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調查一宗進食牛肝菌后食物中毒個案群組

   2025-02-08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810
核心提示: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中心)二月七日正調查一宗進食牛肝菌后食物中毒的個案,涉及四人?!ㄊ澜缡称肪W-www.cctv1204.com)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中心)二月七日正調查一宗進食牛肝菌后食物中毒的個案,涉及四人?! ?br>  兩男兩女(年齡介乎30至74歲)于一月三十日在一個住宅單位內烹煮和進食牛肝菌,兩至三小時后出現腹痛、嘔吐、腹瀉和發燒等征狀。他們同日分別到伊利沙伯醫院及基督教聯合醫院急癥室求診,全部人留院治療后已出院。
  
  根據患者的臨床征狀,中心相信他們因進食牛肝菌而出現食物中毒。病人提供的同一批次未經烹煮的牛肝菌樣本經過化驗后,證實屬有毒菇類,內含某些物質即使經烹煮后仍可能引起腸道不適。
  
  調查顯示,其中一名病人去年十二月于深圳羅湖區一所店鋪購入涉事的牛肝菌,并非預先包裝,沒有商標和來源地資料。
  
  中心已將個案通報內地當局,并會繼續跟進事件和采取適當行動,以保障市民健康。
  
  進食菇類引致的食物中毒一般為急性。病征通常包括進食后短時間內出現惡心、嘔吐和腹痛等腸道征狀。因應不同的菇種,病人亦可能出現如大量流汗、幻覺、昏迷或其他神經系統病征和肝衰竭,嚴重者更可能引致死亡。如懷疑因進食菇類引致食物中毒,亦應立即求醫。如有剩余菇菌,應帶同前往求醫,以供辨識種類。
  
  不論于本地或外地選購或食用菇類時,市民亦應注意以下事項:
  
  · 向信譽良好和可靠的店鋪購買菇類,不要購買懷疑混雜了不明品種的菇類;
  
  · 不要購買不衛生的菇類,例如沾有栽培物料或出現有色斑點/發出異味/釋出黏糊液等變壞現象;
  
  · 切勿自行采摘野生菇類進食,因為市民難于辨別野生菇類是否適宜食用;及
  
  · 徹底清洗及煮熟才進食。



日期:2025-02-08
 
地區: 香港
行業: 食用菌 餐飲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