解備忘錄》規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埃及新鮮椰棗進口。(海關總署)
關于《特殊食品注冊現場核查工作規程(暫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反饋
自2019年7月17日國家市場總局關于《特殊食品注冊現場核查工作規程(暫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告發出至2019年8月15日截止,共收到郵件44封,去掉垃圾、無關以及內容重復的郵件后,有效意見共125條。其中,118條對《征求意見稿》中的共性問題、三類特殊食品注冊現場核查工作存在明顯的差異化需求提出了意見,有5條未提出明確修改建議,還有2條未涉及《征求意見稿》中條文修改,僅文字建議形式。(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保健食品中西地那非和他達拉非的快速檢測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等13項食品快速檢測方法的公告(2019年第41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保健食品中西地那非和他達拉非的快速檢測 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等13項食品快速檢測方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 食品安全·曝光臺
大閘蟹行業發券亂象讓消費者鬧心
大閘蟹蟹券提貨難問題并不新鮮。上海市消保委此前進行的一項消費體察活動發現,蟹券發售企業一般在蟹券上注明了提貨方式和提貨時間。但實際提貨發現,不少商家提供的電話無法打通,通過官方網站預約,臨近的日期幾乎都已約滿,甚至出現今年無法提貨的情況,這讓消費者很鬧心。(工人日報)
點評:大閘蟹蟹券提貨難背后原因是,低價大閘蟹蟹券銷售者通過控制提貨率讓部分消費者“提不到貨”或“第二年忘記提貨”來牟利。大閘蟹蟹券還存在高標低售、缺斤短兩、收到死蟹索賠難等亂象。當前,大閘蟹蟹券消費確實存在不少亂象,其主要原因是,蟹券經營者缺乏誠信意識,相關電商平臺管理不到位以及信息不透明,再加上不少蟹券購買者用于送人,而使用者發現問題很少主動維權,或者維權也擔心缺乏證據。
惡心到吐!香飄飄被曝飲品中里喝出粘稠霉狀異物
10月8日中午,上海市民張先生在長寧區某寫字樓的小賣部里買了罐香飄飄泰式青檸茶果汁。拿到飲料時,張先生就感覺杯身有些粘粘的,插入吸管后他就直接喝了起來。第一次喝到絮狀物時,張先生還以為是茶葉,于是就直接便咽了下去。但等到第二次喝到異物,張先生喉嚨里有明顯的刺痛感。于是他撕開了杯口的錫箔紙,竟然發現杯中居然有手掌大的霉狀異物!(看看新聞Knews微信號)
點評:通常情況下,很多人喝這類包裝好的飲品時不會撕開錫箔紙,建議以后買飲料還是要盡量打開包裝沖飲,或者倒入自備的杯子中飲用,從最大程度上保證衛生安全。
千億雙匯變味:“火腿腸之王”多地吃出蟲子兩產品再上黑榜
雙匯的“十一”假期過得頗不平靜——先是被曝出吃出活蟲,又因兩產品“菌落總數不合格”再登“黑榜”,豬肉大佬雙匯到底怎么了?10月8日,時間財經聯系到一名重慶消費者劉先生。“8月6日,我在超市買的雙匯王中王,外包裝沒有任何問題,咬掉一口,發現腸上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白斑,而且有蟲子在動。”劉先生表示。(時間財經微信號)
點評:針對生蟲問題,生產企業應該重視,運輸企業、終端倉儲銷售也要重視,重視了也解決不了,避免不了,那就要對消費者態度好。傲慢態度損毀的是品牌美譽度,消磨的是消費者忠誠度。
早餐店制作油條添加含鋁泡打粉 兩店主獲刑
2016年12月13日,被告人樊某經資興市工商局批準在該市唐洞街道市立中學對面經營一家早餐店,銷售對象主要是學生和附近的居民。樊某從網上學習油條制作方法,在制作油條時添加含鋁泡打粉,樊某從開業以來每天大約生產銷售20根油條。2017年9月以來,被告人李某在資興市唐洞街道龍泉頭小區經營一家早餐店,銷售米粉、包子、油條等早點。自開業以來,李某在制作油條時添加含鋁泡打粉,用于發泡和增加柔軟度,每天大約生產銷售30根油條。(正義網)
點評:經食藥部門認定,被告人樊某和李某生產銷售的油條中超標添加鋁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近日,由湖南省資興市檢察院提起公訴了這兩起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法院分別判處被告人樊某和李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各并處罰金7000元,以及禁止被告人樊某與李某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等活動。
男子網購燕窩要求退貨退款并賠償 獲法院支持
去年9月份,梁先生在一家淘寶網店購買了兩盒燕窩,花費3198元,商家稱其所售燕窩為泰國進口。梁先生稱,自己收貨后發現商品未標注生產日期、代理商名稱和溯源碼等信息,其認為該商品不具備合法進口手續,要求商家退貨退款,并且支付十倍于購物款的賠償,共計31980元。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庭審中,商家辯稱其銷售的燕窩來源于上海某公司,手續合法,本批次500克燕窩原均有溯源碼,購入后拆零銷售,致使梁先生所購200g燕窩無溯源碼。(中國法院網)
點評:提醒消費者,在選購燕窩產品時要仔細甄別商家資質,必要時可以要求商家提供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檢疫證明及原產地證明等資質文件。在售前咨詢中,要向商家詢問商品是否有中文標簽、說明書、溯源碼等包裝信息,不要輕信賣家“無溯源碼可以優惠”等騙局。對明顯不屬于原裝的產品,要向商家核實其有無分裝食品相關經營許可,避免商家在分裝過程以次充好,造成加工污染。在網購糾紛發生后,消費者要積極保存證據,及時主張權利。
9月市場監管總局通報26批次不合格食品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劑問題是主因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報,食品伙伴網匯總了9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食品抽檢情況。據統計,9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3期食品抽檢情況的通告,其中一期為月餅專項抽檢,共通報了26批次不合格食品樣品。(食品伙伴網)
