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園管理中心,各區園林綠化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運行局,各有關單位:
現將《北京市園林綠化局2021年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區、本單位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
2021年4月9日
2021年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工作要點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年。全市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工作將繼續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圍繞貫徹落實新版城市總規和實現高質量發展,以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為核心,強化濕地保護修復,堅持依法保護、科學保護、規范管理、強化監管、提升水平,著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和生態文明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
一、加強濕地保護修復,提升濕地生態質量
1.制定濕地保護修復行動計劃。依據《北京市濕地保護條例》、《北京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方案》,分解落實《北京市濕地保護發展規劃》的相關任務和要求,明確保護修復工作目標、內容、重點項目以及時序。
2.加大濕地保護修復力度。結合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計劃,聚焦集雨型小微濕地建設,以溫榆河公園、沙河濕地公園、康西森林濕地公園等為重點,加大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力度,計劃全年恢復濕地1000公頃,優化完善"一核三橫四縱"的濕地總體布局。
3.推進濕地分級分類管理。積極協調國家林草局,推進野鴨湖、翠湖、密云水庫濕地國家重要濕地的報批工作。督促指導豐臺、懷柔等有關區開展區級濕地名錄制定和發布。
4.開展濕地資源動態監測。印發《北京市濕地資源年度監測操作細則》,建立健全濕地資源年度監測工作機制,及時掌握濕地資源動態變化,每年定期更新濕地資源底數。
5.加強市級濕地監管。對市級濕地人類活動點位進行監測,不斷完善基于空間遙感監測技術的濕地資源監管模式和工作機制。
6.完善濕地配套制度。加強與市水務局、農業農村局等濕地保護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更好地發揮園林綠化部門組織、協調、指導、監督職能。推動濕地保護監督管理辦法、濕地生態保護補償政策等配套制度建設。
二、深入推進野生動植物保護與管理,全面提升保護管理能力
7.組織開展春季、秋冬季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在3-5月、9-12月候鳥等野生動物大規模遷徙、集群活動和本市重大活動等時間節點,從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屬地政府主體責任、加強野外棲息地巡查巡護、開展聯合檢查等方面著手,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
8.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對全市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狀況開展全面調查,區分掌握山區、平原、城區不同類型野生棲息地特點,編制本市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規劃,研究提出第一批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
9.做好《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調整實施和過渡銜接工作。按照《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關于做好<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調整實施和過渡銜接工作方案》相關要求,及時做好名錄調整,強化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調整相關行政許可和監督管理措施、做好與農業農村局工作銜接。
10.加強野生動物審批后監管。在持續做好野生動物行政審批相關工作的基礎上,著重加強對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經營利用許可實施情況、野生動物及其產品進出口實施情況以及人工繁育場所日常管理情況進行監管。
11.強化野生動植物違法打擊力度。結合"清風行動"等檢查執法專項工作和日常檢查工作,會同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城管執法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嚴厲打擊非法捕殺、交易、食用野生動物和非法采挖、運輸、交易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的行為。
12.加強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全市各疫源疫病監測站加強應急值守,加強主動監測和主動預警工作,切實做好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工作,確保陸生野生動物異常情況第一時間發現、第一現場處置。加大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單位防疫服務工作力度,做好應急物資的儲備工作,及時妥善的處置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突發情況。
13.做好野生動物救護工作。加強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人員自身防護,救護車輛和救護工具及時消毒。保證救護電話二十四小時暢通,及時做好傷病、受困、體弱等野生動物救護工作,實現及時救護、科學救護。
14.繼續抓好《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貫徹落實。貫徹落實"一決定、一法、一條例",圍繞物種及棲息地保護工作、野生動物救護工作、全市生態建設中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強化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加強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貫徹,繼續做好禁食野生動物養殖戶轉產轉型幫扶工作。
15.加快推進《條例》配套制度建設。推動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技術規范、陸生野生動物獵捕管理辦法、罰沒陸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接收處置辦法等配套制度出臺,推進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損失辦法修訂。
16.規范野生植物保護管理。印發《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關于全面加強野生植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開展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監測,強化原地和近地保護,有序開展遷地保護,依法開展人工培育和科學利用,不斷規范野生植物保護管理工作。
17.加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育拯救。完成霧靈山鐵木、輪葉貝母和上方山脫皮榆、槭葉鐵線蓮、房山紫堇等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示范項目。鼓勵各單位結合轄區野生植物資源稟賦,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育研究,有序推動全市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復壯與保育工作不斷深入。
三、強化宣傳培訓,提升保障支撐能力
18.抓好專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好"世界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北京濕地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和法治宣傳相關工作。在媒體開展北京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資源現狀及保護工作專題宣傳活動,營造全面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良好法治氛圍。
19.加強人員技術培訓。組織開展濕地保護管理、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培訓班等,結合2021年工作方向和目標開展針對性培訓,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的能力水平。
20.落實資金保障。濕地資源動態監測、濕地人類活動點位監測等工作為每年常規工作任務,請各區園林綠化局加強與區財政局溝通協調,及時申請相關工作經費支持,按時完成工作任務。
