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
1、河南一學校給孩子吃餿饅頭?官方通報
近日,有家長反映河南內黃縣清華園學校餐廳“餐標20多元 給學生吃搜饅頭”,引發網友熱議。
據悉,1月4日,多段關于安陽市內黃縣清華園學校把變質饅頭和飯菜給學生吃的視頻在網上傳播。視頻顯示,許多人聚集在內黃縣清華園學校門前。其中有視頻顯示,學生家長在查看食堂饅頭,并稱“饅頭已經變質有味了”“饅頭讓老鼠啃過”。
對此,1月4日下午,內黃縣清華園學校高中部羌校長回應稱,家長反映情況不屬實,學校不會把變質的饅頭和飯菜給學生吃,視頻里的饅頭是剩余沒來得及清理的饅頭。當地教育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介入調查處理此事。
隨后,1月4日,內黃縣人民政府發布情況通報稱,該校餐廳飯菜質量不高、環境不衛生的問題確實存在,調查組已責令該校豐富菜品種類,提高飯菜質量,保證環境衛生達標;該校餐廳存放的半饃剩饃,實為學生餐后殘留,校方回收后未及時處置,不存在再次利用的情況;對該校校長進行停職處理。調查組將進一步深入調查,如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將嚴肅處理,處理結果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2、“農婦賣150份粉蒸肉判賠5萬”案有了新進展
此前備受關注的“女子賣150碗粉蒸肉被判賠5萬”一案有了新進展,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于去年11月2日作出民事裁定,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準許原告(買家)撤訴;撤銷原一審和二審判決。
事件起源于2022年4月21日,“女子賣150碗熟肉被舉報三無產品”、“女子賣自制粉蒸肉被顧客起訴賠5萬”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起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
據報道,2021年7月,重慶的王女士在微店賣出一批自制的粉蒸肉和燒白后,因產品未貼生產信息標識,被買家舉報為“三無產品”,告上法庭。經過法院一審、二審,王女士均敗訴,要退還4500元貨款并給予十倍賠償,共計約5萬元。法院審理認為,涉案產品在銷售時外包裝未標識生產者信息等必要信息,應認定屬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因此王女士應承擔責任。王女士表示,懷疑對方是職業打假人。
2022年4月22日,重慶一中法院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稱,近期,部分媒體報道了“賣150碗熟肉‘三無產品’被罰案”引發社會關注,經核實該案系上訴人忠縣毛某某土特產經營部與被上訴人邵某某產品責任糾紛案,重慶一中法院已于2022年4月7號做出二審判決。2022年4月22日下午,重慶一中法院派員前往當事人所在的重慶市忠縣馬灌鎮白高村,主動聽取當事人意見,并對當事人享有的訴訟權利進行釋明,告知其如對二審判決不服,可根據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在二審判決生效之日起6個月內提起再審申請。
2022年8月4日,重慶市高院作出民事裁定,提審本案。
3、多家乳企回應“袋裝奶包裝南北差異”
1月10日,“北方袋裝牛奶普遍沒有吸管也沒有插孔”“南北方牛奶居然還不一樣”等相關話題登上熱搜,“袋裝奶包裝南北差異”引發熱議。
事件起源于“南方小土豆”在東北喝袋裝奶要吸管遭拒后發現北方袋裝奶普遍沒有吸管,體驗了一次文化的碰撞。
對此,北方網友表示震驚,“喝了20多年牛奶,頭一次聽說袋裝牛奶有吸管,還有吸管孔的,南方人太精致了”。南方網友則表示“冤”得很,“便利店、小超市、鮮奶店收銀處都有單獨吸管,買袋裝牛奶只要問就會給,習以為常的事沒想到在北方會不正常”。有的網友曬圖以佐證,袋裝牛奶不僅配吸管,還會加一層透明包裝袋,以防在插吸管時牛奶溢出來。
對此,蒙牛乳業方面表示行業內袋裝乳品普遍沒有吸管孔和吸管,蒙牛利樂枕袋裝奶產品情況相同,包裝形式統一,不存在南北方差異。伊利乳業官方客服表示“伊利旗下袋裝奶均未配置插孔和吸管且南北方統一。”此外,北方的完達山、海河乳業表示“袋裝牛奶很少配吸管”,南方的燕塘乳業、皇氏乳業等表示,袋裝牛奶都配有吸管。
4、“預制菜國標報送稿已經出爐”引關注
