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長白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梅河口市、公主嶺市、琿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會議和全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扎實做好2016年食品生產監管工作,現將《2016年食品生產監管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附件:1.
2016年食品生產監管重點工作量化考評表
2.
吉林省食品生產企業日常監管信息季報表
3.
吉林省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管理信息統計表
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6年3月23日
2016年食品生產監管工作要點
2016年全省食品生產監管工作的總體思路和要求是:認真貫徹全國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會議精神,以落實“四個最嚴”和“四有兩責”為目標,著力構建食品生產監管長效機制,大力推進監管方式創新,落實食品生產監管責任,加強食品生產源頭治理,科學防范食品安全風險,不斷提升食品生產監管水平,努力開創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新局面。
一、嚴格落實“四有兩責”,著力構建食品生產監管長效機制
(一)進一步厘清食品生產日常監管責任。一是結合監管事權劃分和審批權限下放,確定各級食品生產日常監管權力清單,細化監管責任,構建權責統一、科學高效的食品生產監管責任機制。二是實施任務清單管理,各級監管部門要根據省局食品生產監管工作要點,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本級食品生產監管工作計劃,量化目標任務分解,細化工作落實措施,對年度工作任務實行“清單式”管理,確保各項工作都有抓落實的責任人、時間表和路線圖。
(二)進一步規范監管行為。一是嚴格按照《食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的規定要求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活動,并如實記錄監督檢查過程和結果,做到日常監管規范化、標準化。二是實施網格化監管,對轄區每戶企業都要明確日常監管機構和監管責任人,并進行公示。三是加大涉企行政許可、監督檢查、監督抽檢等監管信息公開力度。四是建立食品企業責任約談常態機制,對監督抽檢問題嚴重、監督檢查問題較多的企業實施責任約談。
(三)進一步強化飛行檢查手段。一是省、市兩級要把飛行檢查作為對企業監督檢查的主要手段,認真組織實施對食品生產企業的飛行檢查,原則上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二是飛行檢查要實施“雙查”,既要檢查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情況,也要檢查下級監管部門日常監管責任落實情況。三是飛行檢查要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檢查的重點是大型企業、消費者投訴舉報、監督抽檢和日常監督檢查問題較多的企業。
二、大力推進監管改革創新,著力提升食品生產監管整體效能
(四)繼續深化食品生產許可制度改革。一是嚴格落實“五取消、四調整、四加強”改革要求,認真研究解決實施新版許可管理辦法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逐步理順食品生產許可工作機制。二是繼續加大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下放力度,上半年省局計劃再下放一批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各地也應進一步明確市、縣兩級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限,逐步將低風險品種許可審批權下放到縣(區)局。三是加強許可事后監管,加大對新獲證企業尤其是換證未進行現場核查企業的事后監督檢查和抽查工作力度,對不符合生產條件和提供虛假聲明的企業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直至吊銷(撤銷)許可證書,把好許可準入關口。
(五)全面推進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管理。一是要按照風險等級評定標準科學劃分企業風險等級,并依據企業信用情況對風險等級實行動態管理。二是根據轄區企業數量和監管能力,合理確定對各風險等級企業的監督檢查頻次,并按照檢查頻次要求明確市、縣兩級監督檢查的具體任務。原則上省局監督檢查、抽查的重點是大型企業、部分高風險企業和問題突出的企業,市(州)局監督檢查的重點是轄區內大型企業、高風險企業和抽檢不合格企業,縣(區)局按照規定的檢查頻次對轄區內企業開展日常監督檢查。省、市(州)局對企業的檢查次數記入縣(區)局應檢查次數。三是按照日常監管權限建立企業監管信用檔案,做到一企一檔,并及時將對企業的許可信息、監督抽檢信息、監督檢查信息、立案查處信息等信用情況記錄在案。
(六)持續推進食品“陽光生產”建設工程。一是總結食品陽光生產試點工作經驗,改進和完善食品陽光生產工程建設方式和手段,實現監管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二是以大型企業和高風險企業為建設重點,注重發揮重點企業的行業引領和示范作用。三是加強工作指導和日常監管,引導、督促企業不斷強化責任意識、規范意識和自律意識,促進主體責任的落實。
三、加強食品安全風險防控,著力提升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水平
(七)加強食品安全重點風險防控。一是加強重點食品風險防控。要持續抓好嬰幼兒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劑等重點食品的監管和綜合治理。二是加強重點問題風險防控。深入開展“一非兩超”、食品塑化劑等食品安全問題綜合治理,重點檢查治理企業非法添加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及白酒、植物油生產企業使用塑料管道和不合格塑料包裝物等問題。三是加強大型食品生產企業風險防控。積極推動大型企業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和良好生產規范(GMP)體系認證,探索開展大型企業食品安全風險信息交流,研判和防控食品安全風險。四是開展重點食品監管風險問題研究,各地結合轄區實際,確定1-2個重點監管品種進行風險問題研究并形成研究報告,為防控重點食品風險提供借鑒。
