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網絡餐飲平臺企業:
近期,媒體曝光了少數不法外賣商戶租借執照開店,用假地址、假照片等手段欺騙消費者,甚至成為餐飲外賣平臺的熱銷高分店鋪等問題,社會關心、群眾關注。為進一步加強我區食品安全監管,規范網絡餐飲服務經營行為,保障群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現就網絡餐飲平臺企業進一步落實好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促進餐飲外賣服務提供者守法誠信經營的有關事宜提示如下:
一、堅決遵守法律法規。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要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設置食品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建立健全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審查登記、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制止及報告、嚴重違法行為平臺服務停止、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等制度,規范平臺內經營主體外賣服務行為。
二、嚴格審核入網資質。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要加強對平臺內經營主體的日常管理和監測,督促線上餐飲店鋪依法“亮照、亮證、亮規則”,確保公示的證照、許可信息齊全、清晰,便于查看。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經營許可等信息發生變更的,要對接平臺及時更新公示。嚴禁未經許可或證照不全、店面衛生差的餐飲經營單位及非實體店開展網絡供餐服務。
三、加強線下監督核查。根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必須具有實體經營門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且不得超范圍經營”的要求,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與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簽訂食品安全協議,督促落實“明廚亮灶”要求,并通過線下核查、抽查監督等方式,認真核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及聯系方式等登記信息,確保真實有效并依法公示。
四、狠抓從業人員管理。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要督促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履行法定義務,要求店內餐飲食品加工從業人員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有效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并保持良好個人衛生。要推動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安全員扎實履職,確保本實體店加工操作區的環境衛生良好,嚴禁使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和原料。
五、落實協同監管責任。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要按照有關部門監管執法需要,及時提供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主體數據、訂單信息、支付記錄、消費者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等情況。發現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的,要及時采取警示、暫停、終止服務等方式進行處置,并立即報告屬地監管部門。對涉及網上外賣店地址虛假、圖片虛假、冒用執照、衛生臟亂差等類似問題的違法違規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實行“在一個平臺違法違規下線,在各個平臺均不得上線”,直至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完成整改。
六、優化外賣送餐服務。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要加強對送餐人員的食品安全培訓和管理,結合各地實際推廣應用“食安封簽”等措施,督促送餐人員保持個人衛生,使用安全、無害的配送容器。委托送餐單位送餐的,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要敦促送餐單位加強對送餐人員的食品安全培訓和管理,培訓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全區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在今后的經營中要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發揮社會共治作用,堅持問題導向,精益求精管理,帶動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以安全、迅速的服務贏得市場,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安心,堅決守住食品安全底線,全力守護各族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西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