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開發區、石島管理區、好運角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部門、單位,市重點企業、成長型企業:
根據《威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批準〈榮成市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威政發〔2013〕74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改革完善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以整合監管職能和機構為重點,改革完善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按照精簡、統一、效能原則,明確和強化政府責任,優化資源配置,減少監管環節,完善監管體制,嚴格市場監管。通過改革,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管工作,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二、改革工商、質監管理體制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業務上接受上級工商、質監部門的指導和監督;行政編制納入市行政編制總額,所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由市機構編制部門管理;資產、債務、非稅收入和財務經費由市財政部門管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新的“三定”規定按照《威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的實施意見》(威政發〔2013〕72號)要求,結合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有關精神,重新擬定。
三、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
(一)整合食品藥品監管職能和機構。將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辦公室的職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職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生產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市衛生局的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統一發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和組織實施藥品法典的職責進行整合,重新組建榮成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加掛榮成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牌子,為市政府工作部門,負責對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和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同時承擔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具體工作。不再保留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辦公室和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收回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政編制15名,核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編制4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行政編制1名。新組建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核定行政編制20名,可配備局長(主任)1名、副局長(副主任)3名(其中1名兼任市衛生局副局長)。
(二)強化基層食品藥品監管力量。在全市22個鎮街設立22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為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派出機構,承擔本區域食品藥品監管和行政執法工作。共核定行政編制110名,所需編制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劃轉75名,市級行政編制總額內調劑35名。具體機構編制事項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三定”規定中予以明確。
經濟開發區、石島管理區、好運角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和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轄區內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統籌協調、督查指導、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協助執法和宣傳教育等工作,主要負責人要切實負起責任,明確一位負責人直接負責食品安全工作,并明確相應機構和人員具體負責(經濟開發區、石島管理區、好運角旅游度假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協調工作由區社會事務(管理)局具體負責),并與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密切協作,建立聯動聯防機制,形成分區劃片、包干管理的食品安全工作責任網絡,確保基層監管無盲區。
農村行政村和城鎮社區設立食品藥品監管協管員,負責收集報送食品藥品違法生產經營的信息和線索,協助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做好日常監管、宣傳教育等工作。協管員可從村“兩委”班子成員、社區管理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或村民代表中聘任。
(三)完善檢驗檢測體系。撤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所屬的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所屬的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合并組建榮成市檢驗檢測中心,為市政府直屬財政全額撥款正科級事業單位,承擔市內檢驗檢測任務。核定事業編制28名,可配備主任1名、副主任3名。同時,市農業測試中心、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環境保護監測站、農副產品檢測中心分別加掛市檢驗檢測中心分中心牌子。各分中心行政上隸屬于各職能部門領導,其人員編制不變,業務上接受各職能部門和市檢驗檢測中心雙重管理。為便于工作統籌,各分中心主任或所屬部門分管負責人可掛任市檢驗檢測中心副主任。
(四)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執法隊伍建設。將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隊承擔的食品安全監管執法職能及3名人員編制劃轉到市食品藥品稽查大隊,市食品藥品稽查大隊仍為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所屬副科級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25名,可配備大隊長1名。
(五)調整生豬屠宰監管職責。將市商務局承擔的生豬屠宰監管職責劃入市畜牧獸醫局,市生豬屠宰管理辦公室由市國內貿易辦公室加掛牌子改在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加掛牌子。
(六)嚴格落實監管責任。進一步明確部門監管邊界,填補監管空白,合理劃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農業等部門的監管職責,切實做好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管理與批發市場準入管理的銜接。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建立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制度,建立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制,強化監管執法檢查,加強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預警,嚴密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農業、畜牧部門要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加強畜禽屠宰環節、生鮮乳收購環節質量安全和有關農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強化源頭治理。衛生部門要加強食品安全標準、風險監測等相關工作。海洋漁業部門要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林業部門要做好陸生野生動植物疫源疫病監測及食用林產品質量監督相關工作。質監部門要加強食品包裝材料、容器、食品生產經營工具等相關產品生產加工的監督管理。城管執法部門要做好食品攤販等監管執法工作。公安機關要加大對食品藥品犯罪案件的偵辦力度,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銜接,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活動。
