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推進食用農產品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納入2017年度省政府對各市政府食品安全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為加快推進食用農產品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省局制定了《2017年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工作方案(試行)》,現將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執行。
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7年4月1日
2017年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工作方案(試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國家食藥總局令20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5〕95號)、《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指導意見(試行)》(浙食藥監規〔2015〕14號)等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規定精神,為順利完成全省200家農貿(批)市場電子化追溯系統建設任務,逐步完善從田頭到餐桌的食用農產品全程管控體系,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四個最嚴”要求,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部署,以保障民生為核心,以信息化追溯和信息互通共享為方向,加快推進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實現食用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不斷提高我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標
按照“源頭可溯、全程可控、風險可防、責任可究、公眾可查”的基本要求,在全面推行索證索票和進貨臺賬制度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各地開展的電子追溯模式,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現代通訊以及現代編碼等信息技術,結合日益普及的電子支付手段,逐步建立融交易、支付、準入、檢測、追溯與監管為一體的農貿(批)市場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系統。至2017年底,全省建成電子追溯系統的農貿(批)市場達200家以上(各市任務分配表詳見附件1)。
三、工作任務
?。ㄒ唬┞鋵嵵黧w責任。一要落實市場舉辦者的主體責任。各地要督促市場舉辦者建立產品追溯制度,符合條件的市場要配備必要的電子追溯設施設備。創造條件擴大電子追溯系統覆蓋面,逐步實現農貿(批)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全覆蓋。二要落實市場經營者的主體責任。食品生產經營者要依法配合市場舉辦方開展追溯信息采集工作,并簽訂落實追溯工作責任書面協議。
?。ǘ┩怀龉ぷ髦攸c。一要突出重點場所。把批發市場作為追溯系統建設的重點,原則上轄區內所有批發市場均應納入電子追溯系統。二要突出重點品種。把肉類、禽類、水產品等高風險產品作為電子追溯的重點。鼓勵農貿(批)市場與規模農場(養殖場)建立的追溯系統直接對接。
(三)加強部門協作。加強與農業、林業、漁業等食用農產品源頭監管部門的合作,創造條件與農業等部門開展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系統對接,實現準入與準出的有效銜接。加強與商務等行業管理部門的合作,積極探索數據互通共享的途徑和方式。
?。ㄋ模┯行Оl揮作用。將電子追溯體系建設與快速檢測體系建設相結合,實行電子追溯的市場應按省局辦公室《關于做好農貿(批)市場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數據自動采集實時上傳工作的通知》(浙食藥監辦發〔2016〕67號)要求實行檢測數據儀器自動上傳,通過快速檢測及時篩查發現問題,依托電子追溯高效快速處置。
四、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2017年1-5月份)。
開展農貿市場和農批市場調查摸底。重點對轄區農貿市場和農批市場個數、攤位數、經營戶數、分布格局、經營場所面積,以及農批市場主要貨源、客戶群等情況進行細致排查,分門別類,建立檔案,并掌握其動態。根據本地實際確定追溯工作模式,制訂實施方案。
(二)實施階段(2017年6-10月份)。
各地可先確定1-2家市場開展試點。在運行一段時間后,總結試點經驗,逐步推進各類農貿(批)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重點督促農貿(批)市場舉辦方、經營戶加強對電子追溯系統軟件和硬件設備的運用,確保保質按時完成階段任務。
?。ㄈ炇针A段(2017年11-12月份)。
各市于11月前完成自查驗收工作。省級將于2017年11月起,對各市農貿(批)市場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工作進行抽查驗收。適時召開經驗交流會,總結提煉有益經驗和典型做法,建立和完善農貿(批)市場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體系建設長效工作機制,并推動全省各地數據互聯互通。
五、工作要求
?。ㄒ唬┘訌娊M織領導。該項工作列入省政府對各地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各地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責任,強化保障,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二)加強工作保障。各地要結合項目推進,強化食用農產品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項目整體安排和協調,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爭取財政補助和政策支持。要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積極引導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相關科技企業等參與食用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拓展經費來源渠道,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ㄈ┘訌娊y籌宣傳。要將農貿(批)市場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系統建設與“放心市場”建設、“食品安全市縣”創建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借勢借力,營造良好氛圍。采取各種形式宣傳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體系的意義和效果,讓單位食堂、餐飲企業、食品生產加工單位直至普通消費者認知、理解、支持并逐步轉變理念,轉變交易方式,正確引導消費。
?。ㄋ模┘訌姸讲榭己?。省局將把此項工作納入重點督查內容,各地要建立相應的考核督查機制,加強日常督查,狠抓工作落實,有針對性地加強暗訪檢查,確保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請各市局在5月底前報送實施方案,6月底前填報本轄區實施農貿(批)市場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工作單位名單(見附件2),并分別于6月底、9月底報送階段性工作進展情況,9月底前同時報送本地1-2個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系統的典型經驗做法,11月20日前報送年度工作完成情況,內容包括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系統建設中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做法,自查驗收情況,以及存在問題和建議意見。
聯系人:省局食品流通監管處陳燕波,聯系電話:0571-81393597,電子郵箱:zjfdaltc@126.com。
附件:1、2017年各市農貿(批)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任務分配表
