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7日舉行的“2014(第五屆)中國食品安全高層對話”活動上,國家衛計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張磊時發言表示,國家衛計委依法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定公布食品安全標準,上述工作法規性、正確性、科學性強,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幾年來在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科研院所、專業技術機構、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落實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強化職能轉變,緊緊圍繞服務百姓飲食安全,全面履行職責,著力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強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建設,不斷健全標準審評制度,在2013年完成近5000項食品安全標準清理工作的基礎上,全面啟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整合和制定修訂工作,按照科學合理、公開透明的原則,已公布新的國家食品安全標準429項,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進行跟蹤評價、及時掌握標準的實施情況,到2015年底,將基本完成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整合和標準體系建設。同時,積極承擔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主持國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亞洲區域執委等國際組織食品安全工作。
二是不斷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能力。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已連續實施四年,全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初步建立,食品污染物及食品中有害因素檢測點已覆蓋2100多個縣級行政單位,全面加強食源性安全管理,在1600多家醫療機構開展監測,對30類600余種食品進行系統檢測,為全面掌握我國食品安全狀況和提高監管水平提高了科學依據。不斷完善風險評估制度,加強國家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的作用,組織開展了數十項評估項目,為食品安全監管標準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是大力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和風險交流工作,廣泛開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宣傳,發揮專家和媒體的作用,采用多種形式引導社會參與,廣泛利用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品安全開放日、食品安全標準微博等平臺積極傳播食品安全知識。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改革和職能轉變,加強自身建設,與媒體和社會各界攜手依法做好本職工作,希望大家一如既往支持我們的工作,共同構建各方良性互動、有序參與、有力監督的社會共治格局,不斷凝聚共識和力量。(食品伙伴網小編編輯整理)
日期:2014-07-18
一是強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建設,不斷健全標準審評制度,在2013年完成近5000項食品安全標準清理工作的基礎上,全面啟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整合和制定修訂工作,按照科學合理、公開透明的原則,已公布新的國家食品安全標準429項,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進行跟蹤評價、及時掌握標準的實施情況,到2015年底,將基本完成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整合和標準體系建設。同時,積極承擔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主持國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亞洲區域執委等國際組織食品安全工作。
二是不斷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能力。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已連續實施四年,全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初步建立,食品污染物及食品中有害因素檢測點已覆蓋2100多個縣級行政單位,全面加強食源性安全管理,在1600多家醫療機構開展監測,對30類600余種食品進行系統檢測,為全面掌握我國食品安全狀況和提高監管水平提高了科學依據。不斷完善風險評估制度,加強國家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的作用,組織開展了數十項評估項目,為食品安全監管標準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是大力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和風險交流工作,廣泛開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宣傳,發揮專家和媒體的作用,采用多種形式引導社會參與,廣泛利用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品安全開放日、食品安全標準微博等平臺積極傳播食品安全知識。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改革和職能轉變,加強自身建設,與媒體和社會各界攜手依法做好本職工作,希望大家一如既往支持我們的工作,共同構建各方良性互動、有序參與、有力監督的社會共治格局,不斷凝聚共識和力量。(食品伙伴網小編編輯整理)
日期:201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