據報道,預制菜國標報送稿已經出爐,最快的話半年內便會有結果。其中最大的亮點是禁止添加防腐劑,同時必須冷鏈運輸。
據了解,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參與了本次預制菜國家標準體系的構建及相關標準制訂。所長王鳳忠在接受時表示,國標歷經近一年調研,并在行業內進行過多次征求意見,最終于2023年年底形成報送稿,送審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此舉將大幅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有助于行業健康發展,同時也是對去年“預制菜進校園”輿情的積極反饋。
5、知名阿膠品牌廣告違法被罰11萬
近日,東阿阿膠電子商務(北京)有限公司因違反廣告法和價格法,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1萬。
處罰事由顯示,當事人在抖音店鋪直播間發布“男女6歲以上的小孩子……都可以去吃我們的一個阿膠啊”等廣告,未明確“阿膠”是藥品、保健品還是普通食品。同時,保健品阿膠片明確顯示不適用于少年兒童,當事人也無法提供含阿膠成分的普通食品適用“男女6歲以上的小孩子”的科學依據,上述廣告內容構成對商品的性能等表述不準確、不清楚、不明白。
又查,當事人在抖音店鋪直播間發布“阿膠的話,增強我們的某免疫力啊”等聲音加視頻的廣告,與其被批準的廣告類別(文)不一致,且上述廣告在發布前未經有關部門審查。
另查,當事人在抖音店鋪直播間推銷商品時發布阿膠糕“過了母親節的話,要恢復345米”等內容,但數據顯示,活動結束后1個多月時間內,該商品均沒有銷售價為345元的成交記錄,上述推銷內容構成利用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
6、“欺詐宰客”事件頻發
2024年1月,網絡上曝光多起“欺詐宰客”事件,相關話題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案例一:湖南“106元天價麻辣燙”事件
近日,“官方通報湖南一碗麻辣燙106元”的話題上熱搜。
據悉,2023年12月31日,湖南長沙,一女子在地攤遇麻辣燙“刺客”,被老板收取106元一份。視頻中,女子買了一份麻辣燙被老板要價106元,女子認為要價太高要求老板找來空碗一根根夾出來算,老板稱女子點的都是好的,當時怎么不算,吃了再來算。視頻一經發布,引發網絡熱議。
2024年1月2日,長沙市天心區網信辦官方微信發布情況通報稱,近日,有網民反映人民西路與黃興路步行街中心廣場西側交匯處有顧客與一售賣麻辣燙的流動攤販因價格問題發生爭執。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天心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獲悉情況后高度重視,立即依法開展調查,發現該攤販存在非法從事設攤經營、未明碼標價等違法行為;同時了解其已于當場全額退還顧客購買麻辣燙的106元。目前,已依法依規對其違法行為進行處理,并將進一步加強對轄區流動攤販的管理。
案例二:西雙版納一游客點餐稱一盤蝦13只108元?市監局回應
近日,一名在云南西雙版納游玩的游客發布視頻稱在當地一川菜館消費一盤白灼蝦13只,收費108元,引發了眾多討論。
1月2日上午,景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監控到相關信息后,1月1日,西雙版納州和景洪市兩級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就到視頻中的餐館進行了現場調查核實、取證。經現場核實了解,該消費者點了5道菜,共計在店里消費260元,其中,白灼蝦在價目表上明碼標價88元,由于小工服務員不熟悉業務,報價給消費者是108元,但實際結算時,老板發現報錯價格后,及時給消費者解釋,白灼蝦非108元而是88元,并最終按照88元進行收費。網絡所說的一盤蝦108元,與實際調查不符。市場監管局將持續對商家亮照經營、明碼標價、誠信經營進行監管。事后,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也向該名游客對實際情況進行了解釋說明。
案例三:監管部門回應“6人吃481元麻辣香鍋”一事
“天價麻辣香鍋,誰家一頓飯500元的麻辣香鍋!”1月4日,一網友在一短視頻平臺發布視頻,稱其在位于湖南省長沙市黃興南路步行街大長沙美食城內椒皇麻辣香鍋就餐,一頓消費金額近500元,4塊方便面100元,且店家在其結賬時未告知消費金額,質疑該店存在宰客現象。視頻發布后立即引發網友熱議。