2、2017年農貿(批)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單位(市場)名單
推進食用農產品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納入2017年度省政府對各市政府食品安全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為加快推進食用農產品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省局制定了《2017年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工作方案(試行)》,現將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執行。
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7年4月1日
2017年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工作方案(試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國家食藥總局令20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5〕95號)、《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指導意見(試行)》(浙食藥監規〔2015〕14號)等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規定精神,為順利完成全省200家農貿(批)市場電子化追溯系統建設任務,逐步完善從田頭到餐桌的食用農產品全程管控體系,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四個最嚴”要求,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部署,以保障民生為核心,以信息化追溯和信息互通共享為方向,加快推進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實現食用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不斷提高我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標
按照“源頭可溯、全程可控、風險可防、責任可究、公眾可查”的基本要求,在全面推行索證索票和進貨臺賬制度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各地開展的電子追溯模式,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現代通訊以及現代編碼等信息技術,結合日益普及的電子支付手段,逐步建立融交易、支付、準入、檢測、追溯與監管為一體的農貿(批)市場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系統。至2017年底,全省建成電子追溯系統的農貿(批)市場達200家以上(各市任務分配表詳見附件1)。
三、工作任務
?。ㄒ唬┞鋵嵵黧w責任。一要落實市場舉辦者的主體責任。各地要督促市場舉辦者建立產品追溯制度,符合條件的市場要配備必要的電子追溯設施設備。創造條件擴大電子追溯系統覆蓋面,逐步實現農貿(批)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全覆蓋。二要落實市場經營者的主體責任。食品生產經營者要依法配合市場舉辦方開展追溯信息采集工作,并簽訂落實追溯工作責任書面協議。
?。ǘ┩怀龉ぷ髦攸c。一要突出重點場所。把批發市場作為追溯系統建設的重點,原則上轄區內所有批發市場均應納入電子追溯系統。二要突出重點品種。把肉類、禽類、水產品等高風險產品作為電子追溯的重點。鼓勵農貿(批)市場與規模農場(養殖場)建立的追溯系統直接對接。
(三)加強部門協作。加強與農業、林業、漁業等食用農產品源頭監管部門的合作,創造條件與農業等部門開展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系統對接,實現準入與準出的有效銜接。加強與商務等行業管理部門的合作,積極探索數據互通共享的途徑和方式。
?。ㄋ模┯行Оl揮作用。將電子追溯體系建設與快速檢測體系建設相結合,實行電子追溯的市場應按省局辦公室《關于做好農貿(批)市場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數據自動采集實時上傳工作的通知》(浙食藥監辦發〔2016〕67號)要求實行檢測數據儀器自動上傳,通過快速檢測及時篩查發現問題,依托電子追溯高效快速處置。
四、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2017年1-5月份)。
開展農貿市場和農批市場調查摸底。重點對轄區農貿市場和農批市場個數、攤位數、經營戶數、分布格局、經營場所面積,以及農批市場主要貨源、客戶群等情況進行細致排查,分門別類,建立檔案,并掌握其動態。根據本地實際確定追溯工作模式,制訂實施方案。
(二)實施階段(2017年6-10月份)。
各地可先確定1-2家市場開展試點。在運行一段時間后,總結試點經驗,逐步推進各類農貿(批)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重點督促農貿(批)市場舉辦方、經營戶加強對電子追溯系統軟件和硬件設備的運用,確保保質按時完成階段任務。
?。ㄈ炇针A段(2017年11-12月份)。
各市于11月前完成自查驗收工作。省級將于2017年11月起,對各市農貿(批)市場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工作進行抽查驗收。適時召開經驗交流會,總結提煉有益經驗和典型做法,建立和完善農貿(批)市場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體系建設長效工作機制,并推動全省各地數據互聯互通。
五、工作要求
?。ㄒ唬┘訌娊M織領導。該項工作列入省政府對各地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各地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責任,強化保障,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二)加強工作保障。各地要結合項目推進,強化食用農產品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項目整體安排和協調,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爭取財政補助和政策支持。要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積極引導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相關科技企業等參與食用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拓展經費來源渠道,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ㄈ┘訌娊y籌宣傳。要將農貿(批)市場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系統建設與“放心市場”建設、“食品安全市縣”創建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借勢借力,營造良好氛圍。采取各種形式宣傳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體系的意義和效果,讓單位食堂、餐飲企業、食品生產加工單位直至普通消費者認知、理解、支持并逐步轉變理念,轉變交易方式,正確引導消費。
?。ㄋ模┘訌姸讲榭己?。省局將把此項工作納入重點督查內容,各地要建立相應的考核督查機制,加強日常督查,狠抓工作落實,有針對性地加強暗訪檢查,確保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請各市局在5月底前報送實施方案,6月底前填報本轄區實施農貿(批)市場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工作單位名單(見附件2),并分別于6月底、9月底報送階段性工作進展情況,9月底前同時報送本地1-2個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系統的典型經驗做法,11月20日前報送年度工作完成情況,內容包括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系統建設中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做法,自查驗收情況,以及存在問題和建議意見。
聯系人:省局食品流通監管處陳燕波,聯系電話:0571-81393597,電子郵箱:zjfdaltc@126.com。

2、2017年農貿(批)市場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單位(市場)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