點評: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相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總局報告。
3、 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我國食品中獸藥殘留限量標準增至2191項
日前,農業農村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將于2020年4月1日起實施。(農業農村部)
點評:此次發布的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規定了267種(類)獸藥在畜禽產品、水產品、蜂產品中的2191項殘留限量及使用要求,基本覆蓋了我國常用獸藥品種和主要食品動物及組織,標志著我國獸藥殘留標準體系建設進入新階段。
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監管新政來啦!將釋放更多改革紅利
記者從南京海關獲悉,10月1日,海關總署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監管制度新政將正式實施。這次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取消首次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標簽備案管理,將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作為食品檢驗項目加以監管。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進一步提高口岸通關效率,更好發揮新海關監管職能,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保障進口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荔枝網)
點評: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監管新政實施后,對于合法合規的進口食品經營者,將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降低通關制度性成本,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對于違法者,將采用“最嚴厲的處罰”增強法律的威懾力,保障進口食品安全;對于消費者,保障了其對進口食品安全實施監督權利,一旦發現問題可以直接向有關部門舉報。
三只松鼠聲明“未授權”銷售,拼多多:或迫于二選一壓力
10月1日,堅果消費品牌“三只松鼠”、美妝品牌“韓后”先后在其官方微博上發表聲明稱:未在拼多多開設官方旗艦店,且從未授權任何經銷商及店鋪在拼多多進行售賣。10月2日,拼多多對此作出回應,稱理解上述品牌迫于二選一壓力作出的選擇。(北京頭條客戶端)
點評:有電商業內人士表示:在“二選一”力度空前的狀況下,要想報名一些電商平臺的雙十一活動,前置條件是“通過包括發表聲明在內的各種方式”,宣告并沒有在其他平臺授權開店。
標準|10月106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新增標準占八成多
據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10月106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新增標準87項,占82.1%,代替標準19項。(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相關企業,密切關注標準的最新變化,并及時做好準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食藥安全公益訴訟案6萬余件辦案數占比提至33.7%
記者10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自2018年8月開展為期一年的“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公益訴訟案61668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52291件,提起訴訟1083件。(中國網)
點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專項監督活動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的第一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行動,食品藥品領域的辦案數在全部案件中占比從專項監督活動開展前的14.7%上升至目前的33.7%。
自動售賣機無人超市也要抽檢!10月起食品抽檢不合格入信用檔案
日前,南都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獲悉,該局今年8月發布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將于10月1日起實施。辦法中明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對自動售賣機、無人超市等實施抽樣檢驗。此外,食品抽檢不合格信息將記入生產經營者信用檔案,行政處罰等信息將歸集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南方都市報)
點評:新修訂的辦法中規定,監督抽檢結果和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的相關信息除依法公示外,還要按要求記入食品生產經營者信用檔案,受到的行政處罰等信息還要依法歸集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存在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按規定實施聯合懲戒。
詳解儲備肉制度40年:經歷幾次投放?肉存了多久?
