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平潭綜合實驗區社會事業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
近日,媒體曝光上海福喜食品公司涉嫌使用過期肉生產加工食品,并大量流入餐飲服務環節,造成嚴重社會負面影響;同時,隨著夏季高溫天氣、肉類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肉類產品微生物超標、非法進口、假冒偽劣等潛在風險隱患也呈現上升趨勢,監管形勢十分嚴峻。為防止不合格肉及肉制品進入我省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服務環節,嚴厲打擊和懲治肉品質量安全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規范我省肉品生產經營活動,根據《福建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轉發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關于深入開展肉及肉制品檢查執法工作的通知》(閩政辦發明電〔2014〕66號)精神,決定即日起在全省范圍開展一次肉及肉制品專項執法檢查,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明確檢查對象
(一)全省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肉制品生產企業及肉制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其中,速凍肉制品生產企業、使用冷凍肉為原料的企業、近年產品抽查不合格和被立案查處的企業應作為檢查重點。
(二)全省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的肉制品經營者。各類經營肉品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集貿市場。冷凍冷藏食品經營者。
(三)全省各類餐飲服務單位。主要以使用鮮肉和肉制品數量較大的學校食堂、企事業單位食堂、集體用餐配送企業、中央廚房、火鍋店、燒烤店為重點單位,特別要加大對清真餐飲店、清真食堂以及各類快餐速食餐飲服務單位的檢查力度。
二、深入執法檢查
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結合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打兩非治源頭”、標簽標識整治、重點產品整治等專項行動要求,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陪同接待、不聽匯報、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方式,對轄區肉及肉制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一次突擊檢查。通過檢查,集中排查和清理不合格肉及肉制品,進一步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監督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各項管理制度,督促企業切實履行好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各環節檢查要點如下:
(一)食品生產環節。一是有無存在制售假冒偽劣肉制品等惡性違法行為。重點檢查是否使用腐敗變質肉、私宰肉、病死肉、無合法進口檢驗證明的進口肉、過期凍肉、以及回收食品加工肉制品,是否使用其他動物肉假冒牛羊肉加工肉制品。二是肉制品中的致病菌風險防控情況。重點檢查企業是否建立了有效制度和規范來防控致病菌風險,要求企業要依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要求,加強對產品中致病菌污染情況的監測和防控。即日起至2014年底,對熟肉制品和即食生肉制品,要求企業每2個月要至少送檢一次成品,重點監測沙門氏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氏菌O157:H7(僅牛肉制品);對產品標準中有致病菌指標的速凍肉制品(生制品),要每2個月至少送檢一次成品,重點監測標準中的致病菌項目,其中使用到鮮(凍)禽肉原料的,要同時按國家標準《鮮、凍禽產品》(GB 16869-2005)要求,每2個月監測一次原料中的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三是進貨查驗制度的落實情況,檢查采購的原料肉是否均有動物檢疫合格證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等質量合格證明文件,是否均進行了入廠查驗并做好記錄。四是生產過程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檢查生產必備條件是否保持良好,衛生條件是否滿足要求,關鍵工序是否控制到位,是否嚴格按照相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準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五是不合格產品及原料處置情況。是否對不合格品、回收食品、過期食品建立了有效處置制度,銷毀處置情況是否嚴格進行了記錄。六是產品標識標注情況,檢查企業是否依法依規標注產品相關信息,有無存在不標、漏標或虛假標識行為。七是可追溯臺賬制度建立實施情況,檢查從原輔材料采購驗證、生產過程控制、產品出廠檢驗到銷售的全過程可追溯臺帳是否如實、按要求建立,是否實現了可追溯。八是清真食品生產條件符合情況。對標注清真食品的產品,要檢查企業相關生產條件是否符合清真食品生產要求,原輔料是否存在違反清真食品規定的情況。
(二)食品流通環節。一是檢查市場上的肉及肉制品經營者的經營資格是否合法,以農貿市場、集貿市場、批發市場、大型商場及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為重點檢查對象,針對容易發生問題的薄弱地區、薄弱環節,增加市場檢查頻次和力度,依法嚴厲查處銷售非法屠宰肉品、未經檢疫(驗)或檢疫(驗)不合格肉品和冷凍冷藏經營者儲藏非法屠宰肉品、無合法檢疫(驗)證明肉品的違法行為。二是嚴格執行肉及肉制品市場準入管理制度,確保上市銷售的肉品來路明、質量清。督促肉及肉制品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等制度,重點檢查上市生畜肉的定點屠宰證、檢驗檢疫合格證等肉品質量證明材料,并督促市場開辦者落實經營管理責任制。三是指導督促冷凍冷藏經營者建立健全經營記錄臺賬制度和入庫出庫查驗制度,嚴密防范和堵截病死肉品及未經檢驗檢疫肉品入庫出庫。對企業自有冷庫冷藏設施,要指導其健全安全管理,不得為他人寄存無合法手續的肉品。四是加強對清真食品經營戶的監督檢查,對經營假冒清真食品等問題,要堅決清理、查處和取締。