據悉,根據經營戶提供的顧客消費清單、現場視頻,游客一行6人,購買了4盆食材,視頻中提到的4塊方便面是和部分蔬菜一起稱重計價,金針菇和豆制品等是一起稱重計價,另有海鮮肉類、葷菜類各一盆,合計消費481元。其中海鮮類、肉類129.31元,葷菜類 100.46元,時蔬104.3元,豆制品、菌類125.5元,米飯12元,鍋底10元。
1月5日上午,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現場展開調查。坡子街市場監管所所長楊貫杰表示,經過現場調查發現,該門店證照齊全,所有品類均按要求明碼標價,現場檢查其電子計價秤也并未發現問題。“我們也一直積極與發帖人取得聯系,目前撥打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案例四:三亞攤販賣水果“三斤變二斤”被罰
1月20日,有網友反映“在三亞購買水果三斤變成二斤”的問題。
對此,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情況通報稱,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已找到該流動攤販,經調查該網友反映屬實,已依法啟動對其行政處罰30000元的程序。
案例五:游客在桂林一米粉店遇到陰陽菜單,官方發布情況通報
1月20日,有游客爆料稱,在桂林一家餐飲店遇到了陰陽菜單的情況,游客吃米粉要10元,而本地人只要5元。爆料視頻中,男子說當地人表示很多餐館都是這樣的陰陽菜單。墻上標著的是貴的菜單,本地人吃就是恢復平價。
對此,1月21日,廣西桂林市秀峰區人民政府發布關于游客反映正陽步行街某餐飲店米粉陰陽菜單問題的情況通報稱,關于上述游客反應的問題,秀峰區高度重視,由市場監管、文旅等部門組成調查組進行調查核實。
經核實,涉事店鋪已辦理營業執照和小餐飲登記證且在有效期內。該店對銷售的幾款桂林米粉在店內均有標價,其中桂林鹵粉標價10元一份。該店在日常經營中,對周邊商戶工作人員也有按6元一份銷售的情況。在游客反映自己購買價格高于其他人后,店員當場退還了4元現金。
依據相關法規,市場監管部門現場送達了整改通知書,對該店進行立案調查、閉門整改。該店主經批評教育后認識到錯誤,承諾今后在店內明確張貼各款米粉銷售價格,誠信經營,確保游客和本地市民以同等價格購買桂林米粉。
案例六:“168元火鍋套餐生菜只有1片葉子”引熱議
1月14日,安徽。一網友發視頻吐槽火鍋店團購的火鍋套餐菜品份量太少,一份生菜里只有一片菜葉。
據網友介紹,菜品都是用茶碗和茶盅裝的,土豆和鴨血僅有4片,鵪鶉蛋和魚豆腐也只有幾個,其他的菜更不能看。
對此,涉事火鍋店門店經理回應稱,客人點的是168的套餐,一共是18道菜,本來就是小份量多份菜,生菜只有一片是因為店里太忙,配菜員疏忽導致,后面已經給客人賠了一份牛肉卷。店內的菜品是不會缺斤少兩的。
案例七:哈爾濱回應“20元羊湯僅5片肉卷”
近日,一男子在社交媒體發視頻吐槽,在哈爾濱紅專街早市花20元買的羊肉湯僅含5片肉卷,引發廣泛關注。
據悉,1月17日,一位到哈爾濱旅游的男子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條視頻,視頻中,男子展示了一碗清湯和幾片羊肉卷,他數了數,發現只有五片羊肉卷。男子無奈地說道:“別笑,不準笑,這是東北20元一碗的羊湯。”同時,他還拍下了涉事攤位的照片,照片上寫著“正宗東北羊湯”幾個大字。
對此,1月20日,哈爾濱道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經過調查核實,該視頻所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為了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市場主辦方已于當日取消了該攤主的經營資格。
案例八:官方回應“顧客吃餃子蘸醋被收費”
1月21日晚,一則“顧客吃餃子剩醋被收費”的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
據悉,1月21日晚上,一男子在網上發布視頻稱,當天晚上,他和一位朋友在浙江嘉興海寧市一家餐館吃飯。兩個人點了幾個菜,加一盤餃子。買單時,老板娘說他們給碟里倒的醋太多,剩下了,很浪費,要收錢。男子認為倒醋的碟子是比較小的吃碟,剩點醋很正常,不應該收費。雙方在視頻中發生爭執。