在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期間,我國生豬價格基本平穩,全國瘦肉型生豬的出欄均價在27元/公斤平穩振蕩。這背后最直接的原因在于,9月19日、9月26日、9月29日,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三次出手,通過競價交易的方式,累計向市場投放3萬噸凍豬肉。(第一財經)
點評:節前凍豬肉的密集投放顯示了國家保供穩價的決心,也將中央儲備肉制度,這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推向了前臺。
一葡萄酒商售19萬元假名酒被訴,欲以“居間人”為由推卸責任,二審被法院駁回
一家葡萄酒商因銷售假酒給經銷商被告,其公司總經理企圖以“居間人”(經紀人)為理由請求法院改判。最終在二審時被駁回。(葡萄酒商業觀察微信號)
點評:2017年11月16日,重慶蘇菲與桃公司總經理李某向百爍公司總經理俞某某以單價345元的價格購買奔富(Penfolds)Bin 407共計93件(每件6瓶)。并于2017年11月17日、11月23日通過個人銀行賬戶分別向俞曉東提供的賬號分兩次轉款,共計196650元。2017年12月5日,李濤向俞某某發送信息表示客戶反饋酒有問題并報案。不久后,廣州創品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就李某被查扣的奔富葡萄酒向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出具鑒定證明及價格證明一份,證明該奔富葡萄酒系假冒。基于此,重慶百爍酒品有限公司被重慶蘇菲與桃葡萄酒有限公司告上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加拿大召回疑受克羅諾桿菌污染的低鐵嬰兒配方奶粉
據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消息, 2019年10月6日,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發布召回通告稱,Loblaw Companies Limited正在召回一款President's Choice牌可能受食源性克羅諾桿菌(Cronobacter spp.)污染的低鐵嬰兒配方奶粉。(食品伙伴網)
點評: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建議消費者不要食用上述召回產品,檢查家中是否存在受召回的產品,若有則應該將這些產品丟棄或退回到購買商店。
西班牙第四次發布李斯特菌預警三款奶酪下架
據西班牙聯合時報消息,西班牙衛生、消費和健康福祉部發出全國指令,下令將來自法國SAS Le Moulins工廠生產的三款奶酪下架,這是西班牙第四次發布關于李斯特菌預警。(海外網)
點評:西班牙衛生部門建議,已經購買了這些產品的消費者,應停止食用。此外,如果出現疑似與李斯特菌病相關的任何癥狀,應該前往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德國召回逾千種疑被李斯特菌污染的肉類商品
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與食品安全局7日宣布召回逾千種肉類商品,原因是其可能被李斯特菌污染。(新華網)
點評:李斯特菌是常見致病菌,分布廣泛,適應能力強,能在冰箱冷藏室低溫環境下存活。老年人、孕婦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較差人群最易感染,病情嚴重時可致人死亡。
疑含異物 一款冰淇淋在美國多地遭下架
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消息,2019年10月9日,美國FDA發布召回通報稱,Blue Bell Ice Cream正在召回一款可能含異物的冰淇淋產品。(食品伙伴網)
點評:目前沒有關于食用召回產品引起疾病的報道。美國FDA建議已購買受召回影響產品的消費者不要食用,可以將產品退回購買點獲取全額退款。
2019年9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9月匯總)
9月份以來,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19年第40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19年第40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8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的證書及報告等是否符合要求以及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19年9月美國FDA自動扣留我國食品情況(9月匯總)
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消息,9月份以來,美國FDA對我國多家企業產品實施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做好產品工藝控制,注意食品中的農藥殘留及致病菌的存在,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2、國際食品
越南海洋省查獲邊境雞肉走私案
據越南某媒體報道:2019年9月26日,越南海洋省警方會同相關監管部門對車輛進行例行檢查時,破獲了一起邊境雞肉走私案。(食品伙伴網)
點評:目前,相關違法貨物均被悉數沒收,違法人員也受到了相應的經濟處罰。
韓政府劃定非洲豬瘟指定緩沖地區防止疫情擴散
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9日宣布,從當地時間10日0時起,京畿道高陽、抱川、楊州、東豆川、漣川和江原道鐵原等地出現疫情的農場周圍10公里外地區,被指定為緩沖區域,被視為高危傳播途徑的車輛移動將受到嚴加管制。(中國新聞網)