現將《北京市園林綠化局2021年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區、本單位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
2021年4月9日
2021年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工作要點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年。全市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工作將繼續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圍繞貫徹落實新版城市總規和實現高質量發展,以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為核心,強化濕地保護修復,堅持依法保護、科學保護、規范管理、強化監管、提升水平,著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和生態文明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
一、加強濕地保護修復,提升濕地生態質量
1.制定濕地保護修復行動計劃。依據《北京市濕地保護條例》、《北京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方案》,分解落實《北京市濕地保護發展規劃》的相關任務和要求,明確保護修復工作目標、內容、重點項目以及時序。
2.加大濕地保護修復力度。結合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計劃,聚焦集雨型小微濕地建設,以溫榆河公園、沙河濕地公園、康西森林濕地公園等為重點,加大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力度,計劃全年恢復濕地1000公頃,優化完善"一核三橫四縱"的濕地總體布局。
3.推進濕地分級分類管理。積極協調國家林草局,推進野鴨湖、翠湖、密云水庫濕地國家重要濕地的報批工作。督促指導豐臺、懷柔等有關區開展區級濕地名錄制定和發布。
4.開展濕地資源動態監測。印發《北京市濕地資源年度監測操作細則》,建立健全濕地資源年度監測工作機制,及時掌握濕地資源動態變化,每年定期更新濕地資源底數。
5.加強市級濕地監管。對市級濕地人類活動點位進行監測,不斷完善基于空間遙感監測技術的濕地資源監管模式和工作機制。
6.完善濕地配套制度。加強與市水務局、農業農村局等濕地保護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更好地發揮園林綠化部門組織、協調、指導、監督職能。推動濕地保護監督管理辦法、濕地生態保護補償政策等配套制度建設。
二、深入推進野生動植物保護與管理,全面提升保護管理能力
7.組織開展春季、秋冬季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在3-5月、9-12月候鳥等野生動物大規模遷徙、集群活動和本市重大活動等時間節點,從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屬地政府主體責任、加強野外棲息地巡查巡護、開展聯合檢查等方面著手,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
8.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對全市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狀況開展全面調查,區分掌握山區、平原、城區不同類型野生棲息地特點,編制本市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規劃,研究提出第一批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
9.做好《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調整實施和過渡銜接工作。按照《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關于做好<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調整實施和過渡銜接工作方案》相關要求,及時做好名錄調整,強化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調整相關行政許可和監督管理措施、做好與農業農村局工作銜接。
10.加強野生動物審批后監管。在持續做好野生動物行政審批相關工作的基礎上,著重加強對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經營利用許可實施情況、野生動物及其產品進出口實施情況以及人工繁育場所日常管理情況進行監管。
11.強化野生動植物違法打擊力度。結合"清風行動"等檢查執法專項工作和日常檢查工作,會同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城管執法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嚴厲打擊非法捕殺、交易、食用野生動物和非法采挖、運輸、交易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的行為。
12.加強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全市各疫源疫病監測站加強應急值守,加強主動監測和主動預警工作,切實做好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工作,確保陸生野生動物異常情況第一時間發現、第一現場處置。加大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單位防疫服務工作力度,做好應急物資的儲備工作,及時妥善的處置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突發情況。
13.做好野生動物救護工作。加強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人員自身防護,救護車輛和救護工具及時消毒。保證救護電話二十四小時暢通,及時做好傷病、受困、體弱等野生動物救護工作,實現及時救護、科學救護。
14.繼續抓好《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貫徹落實。貫徹落實"一決定、一法、一條例",圍繞物種及棲息地保護工作、野生動物救護工作、全市生態建設中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強化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加強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貫徹,繼續做好禁食野生動物養殖戶轉產轉型幫扶工作。
15.加快推進《條例》配套制度建設。推動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技術規范、陸生野生動物獵捕管理辦法、罰沒陸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接收處置辦法等配套制度出臺,推進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損失辦法修訂。
16.規范野生植物保護管理。印發《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關于全面加強野生植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開展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監測,強化原地和近地保護,有序開展遷地保護,依法開展人工培育和科學利用,不斷規范野生植物保護管理工作。
17.加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育拯救。完成霧靈山鐵木、輪葉貝母和上方山脫皮榆、槭葉鐵線蓮、房山紫堇等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示范項目。鼓勵各單位結合轄區野生植物資源稟賦,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育研究,有序推動全市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復壯與保育工作不斷深入。
三、強化宣傳培訓,提升保障支撐能力
18.抓好專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好"世界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北京濕地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和法治宣傳相關工作。在媒體開展北京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資源現狀及保護工作專題宣傳活動,營造全面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良好法治氛圍。
19.加強人員技術培訓。組織開展濕地保護管理、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培訓班等,結合2021年工作方向和目標開展針對性培訓,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的能力水平。
20.落實資金保障。濕地資源動態監測、濕地人類活動點位監測等工作為每年常規工作任務,請各區園林綠化局加強與區財政局溝通協調,及時申請相關工作經費支持,按時完成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