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工商局(分局):
為了進一步落實工商行政管理所(以下簡稱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工商所在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中的基礎作用,及時有效地預防和處置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根據國家工商總局《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規范》和省工商局《關于加強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規范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的要求,結合全市實際,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我市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迎接省工商局9月份的檢查驗收,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工作步驟
(一)經驗推廣階段(4月)。各地總結試點經驗,提出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規范化建設工作的具體措施,召開經驗交流會、座談會等。在此基礎上,市局將專門召開現場會,統一思想,全面部署。
(二)全面實施階段(7月)。各地針對轄區實際,按照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規范化建設要求,以點帶面,創新方法,全面開展各項工作。
(三)總結驗收階段(8月)。由市局統一組織檢查,總結前階段工作,檢查合格后統一上報省局,迎接省局驗收。
二、工作內容
(一)加強制度建設,構建長效監督機制
工商所要以省局食品安全監管"十項制度"為核心內容,建立健全"十項制度",制度應簡便明了,便于操作,也可以結合具體實際,適當增加"經濟戶口管理"等制度。同時,工商所要充分利用消費維權監督站(點)的群眾監督網作用,指導消費維權監督站(點)建立"五項監督制度"。另外,工商所還要通過教育與監督執法相結合的辦法,幫助食品經營者建立"七項自律制度"。 制度要上墻公示,并在工商所留有備案。通過構建工商監管、社會監督、經營者自律搣三位一體攠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體系,實現規范、長效監管。
(二)落實監管責任,實現監管到位
1、落實縣、區局(分局)分類指導責任,助動監管重心下移。縣、區工商局(分局)作為貫徹落實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規范化建設最直接的領導機構,局正職領導是第一責任人,負全面領導責任,局分管領導負主要領導責任,各有關科室負責人負直接指導責任:(1)、消保科要充分發揮牽頭作用,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目標,特別要研究指導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十項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抓實以商品準入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萬村放心店"工程建設、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的網絡延伸建設、食品安全信息的匯總和公示、流通領域食品安全應急機制、流通領域商品檢測等工作;(2)、經檢科(隊)要加大對工商所食品安全整治的指導力度,強化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的檢查,要針對問題突出的食品和監管的薄弱環節,局所聯動,開展專項檢查,嚴厲查處重大假冒偽劣的食品案件,特別要對"元旦"、"五一"、"十一"、"春節"等重大法定節日期間及集貿市場、城鄉結合部、學校周邊、食品副食品批發部等重點領域加大檢查力度;(3)、企管科要指導工商所依法規范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建立健全所轄區食品經營主體分類臺帳和信用分類制度,特別要指導工商所加強對農村無照經營的整治,符合條件的督促辦照,不符條件的要會同相關部門依法取締,減少監管盲區;(4)、市規科要指導工商所加強對轄區農貿市場食品經營行為的監管,開展市場內食品和副食品批發經營戶的商品準入工程,實施市場食品進貨索票、索證制度,同時要指導工商所根據自身條件,利用已配備的檢測設備,加強對農貿市場農產品快速定性檢測,及時發現和查處不合格食品。(5)、消保委要指導各消保分會,充分利用已建立的農村消費維權監督網,發揮基層維權監督員的信息員、監督員、宣傳員、調解員、聯絡員的五大員作用,強化食品安全的群眾監督作用。(6)、個(私)協會要指導各個(私)分會發揮協會組織的自律作用,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引導會員搣走正道、售正貨、樹正牌攠。局各科室要明確分工,嚴格責任,確保指導到位,監督到點,服務到家。
