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日,由食品伙伴網舉辦的“2019感官評價實踐應用討會”第二天精彩繼續。上午有5場主題報告,下午開啟感官工業之旅。
上午8:30,大會在食品伙伴網研發服務部 董麗娟經理的主持下正式開始。
諾安實力可感官實驗室負責人 林娜
緊接著,來自諾安實力可感官實驗室負責人 林娜帶來《感官評價小組管理及能力評估解決方案探討》的精彩分享。林老師首先介紹了定量描述分析(QDA),同時分析了內外部感官品評小組的優劣勢。其中重點分享了感官評價小組的建立,感官評價小組的能力培養和評估,感官評價小組能力提升、長期感官品評小組的激勵措施。
感官評價小組的建立(ISO 8586-1)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 夏熠珣
上午9:15,由江南大學食品學院 夏熠珣帶來《消費者測試方法的發展及新方法的應用》的精彩分享。目前消費者測試方法發展方向,需要甄別個體差異、提高方法生態效度、拓展學科交叉、融合消費情境,從而更有效發掘消費者認知和更準確預測未來消費。夏老師結合研究中新的消費者測試方法案例進行了分享,其中重點介紹了CATA方法的使用。
傳統定性消費者測試方法
焦點小組訪談
民族志法
投射技巧
觀察法
一對一深度訪談
研究中新的消費者測試方法
定性消費者測試方法——進行線上FGD、基于社交媒體、借助新型電子設備等開展
定量消費者測試方法——喜好范疇、產品感官描述范疇
消費者情感測試(emotional responses)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全國食品發酵標準化中心/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博士 劉明
上午9:50,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全國食品發酵標準化中心/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博士 劉明帶來《酒類感官標準化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的精彩分享。劉老師結合我國最新實施的三項白酒感官國家標準內容宣貫,介紹了為支撐標準制定,在中國“白酒風味輪”術語、白酒感官分析方法及余味形成機理等基礎研究成果及在行業的應用實踐。
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博士 王洪偉
接下來,由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博士 王洪偉帶來《快速描述法在食品感官分析中的應用—以Flash profile法為例》的精彩分享。王老師結合實例,分析傳統描述性分析方法的優缺點;詳細地介紹如何應用Flash profile法對酸奶和豆豉進行描述性分析,通過對結果的分析探討Flash profile法的應用前景。
快速描述法的參考書目:
上海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金敏鳳博士
最后一個主題報告由上海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金敏鳳博士帶來《消費者測試:9點快感標度與LAM、JAR的比較與結合》的精彩分享。感官評價實際上是以人作為測量儀器進行品嘗分析。因為人和儀器相比有個人感情,更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為了保證科學和準確,我們需要避免感官分析中的干擾因素。金老師重點對感官分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解析。
常見的干擾因素如下:
1.期望錯誤:指樣品附帶的信息導致人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干擾測試準確度。
2.刺激錯誤:指樣品的其他特征誤導品評員。
3.寬容錯誤:根據研究者的反應或態度,導致品評產生誤差。
4.暗示效應:團隊成員間互相交流導致的誤判。
5.位置誤差:產品品嘗順序對品評員造成誤導。
6.對照效應和集中錯誤:因為樣品間濃度或口味的影響,夸大或掩飾樣品間的差異。
7.近似錯誤:相似特征間的關聯比其他特征間的關聯度可能高一些。常見于同品類品嘗,如近似品種的大米品嘗。
8.中心化錯誤:所有打分都聚集在中間標度,導致結果沒差異。
相關報道:2019感官評價實踐應用研討會在上海盛大開幕(上)
日期:2019-11-28
上午8:30,大會在食品伙伴網研發服務部 董麗娟經理的主持下正式開始。
諾安實力可感官實驗室負責人 林娜
緊接著,來自諾安實力可感官實驗室負責人 林娜帶來《感官評價小組管理及能力評估解決方案探討》的精彩分享。林老師首先介紹了定量描述分析(QDA),同時分析了內外部感官品評小組的優劣勢。其中重點分享了感官評價小組的建立,感官評價小組的能力培養和評估,感官評價小組能力提升、長期感官品評小組的激勵措施。
感官評價小組的建立(ISO 8586-1)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 夏熠珣
上午9:15,由江南大學食品學院 夏熠珣帶來《消費者測試方法的發展及新方法的應用》的精彩分享。目前消費者測試方法發展方向,需要甄別個體差異、提高方法生態效度、拓展學科交叉、融合消費情境,從而更有效發掘消費者認知和更準確預測未來消費。夏老師結合研究中新的消費者測試方法案例進行了分享,其中重點介紹了CATA方法的使用。
傳統定性消費者測試方法
焦點小組訪談
民族志法
投射技巧
觀察法
一對一深度訪談
研究中新的消費者測試方法
定性消費者測試方法——進行線上FGD、基于社交媒體、借助新型電子設備等開展
定量消費者測試方法——喜好范疇、產品感官描述范疇
消費者情感測試(emotional responses)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全國食品發酵標準化中心/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博士 劉明
上午9:50,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全國食品發酵標準化中心/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博士 劉明帶來《酒類感官標準化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的精彩分享。劉老師結合我國最新實施的三項白酒感官國家標準內容宣貫,介紹了為支撐標準制定,在中國“白酒風味輪”術語、白酒感官分析方法及余味形成機理等基礎研究成果及在行業的應用實踐。
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博士 王洪偉
接下來,由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博士 王洪偉帶來《快速描述法在食品感官分析中的應用—以Flash profile法為例》的精彩分享。王老師結合實例,分析傳統描述性分析方法的優缺點;詳細地介紹如何應用Flash profile法對酸奶和豆豉進行描述性分析,通過對結果的分析探討Flash profile法的應用前景。
快速描述法的參考書目:
上海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金敏鳳博士
最后一個主題報告由上海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金敏鳳博士帶來《消費者測試:9點快感標度與LAM、JAR的比較與結合》的精彩分享。感官評價實際上是以人作為測量儀器進行品嘗分析。因為人和儀器相比有個人感情,更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為了保證科學和準確,我們需要避免感官分析中的干擾因素。金老師重點對感官分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解析。
常見的干擾因素如下:
1.期望錯誤:指樣品附帶的信息導致人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干擾測試準確度。
2.刺激錯誤:指樣品的其他特征誤導品評員。
3.寬容錯誤:根據研究者的反應或態度,導致品評產生誤差。
4.暗示效應:團隊成員間互相交流導致的誤判。
5.位置誤差:產品品嘗順序對品評員造成誤導。
6.對照效應和集中錯誤:因為樣品間濃度或口味的影響,夸大或掩飾樣品間的差異。
7.近似錯誤:相似特征間的關聯比其他特征間的關聯度可能高一些。常見于同品類品嘗,如近似品種的大米品嘗。
8.中心化錯誤:所有打分都聚集在中間標度,導致結果沒差異。
相關報道:2019感官評價實踐應用研討會在上海盛大開幕(上)
日期: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