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汕頭市衛生健康局關于汕頭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第20240051號)答復的函|關于大力發展汕頭藥食同源產業的建議 (汕市衛函〔2024〕136號)

   2024-09-13 864
核心提示:汕頭市衛生健康局關于汕頭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第20240051號)答復的函|關于大力發展汕頭藥食同源產業的建議。

陳勇等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大力發展汕頭藥食同源產業的建議”(第20240051號)收悉。

首先,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事業的關心和支持。對于你們所提的建議,我局牽頭組織各有關單位認真調查研究,經綜合市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等單位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代表建議對推進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藥食同源”是我國傳統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藥食同源產業是國家發展“健康中國”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借助“藥食同源”,加強中醫藥食療文化傳承和弘揚,建立健全行業法律法規、標準制度和管理體系,指導和規范飲食養生應用和推廣,有助于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發展,更好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一直以來,我市注重推進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積極普及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鼓勵引導社會力量通過各種方式發展中醫藥文化產業,增加中醫藥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廣東省中醫藥局關于印發<廣東省中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提出“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的工作要求。代表提出的“大力發展藥食同源產業”、“培育一批優秀品種、知名品牌”和“與全市區各區縣共富協同發展”的建議,符合我市推進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導向,對全面推動我市中醫藥文化繁榮發展、弘揚潮汕中醫藥文化意義重大。

二、有關工作推動情況

(一)關于“大力發展藥食同源產業”的建議

我局高度重視發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依據《中醫藥法》《“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等規定,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助力藥食同源產業健康發展。一是出臺規劃政策,引導產業發展。市建立了大健康產業集群發展工作專班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市委副書記賴小衛任領導小組組長,市委書記溫湛濱多次聽取專班工作匯報并部署工作。2023年5月份,經市政府同意,市科技局、市工信局聯合印發了《汕頭市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5年)》,重點發展現代中藥、健康食品產業,提出完善中醫藥產業鏈,引導支持中藥研發機構在生產、制造和流通領域,與中藥材和中成藥、農副產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進行上下游整合,與康養服務產業合作,延伸和完善產業鏈,為藥食同源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建設中草藥種植基地,推動中藥產業發展。在國家中醫藥局、省中醫藥局和廣東藥科大學指導下,汕頭市醫學科學院和廣東潮匯健康投資有限公司圍繞市委市政府建設大健康產業的部署,在金平區月浦街道建設“汕頭中草藥科教基地”,依托省、市產業規劃,構建產學研科創平臺,推動中藥產業發展。三是舉辦首屆中醫藥健康夜市(暫名),賦能大健康產業。為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多方位展示我市中醫藥發展成果,推動中醫藥與夜間經濟和文旅服務融合發展,賦能大健康產業,努力打造區域中醫藥服務高地、中醫藥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高地、僑鄉中醫藥文化交流新平臺。我市將于近期舉辦汕頭市首屆中醫藥健康夜市活動,活動設置藥食同源產品品鑒區,提供中藥茶飲、藥食同源產品的展示和品嘗。四是實施科技項目,助力科研攻關。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建設工作,助力各企事業單位創新發展。2022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以下簡稱“省大專項”)共有2個中醫藥、藥食同源相關項目獲得立項,支持金額共計70萬元,其中設立“中醫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專題”,市中醫醫院申報的“中醫藥傳承創新平臺建設”項目獲得立項。2023年省大專項共有4個中醫藥、藥食同源相關項目獲得立項,支持金額共計130萬元,包括廣東匯群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藥食同源大健康產品的炮制核心技術研究”和汕頭職業技術學院申報的“藥食同源蔬菜憂遁草的引種、研發和市場推廣”。五是建設中醫藥宣傳陣地,廣泛傳播中醫藥文化理念和健康養生知識。汕頭市中醫醫院院史館、潮汕中醫藥文化館于2023年年底正式開館,通過對歷史文化、文獻典籍、老物件和中草藥標本的展示,生動再現了潮汕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風貌與深厚底蘊,為社會提供中醫藥知識宣傳與教育。積極組織中醫藥科普宣傳活動,推進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建設,開展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監測,融合線上線下強化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建設,擴大傳播覆蓋面,推廣中醫養生保健理念和技能,提高群眾健康文化素養。

(二)關于“培育一批大品種、大品牌”的建議

一是發揮優勢特色,拓展中草藥種植。近年來,我市結合村級優勢特色項目建設工作,扶持濠江區玉新街道崗背社區開展益母草種植和濠江區廣澳街道東湖村菊花種植,示范帶動周邊農戶拓展中草藥種植。當前,我市濠江區種植的中草藥有益母草、菊花等;潮陽和潮南區種植的中草藥有白花蛇舌草、貓毛草、牛大力、千層紙等;南澳縣種植的中草藥有桔紅、牛大力等。2023年統計年報數據顯示,全市中草藥種植面積570畝,其中400多畝為濠江區東湖村種植的菊花。此外,在我市范圍內小規模種植的東京薯、姜薯等等,都是藥食同源的較好品種。二是搭建創新平臺,推動中醫藥產學研發展。2023年11月,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經我局和市委編辦的協調,市中醫藥傳承研究院正式掛牌運作,我市中醫藥產學研有了新的平臺。今年3月,2024年大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會上,市中醫藥傳承研究院與金源香餐飲公司簽署“藥食同源研究合作意向”協議,目前雙方合作的“藥食同源”產品“二十四節氣養生茶”進入研發最后階段,部分產品“逍遙茶”、“長樂茶”已進入我市各大食堂。

(三)關于“帶動山區農民共富協同發展”的建議

一是鼓勵校企合作,推進科學種植。汕頭中醫藥技工學校建設教學、科研與中藥材生產相結合的種植基地,學校在丹櫻生態園也開辟了一片中草藥園地,作為中醫藥科普教育宣傳的有力補充。該園地種植了500多種中草藥,可供學生實習、大眾參觀,將中醫藥文化推向廣大群眾。該基地作為學校的重要教學實踐基地,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和科研資源,也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帶動經濟收入。近年來,我市結合村級優勢特色項目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大對轄區內中草藥種植基地的扶持力度,目前,我市列入保護的嶺南中藥材種類推廣示范并不多,分散型中草藥種植更為常見。潮南區雷嶺鎮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開始種植白花蛇舌草、貓毛草等中草藥,國家出臺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后,潮南區完成了雷嶺鎮中草藥種植產業調研報告,提出希望將“中草藥種植基地”明確作為該鎮發展定位。濠江區丹櫻生態園與汕頭中醫藥技工學校合作開辟中草藥園,種植了上百種中草藥供學生實習、大眾參觀;東湖社區成立專業合作社,注冊“金色東湖鄉”集體商標,發動農戶開展大規模菊花種植以及菊花產品開發推廣,同步開展觀光旅游,延伸了菊花產業鏈;益母草是濠江區崗背社區有名的特色農產品,通過實施“一村一品”打造,帶動當地不少村民種植益母草,提高了經濟收入。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指導中藥材主產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發展藥食同源產業,提高中藥材產品附加值,促進潮汕中草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市衛生健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汕頭市衛生健康局

2024年7月9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地區: 廣東 汕頭市
標簽: 藥食同源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