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2018年食品生產監管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8-06-07 971
核心提示:各市(州、長白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梅河口市、公主嶺市、琿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會議和
各市(州、長白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梅河口市、公主嶺市、琿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會議和全省市(州)局長座談會精神,創新推進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按照省局2018年工作部署要求,現將《2018年食品生產監管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工作計劃,細化任務分工,抓好貫徹落實。
 
    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8年3月28日
 
    2018年食品生產監管工作要點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食品生產監管工作總的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食品安全戰略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新食品安全治理,深入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繼續深化食品生產許可制度改革,著力完善食品生產監督檢查體系,推動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圍繞落實上述要求,現提出2018年工作要點如下:
 
    一、著力深化食品生產許可制度改革
 
    (一)完善食品生產許可制度。一是加大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下放力度。按照省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放管服”要求,2018年擬將肉制品、乳制品、飲料、酒類、特殊膳食食品、其他食品、食品添加劑共7大類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由省局下放到市(州)和擴權試點縣局。各市(州)局也要結合轄區實際情況,適時研究向縣(區)局下放審批權工作。二是建立核查員分級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全省食品生產許可核查員管理辦法,按照“誰使用、誰培訓、誰管理”的原則,分級建立核查員庫,加強核查員培訓與考核工作,提升核查員履職能力。三是協調推進食品生產許可電子化管理系統開發建設,盡快實現食品生產許可全程電子化,促進食品生產許可工作提質增效。
 
    (二)強化食品生產許可管理。一是督促指導各地食品生產許可監管責任機構認真履行監管職責,準確把握食品生產許可法規尺度和政策界限,嚴格依法依規實施許可。強化許可與監管信息互通共享,實現行政許可與日常監管的有效銜接。二是加強對食品生產許可工作指導和監督檢查。按照“雙查”和下管一級的原則,繼續組織開展許可工作質量監督檢查。三是切實加強食品生產許可數據的日常管理和分析應用,做好許可數據的錄入、傳輸和報送工作,做到市縣局與省局、省局與國家總局許可數據的無縫對接。
 
    二、著力完善基于風險管理的監督檢查體系
 
    (三)完善監督檢查制度體系。一是繼續落實“夯實一個基礎、用好三種方式”的監督檢查工作思路,著力構建以風險分級管理為基礎、以企業自查為前提、以日常檢查為保障、以飛行檢查為重點、以體系檢查為補充的食品生產監督檢查工作體系。二是強化食品生產風險分級管理制度落實,根據企業年度信用情況做好風險分級動態調整工作,建立風險分級監管檔案,嚴格按照風險分級確定的頻次開展日常監督檢查。三是研究制定企業自查管理辦法,指導督促企業圍繞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法定義務,按照風險分級確定的頻次全面開展自查,通過企業自查推動提升企業食品安全風險自管自控能力。
 
    (四)完善監督檢查責任體系。一是明確省局檢查責任。省局以飛行檢查為主、體系檢查為輔。飛行檢查主要針對2017年國抽不合格的中低風險食品生產企業進行;體系檢查主要針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進行。二是明確市(州)局檢查責任。市(州)局以日常監督檢查和飛行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日常監督檢查主要針對本轄區大型和高風險企業進行,要建立日常監管企業清單,承擔起對轄區內重點企業的日常監管責任;飛行檢查主要針對本轄區2017年省抽不合格的食品生產企業進行(抽檢不合格企業名單見附件)。三是明確縣(區)局檢查責任。縣(區)局主要負責對本轄區內食品生產企業的日常監督檢查(市州局負責日常監管的企業除外),做到檢查企業一家不落,檢查頻次一次不少。
 
    (五)完善監督檢查協作體系。一是強化社會協同。鼓勵各級監管部門和食品生產企業根據自身實際,引入食品安全社會第三方機構進行檢查和評價,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群眾監督作用,推動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體系。二是強化部門聯動。鼓勵部門之間對食品生產監督檢查中共性和難點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實現監管信息共享,鼓勵各級監管部門之間開展跨區域的交叉互檢,強化食品安全聯防聯控能力。
 
