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農安縣2010年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方案(農府辦發[2010]20號)

   2011-05-07 218
核心提示:根據《吉林省2010年糧油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我縣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糧食生


根據《吉林省2010年糧油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我縣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糧食生產穩定增產和農民穩步增收為目標,充分發揮糧食高產創建的增產增收、示范引領作用,集約項目,集成技術,集中力量,主攻單產,改善品質,提高效益。通過典型示范和輻射帶動,推進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普及應用,提高技術到田率,提升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發揮高產作物的產量優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二、目標任務

  今年我縣主要實施玉米、水稻兩大作物高產創建活動,共11個示范片。其中玉米6個,水稻5個。落實在農田基礎設施較好,農民科技意識較強,交通方便,單一作物集中連片,有利于示范推廣,并能夠輻射帶動全縣的鄉鎮。玉米示范片落實在合隆、前崗、農安鎮、新農、高家店、小城子六個鄉鎮。水稻示范片落實在黃魚圈、小城子、靠山、龍王、前崗五個鄉鎮。每個示范片分別建設百畝高產攻關田、千畝核心展示田和萬畝示范田。原則上萬畝示范田在一個鄉鎮,千畝展示田在一個村,百畝(150畝)高產攻關田在一個組。

  創建活動增產目標:

  萬畝示范田:平均畝產玉米800公斤,水稻700公斤。比示范田所在鄉鎮前三年平均畝產增產5%以上。

  千畝核心展示田:平均畝產比示范田所在鄉鎮前三年平均畝產增產7%以上。

  高產攻關田:目標畝產絕對指標,玉米960公斤,水稻850公斤。

    三、創建內容

  按照拉、打、趟、種、收統一規范化管理的技術集成路線,加強農藝農機結合,開展代耕代種、代防代治服務,積極探索糧食高產創建示范生產經營模式和專業化服務組織形式,改革體制,創新機制,促進糧食生產穩步發展,加速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

  (一)示范高產優質品種

  根據農安縣生產實際,以提高產量,改善品質,保證安全為前提,在片區農民選定種源的基礎上,經專家充分論證,示范推廣產量高、品質好、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玉米有:吉單79、先玉335、良玉88、吉單525、瑞秋24等;水稻有: 吉粳88、春城501、白粳1號、農大31等。

  (二)示范適用增產技術

  在選擇確定主導品種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加強各項增產增效技術的集成與配套,突出科技創新,實現良種與良法、農機與農藝、示范與推廣三結合。

  1、玉米創建田主推“十項技術”

  推廣密植型優良品種、增施農肥、育苗補栽“二比空”、大壟寬窄行免中耕、移動式膜下滴灌技術。

  (1)選用耐密品種,合理密植技術;

  (2)種子等離子處理,包衣技術;

  (3)催芽坐水種,一次播種拿全苗技術;

  (4)配方施肥,增施農肥,機械深施肥技術;

  (5)精量播種,育苗補栽技術;

  (6)深松深翻,鏟前深松技術;

  (7)旱作節水,移動式膜下滴灌技術

  (8)化學除草,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9)“二比空”,大壟寬窄行免耕栽培技術;

  (10)化學促控,適時晚收技術。

  2、水稻創建田實施“三推兩早”技術

  推廣早春地膜覆蓋罩床、推廣大中棚育苗、缽盤稀植早育苗早插秧技術

  (1)推廣優良品種,鹽水選種技術;

  (2)等離子處理,浸種消毒催芽,適時播種技術;

  (3)營養土配制技術;

  (4)秧田管理技術

  (5)測土施肥、增施農肥、加施硅肥技術;

  (6)本田整地技術;加硅增密

  (7)拋秧移栽技術;

  (8)淺、濕、干灌溉技術;

  (9)化學除草技術;

  (10)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三)建設高標準糧田

  將國家惠農政策、農業重點建設項目向高產創建區域傾斜,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糧食生產條件和裝備水平,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建設高標準糧田,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結合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在合隆、開安、哈拉海、楊樹林、華家五鄉鎮通過打灌溉井、修機耕路、培肥地力等技術措施,建設9萬畝標準糧田。