(三)餐飲消費環節。重點檢查以下內容:一是是否到證照齊全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采購鮮肉和肉制品;二是從屠宰企業直接采購鮮肉及肉制品時,是否索取并留存供貨方蓋章(或簽字)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復印件和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是否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三是從流通經營單位(商場、超市、批發零售市場等)批量或長期采購鮮肉及肉制品時,是否查驗并留存加蓋有公章的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等復印件;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是否查驗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四是從流通經營單位(商場、超市、批發零售市場等)少量或臨時采購鮮肉及肉制品時,是否確認其有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是否查驗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五是從農貿市場采購鮮肉及肉制品時,是否索取并留存市場管理部門或經營戶出具的加蓋公章(或簽字)的購物憑證,是否查驗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六是從個體工商戶采購鮮肉及肉制品時,是否查驗并留存供應者蓋章(或簽字)的許可證、營業執照或復印件、購物憑證和每筆供應清單,是否查驗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七是是否有采購和使用病死、來源不明或不合格的鮮肉和肉制品,是否有從私人屠宰等非定點屠宰企業采購鮮肉。
三、嚴格案件查處
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大案件的查辦力度,對檢查發現的肉及肉制品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要求,從嚴、從快進行查處;涉及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銷售腐敗變質肉、病死肉等問題肉及肉制品,或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回收食品、摻雜摻假制售假冒牛羊肉等違法行為的,要依法吊銷有關證照;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及時移送司法機構追究刑事責任,并及時曝光,形成震懾作用。要高度重視肉類食品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工作,對近期接到的反映我省肉制品生產經營環節質量安全問題的舉報,要認真、深入的進行調查核實,務必要做到有案必查、一查到底。
四、其他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肉及肉制品質量安全問題,國家高度重視,省局也將其列為今年多個專項整治的重點。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務必要高度重視此次行動,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重點和工作要求,加強跟蹤落實。
(二)加強協作聯動。此次專項行動由省食安辦統一部署、農業、公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同時開展行動。當前我省食品藥品機構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主動作為,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健全查處肉及肉制品食品違法行為案件線索信息通報、移送跟蹤、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和匯總上報機制,形成執法合力,嚴懲違法犯罪。
(三)強化輿情監測。要高度重視輿情信息,對互聯網等各類媒體曝光的信息,要做到第一時間獲知、第一時間核查、第一時間處理、第一時間回應,重大問題或需要省局協調的事項,應及時上報,避免輿情發酵導致嚴重不良影響。
(四)推進社會共治。要健全舉報獎勵機制,暢通12331等舉報投訴渠道,充分發揮打假志愿者隊伍、協管員隊伍、行業協會組織、社會團體和群眾的監督作用,鼓勵、發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舉報肉品違法行為,及時兌現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獎勵金,努力營造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五)嚴格信息管理。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依照有關規定做好專項行動信息的保密工作,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對外公布有關專項行動信息。請各設區市局于9月15日前將專項檢查工作情況總結及統計表報送省局。
聯系人:林英廈(稽查處)、林琛(食品生產處)、林瀅(食品流通處)、蔡敏(餐飲服務處)
聯系電話:0591-86296602,86296625,86296715,86296532
傳真電話:0591-86295822
電子郵箱:spscc@fjfda.gov.cn
附件:肉及肉制品專項執法檢查工作情況統計表[官網沒有附件]
