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12-03 963
核心提示:  各市(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分局)、衛生局、教體局、各有關學校:  為認真貫徹《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各市(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分局)、衛生局、教體局、各有關學校:

  為認真貫徹《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落實《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國家食品監督監督管理局與教育部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國食藥監食[2010]160號)、《關于深入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國食藥監食[2010]193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學校食堂餐飲食品安全監督檢查的通知》(魯食藥監餐〔2010〕38號),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確保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師生身體健康,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如下監管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部門責任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關系廣大師生身心健康,關系社會和諧與穩定,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近年來,我市通過“健康校園”創建和“食品安全進校園”等活動的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突發事件有了顯著下降,但各區市發展很不平衡,部分學校食堂,特別是農村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仍然存在著較大的食品安全隱患。有的學校食品安全意識不強,食堂基礎條件薄弱,設施設備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責任落實不到位。要求各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在地方政府統一領導下,密切配合,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科學管理、明確責任、綜合治理,把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食堂自律與強化監管、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有機結合,把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擺在重要的位置,采取更加堅決有效的措施,進一步提高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二、突出重點,加大資金投入,改善食堂條件

  各區(市)要高度重視農村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進一步加大農村學校食堂基礎建設資金投入,在學校規劃、建設(包括改建、擴建)過程中統籌考慮食堂設施和條件的改善,把學校食堂建設納入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等相關教育工程,嚴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有關要求,設置食品原料處理、食品加工、貯存等場所,配備相應的冷藏、清洗消毒、防蠅防鼠、洗手等設備或設施,改善食堂衛生條件,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隱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衛生部門要把農村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作為重點監管目標,加大對農村學校食堂的指導和檢查力度,增加監督檢查頻次,對設施、條件達不到要求的,要督促整改,并及時通報教育行政部門。

  三、嚴格規范學校食堂餐飲服務許可

  各區(市)要加強學校食堂餐飲服務許可管理,嚴格按照《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規定的許可條件和程序,審查核發《餐飲服務許可證》。凡不符合《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規定的許可條件,如布局流程不合理,加工制作和消毒等設施設備不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從業人員健康條件無保證,貯存條件不符合要求等,一律不發許可證。對未辦理許可證經營的,要嚴格依法進行處理。

  四、加強培訓,提高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

  各區(市)教育部門要與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衛生部門密切配合,定期組織學校食堂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知識、衛生知識培訓工作,使學校食堂從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到現場操作人員都明白有關食品安全法規,掌握應知應會的崗位知識,自覺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操作規程,樹立企業第一責任人意識,消除工作過程的食品安全隱患,提高個人衛生意識,從源頭上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五、加強采購管理,推進“陽光食品工程”進校園

  各區市教育部門要與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衛生部門密切配合,嚴把食品采購關,積極參加政府的“陽光食品工程”平臺采購食品原料,對于米、面、油、肉、調味品、鹽、蔬菜等大宗食品要相對定點采購,不得采購散裝的調味品,不得采購來源不明和周轉桶裝植物油以及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風險原料,如散裝餡料、豬血、動物內臟等。要嚴格索證、索票管理,證、票、貨要相符,要建立驗收臺帳,嚴格入庫檢查,杜絕不合格食品及食品原料流入學校食堂。

  六、加強托管管理,嚴格準入資質

  各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國家要求,嚴格規范承包經營學校食堂的管理,對承包托管食堂制定準入標準,規范學校食堂的承包經營活動,對于缺乏食堂管理經驗或曾經發生過食物中毒的餐飲管理公司和個人不得從事學校食堂托管。學校要把保證食品安全作為承包合同的重要內容,要切實加強監督檢查,督促承包人落實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加強托管食堂的日常管理,督促其完善各項組織制度,定期檢查食堂加工場所衛生,參與和檢查食堂食品原料的入庫驗收。衛生部門要加強對承包托管食堂的監督管理,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七、加強學生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

  各區市教育部門要加強學生食品安全教育,教育學生不購買不合格食品,不吃周邊衛生不潔飯店、馬路食品攤販的食品。各區市衛生等餐飲服務監管部門要將學校周邊衛生安全信息(如“苦臉”“笑臉”情況)及時反饋給學校,使廣大師生健康消費;沒有食堂的學校要加強學生午餐的管理,一方面教育學生不購買、不食用學校周邊不潔食品,不到無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單位進行就餐托管,另一方面學校要做好學生午餐的定購,不得訂購未取得信譽度A級配送餐資質單位的配送餐,同時還要做好配送餐的驗收、存放、留樣等工作,確保學生吃上安全衛生的午餐。

  八、日常監管與長效機制結合,預防控制食物中毒事件

  各區市衛生、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把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作為監管工作重點,依法履行職責,實施科學監管,日常監管與長效機制相結合,加強對學校食堂相關負責人的培訓,強化其食品安全責任意識,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指導督促學校食堂建立采購索證索票、查驗記錄制度,不得采購和使用《食品安全法》禁止經營的食品;指導督促學校食堂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加工制作食品,嚴防食品交叉污染,加工制作四季豆、豆漿等食品時必須燒熟煮透;加強對學校食堂關鍵環節的控制和監管,加強食堂設施設備的檢查;要針對學校食堂經營的重點食品品種進行抽樣檢驗,及時了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狀況。發現存在突出問題的,要及時研究應對措施,防止不安全食品流入學校食堂。要依據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要求,制定食物中毒應急處置預案,提高防控食物中毒事故的能力和水平;要經常進行自查,采取措施排除隱患;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和應急處置預案培訓,一旦發生事故,要迅速控制事態,及時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并積極做好相關處置工作。

  各區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衛生部門和教育部門要繼續在學校食堂推行食品安全信譽度管理,要積極指導各學校食堂不斷改善食堂衛生設施,完善食堂的日常管理,積極培育A 級單位,要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增加10所A級學校食堂,使2010年全市就餐人數1000人以上大中專院校食堂全部達到B級以上,市內四區食堂基本取消C級單位,使學校食堂從采購、加工、個人衛生到食品銷售都有一個很大的提高。特別是農村學校和就餐人數較多的學校食堂要積極改善硬件設施,降低加工風險,不斷提高食品安全信譽度等級,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九、建立健全學校食物中毒責任追究制度

  學校要建立健全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責任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確每個崗位每個環節從業人員的責任;建立從業人員健康管理檔案,每年督促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并在取得健康證明后上崗工作;加強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確保采購、加工、供應、貯存等關鍵環節安全可控;加強食堂設施設備的定期維修維護,確保正常運行。

  各區市要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學校食物中毒責任追究制,按照《食品安全法》及有關學校食物中毒責任追究有關要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衛生部門、教育行政部門未履行職責,導致本行政區域學校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的責任。學校有關責任人因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導致學校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青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青島市教育局

  二○一○年六月二日



 
地區: 山東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