點評:農林畜產食品部已要求農場遵守防疫守則,在指定緩沖區域后,防疫部門將通過衛星定位系統,對畜牧農場的車輛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督。
美媒:拯救柑橘樹美國加州尋求攻克黃龍病
據美聯社9月26日報道,加州的柑橘種植者和包裝商以及加利福尼亞大學里弗賽德分校當天為一個耗資800萬美元的實驗室正式啟用進行了慶祝。該實驗室專門研究如何解決黃龍病,這種病會令樹木死亡,它對佛羅里達州、巴西等果園造成了嚴重損害。(參考消息網)
點評:報道稱,黃龍病10多年前在佛羅里達州被發現,嚴重影響了該州的柑橘產量。美國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來限制該病傳播,包括隔離和砍除病樹。
一顆白菜24元!韓國首爾食品價格亞洲第一
說到一個城市的物價水平,人們最直觀的感受通常體現在食品上。最近的一項統計顯示,在全球主要城市中,韓國首爾的食品價格排到了全球的第六位,位于亞洲首位。(央視財經)
點評:有分析人士指出,韓國有限的土地資源和較高的人工費,都推高了食品的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近年受到單人家庭占比提高的影響,小包裝及冷藏食品的增多,又把流通成本推得更高。如果不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韓國食品價格居高不下的現象將很難得到緩解。
新加坡將禁止含糖飲料廣告
據《海峽時報》消息,新加坡為抗擊糖尿病計劃禁止在媒體做含高糖量飲料的廣告。(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點評:據悉,該禁令將適用于電視、報紙、雜志、廣告牌,以及在線報刊。
三、食品科技
臘八蒜有望成為抗生素替代品
歷經兩年多時間的研究,陳海霞團隊從我國傳統美食臘八蒜中首次發現三種新型活性肽,這些活性肽具有顯著抑菌性,有望成為抗生素替代品。相關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于《食品功能》。(中國科學報)
俄羅斯科學家研制出可食用餐盤
俄羅斯阿爾泰邊疆區出版與大眾傳媒局新聞中心表示,巴爾瑙爾市兩所大學科學家用羽扇豆(一種可食用植物)制成了可食用餐盤。(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錯怪紅肉了?研究稱吃紅肉未必有害健康引爭議
一直以來,食用紅肉被認為增加患癌及心臟病風險,然而,近來一份研究認為,紅肉與患癌風險其實沒有明顯關系,減少進食也不會帶來顯著健康益處。該結論迅速引起爭議,美國不少知名學者甚至阻止論文發表。(中國新聞網)
科學家破譯軟籽石榴“突尼斯”基因組密碼
近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研究員曹尚銀課題組完成的軟籽石榴“突尼斯”的高質量基因組圖譜,為解析軟籽和硬籽石榴品種分化遺傳機制提供了支撐,并為軟籽石榴遺傳改良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科學網)
人造肉首次在國際空間站培育成功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8日報道,一家以色列初創公司與俄羅斯宇航員攜手,成功在太空中培育出人造肉。這是迄今人類首次在太空中成功培育出人造肉。(科技日報)
日期:2019-10-12
1、 通知·公告
2019年8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
2019年8全國各直屬海關檢出未準入境食品90批次,化妝品8批次,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均已在口岸做退運或銷毀處理。(海關總署)
《醬腌菜分類》等3項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公示
由全國調味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398)提出,并歸口的《醬腌菜分類》、《醬漬菜》和《炒制辣椒醬》3項國家標準形成標準征求意見稿,現予以公示。(中國調味品協會)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4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糧食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蜂產品、食用農產品、豆制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特殊膳食食品等8大類食品867批次樣品(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ac.nifdc.org.cn/),發現17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生物毒素超標、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營養指標不達標等問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153號(關于進口埃及新鮮椰棗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阿拉伯埃及共和國農業與土地開墾部關于埃及新鮮椰棗輸華植物檢疫要求的合作諒解備忘錄》規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埃及新鮮椰棗進口。(海關總署)
關于《特殊食品注冊現場核查工作規程(暫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反饋
