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
1、“農民賣羊肉賺180元收到10萬罰單”后續:改判罰1萬
2024年12月,“一農民賣羊肉賺180元收到10萬罰單”的相關話題引發熱議,2025年2月25日,人民法院報披露了此案的相關情況,最終,大豐區市場監管局自行撤銷了原處罰決定,將罰款金額由原來的10萬元調整為1萬元。
事件梳理如下:
2024年12月24日下午三點,江蘇鹽城一農民賣1只羊獲利180元被大豐區市場監管局罰款10萬元的行政訴訟案件,在鹽城中院17法庭二審公開開庭。
案件起源于,2023年11月21日,鹽城市大豐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在城中菜市場查獲農民陳廣芳攤位上擺放的1條羊胴體和6個羊頭等未經檢疫驗訖蓋印章的羊肉。陳廣芳遞交帶官方公章的《情況說明》,有家人身患淋巴癌晚期、生活困難,望從寬處理。
2024年2月5日,大豐區市場監管局對羊頭、羊肉抽樣送檢,該批次羊肉符合相關標準。市監局進行聽證,經討論,“對陳廣芳提出的免于或者減輕處罰的陳述申辯不予采信”,作出罰款10萬元、沒收羊胴體4條、羊頭6個和沒收違法所得180元的行政處罰。
2024年5月6日,陳廣芳以將面臨“因罰致貧”等問題為由,起訴大豐區市監局,請求法院撤銷處罰。鹽城市鹽都區人民法院認為,該處罰決定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量罰適當,駁回訴訟請求。陳廣芳向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024年12月24日庭審期間,陳廣芳稱涉案羊系癌癥晚期村民顧德蘭所養,他急用錢,自己才幫忙賣羊,目前已病故。顧德蘭弟弟在一份請求執法機關從輕處理的說明中寫道:“再三請人家幫忙把羊處理掉了,哪知道被查處了,說是違法,我也對不起人家。”庭審當天法庭沒有對該案作出判決。
2024年12月26日,“一農民賣羊肉賺180元收到10萬罰單”的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引發媒體廣泛關注。
2025年2月25日,人民法院報披露了此案的相關情況。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積極協調省、市市場監管部門,有效推動該市場監管局啟動行政行為自我糾正程序,并指導鹽城中院依法依規妥善處理此案。
最終,大豐區市場監管局自行撤銷了原處罰決定,將罰款金額由原來的10萬元調整為1萬元。當事人按新的處罰決定繳納罰款,并向鹽城中院提交了撤訴申請書,申請撤回該案上訴和一審起訴。
2、“兩個菜844元”,游客在張家界遭出租車與飯店聯手宰客
2月3日,有網友報料稱,在湖南張家界旅游時,疑遭遇出租車和飯店聯手宰客。
陳女士稱,當時打車被出租車司機推薦到一家叫“土家園”的飯店,服務員推薦招牌菜:娃娃魚和打鼓皮,還說兩個菜就夠吃了。后面看飯店評價不好,出去一問魚258一斤,結賬的時候發現兩個菜居然要844元!她認為該價格不合理。隨后,撥打12345舉報。
針對有消費者反映“在張家界旅游時疑遭出租車和飯店聯手宰客”一事,2月5日,張家界永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稱,已第一時間介入調查,工作人員現場確認涉事飯店明碼標價等情況屬實。對于消費者質疑的“出租車和飯店聯手宰客”問題,永定區市監局已將其列為重點調查對象。目前,永定區市監局已請公安部門協助調取出租車相關數據,核查是否存在違法行為。永定區市監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若發現違法行為,監管部門一定會依法嚴肅處理。”此外,永定區市監局已與當事游客取得了聯系,對方表示愿意支持調查工作。“目前調查工作正有序推進,后續會及時發布詳細的情況通報。”
2月6日,張家界市永定區旅工委辦公室發布情況通報稱,近日,有網友稱“疑似遭遇出租車與飯店聯合宰客”。關注到該事件后,永定區立即依法開展了聯合調查,發現涉事餐飲店“土家園”存在支付出租車司機回扣招攬客人等宰客行為。目前,已責令涉事經營主體停業并對其進行立案調查。
3、四川瀘州規定“農村聚餐不得使用四季豆等”引熱議
近日,四川瀘州發布消息,新的《瀘州市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規范》于2月23日起施行。其中,“不得使用野生菌、發青發芽土豆、新鮮生黃花、四季豆等高風險食品原材料”這一新規定引發熱議。有網友反對,認為“管得寬”,也有網友支持,表示可“規避風險”。
根據《管理規范》,其適用于瀘州市行政區域內,單次聚餐100人以上(含100人)的農村集體聚餐監督管理工作,包括瀘州市行政區域以外的鄉廚在瀘州市內承辦的農村集體聚餐活動。
據了解,在瀘州出臺此次《管理規范》前,2020年8月出臺并沿用至今的《四川省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辦法》中,也明確規定“不得使用野生菌、發青發芽土豆、新鮮生黃花、四季豆等高風險食品原材料”。
瀘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稱,新的《管理規范》有著堅實的法律基礎。針對人員比較多又集中的場合,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結合瀘州實際,不僅出臺管理規范,也發布了校園食品安全提示,根據要求,這些高風險食品原材料,不僅在農村集體聚餐禁止使用,學校食堂亦有明確規定禁止使用。
4、辛選集團直播時涉虛假宣傳被罰175萬元
近日,辛選集團關聯公司廣州辛選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違法行為,被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75萬元。