1月23日,海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網絡反映吃餃子蘸醋被收費一事的調查情況通報”,經查,消費者劉某于1月21日晚在“滿鑫源東北菜館”用餐,并于18時30分支付餐費95元(其中菜金94元、打包盒1元),未有蘸醋費用收取。在剩余菜品打包時,商家看到餐桌上的剩醋,認為用料過多,提醒消費者不要浪費,進而引發雙方口角,劉某于18時34分離店。9分鐘后(18時43分),劉某再次返回店內直接掃碼支付2元后離店。經調閱店內監控視頻、查看消費收費單和走訪調查其他消費者,未發現商家要求收取蘸醋費用的行為。
案例九:特產店疑似賣“假牛肉”?市監局:立案調查
近日,四川成都。女子爆料春熙路一家特產店賣“假牛肉干”引發關注。
據發布者曝光視頻顯示,顧客詢問商家是否是牛肉,商家表示是黃牛肉。顧客讓商家出示成分表遭拒,商家稱是廠家送過來的。隨后雙方發生口角。顧客質疑商家賣的肉是三無產品,欺詐消費者,并現場撥打市場監管部門電話投訴。
1月15日,錦江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回應稱,針對此事,目前正在調查,已有工作人員去現場處理,如若存在問題,不會偏袒商家。
1月16日晚間,當事人發布視頻表示,成都錦江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告知其進展。該工作人員稱,商家涉嫌存在欺詐消費者行為。已經對其立案調查,并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處理。
案例十:官方通報“女子沈陽早市買魷魚被收700元”
近日,沈陽八一早市管理員大聲呵斥商販幫游客維權的視頻引發關注,相關話題#被游客投訴烤魚片攤主已進黑名單#登上微博熱搜。
1月28日,據沈陽市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2024年1月27日上午,和平區八一早市市場管理部門接到群眾舉報,稱其在購買魷魚片時,商販王某某存在誤導消費,涉嫌欺詐行為。市場管理部門立即到達現場處置,為舉報人追回被騙錢款,并取消商販王某某在該市場的經營資格,永久列入誠信黑名單。沈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及沈陽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對此事件高度重視,成立聯合調查組?,F涉案四人被依法傳喚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對其違法行為將依據法律法規嚴肅懲處。
案例十一:江西萍鄉一攤販給冷凍羊肉上色?市監局回應
1月17日,江西萍鄉。一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稱,安源區一菜市場有商戶用色素血給羊肉上色,并賣給顧客。視頻一經發出,引發網友熱議。
據該網友發布視頻顯示,有兩人正在用刷子給案板上的肉涂抹一種紅色液體,疑似為色素血,讓冷凍肉看起來更新鮮,據視頻發布者表示都是冰凍羊肉,他們給羊肉上了色賣到各大菜市場。
1月18日,萍鄉市安源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工作人員表示,確有此事,該情況發生在安源區城南批發市場。調查人員抵達城南批發市場后,發現視頻中的不明紅色液體是現宰殺的羊血,肉塊為冰凍羊肉。為了讓羊肉顏色更鮮艷,該商戶將羊血抹在冰凍羊肉上,期望能賣個更好的價錢。
上述工作人員指出,該商戶的行為涉嫌欺詐消費者,侵犯了消費者的正當權益,調查人員在現場調查完畢后,已將用于涂抹肉塊的羊血及刷子等上色工具扣押,后續也會對其以冰凍羊肉假冒鮮羊肉的行為做出相應處罰。
案例十二:攤主給豬肉涂炭假冒“黑豬肉” ??谕▓螅毫P款1萬元
1月22日,網絡平臺上一則視頻曝出,??诿捞m龍舌坡農貿市場內一豬肉攤主用木炭灰涂抹白豬肉假冒“黑豬肉”,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紛紛質疑該攤主存在將白豬肉涂抹成黑豬肉、以次充好的行為。
針對此事,1月28日,??谑惺袌霰O督管理局美蘭分局發布通報稱,1月22日下午,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美蘭分局在了解情況后,立即聯動海府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前往龍舌坡農貿市場核實處置。
根據輿情線索,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美蘭分局執法人員比對視頻資料,來到拍攝攤位前對該攤販涉嫌以白豬肉冒充黑豬肉進行銷售的情況展開調查。由于現場未發現有攤主在此攤位經營,執法人員聯系市場管理方對該攤位進行核實,鎖定涉事攤販為海口美蘭卓書能豬肉攤。據現場了解,??诿捞m卓書能豬肉攤于1月22日早上經營豬肉但下午不經營,執法人員隨即通知該攤主于1月23日上午到市場監管所里接受調查詢問。
