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農業局:
為認真貫徹實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國辦發〔2018〕43號),結合我省奶業發展實際,我們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江西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實施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18年12月25日
關于加快推進江西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實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國辦發〔2018〕43號),加快推進江西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結合我省奶業發展實際,制訂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遵循省委“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干、興贛富民”工作方針,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優質安全、綠色發展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降成本、優結構、提質量、創品牌、增活力為著力點,強化標準規范、科技創新、政策扶持、執法監督和消費培育,加快構建現代奶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質量安全體系,不斷提高奶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大力推進奶業現代化,進一步做大我省奶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二)總體思路。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基本思路,根據環境承載能力,合理確定奶畜養殖規模,配套建設糞污處理利用設施和飼草料種植基地,實現以養帶種、草畜配套,促進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動生產生態協同發展;堅持從生產端、供給側發力,解決結構性問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提高奶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堅持龍頭企業帶動,實施品牌戰略和綠色發展,突破生產技術瓶頸;堅持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和產業服務,實現我省奶業可持續發展。
(三)主要目標。到2020年,奶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乳品質量安全水平較快提高,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到100%。奶業生產與生態協同發展,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到2025年,我省奶業基本實現現代化,奶源基地建設、產品加工能力、乳品質量和產業競爭力整體水平得到提升。
二、明確重點工作任務
(一)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
1.鼓勵產業優勢區大力發展優質牧草種植。按照種養融合、草畜配套的原則,鼓勵發展人工草地,在南昌、撫州、吉安、贛州、萍鄉等重點區域,重點推廣青飼玉米、桂牧一號象草、贛選一號黑麥草等優良草品種,建設優質飼草飼料種植加工基地,就近就地保障飼草料供應,實現農牧循環發展。鼓勵奶牛養殖場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農副產品,積極開展農作物秸稈青貯、微貯、氨化、打捆等飼草利用工作,提升種養效益。
2.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環境友好型養殖。開展奶牛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支持規模奶牛養殖場改擴建,新建的奶牛養殖場要符合當地“三區規劃”要求,與新農村建設相協調,配套的糞污治理設施達到環保有關規定;積極發展奶牛家庭農場、奶農專業合作社等新型主體,引導適度規模養殖;推廣應用奶牛場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和管理設施設備,重點推廣發酵床養牛、機械化刮糞、自動化擠奶等先進工藝和設施設備,提升奶牛養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著力提升以糞污資源化利用為重點的奶牛場裝備配套水平,大力推進奶牛糞污資源化還田利用;加強奶牛疫病防控和布病、結核病監測凈化工作,做好奶牛常見病防治。
3.加強奶牛育種改良。加強地方母牛雜交改良,推進吉安黃牛等與西門塔爾牛雜交推廣力度,培育乳肉兼用型雜交牛;引進和繁育良種奶牛,加大良種生產與推廣應用力度,提升奶牛群質量、良種化水平,提高奶牛單產量。
(二)完善乳制品加工和流通體系
1.優化乳制品產品結構。面對南方高溫高濕氣候,生產與消費“冷熱”剛好呈現倒置現象,要統籌發展液態乳制品和干乳制品。因地制宜發展滅菌乳、巴氏殺菌乳、發酵乳等液態乳制品,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滅菌乳、發酵乳和調制乳等乳制品。支持由傳統的荷斯坦奶牛到荷斯坦奶牛、西雜牛、奶山羊等多品種養殖。
2.提高乳品企業競爭力。支持做大做強龍頭乳品加工企業。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和內在實力,引導陽光乳業等企業深度開發原料奶,打造原生態品牌,開發特色高端奶制品。鼓勵美廬等嬰幼兒奶粉企業建設或聯合養殖企業建設自控牧場,提高自有奶源比例,增強企業對奶源的控制力,保證原料奶的供給與品質。鼓勵乳品企業加工乳品不用或少用復原乳,多用本地產的新鮮原料乳作原料創優質品牌。支持發展種草、養牛、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的企業,鼓勵牧場開展牧業觀光旅游,積極推進奶業三產融合。支持奶業全產業鏈建設,促進產業鏈各環節分工合作、有機銜接,有效控制風險。
3.建立現代乳制品流通體系。鼓勵建設乳制品配送和銷售信息化平臺,重點完善末端配送體系,暢通奶業配送服務,就近就地保障城市鮮奶供給。促進乳品企業、流通企業和電商企業對接融合,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促進乳制品流通便捷化。鼓勵以國家休閑觀光牧場—江西牛牛乳業現代牧場為示范,開拓“互聯網+”、體驗消費、休閑觀光乳業、智能取奶機進公共場所等新型乳業運營模式和新業態,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企業綜合效益。支持低溫乳制品冷鏈儲運設施建設,制定和實施低溫乳制品儲運規范,確保產品安全與品質。