處罰事由顯示,當事人通過某平臺直播間為合作方推廣“合普諾愛畢可”“愛樂倍佳艾必可”“九芝堂艾草三伏貼”等產品。消費者通過直播間鏈接跳轉至合作方在某平臺開設的店鋪購買上述商品。當事人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在商品賣點卡宣傳內容之外,存在夸大宣傳、虛構商品功能性能等欺騙、誤導消費者的違法行為。
此前,抖音打假博主“桃白白 style”曾發布視頻,質疑辛有志帶貨的“合普諾Epicor愛畢可酵母調制乳粉”涉嫌虛假宣傳,并稱已向廣州市場監管部門進行了實名舉報,且舉報已獲受理。事件梳理如下:
據悉,2024年10月19日,辛選集團創始人辛有志(網名“辛巴”)及其徒弟“蛋蛋”在直播中推介“合普諾”調制乳粉時,宣稱該產品具有治療鼻炎、發燒、腳氣、口氣、蕁麻疹等多種癥狀的功效,并且能夠在兩小時內顯著提高免疫力。
2024年11月6日,“桃白白style”向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實名舉報。
2024年11月25日,辛選集團旗下的官方賬號“辛選小助理”發布了題為《關于啟動“守衛者1號計劃”及相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在公告中,辛選集團針對帶貨的“合普諾調制乳粉”做出聲明,強調經過檢測,產品本身并無質量問題,但主播在講解產品時存在措辭不當的問題。為了妥善解決消費者的疑慮,辛選集團決定對當天銷售的所有產品進行退款處理,并表示對于已發貨或被動退款的用戶,如果有任何疑慮,可以申請退一賠三的補償。
2025年2月6日,博主“桃白白style”發布了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的舉報處理答復書,其中顯示,經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發現,廣州辛選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直播過程中確實存在夸大宣傳、虛構商品功能和性能欺騙、誤導消費者的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該公司停止虛假宣傳行為,并對其處以175萬元罰款。
5、食品安全事件頻發
事件一:店員在熟食區做不雅行為?知名便利店回應
2月19日,網友發視頻稱在上海外灘旁一家711便利店,看到店員在熟食區做出不雅行為,引發關注。隨后,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對此,2月19日晚,711便利店發文回應稱,部分視頻在未經調查核實之情況下,被剪輯、制作成為具有誤導性的視頻并發布到網絡平臺。請立即撤除并停止傳播。
經公司核實,視頻當事人并未對顧客做出不雅行為。因為該員工身體突發不適,而做出令顧客誤解的肢體動作,公司對此深表歉意。
公司已經按照規章制度對該員工進行處罰,同時要求全部門市再次檢視和落實作業規范,并愿意接受政府相關單位的監督檢查。
事件二:學校食材配送公司將大批豬肉扔地上 市監局回應
2月18日,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幾段視頻顯示:湖南省新寧縣一家負責學校食材配送公司將大批豬肉扔在室內地板上,在其邊上活動的工人沒有穿制服,也沒戴帽子及口罩,引發外界關注。
2月18日晚,涉事公司總經理羅先生表示,網傳視頻確系發生在該公司場地,但堆放豬肉的地面是干凈衛生的,且地板的瓷磚也已消毒。對工人穿鞋子在豬肉邊上走動一事,羅先生表示:“我們工人沒有走出外面,一直在室內活動,且他們的鞋子也套了袋子。”羅先生稱,相關視頻在網上流傳后,當地市場監管局和教育局等部門也已介入調查,“豬肉沒問題,是安全衛生的。”羅先生說,“我們負責全縣10萬名中小學生的豬肉供給,每天給學校供應1萬多斤豬肉。”
2月19日下午,新寧縣市場監管局回應表示,該局已對部分豬肉擺放在地上、從業人員未穿戴工作衣帽等問題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同時將該批次尚未使用的豬肉召回封存,并進行現場抽樣送檢。目前,該事項正在依法處理中。
事件三:消費者疑似在丸子中吃出耳塞?知名品牌客服回應
2月18日,廣東一位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發帖爆料稱,其在安井旗艦店購買的丸子中吃出一枚疑似耳塞的塑料異物。隨后,消費者聯系客服要求賠償,但客服回應稱,由于產品已經開封,無法核實情況,因此無法進行賠償。客服還表示,產品經過攪拌工藝,理論上不會存在完整異物,但可以為消費者特殊申請退回12元。對此,評論區有其他網友指出,該異物可能是工廠車間里掉落的降噪耳塞。
對此,安井食品集團的官方客服回應稱,目前無法確定異物是原本存在于產品中,還是在開封后從外部進入的,因此異物來源存在爭議。后續,質量部門將對此事進行核實處理。
事件四:濟南一餐廳員工在后廚小便?各方回應
2月24日,山東濟南一位網友發視頻稱,濟南世茂天城一餐廳后廚內,有人撒尿。
爆料網友拍攝的視頻顯示,在一家餐廳后廚,一男子右手在胸前,左手在腰部,站定一會兒后走向后廚其他地方,能看到其右手拿著手機。拍攝網友表示,該人員疑似在后廚小便,店鋪系在濟南世茂天城的一家川菜館。
2月25日,該飯店老板表示,系拍攝角度導致的誤會,后廚人員當時只是在玩手機,并非小便。
濟南天橋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稱,目前相關工作人員已前往現場調查。
