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組織上海浦東等地開展了農安信用體系建設試點。試點單位根據地方農業生產發展實際,創造性地將農安信用與金融保險發放、政府項目扶持等結合,探索出“立信、評信、示信、用信”的一條龍工作模式,對提升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扎實基礎“立信”。在“農資經營單位信用評級”基礎上,于2017年在全區范圍內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成立了1個領導工作小組,制定了《浦東新區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開發了農業主體信用監管平臺,配套開發了“農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啟動實施了以“體驗浦東農業,共享優質安全”為主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驗活動。
二是科學智能“評信”。至2019年年底,全面完成了全區農業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信用評級工作。具體分兩步走:一是固定評信。制定了涉及6大類14小項的信用量化評分表,依托鎮監管員,按照一年一評一表的人工打分辦法對1056家生產主體進行了等級評定。二是動態評信。在形成量化評分評級的基礎上,結合日常的網格化監管、生產主體生產行為、監測檢測數據、評優獲獎情況等,在信息化平臺上實現實時行業信用評級。目前,浦東新區農安信用相關數據和信息已納入全區大數據中心管理。
三是廣泛公開“示信”。信用等級評定的結果在上海城鄉報、浦東時報、浦東農網、浦東三農微信等各類平臺進行公示,廣泛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邀請安信保險公司,作為第三方,提前介入生產經營主體的資格審查、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查詢、保險保障的日常生產行為審核等,進一步延伸監管。組建了一支由農協會成員、種養戶代表、退休行業專家組成的新隊伍,以社會監督員的身份參與到信用評價工作中。
四是切實有效“用信”。將信用等級作為“放心基地”創建、推優評獎、加入農協會品牌聯社等的前置性條件。依據信用評級結果,對主體實施動態分類監管和精細化管理,對守法經營信用好的A級經營單位減少執法檢查頻次,強化服務;對信用較好的B級經營單位的監管堅決不放松,強化宣傳和管理;對信用低的C級和D級經營單位,實行重點監管,增加執法檢查頻次,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同時線上做到農安信用與合格證開具掛鉤,對于信用評價結果較差的D級單位,合格證打印后臺將自動關閉打印功能,待信用恢復后再自動開放。
日期:2020-10-16
一是扎實基礎“立信”。在“農資經營單位信用評級”基礎上,于2017年在全區范圍內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成立了1個領導工作小組,制定了《浦東新區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開發了農業主體信用監管平臺,配套開發了“農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啟動實施了以“體驗浦東農業,共享優質安全”為主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驗活動。
二是科學智能“評信”。至2019年年底,全面完成了全區農業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信用評級工作。具體分兩步走:一是固定評信。制定了涉及6大類14小項的信用量化評分表,依托鎮監管員,按照一年一評一表的人工打分辦法對1056家生產主體進行了等級評定。二是動態評信。在形成量化評分評級的基礎上,結合日常的網格化監管、生產主體生產行為、監測檢測數據、評優獲獎情況等,在信息化平臺上實現實時行業信用評級。目前,浦東新區農安信用相關數據和信息已納入全區大數據中心管理。
三是廣泛公開“示信”。信用等級評定的結果在上海城鄉報、浦東時報、浦東農網、浦東三農微信等各類平臺進行公示,廣泛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邀請安信保險公司,作為第三方,提前介入生產經營主體的資格審查、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查詢、保險保障的日常生產行為審核等,進一步延伸監管。組建了一支由農協會成員、種養戶代表、退休行業專家組成的新隊伍,以社會監督員的身份參與到信用評價工作中。
四是切實有效“用信”。將信用等級作為“放心基地”創建、推優評獎、加入農協會品牌聯社等的前置性條件。依據信用評級結果,對主體實施動態分類監管和精細化管理,對守法經營信用好的A級經營單位減少執法檢查頻次,強化服務;對信用較好的B級經營單位的監管堅決不放松,強化宣傳和管理;對信用低的C級和D級經營單位,實行重點監管,增加執法檢查頻次,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同時線上做到農安信用與合格證開具掛鉤,對于信用評價結果較差的D級單位,合格證打印后臺將自動關閉打印功能,待信用恢復后再自動開放。
日期: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