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下達2015年糧食生產指導性計劃的通知(閩政辦〔2015〕9號)

   2015-02-02 217
核心提示: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直有關單位: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完成之年,繼續保持糧食生產穩定發展意義重大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直有關單位: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完成之年,繼續保持糧食生產穩定發展意義重大。經省政府研究,現將2015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1830萬畝的指導性計劃分解下達(見附件),并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抓好落實。
 
  一、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各地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堅持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狠抓糧食生產不放松。要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山垅田復耕七條措施的通知》(閩政〔2014〕43號),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千方百計確保1830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的完成。要積極推動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細化分級考核辦法,將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鄉(鎮、街道)、行政村,種植任務落實到農戶、到田塊,確保完成糧食播種面積,對計劃完成好的縣(市、區)給予表彰獎勵,充分調動糧食主產區的積極性。
 
  二、認真落實糧食生產扶持政策。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1號)和《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發展糧食生產加強糧食安全工作的意見》(閩政〔2012〕34號)精神,落實好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儲備訂單糧食收購直接補貼、再生稻催芽肥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水稻種植保險、扶持新型經營主體等強農惠農政策,加大對農民宣傳糧食生產扶持政策的力度,及時兌付各項補貼資金,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千方百計引導農民多種糧、種好糧。
 
  三、持續推進糧食產能區建設。省級財政繼續安排糧食產能區建設專項資金,對30個糧食生產重點縣(市、區)內集中連片500畝以上的50萬畝糧食產能區給予扶持。各地要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在抓好現有糧食產能區水稻“五新”推廣基礎上,按照生產技術先進、主體經營能力提升、服務體系健全、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的要求,將糧食產能區建成旱澇保收的穩產區、先進科技的應用區、統一服務的先行區和高產高效種植的示范區。要積極引導和整合農田水利、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基礎建設項目在糧食產能區內實施,確保完成糧食產能區的建設任務目標。
 
  四、大力開展糧食高產創建。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組織實施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以水稻生產為重點,以糧食產能區建設為平臺,依靠科技進步,強化行政推動,開展綠色增產模式攻關,推進標準化的高產高效、綠色環保技術模式。堅持糧食增產與資源節約相結合,努力做到節肥、節藥、節水;堅持農機與農藝相結合,實現農藝的農機化和農機的農藝化;堅持高產更高產與低產變中產、中產變高產相結合。配套推廣高產高效技術,在糧食主產區建立100個以上糧食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促進全省糧食生產均衡增產。要充分整合技術資源,組織栽培、種子、植保、土肥、農機等技術人員,開展專業合作,建立示范點,確定示范內容,落實各項技術措施。
 
  五、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大力培育和發展新型經營主體,打造糧食生產的骨干力量。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多種形式共同發展,大力扶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糧食生產。推行合作式、訂單式、托管式、承包式等服務模式,鼓勵和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從事水稻生產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服務,開展專業化集中育秧、專業化病蟲害統防統治等農業社會化服務,探索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有效供給機制和實現形式。積極引導適度規模經營,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規范流轉,特別是向種田能手流轉,引導發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種經營形式,提高規模效益。
 
  六、努力提升科技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健全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提升科技服務水平。要著眼從育秧到收割的各環節,拓寬糧食生產經營服務規模和范圍,特別要加強糧食產能區和連片種植的村落的社會化服務。要重點培育一批統一育供秧、統一機插秧、統一病蟲害防控、統一耕種收和機械烘干等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向農戶提供代育、代耕、代種、代管、代收、代烘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化服務。要在推廣高產高效多抗新品種、推廣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栽培技術、推進耕地質量建設等“三推”和控肥、控藥、控水“三控”上下工夫。要加大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機插秧、機收再生稻、一季稻“兩早”和脫毒種薯、馬鈴薯稻草包芯、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等關鍵增產技術推廣,實現糧食生產的科技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要在關鍵農時季節組織力量深入田頭開展多種形式和內容的惠農服務活動,幫助農民發展糧食生產,提高種糧效益。要進一步加強與推進農業信息化服務,通過信息技術改造與提升傳統農業,裝備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生產與市場的有效銜接,增強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的主動性和預見性。要加強種子、肥料、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調劑,保障農資供應,強化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等坑農害農行為。
 
  七、切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強化協作,加強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制定完善應急預案,重點防范干旱、臺風、洪澇、低溫凍害等自然災害。要加強病蟲害監測預警和防控,大力推進統防統治,加大對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的技術和物資扶持力度,擴大防控規模,提升防治效果,防止暴發重大病蟲害,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附件:2015年糧食生產指導性計劃分解表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1月22日
    附件 2015年糧食生產指導性計劃分解表 

設區市

面積(萬畝)

全省合計

1830

福州市

160.0

廈門市

11.0

漳州市

176.0

泉州市

228.5

三明市

320.5

莆田市

78.0

南平市

373.5

龍巖市

271.5

寧德市

203.5

平潭綜合實驗區

7.5





 
地區: 福建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