天橋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經了解,視頻中員工站立的位置是沖洗蔬菜處,因是背對著鏡頭,通過視頻無法直接看出是否在小便,此處也無監控,涉事員工和店主均否認存在小便行為,店主已經報警。除此之外,從現場檢查情況來看,店內證照齊全,工作人員也都有健康證明,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和公安部門均對此事進行進一步調查處理。
事件五:吉祥航空回應向乘客提供過期堅果
2月24日,一網友反映,其乘坐吉祥航空航班時,乘務人員給乘客發放的堅果包過期了10天,有乘客發現后,機組承諾給予1000元的補償,但要求簽署保密協議。
網友發布的圖片顯示,一包堅果零食的包裝袋上寫有“吉祥航空”字樣,生產日期為“2024年8月13日”,保質期則為“6個月”。在發布這張圖片時,該網友還配文寫道:“已經過期十天的堅果包。”
24日晚,吉祥航空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為彌補服務過失,在航班抵達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向旅客致歉,并提供1000元/人服務補償金。針對此次事件,公司立即開展事件調查并視調查結果對責任人嚴肅問責。為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公司重新梳理了外站回程航班堅果類的小零食配送流程,完善機上核查機制,同時建立更完善的監督機制,確保同類問題不再發生。
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康橋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表示,市場監管局已經收到相關情況反饋,他們會就此事做進一步調查處理。
事件六:顧客曝在火鍋中吃出刀片牙齦受傷 各方回應
近日,有網友發圖文反映稱在鄭州一家海底撈火鍋的餐品中疑似吃出刀片,導致口腔、牙齦被劃傷,引發關注。
2月14日,白先生自述在河南省鄭州市海底撈火鍋(富田·新天地店)就餐時吃出刀片,導致口腔牙齦被劃傷。他稱,2月4日在一份貢菜肉丸中吃出一個大概1到2厘米的斷裂生銹刀片,擦了一下發現口腔內有輕微出血,但感覺不是很嚴重,當場便沒有追究,只是退了相關菜品,也沒有要求店方免單。回家后檢查發現口腔內有兩道豁口火辣辣的疼,店方讓去打破傷風針并承諾會報銷,但是打針后打針部位出現過敏潰膿,再聯系時店方并未負責,還要求證明打破傷風針是由刀片劃傷造成的。事后多次協商均未有結果,店方只建議走法律程序。
針對此事,海底撈回應稱,事發后門店隨即提出陪同顧客去醫院檢查,但均被拒絕;隨后,門店核查白先生吃出疑似異物前所吃菜品為蒸蛋,同時對顧客所點單的蝦滑、貢菜丸子、蒸蛋等,同批次食品進行了仔細排查,經查,該顧客所點產品的資質、出品等均符合標準。目前,門店已主動上報屬地食藥監部門。事情發生以來,針對白先生的賠償訴求,公司積極溝通,但顧客未提供任何就醫憑證。2月13日,白先生報警后,屬地派出所前來門店,警方向白先生確認其身份信息,但其未提供相關身份證件,因此警方建議白先生通過相關律師提取監控。公司建議顧客依法維權,門店將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管城分局航海東路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接到反映,按照流程,若有消費者反映食品安全類的情況,他們會到現場進行食品安全檢查。
事件七:網購堅果發霉變質過期4個月?商家回應
有消費者反映,在天貓某旗艦店購買的巴旦木發霉變質,到手產品過期4個多月。據悉,產品外包裝顯示生產日期為“2024年1月8日”,保質期240天。
之后,消費者與商家協商,但客服解釋是因為使用活字印章時放錯了數字,導致生產日期早了一年,愿意支付運費召回相關商品,做退貨處理。
消費者認為,“錯印”的解釋有可能是商家的說辭,此類行為已經構成銷售不合格食品,要求退一賠十。雙方未協商一致。
隨后,在天貓的“嘴不讓旗艦店”首頁發布一則《公告》稱:“我司生產的商標為(嘴不讓)部分產品,經我司調查核實,包裝袋打印設備為活字印章,活字印章使用時間過長會有磨損,導致放錯了數字,因此導致正確生產日期2025年1月8日,變成了2024年1月8日,實際生產日期是2025年1月8日。包含以下產品:開心果、夏威夷果、特大腰果和大顆粒腰果、碧根果、巴旦木、特大顆粒松子、大顆粒松子,均是凈含量500g/罐,發貨時間為2025/1/7-2025/1/10這個區間的訂單,特此發出召回公告,來回運費商家承擔,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我們會加強生產管理,認真檢查細節問題。”
針對趙女士的遭遇,店鋪客服表示,食物發霉變質的情況需要核實后才能確認,生產日期是印刷出錯導致,店鋪會和消費者協商處理。天貓平臺客服表示,趙女士的訴求已有專員介入處理,會盡快與當事人聯系。
該禮盒的生產商為杭州臨安區穎溪貿易商行。杭州市臨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將安排執法人員對此事進行核查。
事件八:官方回應乘客稱在高鐵買到過期方便面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大理開往成都東的G2838列車上,有工作人員售賣過期四年的方便面。
2月8日,目擊者王女士回憶,7日乘坐G2838列車,有對夫妻給孩子買方便面吃,孩子嘗出味道不對,才發覺盒子包裝上顯示2021年到期。“這個媽媽很憤怒,抱著方便面在車廂走動,通知大家不要買。列車工作人員勸阻他們,說對不起,自己也不知道。”王女士稱,其他乘客知道此事也很氣憤,紛紛指責。之后,有乘警前來維持秩序,將家長勸開,告知大家工作人員已被開除,“她(工作人員)還哭了”。媒體檢索發現,高鐵有禁止售賣方便面的規定。有網友猜測,上述情況或許是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
對此,鐵路12306的客服表示,已知曉此事,將核實調查,具體情況需等待官方通報。