自2019年7月17日國家市場總局關于《特殊食品注冊現場核查工作規程(暫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告發出至2019年8月15日截止,共收到郵件44封,去掉垃圾、無關以及內容重復的郵件后,有效意見共125條。其中,118條對《征求意見稿》中的共性問題、三類特殊食品注冊現場核查工作存在明顯的差異化需求提出了意見,有5條未提出明確修改建議,還有2條未涉及《征求意見稿》中條文修改,僅文字建議形式。(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保健食品中西地那非和他達拉非的快速檢測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等13項食品快速檢測方法的公告(2019年第41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保健食品中西地那非和他達拉非的快速檢測 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等13項食品快速檢測方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 食品安全·曝光臺
大閘蟹行業發券亂象讓消費者鬧心
大閘蟹蟹券提貨難問題并不新鮮。上海市消保委此前進行的一項消費體察活動發現,蟹券發售企業一般在蟹券上注明了提貨方式和提貨時間。但實際提貨發現,不少商家提供的電話無法打通,通過官方網站預約,臨近的日期幾乎都已約滿,甚至出現今年無法提貨的情況,這讓消費者很鬧心。(工人日報)
點評:大閘蟹蟹券提貨難背后原因是,低價大閘蟹蟹券銷售者通過控制提貨率讓部分消費者“提不到貨”或“第二年忘記提貨”來牟利。大閘蟹蟹券還存在高標低售、缺斤短兩、收到死蟹索賠難等亂象。當前,大閘蟹蟹券消費確實存在不少亂象,其主要原因是,蟹券經營者缺乏誠信意識,相關電商平臺管理不到位以及信息不透明,再加上不少蟹券購買者用于送人,而使用者發現問題很少主動維權,或者維權也擔心缺乏證據。
惡心到吐!香飄飄被曝飲品中里喝出粘稠霉狀異物
10月8日中午,上海市民張先生在長寧區某寫字樓的小賣部里買了罐香飄飄泰式青檸茶果汁。拿到飲料時,張先生就感覺杯身有些粘粘的,插入吸管后他就直接喝了起來。第一次喝到絮狀物時,張先生還以為是茶葉,于是就直接便咽了下去。但等到第二次喝到異物,張先生喉嚨里有明顯的刺痛感。于是他撕開了杯口的錫箔紙,竟然發現杯中居然有手掌大的霉狀異物!(看看新聞Knews微信號)
點評:通常情況下,很多人喝這類包裝好的飲品時不會撕開錫箔紙,建議以后買飲料還是要盡量打開包裝沖飲,或者倒入自備的杯子中飲用,從最大程度上保證衛生安全。
千億雙匯變味:“火腿腸之王”多地吃出蟲子兩產品再上黑榜
雙匯的“十一”假期過得頗不平靜——先是被曝出吃出活蟲,又因兩產品“菌落總數不合格”再登“黑榜”,豬肉大佬雙匯到底怎么了?10月8日,時間財經聯系到一名重慶消費者劉先生。“8月6日,我在超市買的雙匯王中王,外包裝沒有任何問題,咬掉一口,發現腸上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白斑,而且有蟲子在動。”劉先生表示。(時間財經微信號)
點評:針對生蟲問題,生產企業應該重視,運輸企業、終端倉儲銷售也要重視,重視了也解決不了,避免不了,那就要對消費者態度好。傲慢態度損毀的是品牌美譽度,消磨的是消費者忠誠度。
早餐店制作油條添加含鋁泡打粉 兩店主獲刑
2016年12月13日,被告人樊某經資興市工商局批準在該市唐洞街道市立中學對面經營一家早餐店,銷售對象主要是學生和附近的居民。樊某從網上學習油條制作方法,在制作油條時添加含鋁泡打粉,樊某從開業以來每天大約生產銷售20根油條。2017年9月以來,被告人李某在資興市唐洞街道龍泉頭小區經營一家早餐店,銷售米粉、包子、油條等早點。自開業以來,李某在制作油條時添加含鋁泡打粉,用于發泡和增加柔軟度,每天大約生產銷售30根油條。(正義網)
點評:經食藥部門認定,被告人樊某和李某生產銷售的油條中超標添加鋁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近日,由湖南省資興市檢察院提起公訴了這兩起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法院分別判處被告人樊某和李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各并處罰金7000元,以及禁止被告人樊某與李某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等活動。
男子網購燕窩要求退貨退款并賠償 獲法院支持
去年9月份,梁先生在一家淘寶網店購買了兩盒燕窩,花費3198元,商家稱其所售燕窩為泰國進口。梁先生稱,自己收貨后發現商品未標注生產日期、代理商名稱和溯源碼等信息,其認為該商品不具備合法進口手續,要求商家退貨退款,并且支付十倍于購物款的賠償,共計31980元。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庭審中,商家辯稱其銷售的燕窩來源于上海某公司,手續合法,本批次500克燕窩原均有溯源碼,購入后拆零銷售,致使梁先生所購200g燕窩無溯源碼。(中國法院網)
點評:提醒消費者,在選購燕窩產品時要仔細甄別商家資質,必要時可以要求商家提供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檢疫證明及原產地證明等資質文件。在售前咨詢中,要向商家詢問商品是否有中文標簽、說明書、溯源碼等包裝信息,不要輕信賣家“無溯源碼可以優惠”等騙局。對明顯不屬于原裝的產品,要向商家核實其有無分裝食品相關經營許可,避免商家在分裝過程以次充好,造成加工污染。在網購糾紛發生后,消費者要積極保存證據,及時主張權利。
9月市場監管總局通報26批次不合格食品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劑問題是主因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報,食品伙伴網匯總了9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食品抽檢情況。據統計,9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3期食品抽檢情況的通告,其中一期為月餅專項抽檢,共通報了26批次不合格食品樣品。(食品伙伴網)
點評: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相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總局報告。