4.密切養殖加工利益聯結。培育壯大奶農專業合作組織,推進奶牛養殖存量整合,支持有條件的養殖場(戶)建設加工廠,提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支持乳品企業自建、收購養殖場,提高自有奶源比例,促進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推動奶牛養殖者與加工企業建立緊密型利益共同體,完善雙邊利益聯結機制。推進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建設,引導乳企與奶牛養殖場(小區)簽訂購銷合同,形成穩固的購銷關系。規范生鮮乳購銷行為,依法查處和公布不履行生鮮乳購銷合同及以憑借購銷關系強推強賣獸藥、飼料和養殖設備等行為。
(三)強化乳品質量安全監管
1.加強乳品生產全程管控。嚴格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養殖、加工、流通等全過程乳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強奶牛養殖環節飼料、獸藥等投入品使用管理,從源頭控制生鮮乳質量。督促奶牛養殖場(小區)、生鮮乳收購站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督促養殖者建立完善投入品使用記錄,建立投入品供應商采購審核制度,嚴格落實獸用處方藥采購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休藥期和泌乳期用藥規定。嚴格審查生鮮乳收購市場準入,規范生鮮乳收購許可證核發工作。鼓勵乳制品生產企業建設或收購生鮮乳收購站,并將生鮮乳質量安全檢測關口前移至生鮮乳收購站,提前管控風險隱患。加強生鮮乳收購站管理,嚴打非法收購運輸行為,嚴防不合格生鮮乳流向市場。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實行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車輛年度監測全覆蓋。
2.推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構建奶業誠信平臺,支持乳品企業開展質量安全承諾活動和誠信文化建設,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充分運用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推動稅務、工信和市場監管等部門實現乳品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建立乳品企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形成市場性、行業性、社會性約束和懲戒。
(四)加大乳制品消費引導
1.樹立奶業良好形象。做好奶文化宣傳教育,充分展示奶業發展成就和乳品質量安全的良好狀況,展現奶業發展藍圖。推介休閑觀光牧場,組織開展乳品企業公眾開放日活動,讓消費者切身感受牛奶安全生產的全過程,激發消費活力。通過公益廣告、乳品大使等形式,廣泛宣傳普及科學奶文化,做好奶制品銷售配套服務,引導擴大消費,挖掘消費潛力,提振消費信心。
2.著力加強品牌建設。實施奶業品牌戰略,激發企業積極性和創造性,培育優質品牌,引領奶業發展。重點培育天天陽光鮮奶、井岡黃牛奶、高山青草奶等產品優質、美譽度高的品牌,擴大消費市場。發揮骨干乳品企業引領作用,促進企業大聯合、大協作,提升我省奶業品牌影響力。
三、完善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省各級農牧主管部門要切實增強對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工作重要性、緊迫性認識,將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納入總體安排,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關心與支持,加強與發改、財政、市場監管、國土和環保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形成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強大合力。支持組建省奶業發展協會,抱團發展,實現行業信息、優勢資源共享。
(二)強化工作落實。全省各級農牧主管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和主體意識,科學制定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實施一批奶業振興項目,加強監管與綜合執法,確保我省奶業振興工作取得實效。要加強對奶業振興工作的督查、考核和評估,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客觀評價全省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推進情況。
(三)完善政策措施。在養殖環節,重點支持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種養結合、奶牛場疫病凈化、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生鮮乳收購運輸監管體系建設;在加工環節,重點支持乳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要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與支持,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奶畜養殖用地,放寬奶牛養殖農用地政策。吸引工商資本、社會資本、省外和境外資本投資奶業,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爭取金融保險支持,加強對奶牛養殖場(小區)和乳制品加工企業的信貸支持、貸款貼息,擴大信貸范圍和金額,降低貸款門檻,解決適度規模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四)強化科技支撐。依托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部門、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圍繞種、料、病、管等關鍵環節開展集中攻關研究,著力破解制約奶業發展的技術難題。實施奶業競爭力提升科技行動,支持奶業發展關鍵技術的研發、引進、集成與推廣;提高養殖、加工和質量檢測等方面的工藝、技術和智能裝備應用水平。加強乳制品新產品研發,滿足消費多元化需求。完善奶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大技術推廣和人才培訓力度,提升從業者素質,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