2月8日,成都鐵路局重慶客運段發文回應,旅客購買的是保潔員韋某自帶的方便面,已對其停職調查。
6、事關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市場監管總局公開征求意見
為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規范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行為,防范全鏈條食品安全風險,市場監管總局擬對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實施許可管理,研究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聚焦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許可準入事項,擬在現行《食品安全法》中增加條款內容為:“第XX條 國家對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應當具有與所運輸食品相適應的交通工具、容器、作業人員和管理制度,并依法取得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準運證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審核申請人提交的前款規定要求的相關資料,對符合規定條件的,準予許可;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不予許可并書面說明理由。重點液態類食品目錄由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會同交通運輸管理等部門制定,經國務院批準后執行。”
將第一百三十二條修改為“第XX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許可從事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違反本法規定,未按要求進行食品貯存、運輸和裝卸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并吊銷許可證。”
7、網紅主播帶貨牛排涉嫌虛假宣傳被立案調查
2024年12月,打假博主@蛙哥出擊發視頻稱,粉絲過億主播蛋蛋在直播間推薦的一款牛排涉嫌產品標簽虛假標注,引發關注。
據悉,消費者郵寄樣品送檢結果顯示,牛排中檢出了焦磷酸鈉、D—異抗壞血酸、檸檬酸鈉等添加劑成分,但配料表中并沒標注。主播蛋蛋稱,該款牛排配料表非常干凈,而且在配料表明確標明了牛排為速凍調制食品,此外還多次宣稱牛排為原切、現切產品,涉嫌誤導性、虛假宣傳。
2024年12月5日,生產商所在地市監部門對涉事生產企業立案調查。
2025年2月6日,“蛙哥出擊”表示,對于牛排產品標簽涉嫌虛假標注問題,生產商屬地市監部門仍在調查中。媒體致電生產商所在地山東省曹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詢問調查結果,工作人員稱,“近期會對涉事生產企業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
2025年2月6日,海南省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表示,收到消費者反映后,對主播蛋蛋直播售賣的牛排涉嫌虛假宣傳問題,已立案調查。
8、湛江一高中就“不許學生帶面包入校”致歉
2月18日晚間,廣東湛江農墾實驗中學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情況說明,就“不允許學生帶面包入校”一事致歉。
湛江農墾實驗中學表示,中小學生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合理膳食是保證健康的基礎。為保障學生健康,學校根據有關規定,禁止高油、高脂、高糖類零食及無衛生保障的食品入校,但在執行規定過程中,由于部分工作人員對學校規定理解不透徹,誤將合規食品(如面包)納入禁帶范圍。
事件發生后,我們認真聽取學生、家長及營養專家的意見,綜合各種因素考慮后,學校決定在原有允許學生攜帶適量牛奶、水果、面包的基礎上,允許學生攜帶少量零食、泡面(非油炸類)進校園,同時,我們也將進一步做好食堂管理及夜間加餐服務,滿足學生需求。
9、巴奴老板回應“月薪5千別吃火鍋”
近日,巴奴火鍋創始人杜中兵在“毛肚火鍋發展研討會”的直播中表示“月薪5000你就不要吃巴奴,哪怕吃個麻辣燙”言論,引發了網友爭議。
2月27日,巴奴火鍋老板杜中兵對爭議事件作出回應。他表示,“火鍋不是服務底層人民”“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鍋,吃些麻辣燙就好了”等幾句話不是連在一起說的。如果連在一起說,就把他的真實本意曲解了。
杜中兵隨后闡述了真實的情況和背景:“當提到火鍋行業的發展時,我說過去的火鍋還是很便宜的,但是隨著這幾年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貴,甚至超過了很多的中餐,變得使底層越來越難以消費火鍋。當然這不是好的現象,但是一個品牌沒有自己的定位,更難以做好。因為要是想做好一個品牌,總要有自己標準和取舍,才能使自己的企業長期經營。大家長期罵巴奴貴,我的壓力非常大。”他表示:“所以我提到,如果大家經濟條件還沒那么好,特別是像一個學生,剛進入社會,只有5000塊錢的工資,是不是忍一忍,不要高消費,少吃一些火鍋,甚至不吃火鍋不吃巴奴,我們是不是也不缺什么,因為我們延遲一下滿足,把錢花在自己的成長上,是不是讓自己變的越來越好,這是我真實的本意。如果我表達得不清楚,是我的原因和錯誤。”