3、 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我國食品中獸藥殘留限量標準增至2191項
日前,農業農村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將于2020年4月1日起實施。(農業農村部)
點評:此次發布的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規定了267種(類)獸藥在畜禽產品、水產品、蜂產品中的2191項殘留限量及使用要求,基本覆蓋了我國常用獸藥品種和主要食品動物及組織,標志著我國獸藥殘留標準體系建設進入新階段。
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監管新政來啦!將釋放更多改革紅利
記者從南京海關獲悉,10月1日,海關總署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監管制度新政將正式實施。這次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取消首次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標簽備案管理,將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作為食品檢驗項目加以監管。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進一步提高口岸通關效率,更好發揮新海關監管職能,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保障進口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荔枝網)
點評: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監管新政實施后,對于合法合規的進口食品經營者,將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降低通關制度性成本,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對于違法者,將采用“最嚴厲的處罰”增強法律的威懾力,保障進口食品安全;對于消費者,保障了其對進口食品安全實施監督權利,一旦發現問題可以直接向有關部門舉報。
三只松鼠聲明“未授權”銷售,拼多多:或迫于二選一壓力
10月1日,堅果消費品牌“三只松鼠”、美妝品牌“韓后”先后在其官方微博上發表聲明稱:未在拼多多開設官方旗艦店,且從未授權任何經銷商及店鋪在拼多多進行售賣。10月2日,拼多多對此作出回應,稱理解上述品牌迫于二選一壓力作出的選擇。(北京頭條客戶端)
點評:有電商業內人士表示:在“二選一”力度空前的狀況下,要想報名一些電商平臺的雙十一活動,前置條件是“通過包括發表聲明在內的各種方式”,宣告并沒有在其他平臺授權開店。
標準|10月106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新增標準占八成多
據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10月106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新增標準87項,占82.1%,代替標準19項。(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相關企業,密切關注標準的最新變化,并及時做好準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食藥安全公益訴訟案6萬余件辦案數占比提至33.7%
記者10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自2018年8月開展為期一年的“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公益訴訟案61668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52291件,提起訴訟1083件。(中國網)
點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專項監督活動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的第一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行動,食品藥品領域的辦案數在全部案件中占比從專項監督活動開展前的14.7%上升至目前的33.7%。
自動售賣機無人超市也要抽檢!10月起食品抽檢不合格入信用檔案
日前,南都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獲悉,該局今年8月發布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將于10月1日起實施。辦法中明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對自動售賣機、無人超市等實施抽樣檢驗。此外,食品抽檢不合格信息將記入生產經營者信用檔案,行政處罰等信息將歸集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南方都市報)
點評:新修訂的辦法中規定,監督抽檢結果和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的相關信息除依法公示外,還要按要求記入食品生產經營者信用檔案,受到的行政處罰等信息還要依法歸集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存在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按規定實施聯合懲戒。
詳解儲備肉制度40年:經歷幾次投放?肉存了多久?