1月23日上午,??诿捞m卓書能豬肉攤攤主卓某能到海府路市場監管所接受調查。經執法人員調查了解到,該攤主于1月22日上午銷售的為白豬肉,系由海南羅牛山肉類有限公司購進,重量為80公斤,價格為11元/斤。卓某能現場出示所購進該批豬肉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
據卓某能稱,由于購進的是白豬肉,豬身外表的膚色黑白相間不一致,為了便于更好的銷售,他便突發奇想,在豬身上用木炭灰涂抹上色,使豬身外表的顏色呈現為灰黑色,讓消費者誤解為黑豬肉的同時,以白豬肉的價格進行銷售。
據悉,??谑惺袌霰O督管理局美蘭分局經調查取證后認定,該攤主的經營行為涉嫌違反了《侵害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的相關規定,依法對其立案查處,處罰款1萬元。
7、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關注
2024年1月,發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發關注。
案例一:60余人同一餐館就餐后發熱腹瀉 官方通報
1月3日,寧夏靈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2024年1月2日12時開始,先后有60余名群眾出現發熱、腹痛、腹瀉等癥狀,陸續到醫療機構就診。該局立即會同衛健、公安等部門展開調查,均為1月1日中午喜耀飯店就餐人員。
經對涉事場所環境及相關食品取樣檢驗,初步確定為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混合感染。目前,已責令涉事飯店停業整改,就診人員身體狀況平穩,除少數留觀外,其余經治療后自行返回家中。
案例二:女子點外賣毛血旺竟吃到鋼絲球 商家、市監局回應
1月15日,遼寧丹東的潘女士反映,她在一家外賣平臺上訂購了一份毛血旺,然而在用餐時卻發現了一團鋼絲球。據潘女士表示,她一開始以為是海帶絲,但是吃到后才發現是鋼絲球,這讓她非常不滿意。她表示,并不需要任何賠償,希望商家可以停業整頓,或者是罰款,以此來懲罰商家的不規范行為。商家表示,他們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如果顧客不滿意,他們可以提供退款或者是補償服務。
隨后,遼寧省丹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介入調查。潘女士提供的監控視頻證實,其打開外賣就發現碗里有鋼絲球,并未食用。1月17日上午,丹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市監局作出讓店家歇業整改的決定,并要求店家向潘女士致歉,雙方已達成和解,潘女士對市監局的處理結果滿意。
案例三:紹興一酒店后廚用烤箱烤鞋 街道辦回應
1月21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浙江紹興會稽山一家酒店的后廚員工在烤食物的烤箱里烤鞋子,引發網友熱議。
據視頻發布者稱自己是在酒店實習,視頻發出后酒店讓其刪除,目前已離職。視頻中,一名穿著白色廚師服的員工,將一雙鞋子放在烤箱里。
1月24日,紹興會稽山街道辦對此事進行回復稱,經檢查,現場發現酒店管理人員已對視頻中點心房內的電烘爐進行了停用,并加貼了封條,街道市場所工作人員對涉事的點心房實施了查封措施,并責令酒店方對此事進行整改,相關后續工作跟進處理。
8、“盒馬線上訂單加收1元包裝費”引關注
近日,“盒馬線上訂單加收1元包裝費”引發關注。多名網友發現,盒馬線上訂單開始收包裝費,網友吐槽如此隨意更改規則“吃相難看”。
盒馬官方客服表示,因為業務調整,從2024年1月1日開始,每單收取1元打包費。如果購買的物品不需要用到塑料袋,例如大米、成箱水果等,可以聯系售后處理。針對有網友反映的,取消訂單不退包裝費的問題,工作人員表示,會根據每個訂單的實際情況處理。
對于收取包裝費,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表示:一方面,消費者是有選擇權的;另一方面,現在的消費者對于綠色環??沙掷m也非常重視,一定會有很多消費者表示“不需要再多一個塑料袋”。其認為盒馬應該給消費者“不用塑料袋”的選項,消費者可以自己將籃子放在門口收貨,我們限塑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夠更少地使用塑料袋。