1、“農民賣羊肉賺180元收到10萬罰單”后續:改判罰1萬
2024年12月,“一農民賣羊肉賺180元收到10萬罰單”的相關話題引發熱議,2025年2月25日,人民法院報披露了此案的相關情況,最終,大豐區市場監管局自行撤銷了原處罰決定,將罰款金額由原來的10萬元調整為1萬元。
事件梳理如下:
2024年12月24日下午三點,江蘇鹽城一農民賣1只羊獲利180元被大豐區市場監管局罰款10萬元的行政訴訟案件,在鹽城中院17法庭二審公開開庭。
案件起源于,2023年11月21日,鹽城市大豐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在城中菜市場查獲農民陳廣芳攤位上擺放的1條羊胴體和6個羊頭等未經檢疫驗訖蓋印章的羊肉。陳廣芳遞交帶官方公章的《情況說明》,有家人身患淋巴癌晚期、生活困難,望從寬處理。
2024年2月5日,大豐區市場監管局對羊頭、羊肉抽樣送檢,該批次羊肉符合相關標準。市監局進行聽證,經討論,“對陳廣芳提出的免于或者減輕處罰的陳述申辯不予采信”,作出罰款10萬元、沒收羊胴體4條、羊頭6個和沒收違法所得180元的行政處罰。
2024年5月6日,陳廣芳以將面臨“因罰致貧”等問題為由,起訴大豐區市監局,請求法院撤銷處罰。鹽城市鹽都區人民法院認為,該處罰決定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量罰適當,駁回訴訟請求。陳廣芳向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024年12月24日庭審期間,陳廣芳稱涉案羊系癌癥晚期村民顧德蘭所養,他急用錢,自己才幫忙賣羊,目前已病故。顧德蘭弟弟在一份請求執法機關從輕處理的說明中寫道:“再三請人家幫忙把羊處理掉了,哪知道被查處了,說是違法,我也對不起人家。”庭審當天法庭沒有對該案作出判決。
2024年12月26日,“一農民賣羊肉賺180元收到10萬罰單”的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引發媒體廣泛關注。
2025年2月25日,人民法院報披露了此案的相關情況。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積極協調省、市市場監管部門,有效推動該市場監管局啟動行政行為自我糾正程序,并指導鹽城中院依法依規妥善處理此案。
最終,大豐區市場監管局自行撤銷了原處罰決定,將罰款金額由原來的10萬元調整為1萬元。當事人按新的處罰決定繳納罰款,并向鹽城中院提交了撤訴申請書,申請撤回該案上訴和一審起訴。
2、“兩個菜844元”,游客在張家界遭出租車與飯店聯手宰客
2月3日,有網友報料稱,在湖南張家界旅游時,疑遭遇出租車和飯店聯手宰客。
陳女士稱,當時打車被出租車司機推薦到一家叫“土家園”的飯店,服務員推薦招牌菜:娃娃魚和打鼓皮,還說兩個菜就夠吃了。后面看飯店評價不好,出去一問魚258一斤,結賬的時候發現兩個菜居然要844元!她認為該價格不合理。隨后,撥打12345舉報。
針對有消費者反映“在張家界旅游時疑遭出租車和飯店聯手宰客”一事,2月5日,張家界永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稱,已第一時間介入調查,工作人員現場確認涉事飯店明碼標價等情況屬實。對于消費者質疑的“出租車和飯店聯手宰客”問題,永定區市監局已將其列為重點調查對象。目前,永定區市監局已請公安部門協助調取出租車相關數據,核查是否存在違法行為。永定區市監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若發現違法行為,監管部門一定會依法嚴肅處理。”此外,永定區市監局已與當事游客取得了聯系,對方表示愿意支持調查工作。“目前調查工作正有序推進,后續會及時發布詳細的情況通報。”
2月6日,張家界市永定區旅工委辦公室發布情況通報稱,近日,有網友稱“疑似遭遇出租車與飯店聯合宰客”。關注到該事件后,永定區立即依法開展了聯合調查,發現涉事餐飲店“土家園”存在支付出租車司機回扣招攬客人等宰客行為。目前,已責令涉事經營主體停業并對其進行立案調查。
3、四川瀘州規定“農村聚餐不得使用四季豆等”引熱議
近日,四川瀘州發布消息,新的《瀘州市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規范》于2月23日起施行。其中,“不得使用野生菌、發青發芽土豆、新鮮生黃花、四季豆等高風險食品原材料”這一新規定引發熱議。有網友反對,認為“管得寬”,也有網友支持,表示可“規避風險”。
根據《管理規范》,其適用于瀘州市行政區域內,單次聚餐100人以上(含100人)的農村集體聚餐監督管理工作,包括瀘州市行政區域以外的鄉廚在瀘州市內承辦的農村集體聚餐活動。
據了解,在瀘州出臺此次《管理規范》前,2020年8月出臺并沿用至今的《四川省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辦法》中,也明確規定“不得使用野生菌、發青發芽土豆、新鮮生黃花、四季豆等高風險食品原材料”。
瀘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稱,新的《管理規范》有著堅實的法律基礎。針對人員比較多又集中的場合,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結合瀘州實際,不僅出臺管理規范,也發布了校園食品安全提示,根據要求,這些高風險食品原材料,不僅在農村集體聚餐禁止使用,學校食堂亦有明確規定禁止使用。
4、辛選集團直播時涉虛假宣傳被罰175萬元
近日,辛選集團關聯公司廣州辛選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違法行為,被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75萬元。