2、落實工商所監管責任,確保定位監管。工商所應在縣、區局(分局)的統一領導下,加強學習,統一認識,明確責任。工商所所長為所轄區食品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各分管所長為主要責任人,工商所責任區干部為直接責任人。工商所要圍繞食品安全監管"十項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為核心內容,進一步細化工作目標責任,通過所長與每位干部簽訂責任書的形式,將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規范化建設任務落實到每個工商干部;同時還要建立干部責任追究制,嚴格考核,對所轄區重點地區、重點時段要實行定人聯系制度,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形成全所上下一盤棋,確保監管到位。
3、落實群眾監督網責任,助力工商監管。工商所要充分發揮已建立的消費維權監督站(點)作用,使消費維權監督員也成為食品安全監督員,通過簽定目標責任書等形式,督促監督員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對當地食品經營者進行監督,發現違法經營的進行教育、舉報等,使監督員成為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的有力助手。 通過局、所、監督站(點)三級聯動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實現監管到位。
(三)規范監管行為,實現準確監管
工商所要在縣、區局(分局)的組織領導下,對涉及食品生產、銷售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全面清理。通過清理,工商所要建立轄區食品生產企業、食品經營戶和有食品、副食品經營的一般個體工商戶的電子分類臺帳,及時采集有關管理和信用信息,實時錄入,按信用評價分類,實行A、B、C三級分類管理,其中A級是屬信用優異類,具體認定標準:近二年內無任何違反工商法規的不良記錄,年檢、驗照均為合格,并且獲得過放心店、誠信商店、消費者信得過單位、商品準入實施單位等榮譽;B級是信用較好類,具體認定標準:近二年內無任何違反工商法規的不良記錄,年檢、驗照均為合格,并且已建立食品經營自律制度,但未達到放心店等先進標準的;C級是失信類,具體認定標準:近二年內違反工商法規并且有被工商處罰過的不良記錄,同時未建立食品經營自律制度的。通過清理,工商所要建立轄區食品生產、經營電子分布圖,監管人員責任區分布圖等。
工商所要按"六查六看"的要求 ,強化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嚴格規范監管行為,確保五個到位。1、工商所對食品經營者經濟戶口管理和信用分類監管到位;2、市場監管責任區、責任人和巡查到位;3、食品質量監管和監督經營者建立與落實自律制度到位;4、查辦食品違法案件和取締無照經營到位;5、受理處理消費者投訴申訴和預警與應急處置到位。
(四)引導經營者自律 ,倡導誠信經營
工商所要以"萬村放心店"工程建設為契機,努力引導食品經營戶搣走正道、售正貨、樹正牌攠,開展放心店建設,今年力爭行政村放心店覆蓋率達到100% ,同時要向居民社區、學校、醫院、旅游景點等重點區域延伸,要努力引導放心店加盟連鎖配送,確保配送率達到50%,其中食品配送率達到80%。與此同時,要以點帶面,強化農村其他食品、副食品經營戶開展商品準入備案制度的實施,符合條件的引導創建放心店。工商所還要通過個(私)協成立"食品專業委員會"、"放心示范店協作委員會"等行業自律組織,開展行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形成食品經營的自律機制,從而形成誠信經營的氛圍。
(五)開展消費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覺悟
食品消費安全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評判員是消費者。工商所要充分利用當地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暢通宣傳渠道,將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成效等情況,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廣大消費者宣傳。工商所要整合資源,在工商所辦公所在地、維權站(點)、小區等地建立“食品質量宣傳欄”,宣傳食品安全知識、"12315"舉報投訴工作、放心店建設、食品質量監測信息等;在農貿市場上建立“商品檢測公示欄”,及時公示市場抽查結果。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在重點地方設置大型戶外宣傳廣告牌等。
三、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加強領導。開展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規范化建設是落實"平安湖州"重大決策的實際行動,也是對工商所行政能力的檢驗。各地要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切實加強領導。要專門成立領導小組,把工作落到實處。
(二)把握進度,全面推進。各地要按工作步驟的要求,把握工作進度,以點帶面,全面推進,迎接市局7月檢查和省局9月底前的驗收,確保全面完成。
(三)創新方法,善于總結。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規范化建設,任務重,時間緊,各地在工作中一定要創新方法,善于總結,特別要把當前的放心店建設、食品經營主體清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企業年檢和個體戶驗照等工作相結合,確保食品安全監管規范化建設持久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