9、王海稱知名直播間帶貨西梅汁檢出瀉藥 各方回應
1月18日,知名打假人王海發布視頻,稱東方甄選直播帶貨的天萁西梅汁檢出瀉藥。該產品包裝顯示0添加,0蔗糖,0脂肪,并稱該產品沒有任何助瀉成分。王海視頻里稱在該西梅汁里檢測出藥物番瀉苷A和番瀉苷B,其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瀉藥之一。
對此,東方甄選客服稱,該西梅汁可能是直播間合作商家的產品,過于具體的詳細信息需要咨詢商家,如果存在問題會給用戶一個方案。
此外,有媒體以顧客身份,詢問品牌客服此類產品是否含有瀉藥成分,客服回應稱可以保證是0添加的純西梅汁,并出示了檢測報告。檢測報告顯示,此次檢測的是2023年11月17日生產的產品,檢測日期為2023年11月30日到12月15日,相關指標均在合格范圍內??头硎?,關于相關問題,會反饋給公司的相關部門處理。
10、“車厘子價格跳水”等相關話題引關注
每到冬季,車厘子都會成為居民餐桌上的“明星”水果,車厘子價格備受消費者關注。近期,“車厘子每斤便宜60元”“車厘子價格腰斬”“車厘子價格跳水后經銷商不敢囤貨了”等話題頻繁登上熱搜。
據報道,2023年12月31日智利車厘子價格比11月初降低一半,多地車厘子價格“大跳水”,一度引發了大家爭相購買,全國各地網友都在曬自己低價購買的經歷。
據悉,由于車厘子價格波動大,一些經銷商已經不敢囤貨了,害怕會砸在自己手里。已經囤的經銷商為了銷量,只能降價出售。
1、河南一學校給孩子吃餿饅頭?官方通報
近日,有家長反映河南內黃縣清華園學校餐廳“餐標20多元 給學生吃搜饅頭”,引發網友熱議。
據悉,1月4日,多段關于安陽市內黃縣清華園學校把變質饅頭和飯菜給學生吃的視頻在網上傳播。視頻顯示,許多人聚集在內黃縣清華園學校門前。其中有視頻顯示,學生家長在查看食堂饅頭,并稱“饅頭已經變質有味了”“饅頭讓老鼠啃過”。
對此,1月4日下午,內黃縣清華園學校高中部羌校長回應稱,家長反映情況不屬實,學校不會把變質的饅頭和飯菜給學生吃,視頻里的饅頭是剩余沒來得及清理的饅頭。當地教育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介入調查處理此事。
隨后,1月4日,內黃縣人民政府發布情況通報稱,該校餐廳飯菜質量不高、環境不衛生的問題確實存在,調查組已責令該校豐富菜品種類,提高飯菜質量,保證環境衛生達標;該校餐廳存放的半饃剩饃,實為學生餐后殘留,校方回收后未及時處置,不存在再次利用的情況;對該校校長進行停職處理。調查組將進一步深入調查,如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將嚴肅處理,處理結果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2、“農婦賣150份粉蒸肉判賠5萬”案有了新進展
此前備受關注的“女子賣150碗粉蒸肉被判賠5萬”一案有了新進展,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于去年11月2日作出民事裁定,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準許原告(買家)撤訴;撤銷原一審和二審判決。
事件起源于2022年4月21日,“女子賣150碗熟肉被舉報三無產品”、“女子賣自制粉蒸肉被顧客起訴賠5萬”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起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
據報道,2021年7月,重慶的王女士在微店賣出一批自制的粉蒸肉和燒白后,因產品未貼生產信息標識,被買家舉報為“三無產品”,告上法庭。經過法院一審、二審,王女士均敗訴,要退還4500元貨款并給予十倍賠償,共計約5萬元。法院審理認為,涉案產品在銷售時外包裝未標識生產者信息等必要信息,應認定屬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因此王女士應承擔責任。王女士表示,懷疑對方是職業打假人。
2022年4月22日,重慶一中法院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稱,近期,部分媒體報道了“賣150碗熟肉‘三無產品’被罰案”引發社會關注,經核實該案系上訴人忠縣毛某某土特產經營部與被上訴人邵某某產品責任糾紛案,重慶一中法院已于2022年4月7號做出二審判決。2022年4月22日下午,重慶一中法院派員前往當事人所在的重慶市忠縣馬灌鎮白高村,主動聽取當事人意見,并對當事人享有的訴訟權利進行釋明,告知其如對二審判決不服,可根據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在二審判決生效之日起6個月內提起再審申請。
