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陜西省農業廳關于印發2012年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陜農業計財〔2012〕303號)

   2012-11-23 661
核心提示:  各設區市農業、畜牧、果業局(委),楊凌示范區農業局,韓城市農業局: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的《2012年扶持

  各設區市農業、畜牧、果業局(委),楊凌示范區農業局,韓城市農業局: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的《2012年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實施指導意見》(農辦財〔2012〕94號)精神,為確保我省2012年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順利實施,經商省財政廳同意,省農業廳制定了《陜西省2012年扶持“菜籃子”蔬菜茶葉產品生產項目實施方案》和《陜西省2012年扶持“菜籃子”畜產品生產項目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認真組織項目實施。項目承擔單位要按照補助內容,結合自身實際,加快項目實施,確保在2012年完成項目任務。列入補助范圍的項目建設內容必須是2012年當年建設實施的,以前年度已建設的不予驗收補助。

  二、做好項目驗收考評。各地要及時做好項目總結和驗收準備工作,并于11月25日前向省農業廳提交驗收申請。省農業廳對項目進行驗收和績效考評,對完成項目任務、驗收合格的,按照評分順序給予補助。

  三、認真總結項目實施經驗。各地要加強工作交流,認真總結經驗,及時發現和解決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項目實施績效,并于12月15日前將項目實施情況及績效自評報告報省農業廳。

  陜西省農業廳

  2012年10月30日


  陜西省2012年“菜籃子” 產品(蔬菜、茶葉)生產項目實施方案

  為確保我省“菜籃子”項目順利開展并取得實效,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農辦財[2012]94號)和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菜籃子”產品生產扶持項目驗收考核指標的通知》(農辦財[2012]110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手段,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全面實施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和茶產業發展規劃,通過集成技術、集約項目、集中力量,大力推進我省標準園實現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和產業化經營,進一步提高全省蔬菜、茶葉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創新和提升陜西蔬菜、茶葉產業競爭力。

  二、目標任務

  按照農業部財政部下達我省資金規模和補助額度以及《指導意見》要求上報項目數量不少于立項項目數120%的要求,全省2012年擬實施創建國家級園藝作物(蔬菜、茶葉)標準園36個,其中蔬菜標準園33個,茶葉標準園3個(名單見附件1)。

  通過“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的實施,力爭實現“四個確保”,即:一是確保產品質量安全。使項目區產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業標準園;二是確保生產供應穩定。通過改善生產條件,提高抗御災害能力,增強綜合生產能力和應急供應保障能力。三是確保農民收入增加。通過推廣節本增效技術,畝純收入提高10%以上。四是確保產業提檔升級。通過培育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企業,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水平。

  三、實施內容

  (一)規模化種植。依據《全國蔬菜產業發展規劃》、《陜西省設施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和《陜西省茶葉產業發展規劃》,在全省蔬菜以及特色蔬菜產業和茶產業發展重點縣區實施,充分發揮其區域優勢。做到統一規劃、科學設計、合理布局,園區內水、電、路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達到旱能灌,澇能排。園區產地環境條件應符合國家安全食品,包括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等有關產地環境條件標準的要求。

  采取“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或“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種植模式,設施蔬菜標準園集中連片面積200畝以上;露地蔬菜、茶葉標準園集中連片面積1000畝以上;集中連片試點蔬菜標準園,設施規模1000畝以上,露地規模5000畝以上。

  (二)標準化生產。標準園創建的核心是標準化,主要包括技術、設施和管理的標準化。

  1、技術標準化。一是嚴格標準。包括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生產技術規程和產品分等分級標準等。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產品分等分級標準等,可以是企業標準,也可以引用國標、行標和地方標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要分作物制定,體現先進、實用和操作性。二是要全面應用標準。要將標準印發到項目區每個農戶,張掛到標準園醒目位置及每個溫室大棚。并通過組織現場觀摩和技術培訓,使項目區所有的農戶都要按照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田間管理。主要是在蔬菜、茶葉標準園加快推廣優良品種、集約化育苗、高溫悶棚以及生態栽培物化技術等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控技術,使農藥用量減少30%以上

  2、設施標準化。一要應用生態栽培技術。重點采用防蟲網、粘蟲色板、殺蟲燈、性誘劑、防霧滴棚膜、膜下滴灌等生態栽培物化技術。其次要完善礎設施。包括田間工程、溫室大棚、集約化育苗、田頭預冷等基礎設施。

  3、管理標準化。即科學合理制定并落實有關制度。一是投入品管理制度。投入品購買、存放、使用及包裝容器回收處理,實行專人負責,建立進出庫檔案。二是檔案記錄制度。統一印發生產檔案本,詳細記載使用農業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蟲草害發生與防治情況,產品收獲日期。檔案記錄須保存二年以上。三是產品檢測與準出制度。配備必要的農藥殘留檢測儀器,對標準園蔬菜進行檢測,凡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或行業標準的不得采收,檢測不合格的產品一律不準銷售,銷售的產品要有準出證明。四是質量追溯制度。對標準園內生產者和產品實行統一編碼管理,統一包裝和標識,有條件的要實現產品質量信息自動化查詢。特別是集中連片試點蔬菜標準園要率先做好信息化建設,實現產品質量追溯以及信息化自動查詢。

