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全市食品藥品工作會議精神,根據2011年國家局、省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2011年全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重點工作提出以下安排。
一、創建“便民早餐示范店”
按照“徐州市便民早餐示范店創建實施方案”要求,鼓樓、云龍、泉山三個區在2011年底前各建成10家“便民早餐示范店”。通過發揮示范店的引領帶動及輻射作用,促進全市早餐業食品安全水平整體提升,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對早餐的放心滿意度。
二、開展餐飲服務環節“颶風行動”
一是開展“地溝油”專項整治。在全市餐飲單位開展食用油脂進貨查驗、索票索證制度落實情況專項檢查。各級餐飲監管部門要對轄區內餐飲單位食用油脂的進貨渠道進行排查與統計,匯總分析各類餐飲單位的食用油脂購進渠道;要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在全市的餐飲環節抽檢計劃中增加食用油脂抽檢批次,一經發現不合格食用油脂,立即追根溯源;對排查的可疑供貨單位及不合格抽檢信息及時向相關監管部門通報;發現餐飲單位采購或使用“地溝油”情況,依法從重從嚴查處,并進行媒體曝光。二是開展餐具消毒專項整治。在全市餐飲單位建立消毒餐具使用情況檔案,突出對消毒設備的配備和使用情況的檢查,特別是設備的設計最大消毒量與餐飲單位每日的餐具使用量的配比情況,發現配比失衡的,要求其立即整改。引導大中型餐飲單位推廣使用蒸汽消毒柜、洗碗機等熱力消毒設施。加大對餐具消毒效果的檢測力度,采取定期抽樣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督促餐飲單位嚴格落實餐具消毒制度。發現餐具消毒工作不到位或使用經監督抽樣檢驗不合格餐具的單位,依法予以嚴查重罰,并公示曝光,切實提高餐飲服務環節餐具消毒整體水平。
三、啟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設
各級餐飲監管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統一領導下,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示范工程實施方案,積極開展省級示范縣、示范街、示范單位的創建工作,努力創建國家級示范縣。要加強與商務部門、教育行政部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旅游部門的溝通協作,共同做好學校示范食堂、建筑工地示范食堂、旅游景點餐飲示范店的建設工作,確保年內全市創成10家省級示范單位。
四、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ㄒ唬╅_展索證索票專項治理。依據《餐飲服務食品采購索證索票管理規定》,以乳制品、食用油、鮮肉和肉制品、酒、調味品和食品添加劑、集中消毒餐具等為重點品種,以學校食堂、幼兒園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區餐飲服務單位、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等為重點場所,嚴查采購病死畜禽及其制品、劣質食用油、劣質餐具等不合格產品的行為,嚴防不合格食品流入餐飲服務環節。
(二)深化學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治理。要會同教育部門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嚴查學校食堂、幼兒園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是否具有餐飲服務許可證、場所環境衛生是否整潔、從業人員健康證明是否有效、索證索票制度是否落實、清洗消毒是否到位、加工制作是否規范、是否存在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重點檢查食堂開展自查及整改情況,并在轄區內組織互查互評,結果向社會公布,鼓勵公眾參與監督。加快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的步伐,年內實現學校食堂量化分級管理率100%。
(三)開展旅游景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治理。會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加大節假日和重大活動期間監督檢查力度,督促旅游景區餐飲服務單位從餐飲服務許可、從業人員健康、索證索票、加工制作、環境衛生、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劑使用等方面開展自查并積極整改,嚴查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野菜、野果、野蕈和非食品原料、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違規行為。
?。ㄋ模┥罨{味料和食品添加劑使用治理。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嚴查餐飲服務單位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臺賬記錄等管理制度落實情況,以及是否專項登記、統一存放、嚴格領用,是否按有效期使用,是否存在超劑量標準、超適用范圍濫用、采購和使用無合法生產資質以及標簽不規范的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加強對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非食用物質的抽檢和監測,嚴厲打擊在食品調味料中添加罌粟殼、罌粟粉、工業石蠟等非食用物質的違法行為。
五、規范餐飲服務行政許可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管理的原則,合理確立市、縣(區)事權劃分,盡快理順內部許可受理、審查、發證程序,強化許可工作層級監督,規范行政許可行為。嚴把餐飲服務許可關,加強對餐飲服務單位的許可后續監管和執法檢查,重點查處超期限經營和超范圍經營,切實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責任約談、投訴舉報和犯罪案件移交等制度,逐步建立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健全信用不良記錄收集、管理、通報制度和行業退出機制。
六、加強日常監督管理
(一)落實餐飲服務提供者主體責任。進一步強化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簽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書,鼓勵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實行HACCP、“五常”、“六T”等科學管理手段,監督餐飲服務單位全面落實索證索票、人員培訓、健康管理、設備維護、餐具清洗消毒等制度,強化對重點時段、重點品種和重點環節的管理。
