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輸韓食品衛生面臨新挑戰

   2011-07-14 680
核心提示:  5月17日,韓國國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食品衛生法修改案。該修改案規定,為了確切管理韓國進口食品的安全衛生,韓國政府將與出口

  5月17日,韓國國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食品衛生法修改案。該修改案規定,為了確切管理韓國進口食品的安全衛生,韓國政府將與出口國進行事先協調溝通,使韓國相關單位可以直接了解并檢查食品出口國制造企業的衛生狀況。這表示,今后我國出口韓國的食品企業將可能面臨韓國政府部門的檢查。修改案還規定了禁止進口食品被轉用為其他用途或販賣的情況,以及被禁食品通過其他途徑重新進口的行為。

  據韓國農業部官員表示,中國有望成為韓國第一大食品出口國,2010年韓國從中國進口的農食品量達到了43.2億美元,遠高于2009年的36.8億美元。平均而論,韓中農食品貿易額年均增長達到了10.4%。中國輸往韓國的主要食品為辣椒、生姜、大豆、赤豆、谷物、蔬菜及其制品等,韓國也已成為我國食品出口的重要市場。以深圳地區為例,據統計,今年1~5月,深圳地區輸往韓國的食品有36批次、144萬公斤、貨值145萬美元。此次韓國食品衛生法修改案勢必會對我國輸韓食品企業和食品安全檢驗監管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輸韓食品企業,應加強對企業硬件改造與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盡可能減少韓國食品衛生法修改案對我輸韓食品帶來的不利影響:積極了解和熟悉此次修改案的規定,切莫存在僥幸逃避檢驗和盲目出口的心理;要特別關注韓國相關職能部門即將開始的食品企業檢查,由于韓國將對輸韓食品企業的衛生狀況進行實地檢查,相關出口企業的硬件設施和質量控制措施不一定能完全符合韓國方面的規定和標準,因此輸韓食品企業應盡快按照此次修改案的規定,進行自查自糾,提升企業的硬件設施水平、質控水平和安全衛生情況,在原輔料驗收、生產現場衛生控制、實驗室運轉情況、產品出入庫記錄等方面提前做準備,未雨綢繆;做好多手準備,合理安排貨期,同時在貿易合同中對相關條款作明確說明,避免遭受損失;對于質控水平高、硬件設施過硬的食品企業而言,這也是擴大韓國市場的一次好機會,應抓住契機,擴大市場。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