(七)建立監管長效機制。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要切實履行監督、指導、協調職能,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完善政府、企業、社會齊抓共管的綜合監管措施。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作用,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履行主體責任。暢通食品藥品安全投訴舉報渠道,完善有獎舉報制度,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在市政府領導下,由市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統籌負責。機構編制劃轉工作由市編辦會同工商局、質監局負責。人員劃轉工作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委組織部、編辦、工商局、質監局負責。資產、債務、非稅收入和財務經費劃轉工作由市財政局會同工商局、質監局負責。
(二)強化部門協作。改革完善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涉及面廣,各相關部門要通力合作,確保改革舉措和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到位,防止和避免產生監管脫節。新的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組建后,要盡快完成監管工作的平穩交接,確保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有序開展。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幫助解決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為改革創造良好條件。市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要加強協調指導和督促檢查,改革完成后,要組織有關部門對體制改革情況進行評估。
(三)嚴肅改革紀律。各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機構編制、組織人事和財經紀律,嚴禁在體制改革過程中超編或違反相關規定進人、超職數配備干部、突擊提拔干部、突擊崗位聘用,嚴防國有資產流失。對違反規定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食品藥品、工商、質監部門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干部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確保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保障各項工作上下貫通、運轉順暢,確保體制改革順利完成。
附件:榮成市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榮成市人民政府
2013年12月30日
附件
榮成市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改革
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江山市委副書記、市長
副組長:王洪曉市委常委、副市長
于松濤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成 員:張建華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編辦主任
時英勇 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食安辦主任
王云雷 市財政局黨委書記
梁焱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錢棟強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
李松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
孫一帆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編辦,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張建華兼任辦公室主任。
根據《威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批準〈榮成市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威政發〔2013〕74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改革完善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以整合監管職能和機構為重點,改革完善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按照精簡、統一、效能原則,明確和強化政府責任,優化資源配置,減少監管環節,完善監管體制,嚴格市場監管。通過改革,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管工作,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二、改革工商、質監管理體制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業務上接受上級工商、質監部門的指導和監督;行政編制納入市行政編制總額,所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由市機構編制部門管理;資產、債務、非稅收入和財務經費由市財政部門管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新的“三定”規定按照《威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的實施意見》(威政發〔2013〕72號)要求,結合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有關精神,重新擬定。
三、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
(一)整合食品藥品監管職能和機構。將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辦公室的職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職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生產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市衛生局的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統一發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和組織實施藥品法典的職責進行整合,重新組建榮成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加掛榮成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牌子,為市政府工作部門,負責對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和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同時承擔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具體工作。不再保留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辦公室和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收回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政編制15名,核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編制4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行政編制1名。新組建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核定行政編制20名,可配備局長(主任)1名、副局長(副主任)3名(其中1名兼任市衛生局副局長)。
(二)強化基層食品藥品監管力量。在全市22個鎮街設立22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為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派出機構,承擔本區域食品藥品監管和行政執法工作。共核定行政編制110名,所需編制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劃轉75名,市級行政編制總額內調劑35名。具體機構編制事項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三定”規定中予以明確。