處罰事由顯示,當事人通過某平臺直播間為合作方推廣“合普諾愛畢可”“愛樂倍佳艾必可”“九芝堂艾草三伏貼”等產品。消費者通過直播間鏈接跳轉至合作方在某平臺開設的店鋪購買上述商品。當事人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在商品賣點卡宣傳內容之外,存在夸大宣傳、虛構商品功能性能等欺騙、誤導消費者的違法行為。
此前,抖音打假博主“桃白白 style”曾發布視頻,質疑辛有志帶貨的“合普諾Epicor愛畢可酵母調制乳粉”涉嫌虛假宣傳,并稱已向廣州市場監管部門進行了實名舉報,且舉報已獲受理。事件梳理如下:
據悉,2024年10月19日,辛選集團創始人辛有志(網名“辛巴”)及其徒弟“蛋蛋”在直播中推介“合普諾”調制乳粉時,宣稱該產品具有治療鼻炎、發燒、腳氣、口氣、蕁麻疹等多種癥狀的功效,并且能夠在兩小時內顯著提高免疫力。
2024年11月6日,“桃白白style”向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實名舉報。
2024年11月25日,辛選集團旗下的官方賬號“辛選小助理”發布了題為《關于啟動“守衛者1號計劃”及相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在公告中,辛選集團針對帶貨的“合普諾調制乳粉”做出聲明,強調經過檢測,產品本身并無質量問題,但主播在講解產品時存在措辭不當的問題。為了妥善解決消費者的疑慮,辛選集團決定對當天銷售的所有產品進行退款處理,并表示對于已發貨或被動退款的用戶,如果有任何疑慮,可以申請退一賠三的補償。
2025年2月6日,博主“桃白白style”發布了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的舉報處理答復書,其中顯示,經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發現,廣州辛選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直播過程中確實存在夸大宣傳、虛構商品功能和性能欺騙、誤導消費者的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該公司停止虛假宣傳行為,并對其處以175萬元罰款。
5、食品安全事件頻發
事件一:店員在熟食區做不雅行為?知名便利店回應
2月19日,網友發視頻稱在上海外灘旁一家711便利店,看到店員在熟食區做出不雅行為,引發關注。隨后,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對此,2月19日晚,711便利店發文回應稱,部分視頻在未經調查核實之情況下,被剪輯、制作成為具有誤導性的視頻并發布到網絡平臺。請立即撤除并停止傳播。
經公司核實,視頻當事人并未對顧客做出不雅行為。因為該員工身體突發不適,而做出令顧客誤解的肢體動作,公司對此深表歉意。
公司已經按照規章制度對該員工進行處罰,同時要求全部門市再次檢視和落實作業規范,并愿意接受政府相關單位的監督檢查。
事件二:學校食材配送公司將大批豬肉扔地上 市監局回應
2月18日,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幾段視頻顯示:湖南省新寧縣一家負責學校食材配送公司將大批豬肉扔在室內地板上,在其邊上活動的工人沒有穿制服,也沒戴帽子及口罩,引發外界關注。
2月18日晚,涉事公司總經理羅先生表示,網傳視頻確系發生在該公司場地,但堆放豬肉的地面是干凈衛生的,且地板的瓷磚也已消毒。對工人穿鞋子在豬肉邊上走動一事,羅先生表示:“我們工人沒有走出外面,一直在室內活動,且他們的鞋子也套了袋子。”羅先生稱,相關視頻在網上流傳后,當地市場監管局和教育局等部門也已介入調查,“豬肉沒問題,是安全衛生的。”羅先生說,“我們負責全縣10萬名中小學生的豬肉供給,每天給學校供應1萬多斤豬肉。”
2月19日下午,新寧縣市場監管局回應表示,該局已對部分豬肉擺放在地上、從業人員未穿戴工作衣帽等問題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同時將該批次尚未使用的豬肉召回封存,并進行現場抽樣送檢。目前,該事項正在依法處理中。
事件三:消費者疑似在丸子中吃出耳塞?知名品牌客服回應
2月18日,廣東一位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發帖爆料稱,其在安井旗艦店購買的丸子中吃出一枚疑似耳塞的塑料異物。隨后,消費者聯系客服要求賠償,但客服回應稱,由于產品已經開封,無法核實情況,因此無法進行賠償。客服還表示,產品經過攪拌工藝,理論上不會存在完整異物,但可以為消費者特殊申請退回12元。對此,評論區有其他網友指出,該異物可能是工廠車間里掉落的降噪耳塞。
對此,安井食品集團的官方客服回應稱,目前無法確定異物是原本存在于產品中,還是在開封后從外部進入的,因此異物來源存在爭議。后續,質量部門將對此事進行核實處理。
事件四:濟南一餐廳員工在后廚小便?各方回應
2月24日,山東濟南一位網友發視頻稱,濟南世茂天城一餐廳后廚內,有人撒尿。
爆料網友拍攝的視頻顯示,在一家餐廳后廚,一男子右手在胸前,左手在腰部,站定一會兒后走向后廚其他地方,能看到其右手拿著手機。拍攝網友表示,該人員疑似在后廚小便,店鋪系在濟南世茂天城的一家川菜館。
2月25日,該飯店老板表示,系拍攝角度導致的誤會,后廚人員當時只是在玩手機,并非小便。
濟南天橋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稱,目前相關工作人員已前往現場調查。
天橋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經了解,視頻中員工站立的位置是沖洗蔬菜處,因是背對著鏡頭,通過視頻無法直接看出是否在小便,此處也無監控,涉事員工和店主均否認存在小便行為,店主已經報警。除此之外,從現場檢查情況來看,店內證照齊全,工作人員也都有健康證明,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和公安部門均對此事進行進一步調查處理。