  四、資金使用與管理

  每個示范片國家按排資金20萬元。要緊緊圍繞糧食高產創建目標,重點用于物化技術推廣、專業化服務、物化補貼、信息服務、項目考核等方面。

  1、技術推廣

  用于項目區開展多種層次的技術培訓,編制集成技術體系及技術實施方案,編印技術培訓及宣傳資料,對項目區農技人員工作補助。

  2、專業化服務

  用于支持專業化服務組織開展統一耕種收、病蟲草害防治等專業化服務。

  3、物化補助

  用于示范戶選用優良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的關鍵環節物化技術產品補貼。

  4、信息服務和項目考核補助

  用于為項目區提供優良品種、適用技術、產銷信息等各項服務,用于建檔立案、測產驗收、工作考評等。

  5、監督管理

  縣高產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開展項目監督檢查和考核驗收工作。

  五、工作措施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要求,由縣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各部門、鄉鎮村配合,農業局負責組織實施,政、技、物相結合,明確任務分工,責任分解到人,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糧食高產創建任務。

  (一)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成立農安縣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滕廣濤副縣長為組長,縣農業局局長潘恒奇任副組長,農業、財政、推廣中心、植保站及各片所在鄉鎮為成員單位,負責組織協調和項目落實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農業局,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同時成立糧食高產創建專家組。以省農科院玉米所才卓研究員、環資所王立春研究員和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梁志業研究員為省級咨詢指導專家,成立農安縣高產創建技術指導專家組,負責制定高產創建活動工作方案、技術集成方案,編寫高產創建技術培訓教材、教學掛圖和技術光盤,搞好技術指導和測產驗收工作。詳見   附2.doc      附3.doc        附4.doc

 

  (二)集成技術,科技增產

  根據各片土壤、氣候、栽培水平確定技術方案和主推技術。以推廣高產耐密型優良品種、實施抗旱坐水種、增施有機肥、移動式滴灌、育苗補栽等技術措施為主,集成推廣 “十項技術”。專家組和技術指導小組按農時季節組織科技培訓和生產指導,點、面結合,保證組織措施到戶,技術要領到人,良種良法到田,技術到田率達到100%。編制培訓教材和技術應用“明白紙”,培訓技術推廣“明白人”,發放技術資料和技術光盤。

  (三)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由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協調,各鄉鎮政府配合農業局具體組織實施。縣里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分別負責高產創建示范片。農業局負責綜合協調工作。各片所在鄉鎮主要領導負總責,主管領導具體負責。按照高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要求,確定地塊,安排作物布局,落實增產措施,動員農民參加高產創建活動,配合農業部門進行技術指導,落實物化補貼。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制定創建工作歷,成立高產創建活動督導組,按時序進度安排工作,做到一周一調度,一周一通報,確保高產創建工作順利開展。

  (四)政策傾斜,物質扶持

  對高產創建活動實行傾斜政策,全方位進行資源整合、項目整合、技術整合、物資整合及惠農政策整合,集中全部力量支持示范片建設,全面提升我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糧食生產穩步發展。

  (五)宣傳引導,展示觀摩

  按照農業部出臺的統一標準,設立糧食高產創建“四田”展示牌。標明創建單位、工作責任、生產目標、品種名稱、技術要點等,方便農民學習,接受社會監督。在作物生長關鍵季節,選擇有代表性的高產創建典型,組織技術推廣部門、鄉鎮農業站、示范農戶等進行現場觀摩,開展技術交流,總結先進組織方式和生產技術模式,充分發揮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宣傳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取得的成效,使之深入人心,讓全社會接受和認可。

  (六)測產驗收,據實申報

  按照省農委制定的糧食作物測產驗收辦法,組織縣級專家實地測產,并依據測產驗收程序做好驗收申請和實地驗收工作,認真做好總結,據實申報獎勵。

  (七)規范管理,健全檔案

  每個示范片都要建立農戶電子檔案,實行規范化管理,保存影像資料。把糧油高產創建活動的各種文件、工作方案、技術集成方案、工作記錄、作物長勢分析、測產結果、工作總結等及時建檔立案。

  (八)監督檢查,有獎有懲

  建立健全嚴格的目標管理責任制。縣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對高產創建活動定期開展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結合省、市檢查結果,年終進行綜合評比,對成績突出的示范片進行表彰和獎勵。

  二○一○年六月一日



 
地區: 吉林 吉林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