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湖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關于印發《湖南省2022年度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工作要點及責任分工》的通知

   2022-03-29 371
核心提示:全面提升保障糧食安全能力,切實肩負起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提供堅實基礎。

各市州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省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經省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審定,現將《湖南省2022年度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工作要點及責任分工》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各市州2022年度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工作方案,于4月30日前上報省糧安考核辦備案(聯系人:田的之,聯系方式:0731-84813230、18908492095)。各成員單位要按照“上下對口,職能一致”的原則,加強協調指導,落實各項任務。

湖南省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2年3月28日

湖南省2022年度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工作要點及責任分工

2022年,全省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工作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保障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真正見效”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糧食安全責任制的有關規定要求,堅定不移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積極對接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工作要求,著力在嚴守耕地保護紅線、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夯實糧食生產基礎、強化科技支撐、嚴格糧食收儲管理和流通監管、推動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落細落實工作措施,全面提升保障糧食安全能力,切實肩負起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提供堅實基礎。

一、采取最嚴厲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耕地紅線。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的重要指示,以“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好耕地,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紅線,確保全省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達到國家最新規劃下達任務,堅決防止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侵占耕地和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按照國家部署,大力開展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補劃。組織編制省級耕地保護國土空間專項規劃,明確長期穩定利用耕地、標注“恢復屬性”地類、耕地后備資源并強化管理。嚴格耕地用途管制,進一步細化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的管制措施,嚴控耕地流出,加快建立耕地“進出平衡”管理制度。建立責任上肩、層層負責的“田長制”,對耕地保護實行黨政同責,著眼構建耕地保護全過程一體化和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一體化格局,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耕地保護利用體系。(責任單位:各市州,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

二、抓緊抓實糧食生產,切實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各市州、縣市區要將省下達的年度糧食及大豆生產目標任務逐級分解(見附件1),全面落實扶持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的政策舉措,確保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135萬畝(其中早稻面積1800萬畝、大豆面積196.7萬畝)以上、總產量穩定在606億斤以上。繼續實施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發展早稻集中育秧(可插大田面積)1350萬畝,穩定優勢區雙季稻面積。在非雙季稻優勢區推廣“中稻+再生稻”模式,擴大再生稻面積。充分利用旱土資源和缺水田發展旱雜糧生產,推廣旱地作物間作套種。對嚴格管控區不適合種植水稻的耕地,引導種植其他安全合格的糧食作物,增加全省旱糧面積。開展耕地拋荒治理專項行動,挖掘糧食面積潛力。認真落實“藏糧于技”戰略,著力推廣關鍵增產技術,促進糧食大面積平衡增產。挖掘高產品種的增產潛力,著力推廣豐產性好、抗病蟲性強、適宜機械化生產、綜合性狀優的水稻新品種。加強以品種為核心的關鍵配套技術集成組裝,落實穩產高產物化技術。實施多播一斤種、增產一擔糧行動,推廣合理密植。嚴格控制水稻直播,防范早稻直播爛種、晚稻直播遭遇寒露風等風險。科學抓好防災減災工作,開展“兩增兩減”蟲口奪糧促豐收行動,抓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盡量減少病蟲為害損失。加強基層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全鏈條做好動植物疫病防控各項工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加強農資調控力度,加強糧食生產保險服務,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穩定提高種糧效益。(責任單位:各市州,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湖南銀保監局)

三、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面提高糧食可持續生產能力。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積極爭取農業領域中央財政資金,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種業提升工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重大項目建設。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打造一批高質量的示范區,2022年全省完成46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8萬畝(見附件2)。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組織開展“兩區”劃定“回頭看”。健全耕地質量監測網絡,認真落實測土配方施肥、糞肥還田、秸稈還田、發展綠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做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作,加強耕地耕作層的保護和再利用。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強化水源保障能力,繼續實施農村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復三年行動。積極推進8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和59處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建設,深入開展灌區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加大灌區“兩定”“兩費”落實監督檢查力度。全面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制定省級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驗收辦法,完成農業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分解,加強用水管護組織建設,鼓勵各地成立由村支“兩委”牽頭、村民代表和經營大戶為骨干的村級用水管護組織,統籌推進灌區骨干工程改造和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等項目改革任務,健全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完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責任單位:各市州,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

四、加速推進糧食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全面提升糧食供給品質。著力推廣早專晚優、稻油輪作等綠色高效模式,力爭專用型早稻、高檔優質中晚稻分別比2021年增加100萬畝。以鄉村或自然村落為單元,創建“一企一片一品”優質糧食基地,推進生產、加工和銷售深度融合。大力推廣鎘低吸收水稻品種,有效提高稻米品質。繼續推進化學農藥負增長、化肥零增長行動,持續發展綠色生產。推進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工作,嚴格耕地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開展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回頭看”,持續更新重點區域和污染源整治清單,編制整治方案,分批次完成整治。(責任單位:各市州,省農業農村廳、省生態環境廳)