(二)開展無證經營專項整治。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和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的支持與配合,協調食安委相關單位,通過聯合執法、綜合治理等手段,摸清監管底數,建立監管檔案,逐年提高辦證率。
?。ㄈ┘訌娽槍π猿闄z。組織開展餐飲服務環節涼拌菜、生食水產品、熟肉制品、餐飲具、調味品等19個重點品種的監督抽檢工作,加大對食用油脂、餐具的抽檢力度,完成產品抽樣與送檢及有關檢測數據的匯總、分析上報工作,依法開展抽檢后稽查執法工作。
七、做好重大活動保障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
加強重大活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做好人員培訓、裝備配置、綜合演練等工作,通過實施全程監管、現場監督,確保重大活動期間不發生重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事故。制定全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對應急指揮機構、應急響應、應急處置、應急保障等予以明確。按照屬地管理和分級響應原則,各地要迅速制定相應預案,及時組織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確保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處置率達到100%。要建立健全輿情監測機制,完善投訴舉報渠道,對群眾、媒體反映的涉及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熱點問題,應及時核查、有效研判、妥善應對,穩妥、準確發布相關信息,及時公布問題處理情況。
八、加大宣傳培訓力度
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深入社區、學校、農村、機關、企業,大力普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法律知識和科普知識,廣泛宣傳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措施和成效,精心組織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宣傳周和食品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強化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指導企業開展餐飲服務從業人員培訓,不斷增強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責任意識。
九、強化績效考核
按照《江蘇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績效考核辦法》,結合我市工作重點,制定考核實施細則,明確績效考核主要內容、考核要點、評定辦法及評分細則,將日??己伺c年終考核、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確保各項監管任務得到有效落實。
各單位分別于2011年6月25日、11月25日之前,以書面和電子郵件形式將重點工作階段性總結報市局餐飲服務監管處,重點報送機構改革進展情況、專項治理取得的階段性成效、監管中的突出問題及解決措施和建議等,重要情況和信息及時報告。
一、創建“便民早餐示范店”
按照“徐州市便民早餐示范店創建實施方案”要求,鼓樓、云龍、泉山三個區在2011年底前各建成10家“便民早餐示范店”。通過發揮示范店的引領帶動及輻射作用,促進全市早餐業食品安全水平整體提升,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對早餐的放心滿意度。
二、開展餐飲服務環節“颶風行動”
一是開展“地溝油”專項整治。在全市餐飲單位開展食用油脂進貨查驗、索票索證制度落實情況專項檢查。各級餐飲監管部門要對轄區內餐飲單位食用油脂的進貨渠道進行排查與統計,匯總分析各類餐飲單位的食用油脂購進渠道;要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在全市的餐飲環節抽檢計劃中增加食用油脂抽檢批次,一經發現不合格食用油脂,立即追根溯源;對排查的可疑供貨單位及不合格抽檢信息及時向相關監管部門通報;發現餐飲單位采購或使用“地溝油”情況,依法從重從嚴查處,并進行媒體曝光。二是開展餐具消毒專項整治。在全市餐飲單位建立消毒餐具使用情況檔案,突出對消毒設備的配備和使用情況的檢查,特別是設備的設計最大消毒量與餐飲單位每日的餐具使用量的配比情況,發現配比失衡的,要求其立即整改。引導大中型餐飲單位推廣使用蒸汽消毒柜、洗碗機等熱力消毒設施。加大對餐具消毒效果的檢測力度,采取定期抽樣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督促餐飲單位嚴格落實餐具消毒制度。發現餐具消毒工作不到位或使用經監督抽樣檢驗不合格餐具的單位,依法予以嚴查重罰,并公示曝光,切實提高餐飲服務環節餐具消毒整體水平。
三、啟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設
各級餐飲監管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統一領導下,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示范工程實施方案,積極開展省級示范縣、示范街、示范單位的創建工作,努力創建國家級示范縣。要加強與商務部門、教育行政部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旅游部門的溝通協作,共同做好學校示范食堂、建筑工地示范食堂、旅游景點餐飲示范店的建設工作,確保年內全市創成10家省級示范單位。
四、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ㄒ唬╅_展索證索票專項治理。依據《餐飲服務食品采購索證索票管理規定》,以乳制品、食用油、鮮肉和肉制品、酒、調味品和食品添加劑、集中消毒餐具等為重點品種,以學校食堂、幼兒園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區餐飲服務單位、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等為重點場所,嚴查采購病死畜禽及其制品、劣質食用油、劣質餐具等不合格產品的行為,嚴防不合格食品流入餐飲服務環節。