經濟開發區、石島管理區、好運角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和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轄區內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統籌協調、督查指導、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協助執法和宣傳教育等工作,主要負責人要切實負起責任,明確一位負責人直接負責食品安全工作,并明確相應機構和人員具體負責(經濟開發區、石島管理區、好運角旅游度假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協調工作由區社會事務(管理)局具體負責),并與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密切協作,建立聯動聯防機制,形成分區劃片、包干管理的食品安全工作責任網絡,確保基層監管無盲區。
農村行政村和城鎮社區設立食品藥品監管協管員,負責收集報送食品藥品違法生產經營的信息和線索,協助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做好日常監管、宣傳教育等工作。協管員可從村“兩委”班子成員、社區管理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或村民代表中聘任。
(三)完善檢驗檢測體系。撤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所屬的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所屬的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合并組建榮成市檢驗檢測中心,為市政府直屬財政全額撥款正科級事業單位,承擔市內檢驗檢測任務。核定事業編制28名,可配備主任1名、副主任3名。同時,市農業測試中心、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環境保護監測站、農副產品檢測中心分別加掛市檢驗檢測中心分中心牌子。各分中心行政上隸屬于各職能部門領導,其人員編制不變,業務上接受各職能部門和市檢驗檢測中心雙重管理。為便于工作統籌,各分中心主任或所屬部門分管負責人可掛任市檢驗檢測中心副主任。
(四)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執法隊伍建設。將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隊承擔的食品安全監管執法職能及3名人員編制劃轉到市食品藥品稽查大隊,市食品藥品稽查大隊仍為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所屬副科級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25名,可配備大隊長1名。
(五)調整生豬屠宰監管職責。將市商務局承擔的生豬屠宰監管職責劃入市畜牧獸醫局,市生豬屠宰管理辦公室由市國內貿易辦公室加掛牌子改在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加掛牌子。
(六)嚴格落實監管責任。進一步明確部門監管邊界,填補監管空白,合理劃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農業等部門的監管職責,切實做好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管理與批發市場準入管理的銜接。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建立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制度,建立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制,強化監管執法檢查,加強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預警,嚴密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農業、畜牧部門要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加強畜禽屠宰環節、生鮮乳收購環節質量安全和有關農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強化源頭治理。衛生部門要加強食品安全標準、風險監測等相關工作。海洋漁業部門要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林業部門要做好陸生野生動植物疫源疫病監測及食用林產品質量監督相關工作。質監部門要加強食品包裝材料、容器、食品生產經營工具等相關產品生產加工的監督管理。城管執法部門要做好食品攤販等監管執法工作。公安機關要加大對食品藥品犯罪案件的偵辦力度,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銜接,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活動。
(七)建立監管長效機制。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要切實履行監督、指導、協調職能,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完善政府、企業、社會齊抓共管的綜合監管措施。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作用,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履行主體責任。暢通食品藥品安全投訴舉報渠道,完善有獎舉報制度,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在市政府領導下,由市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統籌負責。機構編制劃轉工作由市編辦會同工商局、質監局負責。人員劃轉工作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委組織部、編辦、工商局、質監局負責。資產、債務、非稅收入和財務經費劃轉工作由市財政局會同工商局、質監局負責。
(二)強化部門協作。改革完善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涉及面廣,各相關部門要通力合作,確保改革舉措和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到位,防止和避免產生監管脫節。新的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組建后,要盡快完成監管工作的平穩交接,確保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有序開展。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幫助解決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為改革創造良好條件。市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要加強協調指導和督促檢查,改革完成后,要組織有關部門對體制改革情況進行評估。
(三)嚴肅改革紀律。各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機構編制、組織人事和財經紀律,嚴禁在體制改革過程中超編或違反相關規定進人、超職數配備干部、突擊提拔干部、突擊崗位聘用,嚴防國有資產流失。對違反規定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食品藥品、工商、質監部門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干部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確保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保障各項工作上下貫通、運轉順暢,確保體制改革順利完成。
附件:榮成市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榮成市人民政府
2013年12月30日
附件
榮成市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改革
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江山市委副書記、市長
副組長:王洪曉市委常委、副市長
于松濤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成 員:張建華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編辦主任
時英勇 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食安辦主任
王云雷 市財政局黨委書記
梁焱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錢棟強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
李松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
孫一帆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編辦,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張建華兼任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