2022年8月4日,重慶市高院作出民事裁定,提審本案。
3、多家乳企回應“袋裝奶包裝南北差異”
1月10日,“北方袋裝牛奶普遍沒有吸管也沒有插孔”“南北方牛奶居然還不一樣”等相關話題登上熱搜,“袋裝奶包裝南北差異”引發熱議。
事件起源于“南方小土豆”在東北喝袋裝奶要吸管遭拒后發現北方袋裝奶普遍沒有吸管,體驗了一次文化的碰撞。
對此,北方網友表示震驚,“喝了20多年牛奶,頭一次聽說袋裝牛奶有吸管,還有吸管孔的,南方人太精致了”。南方網友則表示“冤”得很,“便利店、小超市、鮮奶店收銀處都有單獨吸管,買袋裝牛奶只要問就會給,習以為常的事沒想到在北方會不正常”。有的網友曬圖以佐證,袋裝牛奶不僅配吸管,還會加一層透明包裝袋,以防在插吸管時牛奶溢出來。
對此,蒙牛乳業方面表示行業內袋裝乳品普遍沒有吸管孔和吸管,蒙牛利樂枕袋裝奶產品情況相同,包裝形式統一,不存在南北方差異。伊利乳業官方客服表示“伊利旗下袋裝奶均未配置插孔和吸管且南北方統一。”此外,北方的完達山、海河乳業表示“袋裝牛奶很少配吸管”,南方的燕塘乳業、皇氏乳業等表示,袋裝牛奶都配有吸管。
4、“預制菜國標報送稿已經出爐”引關注
據報道,預制菜國標報送稿已經出爐,最快的話半年內便會有結果。其中最大的亮點是禁止添加防腐劑,同時必須冷鏈運輸。
據了解,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參與了本次預制菜國家標準體系的構建及相關標準制訂。所長王鳳忠在接受時表示,國標歷經近一年調研,并在行業內進行過多次征求意見,最終于2023年年底形成報送稿,送審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此舉將大幅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有助于行業健康發展,同時也是對去年“預制菜進校園”輿情的積極反饋。
5、知名阿膠品牌廣告違法被罰11萬
近日,東阿阿膠電子商務(北京)有限公司因違反廣告法和價格法,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1萬。
處罰事由顯示,當事人在抖音店鋪直播間發布“男女6歲以上的小孩子……都可以去吃我們的一個阿膠啊”等廣告,未明確“阿膠”是藥品、保健品還是普通食品。同時,保健品阿膠片明確顯示不適用于少年兒童,當事人也無法提供含阿膠成分的普通食品適用“男女6歲以上的小孩子”的科學依據,上述廣告內容構成對商品的性能等表述不準確、不清楚、不明白。
又查,當事人在抖音店鋪直播間發布“阿膠的話,增強我們的某免疫力啊”等聲音加視頻的廣告,與其被批準的廣告類別(文)不一致,且上述廣告在發布前未經有關部門審查。
另查,當事人在抖音店鋪直播間推銷商品時發布阿膠糕“過了母親節的話,要恢復345米”等內容,但數據顯示,活動結束后1個多月時間內,該商品均沒有銷售價為345元的成交記錄,上述推銷內容構成利用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
6、“欺詐宰客”事件頻發
2024年1月,網絡上曝光多起“欺詐宰客”事件,相關話題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案例一:湖南“106元天價麻辣燙”事件
近日,“官方通報湖南一碗麻辣燙106元”的話題上熱搜。
據悉,2023年12月31日,湖南長沙,一女子在地攤遇麻辣燙“刺客”,被老板收取106元一份。視頻中,女子買了一份麻辣燙被老板要價106元,女子認為要價太高要求老板找來空碗一根根夾出來算,老板稱女子點的都是好的,當時怎么不算,吃了再來算。視頻一經發布,引發網絡熱議。
2024年1月2日,長沙市天心區網信辦官方微信發布情況通報稱,近日,有網民反映人民西路與黃興路步行街中心廣場西側交匯處有顧客與一售賣麻辣燙的流動攤販因價格問題發生爭執。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天心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獲悉情況后高度重視,立即依法開展調查,發現該攤販存在非法從事設攤經營、未明碼標價等違法行為;同時了解其已于當場全額退還顧客購買麻辣燙的106元。目前,已依法依規對其違法行為進行處理,并將進一步加強對轄區流動攤販的管理。
案例二:西雙版納一游客點餐稱一盤蝦13只108元?市監局回應
近日,一名在云南西雙版納游玩的游客發布視頻稱在當地一川菜館消費一盤白灼蝦13只,收費108元,引發了眾多討論。