事件五:吉祥航空回應向乘客提供過期堅果
2月24日,一網友反映,其乘坐吉祥航空航班時,乘務人員給乘客發放的堅果包過期了10天,有乘客發現后,機組承諾給予1000元的補償,但要求簽署保密協議。
網友發布的圖片顯示,一包堅果零食的包裝袋上寫有“吉祥航空”字樣,生產日期為“2024年8月13日”,保質期則為“6個月”。在發布這張圖片時,該網友還配文寫道:“已經過期十天的堅果包。”
24日晚,吉祥航空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為彌補服務過失,在航班抵達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向旅客致歉,并提供1000元/人服務補償金。針對此次事件,公司立即開展事件調查并視調查結果對責任人嚴肅問責。為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公司重新梳理了外站回程航班堅果類的小零食配送流程,完善機上核查機制,同時建立更完善的監督機制,確保同類問題不再發生。
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康橋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表示,市場監管局已經收到相關情況反饋,他們會就此事做進一步調查處理。
事件六:顧客曝在火鍋中吃出刀片牙齦受傷 各方回應
近日,有網友發圖文反映稱在鄭州一家海底撈火鍋的餐品中疑似吃出刀片,導致口腔、牙齦被劃傷,引發關注。
2月14日,白先生自述在河南省鄭州市海底撈火鍋(富田·新天地店)就餐時吃出刀片,導致口腔牙齦被劃傷。他稱,2月4日在一份貢菜肉丸中吃出一個大概1到2厘米的斷裂生銹刀片,擦了一下發現口腔內有輕微出血,但感覺不是很嚴重,當場便沒有追究,只是退了相關菜品,也沒有要求店方免單。回家后檢查發現口腔內有兩道豁口火辣辣的疼,店方讓去打破傷風針并承諾會報銷,但是打針后打針部位出現過敏潰膿,再聯系時店方并未負責,還要求證明打破傷風針是由刀片劃傷造成的。事后多次協商均未有結果,店方只建議走法律程序。
針對此事,海底撈回應稱,事發后門店隨即提出陪同顧客去醫院檢查,但均被拒絕;隨后,門店核查白先生吃出疑似異物前所吃菜品為蒸蛋,同時對顧客所點單的蝦滑、貢菜丸子、蒸蛋等,同批次食品進行了仔細排查,經查,該顧客所點產品的資質、出品等均符合標準。目前,門店已主動上報屬地食藥監部門。事情發生以來,針對白先生的賠償訴求,公司積極溝通,但顧客未提供任何就醫憑證。2月13日,白先生報警后,屬地派出所前來門店,警方向白先生確認其身份信息,但其未提供相關身份證件,因此警方建議白先生通過相關律師提取監控。公司建議顧客依法維權,門店將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管城分局航海東路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接到反映,按照流程,若有消費者反映食品安全類的情況,他們會到現場進行食品安全檢查。
事件七:網購堅果發霉變質過期4個月?商家回應
有消費者反映,在天貓某旗艦店購買的巴旦木發霉變質,到手產品過期4個多月。據悉,產品外包裝顯示生產日期為“2024年1月8日”,保質期240天。
之后,消費者與商家協商,但客服解釋是因為使用活字印章時放錯了數字,導致生產日期早了一年,愿意支付運費召回相關商品,做退貨處理。
消費者認為,“錯印”的解釋有可能是商家的說辭,此類行為已經構成銷售不合格食品,要求退一賠十。雙方未協商一致。
隨后,在天貓的“嘴不讓旗艦店”首頁發布一則《公告》稱:“我司生產的商標為(嘴不讓)部分產品,經我司調查核實,包裝袋打印設備為活字印章,活字印章使用時間過長會有磨損,導致放錯了數字,因此導致正確生產日期2025年1月8日,變成了2024年1月8日,實際生產日期是2025年1月8日。包含以下產品:開心果、夏威夷果、特大腰果和大顆粒腰果、碧根果、巴旦木、特大顆粒松子、大顆粒松子,均是凈含量500g/罐,發貨時間為2025/1/7-2025/1/10這個區間的訂單,特此發出召回公告,來回運費商家承擔,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我們會加強生產管理,認真檢查細節問題。”
針對趙女士的遭遇,店鋪客服表示,食物發霉變質的情況需要核實后才能確認,生產日期是印刷出錯導致,店鋪會和消費者協商處理。天貓平臺客服表示,趙女士的訴求已有專員介入處理,會盡快與當事人聯系。
該禮盒的生產商為杭州臨安區穎溪貿易商行。杭州市臨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將安排執法人員對此事進行核查。
事件八:官方回應乘客稱在高鐵買到過期方便面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大理開往成都東的G2838列車上,有工作人員售賣過期四年的方便面。
2月8日,目擊者王女士回憶,7日乘坐G2838列車,有對夫妻給孩子買方便面吃,孩子嘗出味道不對,才發覺盒子包裝上顯示2021年到期。“這個媽媽很憤怒,抱著方便面在車廂走動,通知大家不要買。列車工作人員勸阻他們,說對不起,自己也不知道。”王女士稱,其他乘客知道此事也很氣憤,紛紛指責。之后,有乘警前來維持秩序,將家長勸開,告知大家工作人員已被開除,“她(工作人員)還哭了”。媒體檢索發現,高鐵有禁止售賣方便面的規定。有網友猜測,上述情況或許是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
對此,鐵路12306的客服表示,已知曉此事,將核實調查,具體情況需等待官方通報。
2月8日,成都鐵路局重慶客運段發文回應,旅客購買的是保潔員韋某自帶的方便面,已對其停職調查。