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4年7月25日
近日,媒體曝光上海福喜食品公司涉嫌使用過期肉生產加工食品,并大量流入餐飲服務環節,造成嚴重社會負面影響;同時,隨著夏季高溫天氣、肉類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肉類產品微生物超標、非法進口、假冒偽劣等潛在風險隱患也呈現上升趨勢,監管形勢十分嚴峻。為防止不合格肉及肉制品進入我省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服務環節,嚴厲打擊和懲治肉品質量安全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規范我省肉品生產經營活動,根據《福建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轉發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關于深入開展肉及肉制品檢查執法工作的通知》(閩政辦發明電〔2014〕66號)精神,決定即日起在全省范圍開展一次肉及肉制品專項執法檢查,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明確檢查對象
(一)全省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肉制品生產企業及肉制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其中,速凍肉制品生產企業、使用冷凍肉為原料的企業、近年產品抽查不合格和被立案查處的企業應作為檢查重點。
(二)全省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的肉制品經營者。各類經營肉品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集貿市場。冷凍冷藏食品經營者。
(三)全省各類餐飲服務單位。主要以使用鮮肉和肉制品數量較大的學校食堂、企事業單位食堂、集體用餐配送企業、中央廚房、火鍋店、燒烤店為重點單位,特別要加大對清真餐飲店、清真食堂以及各類快餐速食餐飲服務單位的檢查力度。
二、深入執法檢查
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結合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打兩非治源頭”、標簽標識整治、重點產品整治等專項行動要求,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陪同接待、不聽匯報、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方式,對轄區肉及肉制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一次突擊檢查。通過檢查,集中排查和清理不合格肉及肉制品,進一步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監督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各項管理制度,督促企業切實履行好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各環節檢查要點如下:
(一)食品生產環節。一是有無存在制售假冒偽劣肉制品等惡性違法行為。重點檢查是否使用腐敗變質肉、私宰肉、病死肉、無合法進口檢驗證明的進口肉、過期凍肉、以及回收食品加工肉制品,是否使用其他動物肉假冒牛羊肉加工肉制品。二是肉制品中的致病菌風險防控情況。重點檢查企業是否建立了有效制度和規范來防控致病菌風險,要求企業要依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要求,加強對產品中致病菌污染情況的監測和防控。即日起至2014年底,對熟肉制品和即食生肉制品,要求企業每2個月要至少送檢一次成品,重點監測沙門氏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氏菌O157:H7(僅牛肉制品);對產品標準中有致病菌指標的速凍肉制品(生制品),要每2個月至少送檢一次成品,重點監測標準中的致病菌項目,其中使用到鮮(凍)禽肉原料的,要同時按國家標準《鮮、凍禽產品》(GB 16869-2005)要求,每2個月監測一次原料中的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三是進貨查驗制度的落實情況,檢查采購的原料肉是否均有動物檢疫合格證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等質量合格證明文件,是否均進行了入廠查驗并做好記錄。四是生產過程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檢查生產必備條件是否保持良好,衛生條件是否滿足要求,關鍵工序是否控制到位,是否嚴格按照相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準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五是不合格產品及原料處置情況。是否對不合格品、回收食品、過期食品建立了有效處置制度,銷毀處置情況是否嚴格進行了記錄。六是產品標識標注情況,檢查企業是否依法依規標注產品相關信息,有無存在不標、漏標或虛假標識行為。七是可追溯臺賬制度建立實施情況,檢查從原輔材料采購驗證、生產過程控制、產品出廠檢驗到銷售的全過程可追溯臺帳是否如實、按要求建立,是否實現了可追溯。八是清真食品生產條件符合情況。對標注清真食品的產品,要檢查企業相關生產條件是否符合清真食品生產要求,原輔料是否存在違反清真食品規定的情況。
(二)食品流通環節。一是檢查市場上的肉及肉制品經營者的經營資格是否合法,以農貿市場、集貿市場、批發市場、大型商場及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為重點檢查對象,針對容易發生問題的薄弱地區、薄弱環節,增加市場檢查頻次和力度,依法嚴厲查處銷售非法屠宰肉品、未經檢疫(驗)或檢疫(驗)不合格肉品和冷凍冷藏經營者儲藏非法屠宰肉品、無合法檢疫(驗)證明肉品的違法行為。二是嚴格執行肉及肉制品市場準入管理制度,確保上市銷售的肉品來路明、質量清。督促肉及肉制品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等制度,重點檢查上市生畜肉的定點屠宰證、檢驗檢疫合格證等肉品質量證明材料,并督促市場開辦者落實經營管理責任制。三是指導督促冷凍冷藏經營者建立健全經營記錄臺賬制度和入庫出庫查驗制度,嚴密防范和堵截病死肉品及未經檢驗檢疫肉品入庫出庫。對企業自有冷庫冷藏設施,要指導其健全安全管理,不得為他人寄存無合法手續的肉品。四是加強對清真食品經營戶的監督檢查,對經營假冒清真食品等問題,要堅決清理、查處和取締。