為認真貫徹實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國辦發〔2018〕43號),結合我省奶業發展實際,我們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江西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實施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18年12月25日
關于加快推進江西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實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國辦發〔2018〕43號),加快推進江西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結合我省奶業發展實際,制訂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遵循省委“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干、興贛富民”工作方針,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優質安全、綠色發展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降成本、優結構、提質量、創品牌、增活力為著力點,強化標準規范、科技創新、政策扶持、執法監督和消費培育,加快構建現代奶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質量安全體系,不斷提高奶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大力推進奶業現代化,進一步做大我省奶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二)總體思路。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基本思路,根據環境承載能力,合理確定奶畜養殖規模,配套建設糞污處理利用設施和飼草料種植基地,實現以養帶種、草畜配套,促進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動生產生態協同發展;堅持從生產端、供給側發力,解決結構性問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提高奶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堅持龍頭企業帶動,實施品牌戰略和綠色發展,突破生產技術瓶頸;堅持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和產業服務,實現我省奶業可持續發展。
(三)主要目標。到2020年,奶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乳品質量安全水平較快提高,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到100%。奶業生產與生態協同發展,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到2025年,我省奶業基本實現現代化,奶源基地建設、產品加工能力、乳品質量和產業競爭力整體水平得到提升。
二、明確重點工作任務
(一)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
1.鼓勵產業優勢區大力發展優質牧草種植。按照種養融合、草畜配套的原則,鼓勵發展人工草地,在南昌、撫州、吉安、贛州、萍鄉等重點區域,重點推廣青飼玉米、桂牧一號象草、贛選一號黑麥草等優良草品種,建設優質飼草飼料種植加工基地,就近就地保障飼草料供應,實現農牧循環發展。鼓勵奶牛養殖場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農副產品,積極開展農作物秸稈青貯、微貯、氨化、打捆等飼草利用工作,提升種養效益。
2.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環境友好型養殖。開展奶牛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支持規模奶牛養殖場改擴建,新建的奶牛養殖場要符合當地“三區規劃”要求,與新農村建設相協調,配套的糞污治理設施達到環保有關規定;積極發展奶牛家庭農場、奶農專業合作社等新型主體,引導適度規模養殖;推廣應用奶牛場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和管理設施設備,重點推廣發酵床養牛、機械化刮糞、自動化擠奶等先進工藝和設施設備,提升奶牛養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著力提升以糞污資源化利用為重點的奶牛場裝備配套水平,大力推進奶牛糞污資源化還田利用;加強奶牛疫病防控和布病、結核病監測凈化工作,做好奶牛常見病防治。
3.加強奶牛育種改良。加強地方母牛雜交改良,推進吉安黃牛等與西門塔爾牛雜交推廣力度,培育乳肉兼用型雜交牛;引進和繁育良種奶牛,加大良種生產與推廣應用力度,提升奶牛群質量、良種化水平,提高奶牛單產量。
(二)完善乳制品加工和流通體系
1.優化乳制品產品結構。面對南方高溫高濕氣候,生產與消費“冷熱”剛好呈現倒置現象,要統籌發展液態乳制品和干乳制品。因地制宜發展滅菌乳、巴氏殺菌乳、發酵乳等液態乳制品,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滅菌乳、發酵乳和調制乳等乳制品。支持由傳統的荷斯坦奶牛到荷斯坦奶牛、西雜牛、奶山羊等多品種養殖。
2.提高乳品企業競爭力。支持做大做強龍頭乳品加工企業。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和內在實力,引導陽光乳業等企業深度開發原料奶,打造原生態品牌,開發特色高端奶制品。鼓勵美廬等嬰幼兒奶粉企業建設或聯合養殖企業建設自控牧場,提高自有奶源比例,增強企業對奶源的控制力,保證原料奶的供給與品質。鼓勵乳品企業加工乳品不用或少用復原乳,多用本地產的新鮮原料乳作原料創優質品牌。支持發展種草、養牛、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的企業,鼓勵牧場開展牧業觀光旅游,積極推進奶業三產融合。支持奶業全產業鏈建設,促進產業鏈各環節分工合作、有機銜接,有效控制風險。
3.建立現代乳制品流通體系。鼓勵建設乳制品配送和銷售信息化平臺,重點完善末端配送體系,暢通奶業配送服務,就近就地保障城市鮮奶供給。促進乳品企業、流通企業和電商企業對接融合,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促進乳制品流通便捷化。鼓勵以國家休閑觀光牧場—江西牛牛乳業現代牧場為示范,開拓“互聯網+”、體驗消費、休閑觀光乳業、智能取奶機進公共場所等新型乳業運營模式和新業態,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企業綜合效益。支持低溫乳制品冷鏈儲運設施建設,制定和實施低溫乳制品儲運規范,確保產品安全與品質。
