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送龍蝦缺斤短兩,食材規格及分量標注不明等問題,引起廣泛關注。
對此,江蘇省消保委開展了線上平臺熟食小龍蝦消費體驗調查分別在3家外賣平臺選擇了11家品牌龍蝦門店或銷量較多的商家各下單1份,共計11份,在3家自營超市的APP各下單1份,共計3份。
此外,蘇消保也自行購買活蝦制作稱重對照,發現生蝦烹飪后損耗區間在16.3%—18.5%(以活蝦稱重為基準,計算燒熟后純龍蝦的重量,不含湯汁)。
同時,此次調查也咨詢了餐飲行業專業人員,了解到活蝦烹制后損耗區間應當在20%以內。
那究竟是小龍蝦“人紅是非多”?
還是確實存在……
今天(5月19日)上午,省消保委發布了線上平臺熟食小龍蝦消費體驗調查報告,帶你一看究竟。
操作方法
1
依據江蘇省地方標準《餐飲計量規范》,對于熟食龍蝦,先對收到的整份龍蝦含配菜湯汁進行稱重,然后撈出所有龍蝦,去除包裝袋重量后稱出熟蝦凈重,再隨機挑幾只龍蝦稱單只重量;
2
對于自制龍蝦,先對活蝦進行整體稱重,隨機挑幾只活蝦稱單只重量,燒熟龍蝦后,撈出所有龍蝦,再去除盛裝龍蝦的盆或包裝袋的重量,稱出熟蝦凈重。
調查發現了哪些問題?
外賣平臺
標稱重量與實際稱重差距較大
龍蝦缺斤少兩問題普遍存在
01
重量縮水
調查發現,3個外賣平臺所選取的11個商家,有9個商家按照龍蝦整體重量進行銷售,其所售熟食龍蝦實際重量均明顯低于標稱重量,平均缺稱率為35.9%,最高達到50%(未除正常損耗率)。無論是與我們自行制作的對照組最高損耗率18.5%,還是和專業人士所說20%以內的損耗率相比,都有著較大的差距。
表:外賣平臺龍蝦標重與實際稱重對照表
02
規格縮水
3個外賣平臺的11個商家中,其余2家按份銷售,標明的是單只重量和每份龍蝦數量。經統計,2個商家每份龍蝦實際數量與宣傳數量相一致;稱重顯示,考慮龍蝦烹制損耗影響,即使按照業內人士所說20%的損耗率高值計算,2個商家都存在單只龍蝦實際錢數未達到宣稱錢數的情況。
樣本【紅大龍蝦(王府大街店)】
商品頁面信息:“紅大傳承十三香龍蝦【經典傳承】”(月售200+,好評率100%),選了小份(24只左右),¥198起,商品描述為八錢大蝦,十九年傳承,精挑細選。
實際稱重情況:收到的龍蝦確實有24只。隨機挑了4只龍蝦,單只稱重范圍為3.3-5.2錢,與商家標稱的八錢存在明顯差距。我們同樣按20%的損耗率高值計算,8錢的活蝦烹飪后的熟蝦應當在6.4錢以上,4只龍蝦均未達到宣稱重量。
龍蝦產品信息標注模糊不全
計重方式較為混亂
對于收到的龍蝦重量不足問題,調查人員聯系商家,主要有四種解釋:
01
標稱重量為活蝦稱重,燒熟后會縮水;
02
標稱重量為活蝦稱重+配菜重量;
03
標稱重量為熟蝦稱重+配菜湯汁重量;
04
龍蝦為一鍋燒多份,熟蝦起鍋后可能會有分裝不均勻情況,造成龍蝦分量不足。
然而,上述信息均是聯系商家后所得,并未在平臺上明確公示,3家外賣平臺的11個商家均未在平臺對外賣熟食龍蝦的計量方式進行說明,也未明確告知龍蝦標稱重量中是否含有配菜湯料成分及分量。對于斤兩不足問題,僅有楊蝦神功夫龍蝦1個商家聯系后直接退款40元。
外賣平臺對龍蝦產品標注情況
無統一標準
多以商家自行標注為準
對于龍蝦標注重量的依據,聯系相應平臺。3家平臺回復基本一致,沒有統一規范要求,都表示以商家標注為準,可以先與商家聯系,如有問題再反映平臺客服處理。
平臺客服具體解釋稱,龍蝦重量以商家自定規則,產品形式由商家自定,以下單時商家列表頁面標注為準,平臺沒有產品相關標準規范要求。如果有缺斤少兩的情況,可保留購買的等相關憑證,與平臺聯系處理,也可與商家聯系。
超市自營平臺
稱重顯示,僅1家超市自營平臺存在實際重量與標稱重量差距較大的情況,其余兩家門店重量基本無差別。
某超市自營平臺南京成賢街店
購買“十三香小龍蝦1500g”,¥99.8。龍蝦凈重為2.034斤,比標重3斤約少1斤。
聯系該超市自營平臺成賢街店詢問少重原因,該店解釋“龍蝦是冷凍包裝的,是煮好的密封熟食,回家加熱即可吃,重量是連配料一起算3斤。”
