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立法——立法機關回應如何用法律管住餐飲浪費

   2020-12-30 928
核心提示: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前不久,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臧鐵偉就立法機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接受了媒體記者的采訪。 
    法治是解決食物浪費、樹立節約新風的重要方式
 
    記者:加強立法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有何重要意義?
 
    臧鐵偉: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人口眾多、耕地淡水資源相對不足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我國現在能夠比較穩定地實現糧食基本自給,這是國家和人民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相當的代價才做到的,十分不易,應當倍加珍惜。立足國內基本解決我國人民吃飯問題,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也是我國一以貫之的大政方針。
 
    節約糧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內容。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早已家喻戶曉。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多種措施,開展“光盤行動”,大力整治浪費之風,“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特別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受講排場、比闊氣、愛面子等不良風氣和不科學、不文明消費習俗的影響,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不珍惜、不愛護糧食甚至浪費糧食、食物、食品的現象依然存在,時常反復,成為一個頑疾,人民群眾對此反映強烈、深惡痛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些國家出現糧食短缺問題,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必須高度重視。
 
    法治是解決食物浪費、樹立節約新風的重要方式。必須加強防治食物浪費立法,通過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物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減少和杜絕糧食收儲過程中和食品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中的浪費現象,以法治方式進行綜合治理,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和各相關環節中的糧食、食物、食品浪費行為,改變餐飲消費陋習,倡導以節約節儉為核心理念和價值導向的文明消費方式、生活方式。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要求的必然要求和實際行動,也是得民心、順民意之舉,有利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反對餐飲浪費、樹立勤儉節約的文明新風尚。
 
    現有法律規定比較分散和原則,可操作性較差
 
    記者:現有的法律規范在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方面有哪些規定,存在哪些不足?
 
    臧鐵偉:我國憲法在總綱中明確規定:“國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農業法等相關法律對珍惜和節約糧食作了原則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循環經濟促進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中也體現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憲法精神。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規定:“倡導健康飲食習慣,減少不健康飲食引起的疾病風險。”今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民法典在總則編第一章中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除法律規定外,還有一些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和黨內法規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生活方式等也作了規定。這些規定在實踐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總體上看,我國現有法律法規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規定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比較分散、比較原則,可操作性較差;二是缺乏更有針對性的約束措施和引導措施,系統性治理機制尚未建立;三是一些有具體內容的規定層級不高,適用范圍有限,實際執行效果也不夠理想;四是尚未形成全社會共同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法治與德治需要協同配合。因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正在積極開展專項立法研究,及時制定、完善相關法律。
 
    專項立法與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并行不悖
 
    記者:目前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有哪些加強立法方面的工作考慮和安排?
 
    臧鐵偉: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后,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同志高度重視,第一時間作出批示,要求迅即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同志批示要求,成立工作專班,按照“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要求,抓緊推進專項立法工作研究。專項立法涉及不少具體工作,需要深入研究論證,有關方面協同推進。目前,法工委正在梳理現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以及國外有關法律規定,與各有關部門單位加強溝通協調,注重調動各方面力量和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已將“糧食安全保障法”列為一類立法項目,有關方面正在積極推進法律起草工作。反對浪費糧食、倡導節約糧食等內容,應當在糧食安全保障法中有所反映和體現。下一步,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推進有關專項立法,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努力提出務實管用的約束、規范、引導和懲戒措施,建立健全推進防治食物浪費、倡導食物節約的法律制度機制。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專項立法與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二者并行不悖,角度有所不同,各有側重,我們將認真做好立法銜接。
 
    明確相關主體責任,實行綜合治理
 
    記者:有哪些具體措施和制度機制能夠有效防范、制止和懲治餐飲浪費行為?
 
    臧鐵偉:2013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推進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建設節約型機關。2014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意見》,深入推進反對食品浪費工作,對杜絕公務活動用餐浪費、推進單位食堂節儉用餐、推行科學文明的餐飲消費模式、減少各環節糧食損失浪費、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加強監督檢查等作出規定。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要求,陸續出臺了相關規定,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專項立法奠定了基礎。
 
    我們在具體立法工作中,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堅持問題導向,將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機制上升為法律制度。初步考慮,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以防治食物浪費為重點,加強糧食食物食品加工、儲存、運輸、銷售、收購、消費等環節反浪費、促節約管控,減少各環節浪費損失,明確相關主體責任,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實行綜合治理,形成長效機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文化新風尚提供法治保障。
 
    相關鏈接
 
    全國人大代表建言獻策立法制止餐飲浪費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引起熱議。代表們建議,應明確相關主體責任,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實行綜合治理,加快建立健全推進防治食物浪費、倡導食物節約的法律制度機制。
 
    在糧庫工作了40多年的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柏鄉國家糧食儲備庫主任尚金鎖一直關注著糧食安全問題。尚金鎖說,加強愛糧節糧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切實培養節約習慣。要系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在整治餐飲浪費現象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立法把經實踐檢驗成熟的做法上升為法律制度,加大執法力度,剛性兌現獎懲,在全社會營造“愛惜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濃厚氛圍,將制止餐飲浪費工作進一步推向深入。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認為,雖然吃什么、吃多少是個人的權利,但如果產生大量的資源浪費,就是對社會成本的消耗,威脅到公共利益,就應該納入到法律層面規制。要通過立法營造防治餐飲浪費的氛圍,讓節約糧食觀念深入到消費者心里。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節約糧食不能只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應該站在國家戰略安全的高度重新審視。”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教授建議:一是分步分層推進節約糧食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立法進程。對我國現行與節約糧食、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有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全面梳理,深入調研論證,通過多種立法形式,從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對節約糧食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具體明確規定,在糧食食物食品生產、儲存、銷售及消費等各個環節強化管理,有效減少損失浪費。二是完善約束措施和懲戒機制。對于各種浪費糧食和鋪張消費的行為給予界定,制定懲處措施,讓監管者的管理和整治能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綜合施策倡導形成良好的消費風氣。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需要綜合運用法律、宣傳教育等多種手段,提升國民素質,倡導形成全民節約糧食、杜絕餐飲浪費的良好社會風氣,最終形成良性的消費習慣。
 
    民以食為天,餐飲涉及每個人。制止餐飲浪費,是一件移風易俗的事情。“在立法過程中,應該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見,包括餐飲服務經營者、消費者、外賣平臺等等,充分匯集大家的智慧,把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結合起來。”全國人大代表、吉林敦化市大石頭鎮三道河子村黨支部書記谷鳳杰說。
 
    “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應當以身作則,自覺抵制鋪張浪費。”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說,除了餐飲浪費,還要高度重視糧食收購、加工、運輸、倉儲等環節浪費。為了減少浪費,節約糧食,規范糧食生產、運輸和儲存管理,建議加大農村儲糧科技投入,用科技手段介入糧食流通的每一個環節,穩步推進倉儲和運輸技術進步。督促相關部門和企業嚴格糧食加工標準,為糧食生產、運輸、儲存相關企業制定獎懲制度,將糧食損耗量納入企業考核目標。
 
    全國人大代表、天明集團董事長姜明說,要用實際行動踐行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理念。“立法制止餐飲浪費,要把各地各部門已有的好的經驗做法制度化,使其更具有剛性約束力,成為全社會共同遵循的規則。”(作者:徐雋)


 
地區: 湖北
標簽: 浪費 餐飲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