  (三)商品化處理。大力發展蔬菜產品清洗、分等分級、包裝等采后商品化處理和貯運保鮮。蔬菜標準園的產品100%實行商品化處理,有條件地區建立冷鏈系統,實行加工、運輸、銷售全程冷藏保鮮。加大茶葉清潔化、連續化生產,提高名優茶產品比例,實現全園商品化處理。商品化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設施設備。配置專門的整理、分級、包裝等采后商品化處理場地及必要的設施,長途運輸要有預冷處理設施。二是凈菜整理。葉菜、根菜的修整凈菜過程與采收同時進行。葉菜只采收符合商品質量標準要求的部分,根菜要清除須根、外葉等。整理留下的廢棄物要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三是分等分級。按照蔬菜等級標準,統一進行分等分級,確保同等級蔬菜的質量、規格一致。四是包裝與標識。產品須經統一包裝、附加標識后方可銷售。標識要按照規定標明產品的品名、產地、生產者、采收期、產品質量等級、產品執行標準編號等內容。包裝材料不得對產品造成二次污染。

  (四)品牌化銷售。一要突出特色。每個標準園都要因地制宜篩選有優勢、有特色、有規模的產品,進行集中開發培育。二要加大品牌創建。標準園的產品必須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前提下,要積極引入綠色、有機、GAP等認證,進一步打造精品,提高產品檔次。三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誠信建設,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通過品牌擴大影響,開拓市場,提高效益,蔬菜標準園的產品做到100%品牌銷售。打造和完善以茶葉標準園為主體的茶葉名優品牌,加大宣傳與培育力度,推行茶產品100%品牌化銷售,帶動和提升陜茶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

  (五)產業化經營。蔬菜標準園創建,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或龍頭企業為載體,把一家一戶的農民組織起來,實行“六統一管理”,即統一農資供應、統一種苗培育、統一標準生產、統一病蟲防治、統一商品處理、統一品牌銷售。做到100%統防統治,100%測土配方施肥,100%產品訂單生產。茶葉標準園創建,以茶產業龍頭企業為依托,走產、加、銷一體化的發展道路,探索和打造產業化經營的典型模式。

  四、補助標準

  根據中央財政補助資金規模和我省實際情況,擬定每個蔬菜(包括茶葉園)標準園平均獎勵40萬元,每個蔬菜集中連片示范園平均獎勵150萬元。

  五、保障措施及要求

  (一)加強協調領導。省農業廳和省財政廳有關領導組成項目實施領導協調小組,加強項目的組織協調工作。有關市、縣農業部門要與項目實施單位成立項目實施工作小組,指定行政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落實責任到人,確保項目實施取得實效。項目區各級農業部門要高度重視項目實施,加強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動項目順利實施。農業部門負責項目方案制定、組織實施、技術服務等工作。

  (二)加強宣傳引導。積極通過農業部園藝作物標準園信息網、種植業快報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專刊、農民日報等平臺了解全國標準園創建有關信息,及時做好有關信息和數據上傳,加強宣傳和交流。開展全省蔬菜、茶葉標準園創建宣傳活動,通過信息網、報紙等媒體宣傳報道各地創建活動進展、成效及經驗,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加強監督檢查。省農業廳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組織專家對蔬菜、茶葉標準園創建工作開展情況以及資金到位及使用情況督。各級農業要加強工作督導,及時掌握項目實施情況,加強項目實施情況監督檢查,及時糾正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建設質量。各承擔任務的縣區農業主管部門也要加強積極幫助各標準園做好創建工作,確保各項技術和工作措施落實到位,完成創建目標任務。每個標準園都要嚴格按照農業部制定的統一樣式設立標牌,注明創建單位、責任人、目標任務、技術要點等內容,方便農民學習,接受社會監督。

  (四)加強政策支持。省農業廳將把蔬菜、茶葉標準園創建工作納入設施蔬菜工程建設和茶產業發展規劃,支持標準園創建工作。各有關縣區農業部門要積極爭取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加大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力度,加強水電路、集約化育苗、采后商品化處理、貯運保鮮等設施建設,重點扶持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確保標準園創建工作取得實效。

  (五)做好檔案管理。項目組織實施單位要加強指導,督促各項目實施單位指定專人及時做好項目檔案管理,項目建設方案、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技術規程、生產記錄檔案、產品安全質量檢測報告、宣傳報道材料、開展培訓情況、觀摩活動相片、工作總結等文件資料要及時分類歸檔,為考評驗收做好準備。

  (六)抓好項目驗收和績效考評。為規范和加強財政項目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項目建設進展情況,省農業廳以農業部蔬菜、茶葉標準園創建項目考評驗收評分標準為基礎,組織專家重點對項目完成情況、資金使用情況、成果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現場評審驗收,具體包括資料審查、現場檢查、考評認定等環節,特別是要嚴格對照檢查項目實際建設內容,是否與需中央補助資金扶持建設內容一致。按照農辦財[2012]110號文件要求,實施方案落實情況15分,項目內容調整未向立項部門申報并履行相應手續的,每變動一項扣2分,扣完為止。且項目建設內容需在2012年當年實施,對于以前年度實施的、對照實施內容不一致的將不予補助。驗收結束后,根據驗收得分順序,將驗收結果進行公示,公示7天無異議后,發文通知市級農業主管部門并作為同級財政撥付資金的依據。農業部將選擇部分項目進行驗收抽查。

  附件:1.陜西省2012年菜籃子蔬菜茶葉生產項目建設單位名單

  2.農業部蔬菜標準園創建規范

  3.2012年“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技術考核表(蔬菜)

  4.農業部茶葉標準園創建規范

  5.“菜籃子”產品項目(茶葉)驗收標準

           附件下載.doc
 



 
地區: 陜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