五、優化糧食生產流通方式,大力實施科技興糧。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鼓勵和支持有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主體發展糧食生產,力爭30畝以上的新型主體流轉耕地面積1950萬畝左右。大力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開展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整縣試點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開展省級示范區域性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創建,不斷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力實施科技興糧,提升糧食生產科技含量水平。扎實開展種業專項行動,夯實糧食安全“底座”。遴選發布15項左右的農業主推技術,保持全省主推技術到位率在95%以上。積極開展水稻機插機拋作業補貼,力爭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機械化栽植水平提高4個百分點以上。開展2022年度糧食科技創新“揭榜掛帥”行動,鼓勵各類主體重點攻克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卡脖子”問題。放大低溫準低溫綠色儲糧試點庫點示范作用,擇優升級改造部分省級儲備糧承儲庫點,鼓勵各類主體提升倉儲設施功能,加快綠色儲糧新技術運用,加快推進糧食分品種、分倉、分等儲存。(責任單位:各市州,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省糧食和儲備局)

六、認真抓好糧食購銷工作,確保糧油市場穩定。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鞏固和完善“先檢后收、優糧優價、應收盡收”舉措。組織好市場化收購,持續形成主體多元、渠道多樣、優糧優價的市場化收購格局。認真落實好最低收購價和地方臨儲收購政策,及時啟動并合理確定地方臨儲收購價格,發揮好政策托底作用。抓好地方儲備收儲輪換,發揮儲備壓艙石作用。多渠道落實糧食收購資金,建立健全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等融資擔保機制,防止出現“賣糧難”問題和“打白條”現象,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強化糧食“產購儲加銷”協同聯動,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糧油保供穩市工作。健全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完善糧食應急保障,加強成品糧油儲備管理,加強糧食應急保障企業管理,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優質服務部隊,確保軍糧供應和應急保障需要。結合國防動員工作建設目標,提高軍糧保障能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軍糧供應工程(含信息化)應急保障體系建設。支持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協調管理及事中事后監管力度,確保項目按期保質完成。(責任單位:各市州,省糧食和儲備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湖南銀保監局、農發行湖南省分行、中儲糧湖南分公司)

七、深入推進糧食監管體制機制改革,構建高效安全糧食流通監管體系。深化糧食購銷領域監管體制機制改革,用好專項整治成果,切實提高糧食購銷管理水平。落實政府儲備規模,推進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儲備,推動地方儲備糧管理政策性職能與經營性職能分開。鼓勵優糧優儲,確保儲備糧質量安全,2022年新收購的儲備糧必須全部符合糧食質量安全標準。完善儲備糧輪換機制,推進儲備糧公開競價交易。創新推進國家儲備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和軍糧供應改革。嚴格落實糧食流通統計制度。加強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推進智能糧庫建設,加快構建信息化監管體系,強化糧食庫存動態管理。認真宣貫《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湖南省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補齊政策短板,加速推進糧食流通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加大糧食流通執法督查及涉糧案件查處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健全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及結果通報制度,加強全過程風險監測,強化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堅決執行“四個最嚴”要求。完善糧食質量共建共管工作機制,嚴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糧食流入口糧市場和食品生產企業,守住糧食質量安全底線。強化進境糧食檢疫監管和糧食質量安全防控,嚴防進境糧食出現重大質量安全風險事故。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確保糧食和儲備行業安全無事故。(責任單位:各市州,省糧食和儲備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農發行湖南省分行、中儲糧湖南分公司、長沙海關)

八、打造“優質糧油工程”升級版,推動糧油產業高質發展。全面實施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糧食品種品質品牌提升行動、糧食質量追溯提升行動、糧食機械裝備提升行動、糧食應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動、糧食節約減損健康消費提升行動“六大提升行動”,進一步深化“品牌引領、訂單引導”的產業發展模式,按照“突出重點、扶優扶強”原則,優先支持省級示范縣、特色縣和省級示范企業建設,推進糧油“千億產業工程”提質升級,提升糧食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全省糧油加工業總產值力爭突破1750億元、增長5%以上。支持培育壯大一批有影響力的湖南糧食企業和著名糧油品牌,推動“湘米出湘”。大力推進糧食產購儲加銷全鏈條節糧減損,落實糧食節約行動方案,在全社會營造節約糧食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各市州,省糧食和儲備局、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林業局)

九、推動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落地落實,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糧食安全責任制的有關規定要求,切實保障糧食安全,不斷強化各級黨委、政府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將保障糧食安全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來抓,將糧食安全工作作為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議重要議題,定期研究部署,并把工作責任壓實到黨委、政府班子及其成員,確保糧食安全責任落地落實。(責任單位:各市州,省糧食和儲備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

十、強化保障措施,層層壓實責任。省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對標國家層面即將出臺的《省級黨委政府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辦法》,深入總結歷年考核經驗做法,完善優化我省糧安考核辦法,優化考核評比程序,嚴格考核督查,推動黨政同考、一體推進,把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落到實處。省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責任分工,抓好各項工作舉措的督導落實,督導掌握的情況作為對市州日常監管評價的重要依據。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科學制定2022年度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工作方案,明確任務分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落地見效。要層層壓實責任,層層細化措施,強化科技、人才、投入和政策等方面的保障支持,建立健全糧食安全投入保障機制,推動構建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要注重考核成果運用,對工作中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對履職不到位的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問責,充分發揮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指揮棒”作用。省政府2022年將在開展真抓實干督查激勵中對糧食安全工作表現突出的4個市州、10縣市區給予表彰激勵。(責任單位:各市州,省糧食和儲備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

   附件.docx

1.2022年全省糧食及大豆生產目標清單

2.2022年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清單



 
地區: 湖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