    三、著力提升食品安全風險防控能力和科學治理水平
 
    (六)加強特殊和高風險食品監管。一是做好特殊食品注冊申報的政策咨詢和前期輔導工作,抓好特殊食品產品(配方)注冊與監管工作的銜接,防范特殊食品安全風險。二是加強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監管,組織開展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專項檢查和體系檢查,明確落實市(州)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日常監管責任。三是加強對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劑等高風險食品監管,深入排查風險隱患,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升監管的靶向性。
 
    (七)加強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監管。一是認真落實對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的日常監管責任,要針對大型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情況認真開展監督檢查,指導督促大型企業搞好食品安全狀況自查。二是繼續推進大型食品生產企業實施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良好生產規范(GM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22000)等,并率先在長春市的大型企業全面實施。三是繼續嚴格落實全生命周期監管措施,督促大型食品生產企業通過“前延后伸”實施全產業鏈監管,切實防范“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風險,發揮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八)加強食品加工小作坊監管。一是把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列為年度監管重點工作,建立完善食品加工小作坊監管的制度措施,市、縣兩級要結合轄區實際因地制宜抓好食品加工小作坊監管工作。二是繼續做好食品加工小作坊普查摸底工作,動態掌握食品加工小作坊基本情況,監管責任單位要建立健全食品加工小作坊監管臺賬。三是按照打擊取締一批、規范發展一批、轉型升級一批的總體思路,實施“小作坊食品安全三年提升計劃”。2018年,重點推進白酒加工小作坊的綜合治理工作,年底前白酒小作坊持證率要達到100%,未獲得生產許可證的白酒小作坊堅決予以取締。四是加強對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監督檢查和監督抽檢工作,尤其對生產加工白酒、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等重點品種的小作坊要加大監督檢查和監督抽檢的力度,確保食品加工小作坊產品質量安全。
 
    (九)加強食品生產追溯體系建設。一是以重點食品生產企業為對象,以建立全過程追溯記錄為核心,以國家總局“三個指導意見”和省局重點食品追溯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為依據,深入推進嬰幼兒配方乳粉、白酒、食用植物油等重點食品企業追溯體系建設。二是加大對企業全過程記錄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重點檢查企業在原輔材料采購驗證、生產過程控制、食品添加劑使用、產品出廠檢驗、產品銷售等記錄情況,對無記錄或記錄不規范、不完整、不真實等行為,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十)統籌推進監管信息化建設。一是協調推進全省食品生產電子監管平臺建設工作,爭取系統早日上線運行。二是搞好電子監管系統的使用培訓,組織研發機構赴各地進行巡回培訓,各地要做好日常監管和檢查信息的實時錄入和上傳工作。三是做好移動檢查終端設備的采購配備工作,省局已經下撥了市縣兩級采購配備移動檢查終端設備的專項經費,各地應按照文件要求盡快完成設備采購配備工作,確保在系統上線運行后投入使用。
 
    四、著力加強食品生產監管隊伍建設
 
    (十一)加強隊伍能力建設。一是結合重點工作部署和食品生產監管工作實際,強化食品生產監管法規制度宣貫和監管業務培訓,切實提升各級人員的監管能力與服務水平。二是落實分級培訓責任,省局負責對市(州)局監管業務骨干和縣(區)局監管負責人以及市、縣兩級食品生產許可核查業務骨干的培訓,市(州)局負責對本級和縣(區)局其他食品生產日常監管和食品生產許可核查人員的培訓。三是各地要創造條件組織好對轄區食品生產企業法人(負責人)及食品安全總監的培訓工作。
 
    (十二)加強隊伍廉政建設。一是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隊伍廉政建設工作,學習好貫徹好黨內法規和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在組織監管人員業務培訓時,要增加廉政教育內容。二是落實好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各級領導要把廉政建設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要履行好所管理范圍內人員的廉潔從政教育職責,做到業務工作和廉政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確保業務工作開展到哪里,廉政建設就跟進到哪里。


 
地區: 吉林 吉林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