(八)推進重點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一是組織轄區嬰幼兒配方乳粉、白酒、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認真學習理解國家總局文件精神,明確各類食品追溯體系建設的內容、標準和要求,并認真貫徹落實。二是制定推進工作計劃,做好先行試點、指導推進和檢查督促工作,實現追溯體系建設目標要求。三是加強對企業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沒有建立追溯體系、追溯體系不能有效運行、出現不真實信息或記錄滅失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九)強化食品加工小作坊監管。一是把食品加工小作坊作為風險防控的重點加強監管,徹底摸清轄區小作坊監管底數,并按照職責分工明確許可審批和日常監管責任。二是加快推進小作坊許可管理進程,督促引導小作坊業主積極改善生產加工條件并盡快提出許可申請,對具備條件不主動申請許可或不具備條件又不積極改造的要堅決予以取締。三是建立小作坊監管檔案,負責小作坊日常監管的基層單位要建立轄區小作坊監管檔案,做到一戶一檔,并及時記錄監管信息。
四、進一步改進工作方式方法,著力推動全年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十)更加突出事中事后監管。一是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轉移到對企業的監管上來,尤其對停產后復產的企業以及新開辦、新換證企業許可條件保持情況要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二是重點強化對企業執行食品安全內部管理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是企業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落實食品召回管理制度、執行全過程記錄制度、管理人員培訓考核制度、食品安全自查報告制度等情況,督促企業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十一)不斷強化監管能力建設。要以學習貫徹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規文件為主線,強化對食品生產監管人員和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能力培訓。一是加大對各級監管人員和審核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力度,省、市兩級要分層次舉辦食品生產監管人員和食品許可審核人員培訓班,并適當擴大培訓規模。二是要把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納入計劃,省、市、縣三級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企業分別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履職能力,促進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進一步落實。三是組織編印食品生產監管法規文件學習材料,為系統各級監管人員學法用法執法提供支持和保障。
(十二)加強工作督查考核。一是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各級監管部門對上級部署的工作任務要結合本地實際抓好落實,省局將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并適時對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在系統內進行通報。二是加大考核工作力度,省局將對全年各項監管任務進行目標分解,合理設定量化考核評價指標,對各地工作進行量化考核評價,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對各市州局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三是加大調查研究力度,各級監管部門要不斷探索食品生產監管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對各地好的經驗做法將在全省進行總結推廣,不斷提升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效能。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會議和全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扎實做好2016年食品生產監管工作,現將《2016年食品生產監管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附件:1.

2.

3.

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6年3月23日
2016年食品生產監管工作要點
2016年全省食品生產監管工作的總體思路和要求是:認真貫徹全國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會議精神,以落實“四個最嚴”和“四有兩責”為目標,著力構建食品生產監管長效機制,大力推進監管方式創新,落實食品生產監管責任,加強食品生產源頭治理,科學防范食品安全風險,不斷提升食品生產監管水平,努力開創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新局面。
一、嚴格落實“四有兩責”,著力構建食品生產監管長效機制
(一)進一步厘清食品生產日常監管責任。一是結合監管事權劃分和審批權限下放,確定各級食品生產日常監管權力清單,細化監管責任,構建權責統一、科學高效的食品生產監管責任機制。二是實施任務清單管理,各級監管部門要根據省局食品生產監管工作要點,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本級食品生產監管工作計劃,量化目標任務分解,細化工作落實措施,對年度工作任務實行“清單式”管理,確保各項工作都有抓落實的責任人、時間表和路線圖。
(二)進一步規范監管行為。一是嚴格按照《食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的規定要求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活動,并如實記錄監督檢查過程和結果,做到日常監管規范化、標準化。二是實施網格化監管,對轄區每戶企業都要明確日常監管機構和監管責任人,并進行公示。三是加大涉企行政許可、監督檢查、監督抽檢等監管信息公開力度。四是建立食品企業責任約談常態機制,對監督抽檢問題嚴重、監督檢查問題較多的企業實施責任約談。
(三)進一步強化飛行檢查手段。一是省、市兩級要把飛行檢查作為對企業監督檢查的主要手段,認真組織實施對食品生產企業的飛行檢查,原則上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二是飛行檢查要實施“雙查”,既要檢查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情況,也要檢查下級監管部門日常監管責任落實情況。三是飛行檢查要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檢查的重點是大型企業、消費者投訴舉報、監督抽檢和日常監督檢查問題較多的企業。
二、大力推進監管改革創新,著力提升食品生產監管整體效能
