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紹興堅決把食品安全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 一崗雙責的意見》,成為全省第一個試點的地市,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利的長效機制,全市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連續5年保持上升態勢,省級食品安全市縣創建實現“滿堂紅”。
一、抓牢“關鍵少數”,全面壓實屬地責任
一是統籌謀劃。強化黨委、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統籌領導,市委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作為五年計劃中的重點工作,并列入紀委執紀立項內容;市政府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紹興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規劃,出臺《紹興市食品安全三年行動計劃》,每年制定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要點。
二是統籌協調。市委常委會、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每年聽取食品安全工作匯報,“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每年進行食品安全調研、檢查。今年來,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已分別聽取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匯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已分別對冷鏈食品物防工作進行了督查檢查。市人大社會建設代表專業小組對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進行專題視察,這是市第八屆人大代表專業小組成立以來開展的首次專題視察。
三是統籌推進。市政府每年召開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市政府主要領導與各地、各部門簽訂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書;下發《紹興市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工作清單》,明確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切實增強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抓牢“關鍵部門”,完善監管機制體制
一是合力提升。全國首創校園食品安全云守護平臺,565家學校安裝了物聯設備2265件,可對9項不規范操作行為進行實時抓拍、6項環境設備進行物聯感測,已歸集各類數據556萬條,推送示警核驗數據2000余條,全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現場會在紹興召開。全省率先出臺財政資金支持“五化”市場提升政策意見,在第一批“五化”市場考核驗收中,農貿市場得分全省第一,相關做法在全省商品市場“五化”改造轉段動員會上作典型交流。
二是協同整治。整治保健品市場亂象中,2起案件入選國家總局“百日行動”典型案例和公安部督辦案件,入選數量全省第一。在教育、公安、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四部門聯合開展的食品安全問題整治行動中,兩次召開新聞發布會,探索“三三”工作法,相關做法得到省局的高度肯定,并編發簡報進行全省推廣。與公安部門聯手,三進海門,破獲特大生產、銷售假冒“紹興老酒”注冊商標案,涉案金額達3000多萬元,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
三是構建長效。發布國內首個校園食材配送領域地市級標準《校園食材配送管理和服務規范》,促進校園食品安全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推廣餐飲單位“三廚(儲)”管理機制,餐飲食品數字化治理平臺列入省“觀星臺”典型應用。全省首創《紹興市食品名特優食品作坊和亮化達標小微食品生產企業動態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完成123家名特優食品作坊和亮化達標小微食品生產企業建設,并在其中56家單位施行“5s”管理辦法。
三、抓牢“關鍵主體”,強化企業第一責任
一是強化自查自糾。食品企業、大型商超、高風險餐飲單位自查報告率達100%。 持續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建設,2020年6家食品企業獲批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認證,120家食品企業集體宣誓承諾,踐行自律公約。
二是強化系統追溯。深化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雙體系”建設,全面實現食品安全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全程監管。特別是結合紹興實際,自行開發建設黃酒、乳制品、茶葉等三個重點地產特色食品電子追溯系統,目前已在全市所有黃酒、乳制品生產企業100%全覆蓋應用,其中黃酒產品實現所有上傳批次從原料到成品、從成品到原料100%雙向追溯。
三是強化能力培訓。創新食品安全“云培訓”模式,成立全省首個食品安全云學院,以直播方式,推動食品安全線上培訓常態化,現場帶教講好開學校園食品安全教育“第一課”,3.3萬人參加,新華網在總網頭條直播,閱讀量超65萬。
日期:2021-05-13
一、抓牢“關鍵少數”,全面壓實屬地責任
一是統籌謀劃。強化黨委、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統籌領導,市委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作為五年計劃中的重點工作,并列入紀委執紀立項內容;市政府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紹興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規劃,出臺《紹興市食品安全三年行動計劃》,每年制定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要點。
二是統籌協調。市委常委會、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每年聽取食品安全工作匯報,“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每年進行食品安全調研、檢查。今年來,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已分別聽取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匯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已分別對冷鏈食品物防工作進行了督查檢查。市人大社會建設代表專業小組對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進行專題視察,這是市第八屆人大代表專業小組成立以來開展的首次專題視察。
三是統籌推進。市政府每年召開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市政府主要領導與各地、各部門簽訂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書;下發《紹興市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工作清單》,明確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切實增強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抓牢“關鍵部門”,完善監管機制體制
一是合力提升。全國首創校園食品安全云守護平臺,565家學校安裝了物聯設備2265件,可對9項不規范操作行為進行實時抓拍、6項環境設備進行物聯感測,已歸集各類數據556萬條,推送示警核驗數據2000余條,全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現場會在紹興召開。全省率先出臺財政資金支持“五化”市場提升政策意見,在第一批“五化”市場考核驗收中,農貿市場得分全省第一,相關做法在全省商品市場“五化”改造轉段動員會上作典型交流。
二是協同整治。整治保健品市場亂象中,2起案件入選國家總局“百日行動”典型案例和公安部督辦案件,入選數量全省第一。在教育、公安、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四部門聯合開展的食品安全問題整治行動中,兩次召開新聞發布會,探索“三三”工作法,相關做法得到省局的高度肯定,并編發簡報進行全省推廣。與公安部門聯手,三進海門,破獲特大生產、銷售假冒“紹興老酒”注冊商標案,涉案金額達3000多萬元,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
三是構建長效。發布國內首個校園食材配送領域地市級標準《校園食材配送管理和服務規范》,促進校園食品安全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推廣餐飲單位“三廚(儲)”管理機制,餐飲食品數字化治理平臺列入省“觀星臺”典型應用。全省首創《紹興市食品名特優食品作坊和亮化達標小微食品生產企業動態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完成123家名特優食品作坊和亮化達標小微食品生產企業建設,并在其中56家單位施行“5s”管理辦法。
三、抓牢“關鍵主體”,強化企業第一責任
一是強化自查自糾。食品企業、大型商超、高風險餐飲單位自查報告率達100%。 持續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建設,2020年6家食品企業獲批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認證,120家食品企業集體宣誓承諾,踐行自律公約。
二是強化系統追溯。深化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雙體系”建設,全面實現食品安全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全程監管。特別是結合紹興實際,自行開發建設黃酒、乳制品、茶葉等三個重點地產特色食品電子追溯系統,目前已在全市所有黃酒、乳制品生產企業100%全覆蓋應用,其中黃酒產品實現所有上傳批次從原料到成品、從成品到原料100%雙向追溯。
三是強化能力培訓。創新食品安全“云培訓”模式,成立全省首個食品安全云學院,以直播方式,推動食品安全線上培訓常態化,現場帶教講好開學校園食品安全教育“第一課”,3.3萬人參加,新華網在總網頭條直播,閱讀量超65萬。
日期:202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