在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期間,我國生豬價格基本平穩,全國瘦肉型生豬的出欄均價在27元/公斤平穩振蕩。這背后最直接的原因在于,9月19日、9月26日、9月29日,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三次出手,通過競價交易的方式,累計向市場投放3萬噸凍豬肉。(第一財經)
點評:節前凍豬肉的密集投放顯示了國家保供穩價的決心,也將中央儲備肉制度,這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推向了前臺。
一葡萄酒商售19萬元假名酒被訴,欲以“居間人”為由推卸責任,二審被法院駁回
一家葡萄酒商因銷售假酒給經銷商被告,其公司總經理企圖以“居間人”(經紀人)為理由請求法院改判。最終在二審時被駁回。(葡萄酒商業觀察微信號)
點評:2017年11月16日,重慶蘇菲與桃公司總經理李某向百爍公司總經理俞某某以單價345元的價格購買奔富(Penfolds)Bin 407共計93件(每件6瓶)。并于2017年11月17日、11月23日通過個人銀行賬戶分別向俞曉東提供的賬號分兩次轉款,共計196650元。2017年12月5日,李濤向俞某某發送信息表示客戶反饋酒有問題并報案。不久后,廣州創品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就李某被查扣的奔富葡萄酒向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出具鑒定證明及價格證明一份,證明該奔富葡萄酒系假冒。基于此,重慶百爍酒品有限公司被重慶蘇菲與桃葡萄酒有限公司告上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加拿大召回疑受克羅諾桿菌污染的低鐵嬰兒配方奶粉
據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消息, 2019年10月6日,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發布召回通告稱,Loblaw Companies Limited正在召回一款President's Choice牌可能受食源性克羅諾桿菌(Cronobacter spp.)污染的低鐵嬰兒配方奶粉。(食品伙伴網)
點評: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建議消費者不要食用上述召回產品,檢查家中是否存在受召回的產品,若有則應該將這些產品丟棄或退回到購買商店。
西班牙第四次發布李斯特菌預警三款奶酪下架
據西班牙聯合時報消息,西班牙衛生、消費和健康福祉部發出全國指令,下令將來自法國SAS Le Moulins工廠生產的三款奶酪下架,這是西班牙第四次發布關于李斯特菌預警。(海外網)
點評:西班牙衛生部門建議,已經購買了這些產品的消費者,應停止食用。此外,如果出現疑似與李斯特菌病相關的任何癥狀,應該前往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德國召回逾千種疑被李斯特菌污染的肉類商品
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與食品安全局7日宣布召回逾千種肉類商品,原因是其可能被李斯特菌污染。(新華網)
點評:李斯特菌是常見致病菌,分布廣泛,適應能力強,能在冰箱冷藏室低溫環境下存活。老年人、孕婦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較差人群最易感染,病情嚴重時可致人死亡。
疑含異物 一款冰淇淋在美國多地遭下架
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消息,2019年10月9日,美國FDA發布召回通報稱,Blue Bell Ice Cream正在召回一款可能含異物的冰淇淋產品。(食品伙伴網)
點評:目前沒有關于食用召回產品引起疾病的報道。美國FDA建議已購買受召回影響產品的消費者不要食用,可以將產品退回購買點獲取全額退款。
2019年9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9月匯總)
9月份以來,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19年第40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19年第40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8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的證書及報告等是否符合要求以及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19年9月美國FDA自動扣留我國食品情況(9月匯總)
