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6~1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北京組織舉辦食用農產品入市后監管培訓班,滕佳材副局長出席培訓班并講話。本次培訓班旨在加快提升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實施食用農產品入市后監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交流各地食用農產品入市后監管工作思路和做法,分別從食用農產品入市后的監管職責和依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解讀、我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基本狀況及農產品準出制度、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我國食用農產品存在的主要質量安全隱患及常見的快速檢測技術等五個方面對學員進行了培訓。
滕佳材指出,食用農產品不僅直接進入市場流通,同時也是食品生產加工和餐飲消費的主要原料,是食品生產消費鏈條的初端環節,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直接影響到我國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實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成效。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將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后的監管職責劃轉至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既是對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對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充分信任,各地要對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將培訓班中的所學所得與實際監管工作密切結合起來,有力有序地開展本地區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滕佳材強調,新成立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肩負的“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后的監督管理”是全新的職責任務,各地必須正確認識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目前面臨的法律法規亟待完善、質量安全監管基礎薄弱、專業監管人員缺乏、食用農產品入市后監管制度機制尚未建立、基礎監管能力極其薄弱等突出問題,切實研究加強本地區食用農產品入市后監督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措施。
滕佳材還對各地下一步全面履行食用農產品入市后監管職責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一是要學習法律,加強調研;二是要嚴格落實食用農產品監管職責;三是要加快構建食用農產品全程監管制度;四是要穩步推行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管理;五是要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六是要加快建立食用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七是要加快監管隊伍能力建設;八是要與相關部門建立高效的合作會商機制;九是要充分發揮社會共治積極作用。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食品藥品監管局,計劃單列市、副省級省會城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分管負責同志、處室負責同志及業務骨干參加了培訓。
日期:201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