消保委建議
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外賣熟食小龍蝦缺斤少兩、虛假宣傳、關鍵信息公示模糊等問題,江蘇省消保委提出以下建議:
平臺內商家應全面真實標注龍蝦商品關鍵信息,拒絕虛假營銷、短斤缺兩
商家應當全面真實、主動標明熟食龍蝦產品的關鍵信息,如龍蝦重量、規格、類型、個數、價格、配菜分量等,特別是要明確標注龍蝦稱重計量方式,告知消費者所示龍蝦重量是活蝦還是熟蝦稱重、是否包含湯菜佐料等配料,不得玩弄“文字游戲”進行誤導或夸大宣傳,確保消費者拿到分量足夠的外送熟食龍蝦,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同時,商家還要對熟食龍蝦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杜絕以次充好、優劣混雜;對于消費者反映的問題,更要端正態度做好解釋說明和跟蹤處理,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消費者的口碑。
外賣平臺應加強信息審核和規范管理,對不誠信的經營行為“零容忍”
外賣平臺要切實履行監管義務,加強對平臺內商家宣傳的龍蝦重量、銷量、評價等影響消費者購買選擇的重要信息規范管理,督促商家合法合規宣傳介紹商品。同時,外賣平臺還應當積極協助消費者維護合法權益,對于消費者反映的平臺內商家虛假宣傳、缺斤少兩等問題,要及時了解核實情況、積極介入處理,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處罰、封號下架等形式,及時處理不誠信的經營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相關部門應加大監管檢查和懲戒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大對相關平臺及平臺內商家的監管檢查力度,做好投訴舉報的受理及處理工作,減少平臺或商家經營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對于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惡劣、情節嚴重的商家,通過訴轉案機制移交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嚴肅查處,并視情況追究平臺連帶責任,督促平臺和商家自查自糾,履行主體責任,共同維護誠信經營的服務環境、營造安心放心的消費環境。
同時,江蘇省消保委也提醒消費者:
在選擇龍蝦相關的商品消費時,應理性消費,按需消費,不能因為促銷優惠等名義貪便宜購買過多分量,帶來經濟損失的同時,也造成不必要的食品浪費;
如果發現龍蝦重量不足、虛假宣傳等方面問題,注意及時拍照稱重等取證,保留好相關消費憑證,盡快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積極主張合法權益。
下一步,省消保委將依法履行社會監督職責,聯合相關部門開展約談,督促平臺及商家合法合規經營,并對整改情況持續跟蹤問效。同時將本次工作成果輻射至線下小龍蝦門店,與省餐飲行業協會聯合推動線下門店自查自糾、誠信經營。
來源:江蘇省消保委
日期:2023-05-19
對此,江蘇省消保委開展了線上平臺熟食小龍蝦消費體驗調查分別在3家外賣平臺選擇了11家品牌龍蝦門店或銷量較多的商家各下單1份,共計11份,在3家自營超市的APP各下單1份,共計3份。
此外,蘇消保也自行購買活蝦制作稱重對照,發現生蝦烹飪后損耗區間在16.3%—18.5%(以活蝦稱重為基準,計算燒熟后純龍蝦的重量,不含湯汁)。
同時,此次調查也咨詢了餐飲行業專業人員,了解到活蝦烹制后損耗區間應當在20%以內。
那究竟是小龍蝦“人紅是非多”?
