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衛生局,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務管理局、柳葉湖旅游度假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西湖管理區衛生局、西洞庭管理區衛生局、桃花源旅游管理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賀家山原種場衛生科,市直有關醫療衛生單位:
現將《常德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常德市衛生局
2013年3月21號
常德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工作方案
為確實履行好飲用水衛生監測職責,掌握和分析飲用水衛生安全現狀,及時發現和處置飲用水安全隱患,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衛生部《關于加強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工作的指導意見》〔衛監督發(2012)3號〕和衛生部、全國愛衛辦《關于進一步加強飲用水衛生監測工作的通知》〔衛監督發(2012)66號〕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監測方案。
一、監測范圍
城鄉各類集中式、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飲用水、水源水。城市二次供水、管道直飲水。
集中式供水是指自水源集中取水,通過輸配水管網送到用戶或者公共取水點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設施供水。為用戶提供日常飲用水的供水站和公共場所、居民社區提供的分質供水也屬于集中式供水。
二次供水是指集中式供水在入戶之前經再度儲存、加壓和消毒或深度處理,通過管道或容器輸送給用戶的供水方式。
小型集中式供水是指農村日供水量在1000立方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萬人以下)的集中式供水。
分散式供水是指用戶直接從水源取水,未經任何設施或僅有簡易設施的供水方式。
管道直飲水是用分質供水的方式,在居住小區(酒店、寫字樓、學校、醫院等)內設凈水站,運用現代高科技生化與物化技術,對自來水進行深度凈化處理,去除水中有機物、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保留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采用符合食品衛生級的材質做管道,供每家每戶直接飲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飲用水。
二、采樣點的設置
采樣點的設置應有代表性,集中式供水應分別設在水源取水口、供水單位出水口和居民經常用水點處。大型集中式供水單位監測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末梢水,管網末梢水監測點設置:市級城區設20個監測點,縣或縣級城市城區設10個監測點,其中學校監測點不少于10%。小型集中式供水單位監測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末梢水,各環節不應少于1個監測點。二次供水以獨立供水系統為單位,在儲水池或水箱出水口處(用戶端)設監測點。分散式供水單位根據需要進行監測。
管道直飲水水質監測以每個獨立供水系統為單位,在用戶點設采樣點。用戶采樣點按小于500戶設置2個,500到2000用戶時每增加500戶相應增加一個采樣點,大于2000用戶時每增加1000戶相應增加一個采樣點。
三、監測項目和監測頻率
1.大型集中式供水水質衛生監測項目和監測頻率應符合表1要求。
2.小型集中式供水水質衛生監測項目和監測頻率應符合表2要求。
3.分散式供水根據需要進行監測檢驗,監測項目及頻率應符合表2要求
4.管道直飲水水質衛生監測項目及頻率。按照CJ94-2005《飲用凈水水質標準》執行,每季度1次。
5.水質監測過程中注意問題
?。?)目前不具備水質常規項目檢測的機構,應委托具有檢測能力的上級疾控部門檢驗;因特殊原因,監測頻率達不到監測要求的,每年不得少于2次。
(2)大型集中式供水水質檢驗結果按GB5749-2006評價報告,小型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水質檢驗結果按GB5749-2006表4評價報告。管道直飲水按照CJ94-2005《飲用凈水水質標準》執行。
?。?)當檢驗結果超出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表1-表4)和CJ94-2005《飲用凈水水質標準》中水質指標限值時,應立即重復測定,并增加檢驗頻率。水質檢驗結果連續超標時,應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四、質量控制
1.水質的采集和保存應符合GB/T5750.2-2006中的規定和要求。
2.各級疾控中心要加強飲用水監測現場質量控制,確保采集的樣品具有代表性。水質檢驗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06執行。為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承擔水質檢測任務的實驗室應認真采取質量控制:建立嚴格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對實驗室所用儀器、器械和標準進行校對;對一些必測項目進行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間質量控制;建立嚴格的監測數據內部審核制度,建立責任制。
3.根據《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評估標準》,各縣市區疾控中心應將水質監測檢驗結果附表3—表6、工作總結,于每年的11月底以前報市疾控中心,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全市生活飲用水監測數據的匯總分析,并報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為了全面地了解各縣市區城區生活飲用水水質質量,以及對水質監測檢驗質量的控制,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年對各區縣(市)城區大型集中式供水單位水質質量進行一次抽樣檢測,并通報檢測檢驗結果。此項工作將作為年終業務工作考核指標。
五、嚴格按照湖南省物價局、湖南省財政廳文件湘價費〔2009〕9號,《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及職業病防治檢測檢驗收費管理辦法》,收取檢測檢驗經費(由當地政府提供專項資金的檢測檢驗任務或規定免收的除外)。檢測檢驗機構應自覺接受價格、財政部門的管理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