(三)餐飲消費環節。重點檢查以下內容:一是是否到證照齊全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采購鮮肉和肉制品;二是從屠宰企業直接采購鮮肉及肉制品時,是否索取并留存供貨方蓋章(或簽字)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復印件和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是否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三是從流通經營單位(商場、超市、批發零售市場等)批量或長期采購鮮肉及肉制品時,是否查驗并留存加蓋有公章的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等復印件;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是否查驗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四是從流通經營單位(商場、超市、批發零售市場等)少量或臨時采購鮮肉及肉制品時,是否確認其有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是否查驗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五是從農貿市場采購鮮肉及肉制品時,是否索取并留存市場管理部門或經營戶出具的加蓋公章(或簽字)的購物憑證,是否查驗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六是從個體工商戶采購鮮肉及肉制品時,是否查驗并留存供應者蓋章(或簽字)的許可證、營業執照或復印件、購物憑證和每筆供應清單,是否查驗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七是是否有采購和使用病死、來源不明或不合格的鮮肉和肉制品,是否有從私人屠宰等非定點屠宰企業采購鮮肉。
三、嚴格案件查處
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大案件的查辦力度,對檢查發現的肉及肉制品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要求,從嚴、從快進行查處;涉及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銷售腐敗變質肉、病死肉等問題肉及肉制品,或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回收食品、摻雜摻假制售假冒牛羊肉等違法行為的,要依法吊銷有關證照;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及時移送司法機構追究刑事責任,并及時曝光,形成震懾作用。要高度重視肉類食品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工作,對近期接到的反映我省肉制品生產經營環節質量安全問題的舉報,要認真、深入的進行調查核實,務必要做到有案必查、一查到底。
四、其他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肉及肉制品質量安全問題,國家高度重視,省局也將其列為今年多個專項整治的重點。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務必要高度重視此次行動,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重點和工作要求,加強跟蹤落實。
(二)加強協作聯動。此次專項行動由省食安辦統一部署、農業、公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同時開展行動。當前我省食品藥品機構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主動作為,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健全查處肉及肉制品食品違法行為案件線索信息通報、移送跟蹤、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和匯總上報機制,形成執法合力,嚴懲違法犯罪。
(三)強化輿情監測。要高度重視輿情信息,對互聯網等各類媒體曝光的信息,要做到第一時間獲知、第一時間核查、第一時間處理、第一時間回應,重大問題或需要省局協調的事項,應及時上報,避免輿情發酵導致嚴重不良影響。
(四)推進社會共治。要健全舉報獎勵機制,暢通12331等舉報投訴渠道,充分發揮打假志愿者隊伍、協管員隊伍、行業協會組織、社會團體和群眾的監督作用,鼓勵、發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舉報肉品違法行為,及時兌現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獎勵金,努力營造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五)嚴格信息管理。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依照有關規定做好專項行動信息的保密工作,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對外公布有關專項行動信息。請各設區市局于9月15日前將專項檢查工作情況總結及統計表報送省局。
聯系人:林英廈(稽查處)、林琛(食品生產處)、林瀅(食品流通處)、蔡敏(餐飲服務處)
聯系電話:0591-86296602,86296625,86296715,86296532
傳真電話:0591-86295822
電子郵箱:spscc@fjfda.gov.cn
附件:肉及肉制品專項執法檢查工作情況統計表[官網沒有附件]
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4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