(二)深化學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治理。要會同教育部門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嚴查學校食堂、幼兒園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是否具有餐飲服務許可證、場所環境衛生是否整潔、從業人員健康證明是否有效、索證索票制度是否落實、清洗消毒是否到位、加工制作是否規范、是否存在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重點檢查食堂開展自查及整改情況,并在轄區內組織互查互評,結果向社會公布,鼓勵公眾參與監督。加快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的步伐,年內實現學校食堂量化分級管理率100%。
(三)開展旅游景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治理。會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加大節假日和重大活動期間監督檢查力度,督促旅游景區餐飲服務單位從餐飲服務許可、從業人員健康、索證索票、加工制作、環境衛生、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劑使用等方面開展自查并積極整改,嚴查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野菜、野果、野蕈和非食品原料、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違規行為。
?。ㄋ模┥罨{味料和食品添加劑使用治理。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嚴查餐飲服務單位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臺賬記錄等管理制度落實情況,以及是否專項登記、統一存放、嚴格領用,是否按有效期使用,是否存在超劑量標準、超適用范圍濫用、采購和使用無合法生產資質以及標簽不規范的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加強對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非食用物質的抽檢和監測,嚴厲打擊在食品調味料中添加罌粟殼、罌粟粉、工業石蠟等非食用物質的違法行為。
五、規范餐飲服務行政許可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管理的原則,合理確立市、縣(區)事權劃分,盡快理順內部許可受理、審查、發證程序,強化許可工作層級監督,規范行政許可行為。嚴把餐飲服務許可關,加強對餐飲服務單位的許可后續監管和執法檢查,重點查處超期限經營和超范圍經營,切實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責任約談、投訴舉報和犯罪案件移交等制度,逐步建立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健全信用不良記錄收集、管理、通報制度和行業退出機制。
六、加強日常監督管理
(一)落實餐飲服務提供者主體責任。進一步強化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簽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書,鼓勵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實行HACCP、“五常”、“六T”等科學管理手段,監督餐飲服務單位全面落實索證索票、人員培訓、健康管理、設備維護、餐具清洗消毒等制度,強化對重點時段、重點品種和重點環節的管理。
(二)開展無證經營專項整治。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和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的支持與配合,協調食安委相關單位,通過聯合執法、綜合治理等手段,摸清監管底數,建立監管檔案,逐年提高辦證率。
?。ㄈ┘訌娽槍π猿闄z。組織開展餐飲服務環節涼拌菜、生食水產品、熟肉制品、餐飲具、調味品等19個重點品種的監督抽檢工作,加大對食用油脂、餐具的抽檢力度,完成產品抽樣與送檢及有關檢測數據的匯總、分析上報工作,依法開展抽檢后稽查執法工作。
七、做好重大活動保障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
加強重大活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做好人員培訓、裝備配置、綜合演練等工作,通過實施全程監管、現場監督,確保重大活動期間不發生重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事故。制定全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對應急指揮機構、應急響應、應急處置、應急保障等予以明確。按照屬地管理和分級響應原則,各地要迅速制定相應預案,及時組織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確保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處置率達到100%。要建立健全輿情監測機制,完善投訴舉報渠道,對群眾、媒體反映的涉及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熱點問題,應及時核查、有效研判、妥善應對,穩妥、準確發布相關信息,及時公布問題處理情況。
八、加大宣傳培訓力度
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深入社區、學校、農村、機關、企業,大力普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法律知識和科普知識,廣泛宣傳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措施和成效,精心組織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宣傳周和食品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強化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指導企業開展餐飲服務從業人員培訓,不斷增強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責任意識。
九、強化績效考核
按照《江蘇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績效考核辦法》,結合我市工作重點,制定考核實施細則,明確績效考核主要內容、考核要點、評定辦法及評分細則,將日??己伺c年終考核、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確保各項監管任務得到有效落實。
各單位分別于2011年6月25日、11月25日之前,以書面和電子郵件形式將重點工作階段性總結報市局餐飲服務監管處,重點報送機構改革進展情況、專項治理取得的階段性成效、監管中的突出問題及解決措施和建議等,重要情況和信息及時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