還是確實存在……
今天(5月19日)上午,省消保委發布了線上平臺熟食小龍蝦消費體驗調查報告,帶你一看究竟。
操作方法
1
依據江蘇省地方標準《餐飲計量規范》,對于熟食龍蝦,先對收到的整份龍蝦含配菜湯汁進行稱重,然后撈出所有龍蝦,去除包裝袋重量后稱出熟蝦凈重,再隨機挑幾只龍蝦稱單只重量;
2
對于自制龍蝦,先對活蝦進行整體稱重,隨機挑幾只活蝦稱單只重量,燒熟龍蝦后,撈出所有龍蝦,再去除盛裝龍蝦的盆或包裝袋的重量,稱出熟蝦凈重。
調查發現了哪些問題?
外賣平臺
標稱重量與實際稱重差距較大
龍蝦缺斤少兩問題普遍存在
01
重量縮水
調查發現,3個外賣平臺所選取的11個商家,有9個商家按照龍蝦整體重量進行銷售,其所售熟食龍蝦實際重量均明顯低于標稱重量,平均缺稱率為35.9%,最高達到50%(未除正常損耗率)。無論是與我們自行制作的對照組最高損耗率18.5%,還是和專業人士所說20%以內的損耗率相比,都有著較大的差距。
表:外賣平臺龍蝦標重與實際稱重對照表
02
規格縮水
3個外賣平臺的11個商家中,其余2家按份銷售,標明的是單只重量和每份龍蝦數量。經統計,2個商家每份龍蝦實際數量與宣傳數量相一致;稱重顯示,考慮龍蝦烹制損耗影響,即使按照業內人士所說20%的損耗率高值計算,2個商家都存在單只龍蝦實際錢數未達到宣稱錢數的情況。
樣本【紅大龍蝦(王府大街店)】
商品頁面信息:“紅大傳承十三香龍蝦【經典傳承】”(月售200+,好評率100%),選了小份(24只左右),¥198起,商品描述為八錢大蝦,十九年傳承,精挑細選。
實際稱重情況:收到的龍蝦確實有24只。隨機挑了4只龍蝦,單只稱重范圍為3.3-5.2錢,與商家標稱的八錢存在明顯差距。我們同樣按20%的損耗率高值計算,8錢的活蝦烹飪后的熟蝦應當在6.4錢以上,4只龍蝦均未達到宣稱重量。
龍蝦產品信息標注模糊不全
計重方式較為混亂
對于收到的龍蝦重量不足問題,調查人員聯系商家,主要有四種解釋:
01
標稱重量為活蝦稱重,燒熟后會縮水;
02
標稱重量為活蝦稱重+配菜重量;
03
標稱重量為熟蝦稱重+配菜湯汁重量;
04
龍蝦為一鍋燒多份,熟蝦起鍋后可能會有分裝不均勻情況,造成龍蝦分量不足。
然而,上述信息均是聯系商家后所得,并未在平臺上明確公示,3家外賣平臺的11個商家均未在平臺對外賣熟食龍蝦的計量方式進行說明,也未明確告知龍蝦標稱重量中是否含有配菜湯料成分及分量。對于斤兩不足問題,僅有楊蝦神功夫龍蝦1個商家聯系后直接退款40元。
外賣平臺對龍蝦產品標注情況
無統一標準
多以商家自行標注為準
對于龍蝦標注重量的依據,聯系相應平臺。3家平臺回復基本一致,沒有統一規范要求,都表示以商家標注為準,可以先與商家聯系,如有問題再反映平臺客服處理。
平臺客服具體解釋稱,龍蝦重量以商家自定規則,產品形式由商家自定,以下單時商家列表頁面標注為準,平臺沒有產品相關標準規范要求。如果有缺斤少兩的情況,可保留購買的等相關憑證,與平臺聯系處理,也可與商家聯系。
超市自營平臺
稱重顯示,僅1家超市自營平臺存在實際重量與標稱重量差距較大的情況,其余兩家門店重量基本無差別。
某超市自營平臺南京成賢街店
購買“十三香小龍蝦1500g”,¥99.8。龍蝦凈重為2.034斤,比標重3斤約少1斤。
聯系該超市自營平臺成賢街店詢問少重原因,該店解釋“龍蝦是冷凍包裝的,是煮好的密封熟食,回家加熱即可吃,重量是連配料一起算3斤。”
消保委建議