(四)繼續深化食品生產許可制度改革。一是嚴格落實“五取消、四調整、四加強”改革要求,認真研究解決實施新版許可管理辦法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逐步理順食品生產許可工作機制。二是繼續加大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下放力度,上半年省局計劃再下放一批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各地也應進一步明確市、縣兩級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限,逐步將低風險品種許可審批權下放到縣(區)局。三是加強許可事后監管,加大對新獲證企業尤其是換證未進行現場核查企業的事后監督檢查和抽查工作力度,對不符合生產條件和提供虛假聲明的企業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直至吊銷(撤銷)許可證書,把好許可準入關口。
(五)全面推進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管理。一是要按照風險等級評定標準科學劃分企業風險等級,并依據企業信用情況對風險等級實行動態管理。二是根據轄區企業數量和監管能力,合理確定對各風險等級企業的監督檢查頻次,并按照檢查頻次要求明確市、縣兩級監督檢查的具體任務。原則上省局監督檢查、抽查的重點是大型企業、部分高風險企業和問題突出的企業,市(州)局監督檢查的重點是轄區內大型企業、高風險企業和抽檢不合格企業,縣(區)局按照規定的檢查頻次對轄區內企業開展日常監督檢查。省、市(州)局對企業的檢查次數記入縣(區)局應檢查次數。三是按照日常監管權限建立企業監管信用檔案,做到一企一檔,并及時將對企業的許可信息、監督抽檢信息、監督檢查信息、立案查處信息等信用情況記錄在案。
(六)持續推進食品“陽光生產”建設工程。一是總結食品陽光生產試點工作經驗,改進和完善食品陽光生產工程建設方式和手段,實現監管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二是以大型企業和高風險企業為建設重點,注重發揮重點企業的行業引領和示范作用。三是加強工作指導和日常監管,引導、督促企業不斷強化責任意識、規范意識和自律意識,促進主體責任的落實。
三、加強食品安全風險防控,著力提升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水平
(七)加強食品安全重點風險防控。一是加強重點食品風險防控。要持續抓好嬰幼兒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劑等重點食品的監管和綜合治理。二是加強重點問題風險防控。深入開展“一非兩超”、食品塑化劑等食品安全問題綜合治理,重點檢查治理企業非法添加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及白酒、植物油生產企業使用塑料管道和不合格塑料包裝物等問題。三是加強大型食品生產企業風險防控。積極推動大型企業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和良好生產規范(GMP)體系認證,探索開展大型企業食品安全風險信息交流,研判和防控食品安全風險。四是開展重點食品監管風險問題研究,各地結合轄區實際,確定1-2個重點監管品種進行風險問題研究并形成研究報告,為防控重點食品風險提供借鑒。
(八)推進重點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一是組織轄區嬰幼兒配方乳粉、白酒、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認真學習理解國家總局文件精神,明確各類食品追溯體系建設的內容、標準和要求,并認真貫徹落實。二是制定推進工作計劃,做好先行試點、指導推進和檢查督促工作,實現追溯體系建設目標要求。三是加強對企業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沒有建立追溯體系、追溯體系不能有效運行、出現不真實信息或記錄滅失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九)強化食品加工小作坊監管。一是把食品加工小作坊作為風險防控的重點加強監管,徹底摸清轄區小作坊監管底數,并按照職責分工明確許可審批和日常監管責任。二是加快推進小作坊許可管理進程,督促引導小作坊業主積極改善生產加工條件并盡快提出許可申請,對具備條件不主動申請許可或不具備條件又不積極改造的要堅決予以取締。三是建立小作坊監管檔案,負責小作坊日常監管的基層單位要建立轄區小作坊監管檔案,做到一戶一檔,并及時記錄監管信息。
四、進一步改進工作方式方法,著力推動全年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十)更加突出事中事后監管。一是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轉移到對企業的監管上來,尤其對停產后復產的企業以及新開辦、新換證企業許可條件保持情況要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二是重點強化對企業執行食品安全內部管理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是企業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落實食品召回管理制度、執行全過程記錄制度、管理人員培訓考核制度、食品安全自查報告制度等情況,督促企業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十一)不斷強化監管能力建設。要以學習貫徹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規文件為主線,強化對食品生產監管人員和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能力培訓。一是加大對各級監管人員和審核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力度,省、市兩級要分層次舉辦食品生產監管人員和食品許可審核人員培訓班,并適當擴大培訓規模。二是要把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納入計劃,省、市、縣三級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企業分別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履職能力,促進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進一步落實。三是組織編印食品生產監管法規文件學習材料,為系統各級監管人員學法用法執法提供支持和保障。
(十二)加強工作督查考核。一是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各級監管部門對上級部署的工作任務要結合本地實際抓好落實,省局將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并適時對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在系統內進行通報。二是加大考核工作力度,省局將對全年各項監管任務進行目標分解,合理設定量化考核評價指標,對各地工作進行量化考核評價,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對各市州局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三是加大調查研究力度,各級監管部門要不斷探索食品生產監管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對各地好的經驗做法將在全省進行總結推廣,不斷提升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