4.密切養殖加工利益聯結。培育壯大奶農專業合作組織,推進奶牛養殖存量整合,支持有條件的養殖場(戶)建設加工廠,提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支持乳品企業自建、收購養殖場,提高自有奶源比例,促進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推動奶牛養殖者與加工企業建立緊密型利益共同體,完善雙邊利益聯結機制。推進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建設,引導乳企與奶牛養殖場(小區)簽訂購銷合同,形成穩固的購銷關系。規范生鮮乳購銷行為,依法查處和公布不履行生鮮乳購銷合同及以憑借購銷關系強推強賣獸藥、飼料和養殖設備等行為。
(三)強化乳品質量安全監管
1.加強乳品生產全程管控。嚴格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養殖、加工、流通等全過程乳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強奶牛養殖環節飼料、獸藥等投入品使用管理,從源頭控制生鮮乳質量。督促奶牛養殖場(小區)、生鮮乳收購站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督促養殖者建立完善投入品使用記錄,建立投入品供應商采購審核制度,嚴格落實獸用處方藥采購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休藥期和泌乳期用藥規定。嚴格審查生鮮乳收購市場準入,規范生鮮乳收購許可證核發工作。鼓勵乳制品生產企業建設或收購生鮮乳收購站,并將生鮮乳質量安全檢測關口前移至生鮮乳收購站,提前管控風險隱患。加強生鮮乳收購站管理,嚴打非法收購運輸行為,嚴防不合格生鮮乳流向市場。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實行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車輛年度監測全覆蓋。
2.推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構建奶業誠信平臺,支持乳品企業開展質量安全承諾活動和誠信文化建設,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充分運用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推動稅務、工信和市場監管等部門實現乳品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建立乳品企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形成市場性、行業性、社會性約束和懲戒。
(四)加大乳制品消費引導
1.樹立奶業良好形象。做好奶文化宣傳教育,充分展示奶業發展成就和乳品質量安全的良好狀況,展現奶業發展藍圖。推介休閑觀光牧場,組織開展乳品企業公眾開放日活動,讓消費者切身感受牛奶安全生產的全過程,激發消費活力。通過公益廣告、乳品大使等形式,廣泛宣傳普及科學奶文化,做好奶制品銷售配套服務,引導擴大消費,挖掘消費潛力,提振消費信心。
2.著力加強品牌建設。實施奶業品牌戰略,激發企業積極性和創造性,培育優質品牌,引領奶業發展。重點培育天天陽光鮮奶、井岡黃牛奶、高山青草奶等產品優質、美譽度高的品牌,擴大消費市場。發揮骨干乳品企業引領作用,促進企業大聯合、大協作,提升我省奶業品牌影響力。
三、完善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省各級農牧主管部門要切實增強對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工作重要性、緊迫性認識,將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納入總體安排,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關心與支持,加強與發改、財政、市場監管、國土和環保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形成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強大合力。支持組建省奶業發展協會,抱團發展,實現行業信息、優勢資源共享。
(二)強化工作落實。全省各級農牧主管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和主體意識,科學制定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實施一批奶業振興項目,加強監管與綜合執法,確保我省奶業振興工作取得實效。要加強對奶業振興工作的督查、考核和評估,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客觀評價全省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推進情況。
(三)完善政策措施。在養殖環節,重點支持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種養結合、奶牛場疫病凈化、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生鮮乳收購運輸監管體系建設;在加工環節,重點支持乳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要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與支持,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奶畜養殖用地,放寬奶牛養殖農用地政策。吸引工商資本、社會資本、省外和境外資本投資奶業,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爭取金融保險支持,加強對奶牛養殖場(小區)和乳制品加工企業的信貸支持、貸款貼息,擴大信貸范圍和金額,降低貸款門檻,解決適度規模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四)強化科技支撐。依托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部門、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圍繞種、料、病、管等關鍵環節開展集中攻關研究,著力破解制約奶業發展的技術難題。實施奶業競爭力提升科技行動,支持奶業發展關鍵技術的研發、引進、集成與推廣;提高養殖、加工和質量檢測等方面的工藝、技術和智能裝備應用水平。加強乳制品新產品研發,滿足消費多元化需求。完善奶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大技術推廣和人才培訓力度,提升從業者素質,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