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外賣熟食小龍蝦缺斤少兩、虛假宣傳、關鍵信息公示模糊等問題,江蘇省消保委提出以下建議:
平臺內商家應全面真實標注龍蝦商品關鍵信息,拒絕虛假營銷、短斤缺兩
商家應當全面真實、主動標明熟食龍蝦產品的關鍵信息,如龍蝦重量、規格、類型、個數、價格、配菜分量等,特別是要明確標注龍蝦稱重計量方式,告知消費者所示龍蝦重量是活蝦還是熟蝦稱重、是否包含湯菜佐料等配料,不得玩弄“文字游戲”進行誤導或夸大宣傳,確保消費者拿到分量足夠的外送熟食龍蝦,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同時,商家還要對熟食龍蝦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杜絕以次充好、優劣混雜;對于消費者反映的問題,更要端正態度做好解釋說明和跟蹤處理,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消費者的口碑。
外賣平臺應加強信息審核和規范管理,對不誠信的經營行為“零容忍”
外賣平臺要切實履行監管義務,加強對平臺內商家宣傳的龍蝦重量、銷量、評價等影響消費者購買選擇的重要信息規范管理,督促商家合法合規宣傳介紹商品。同時,外賣平臺還應當積極協助消費者維護合法權益,對于消費者反映的平臺內商家虛假宣傳、缺斤少兩等問題,要及時了解核實情況、積極介入處理,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處罰、封號下架等形式,及時處理不誠信的經營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相關部門應加大監管檢查和懲戒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大對相關平臺及平臺內商家的監管檢查力度,做好投訴舉報的受理及處理工作,減少平臺或商家經營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對于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惡劣、情節嚴重的商家,通過訴轉案機制移交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嚴肅查處,并視情況追究平臺連帶責任,督促平臺和商家自查自糾,履行主體責任,共同維護誠信經營的服務環境、營造安心放心的消費環境。
同時,江蘇省消保委也提醒消費者:
在選擇龍蝦相關的商品消費時,應理性消費,按需消費,不能因為促銷優惠等名義貪便宜購買過多分量,帶來經濟損失的同時,也造成不必要的食品浪費;
如果發現龍蝦重量不足、虛假宣傳等方面問題,注意及時拍照稱重等取證,保留好相關消費憑證,盡快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積極主張合法權益。
下一步,省消保委將依法履行社會監督職責,聯合相關部門開展約談,督促平臺及商家合法合規經營,并對整改情況持續跟蹤問效。同時將本次工作成果輻射至線下小龍蝦門店,與省餐飲行業協會聯合推動線下門店自查自糾、誠信經營。
來源:江蘇省消保委
日期: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