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消息,9月份以來,美國FDA對我國多家企業產品實施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做好產品工藝控制,注意食品中的農藥殘留及致病菌的存在,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2、國際食品
越南海洋省查獲邊境雞肉走私案
據越南某媒體報道:2019年9月26日,越南海洋省警方會同相關監管部門對車輛進行例行檢查時,破獲了一起邊境雞肉走私案。(食品伙伴網)
點評:目前,相關違法貨物均被悉數沒收,違法人員也受到了相應的經濟處罰。
韓政府劃定非洲豬瘟指定緩沖地區防止疫情擴散
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9日宣布,從當地時間10日0時起,京畿道高陽、抱川、楊州、東豆川、漣川和江原道鐵原等地出現疫情的農場周圍10公里外地區,被指定為緩沖區域,被視為高危傳播途徑的車輛移動將受到嚴加管制。(中國新聞網)
點評:農林畜產食品部已要求農場遵守防疫守則,在指定緩沖區域后,防疫部門將通過衛星定位系統,對畜牧農場的車輛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督。
美媒:拯救柑橘樹美國加州尋求攻克黃龍病
據美聯社9月26日報道,加州的柑橘種植者和包裝商以及加利福尼亞大學里弗賽德分校當天為一個耗資800萬美元的實驗室正式啟用進行了慶祝。該實驗室專門研究如何解決黃龍病,這種病會令樹木死亡,它對佛羅里達州、巴西等果園造成了嚴重損害。(參考消息網)
點評:報道稱,黃龍病10多年前在佛羅里達州被發現,嚴重影響了該州的柑橘產量。美國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來限制該病傳播,包括隔離和砍除病樹。
一顆白菜24元!韓國首爾食品價格亞洲第一
說到一個城市的物價水平,人們最直觀的感受通常體現在食品上。最近的一項統計顯示,在全球主要城市中,韓國首爾的食品價格排到了全球的第六位,位于亞洲首位。(央視財經)
點評:有分析人士指出,韓國有限的土地資源和較高的人工費,都推高了食品的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近年受到單人家庭占比提高的影響,小包裝及冷藏食品的增多,又把流通成本推得更高。如果不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韓國食品價格居高不下的現象將很難得到緩解。
新加坡將禁止含糖飲料廣告
據《海峽時報》消息,新加坡為抗擊糖尿病計劃禁止在媒體做含高糖量飲料的廣告。(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點評:據悉,該禁令將適用于電視、報紙、雜志、廣告牌,以及在線報刊。
三、食品科技
臘八蒜有望成為抗生素替代品
歷經兩年多時間的研究,陳海霞團隊從我國傳統美食臘八蒜中首次發現三種新型活性肽,這些活性肽具有顯著抑菌性,有望成為抗生素替代品。相關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于《食品功能》。(中國科學報)
俄羅斯科學家研制出可食用餐盤
俄羅斯阿爾泰邊疆區出版與大眾傳媒局新聞中心表示,巴爾瑙爾市兩所大學科學家用羽扇豆(一種可食用植物)制成了可食用餐盤。(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錯怪紅肉了?研究稱吃紅肉未必有害健康引爭議
一直以來,食用紅肉被認為增加患癌及心臟病風險,然而,近來一份研究認為,紅肉與患癌風險其實沒有明顯關系,減少進食也不會帶來顯著健康益處。該結論迅速引起爭議,美國不少知名學者甚至阻止論文發表。(中國新聞網)
科學家破譯軟籽石榴“突尼斯”基因組密碼
近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研究員曹尚銀課題組完成的軟籽石榴“突尼斯”的高質量基因組圖譜,為解析軟籽和硬籽石榴品種分化遺傳機制提供了支撐,并為軟籽石榴遺傳改良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科學網)
人造肉首次在國際空間站培育成功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8日報道,一家以色列初創公司與俄羅斯宇航員攜手,成功在太空中培育出人造肉。這是迄今人類首次在太空中成功培育出人造肉。(科技日報)
日期:20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