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區)市場監管局,寧東市場監管局:
現將《自治區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工作規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自治區市場監管廳
2025年1月10日
(此件主動公開)
自治區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工作規范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實施《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監督保障,規范各地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標準問題線索的處理流程,有力維護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和市場秩序,特制定以下工作規范。
一、受理范圍
(一)有關政策措施未履行公平競爭審查程序,或者履行公平競爭審查程序不規范;
(二)有關政策措施存在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標準的內容;
(三)其他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的情形。
二、舉報內容
舉報人應當對舉報內容的真實性負責。舉報內容包括:
(一)舉報人的基本情況;
(二)政策措施的起草單位;
(三)政策措施涉嫌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的具體情形和理由;
(四)是否就同一事實已向其他機關舉報,或者就依據該政策措施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已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三、舉報處理權限
(一)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負責全區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工作,并對下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二)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工作;
(三)上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的,可以直接處理屬于下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權限的公平競爭審查舉報;
(四)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收到不具有處理權限的舉報問題線索時,應當告知舉報人直接向有處理權限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反映。
四、舉報問題線索核查
(一)舉報核查程序。
1.收到舉報材料后應當做好登記,準確記錄舉報材料反映的主要事項、舉報人、簽收日期等信息(舉報人采取非書面方式舉報的,應當做好記錄);
2.收到舉報問題線索后,應當及時對舉報反映的政策措施是否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規定組織開展核查。開展核查時,可以要求起草單位、牽頭起草單位或者制定機關提供以下材料:
(1)政策措施文本及起草說明;
(2)政策措施征求意見情況;
(3)公平競爭審查結論;
(4)關于政策措施是否存在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規定情況的說明;
(5)其他為開展核查需要提供的材料。
(二)舉報核查期限。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完備的舉報材料之日起六十日內結束核查;舉報事項情況復雜的,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
(三)結束核查的情形。
1.有關政策措施不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規定的;
2.在核查期間有關單位主動修改、廢止有關政策措施的;
3.有關政策措施已經失效或者廢止的。
五、核查結果認定
(一)屬于未履行或者不規范履行公平競爭審查程序的情形。
1.政策措施屬于公平競爭審查范圍,但未開展公平競爭審查的;
2.有關單位主張已經開展公平競爭審查,但未提供佐證材料的;
3.適用《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第十二條規定,但未在審查結論中詳細說明的;
4.政策措施屬于《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的情形,但未送交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展公平競爭審查的;
5.未按照《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聽取有關方面意見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6.未作出公平競爭審查結論,或者結論不明確的;
7.其他違反公平競爭審查程序的情形。
(二)屬于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標準的情形。
1.政策措施中含有《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第八條至第十一條規定的禁止性內容且不符合第十二條規定的;
2.適用《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的政策措施,經核查后發現不符合《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第十二條第(一)至(四)項規定的適用情形的;
3.適用《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的政策措施,經核查后發現文件出臺時存在其他對公平競爭影響更小的替代方案的;
4.適用《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的政策措施,沒有確定合理的實施期限或者終止條件,或者在實施期限到期或者滿足終止條件后未及時停止實施的;
5.其他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標準的情形。
六、核查結果處理
(一)督促整改。
經核查發現有關單位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規定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制發《提醒敦促函》,督促有關單位整改?!短嵝讯卮俸分饕ㄊ盏脚e報和組織核查的有關情況、整改要求和書面反饋整改情況的時間要求等內容。
整改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有關單位未履行或者履行公平競爭審查程序不規范的,要求開展公平競爭審查或者補正程序等;
2.政策措施存在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標準內容的,要求按照相關程序予以修訂或者廢止;
3.核查發現有關單位存在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和機制不完善等情形的,要求健全完善有關制度機制。
《提醒敦促函》可以抄送有關單位的上級機關。
(二)行政約談。
有關單位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規定,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督促,逾期仍未提供核查材料或者整改的,上一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負責人進行約談,也可以聯合有關單位的上級機關共同開展約談。約談應當指出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規定的有關問題,并提出明確整改要求。
(三)責任追究。
未依照《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規定開展公平競爭審查,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向有關上級機關提出對有關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的建議。
(四)需要移交其他部門處理的情形。
1.反映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涉嫌存在影響市場公平競爭問題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移交有關單位處理。
2.反映尚未出臺的政策措施涉嫌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規定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轉送有關起草單位處理。
3.舉報線索涉嫌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及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等有關規定,移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調查處理。
4.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工作中發現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涉嫌違紀違法的,可以將問題線索按規定移送有關紀檢監察機關。
(五)不予處理的情形。
1.不屬于本規范受理范圍的;
2.舉報已核查處理結束,舉報人以同一事實或者理由重復舉報的;
3.對有關具體行政行為及所依據的政策措施已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4.舉報材料不完整、不明確,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求未在七個工作日內補正或者補正后仍然無法判斷舉報材料指向的;
5.不予處理舉報的其他情形。
七、其他事項
(一)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向社會公開舉報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
(二)加強舉報問題分析。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公平競爭審查舉報信息的統計分析,有針對性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工作。
(三)嚴格落實保密制度。對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工作中獲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有關單位、個人應當依法予以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