6、事關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市場監管總局公開征求意見
為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規范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行為,防范全鏈條食品安全風險,市場監管總局擬對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實施許可管理,研究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聚焦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許可準入事項,擬在現行《食品安全法》中增加條款內容為:“第XX條 國家對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應當具有與所運輸食品相適應的交通工具、容器、作業人員和管理制度,并依法取得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準運證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審核申請人提交的前款規定要求的相關資料,對符合規定條件的,準予許可;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不予許可并書面說明理由。重點液態類食品目錄由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會同交通運輸管理等部門制定,經國務院批準后執行。”
將第一百三十二條修改為“第XX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許可從事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違反本法規定,未按要求進行食品貯存、運輸和裝卸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并吊銷許可證。”
7、網紅主播帶貨牛排涉嫌虛假宣傳被立案調查
2024年12月,打假博主@蛙哥出擊發視頻稱,粉絲過億主播蛋蛋在直播間推薦的一款牛排涉嫌產品標簽虛假標注,引發關注。
據悉,消費者郵寄樣品送檢結果顯示,牛排中檢出了焦磷酸鈉、D—異抗壞血酸、檸檬酸鈉等添加劑成分,但配料表中并沒標注。主播蛋蛋稱,該款牛排配料表非常干凈,而且在配料表明確標明了牛排為速凍調制食品,此外還多次宣稱牛排為原切、現切產品,涉嫌誤導性、虛假宣傳。
2024年12月5日,生產商所在地市監部門對涉事生產企業立案調查。
2025年2月6日,“蛙哥出擊”表示,對于牛排產品標簽涉嫌虛假標注問題,生產商屬地市監部門仍在調查中。媒體致電生產商所在地山東省曹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詢問調查結果,工作人員稱,“近期會對涉事生產企業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
2025年2月6日,海南省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表示,收到消費者反映后,對主播蛋蛋直播售賣的牛排涉嫌虛假宣傳問題,已立案調查。
8、湛江一高中就“不許學生帶面包入校”致歉
2月18日晚間,廣東湛江農墾實驗中學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情況說明,就“不允許學生帶面包入校”一事致歉。
湛江農墾實驗中學表示,中小學生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合理膳食是保證健康的基礎。為保障學生健康,學校根據有關規定,禁止高油、高脂、高糖類零食及無衛生保障的食品入校,但在執行規定過程中,由于部分工作人員對學校規定理解不透徹,誤將合規食品(如面包)納入禁帶范圍。
事件發生后,我們認真聽取學生、家長及營養專家的意見,綜合各種因素考慮后,學校決定在原有允許學生攜帶適量牛奶、水果、面包的基礎上,允許學生攜帶少量零食、泡面(非油炸類)進校園,同時,我們也將進一步做好食堂管理及夜間加餐服務,滿足學生需求。
9、巴奴老板回應“月薪5千別吃火鍋”
近日,巴奴火鍋創始人杜中兵在“毛肚火鍋發展研討會”的直播中表示“月薪5000你就不要吃巴奴,哪怕吃個麻辣燙”言論,引發了網友爭議。
2月27日,巴奴火鍋老板杜中兵對爭議事件作出回應。他表示,“火鍋不是服務底層人民”“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鍋,吃些麻辣燙就好了”等幾句話不是連在一起說的。如果連在一起說,就把他的真實本意曲解了。
杜中兵隨后闡述了真實的情況和背景:“當提到火鍋行業的發展時,我說過去的火鍋還是很便宜的,但是隨著這幾年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貴,甚至超過了很多的中餐,變得使底層越來越難以消費火鍋。當然這不是好的現象,但是一個品牌沒有自己的定位,更難以做好。因為要是想做好一個品牌,總要有自己標準和取舍,才能使自己的企業長期經營。大家長期罵巴奴貴,我的壓力非常大。”他表示:“所以我提到,如果大家經濟條件還沒那么好,特別是像一個學生,剛進入社會,只有5000塊錢的工資,是不是忍一忍,不要高消費,少吃一些火鍋,甚至不吃火鍋不吃巴奴,我們是不是也不缺什么,因為我們延遲一下滿足,把錢花在自己的成長上,是不是讓自己變的越來越好,這是我真實的本意。如果我表達得不清楚,是我的原因和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