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中山市氣溫增高、降雨增多,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據統計,廣東毒蘑菇有200多種,其中致命的有十余種。一些毒蘑菇的外觀與可食用野生蘑菇極其相似,極難分辨,顏色鮮艷的未必有毒,但模樣普通的也可能有劇毒,僅靠網絡和民間流傳下來的“經驗”,并不能保證不誤采有毒蘑菇,而且急性毒蘑菇中毒目前尚無明確的特效解藥,所以建議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食用蘑菇引起的主要中毒類型
食用蘑菇后出現哪些癥狀意味著可能中毒了?不同的蘑菇含有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類型也不相同,常見的主要有幾個類型:
(一)胃腸炎型
多在進食后10分鐘至2小時發病,胃腸道癥狀,預后良好。
(二)神經精神型
多在進食后10分鐘至6小時發病,精神癥狀、幻覺等,預后良好。
(三)肝腎損害型
多在進食后數小時至30小時發病,有“假愈期”,即在一兩天內出現癥狀好轉的假象,隨后癥狀加重,死亡率高。
(四)光敏性皮炎型
多在進食后24至48小時發病,皮膚紅腫或皰疹,日光照射后癥狀加重,預后良好。
(五)橫紋肌溶解型
多在進食后15分鐘至2小時發病,早期胃腸道癥狀,6至12小時出現醬油色尿、肌肉酸痛、肢體無力等橫紋肌溶解癥狀,可導致急性腎衰死亡。
一旦誤食毒蘑菇,一定要第一時間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況下盡快吐出毒物,減少毒素吸收。在食用蘑菇前可留存一點樣本,一旦發生中毒事件連同樣本一并送醫,有利于醫生盡快判斷中毒類型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切勿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一)不采摘
踏春郊游期間,切勿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由于鑒別毒蘑菇并不容易,也不要輕易采摘。
(二)不購買
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三)不食用
為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飲食消費安全。
日期:2023-06-06
食用蘑菇引起的主要中毒類型
食用蘑菇后出現哪些癥狀意味著可能中毒了?不同的蘑菇含有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類型也不相同,常見的主要有幾個類型:
(一)胃腸炎型
多在進食后10分鐘至2小時發病,胃腸道癥狀,預后良好。
(二)神經精神型
多在進食后10分鐘至6小時發病,精神癥狀、幻覺等,預后良好。
(三)肝腎損害型
多在進食后數小時至30小時發病,有“假愈期”,即在一兩天內出現癥狀好轉的假象,隨后癥狀加重,死亡率高。
(四)光敏性皮炎型
多在進食后24至48小時發病,皮膚紅腫或皰疹,日光照射后癥狀加重,預后良好。
(五)橫紋肌溶解型
多在進食后15分鐘至2小時發病,早期胃腸道癥狀,6至12小時出現醬油色尿、肌肉酸痛、肢體無力等橫紋肌溶解癥狀,可導致急性腎衰死亡。
一旦誤食毒蘑菇,一定要第一時間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況下盡快吐出毒物,減少毒素吸收。在食用蘑菇前可留存一點樣本,一旦發生中毒事件連同樣本一并送醫,有利于醫生盡快判斷中毒類型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切勿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一)不采摘
踏春郊游期間,切勿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由于鑒別毒蘑菇并不容易,也不要輕易采摘。
(二)不購買
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三)不食用
為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飲食消費安全。
日期: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