1月2日上午,景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監控到相關信息后,1月1日,西雙版納州和景洪市兩級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就到視頻中的餐館進行了現場調查核實、取證。經現場核實了解,該消費者點了5道菜,共計在店里消費260元,其中,白灼蝦在價目表上明碼標價88元,由于小工服務員不熟悉業務,報價給消費者是108元,但實際結算時,老板發現報錯價格后,及時給消費者解釋,白灼蝦非108元而是88元,并最終按照88元進行收費。網絡所說的一盤蝦108元,與實際調查不符。市場監管局將持續對商家亮照經營、明碼標價、誠信經營進行監管。事后,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也向該名游客對實際情況進行了解釋說明。
案例三:監管部門回應“6人吃481元麻辣香鍋”一事
“天價麻辣香鍋,誰家一頓飯500元的麻辣香鍋!”1月4日,一網友在一短視頻平臺發布視頻,稱其在位于湖南省長沙市黃興南路步行街大長沙美食城內椒皇麻辣香鍋就餐,一頓消費金額近500元,4塊方便面100元,且店家在其結賬時未告知消費金額,質疑該店存在宰客現象。視頻發布后立即引發網友熱議。
據悉,根據經營戶提供的顧客消費清單、現場視頻,游客一行6人,購買了4盆食材,視頻中提到的4塊方便面是和部分蔬菜一起稱重計價,金針菇和豆制品等是一起稱重計價,另有海鮮肉類、葷菜類各一盆,合計消費481元。其中海鮮類、肉類129.31元,葷菜類 100.46元,時蔬104.3元,豆制品、菌類125.5元,米飯12元,鍋底10元。
1月5日上午,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現場展開調查。坡子街市場監管所所長楊貫杰表示,經過現場調查發現,該門店證照齊全,所有品類均按要求明碼標價,現場檢查其電子計價秤也并未發現問題。“我們也一直積極與發帖人取得聯系,目前撥打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案例四:三亞攤販賣水果“三斤變二斤”被罰
1月20日,有網友反映“在三亞購買水果三斤變成二斤”的問題。
對此,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情況通報稱,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已找到該流動攤販,經調查該網友反映屬實,已依法啟動對其行政處罰30000元的程序。
案例五:游客在桂林一米粉店遇到陰陽菜單,官方發布情況通報
1月20日,有游客爆料稱,在桂林一家餐飲店遇到了陰陽菜單的情況,游客吃米粉要10元,而本地人只要5元。爆料視頻中,男子說當地人表示很多餐館都是這樣的陰陽菜單。墻上標著的是貴的菜單,本地人吃就是恢復平價。
對此,1月21日,廣西桂林市秀峰區人民政府發布關于游客反映正陽步行街某餐飲店米粉陰陽菜單問題的情況通報稱,關于上述游客反應的問題,秀峰區高度重視,由市場監管、文旅等部門組成調查組進行調查核實。
經核實,涉事店鋪已辦理營業執照和小餐飲登記證且在有效期內。該店對銷售的幾款桂林米粉在店內均有標價,其中桂林鹵粉標價10元一份。該店在日常經營中,對周邊商戶工作人員也有按6元一份銷售的情況。在游客反映自己購買價格高于其他人后,店員當場退還了4元現金。
依據相關法規,市場監管部門現場送達了整改通知書,對該店進行立案調查、閉門整改。該店主經批評教育后認識到錯誤,承諾今后在店內明確張貼各款米粉銷售價格,誠信經營,確保游客和本地市民以同等價格購買桂林米粉。
案例六:“168元火鍋套餐生菜只有1片葉子”引熱議
1月14日,安徽。一網友發視頻吐槽火鍋店團購的火鍋套餐菜品份量太少,一份生菜里只有一片菜葉。
據網友介紹,菜品都是用茶碗和茶盅裝的,土豆和鴨血僅有4片,鵪鶉蛋和魚豆腐也只有幾個,其他的菜更不能看。
對此,涉事火鍋店門店經理回應稱,客人點的是168的套餐,一共是18道菜,本來就是小份量多份菜,生菜只有一片是因為店里太忙,配菜員疏忽導致,后面已經給客人賠了一份牛肉卷。店內的菜品是不會缺斤少兩的。
案例七:哈爾濱回應“20元羊湯僅5片肉卷”
近日,一男子在社交媒體發視頻吐槽,在哈爾濱紅專街早市花20元買的羊肉湯僅含5片肉卷,引發廣泛關注。
據悉,1月17日,一位到哈爾濱旅游的男子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條視頻,視頻中,男子展示了一碗清湯和幾片羊肉卷,他數了數,發現只有五片羊肉卷。男子無奈地說道:“別笑,不準笑,這是東北20元一碗的羊湯。”同時,他還拍下了涉事攤位的照片,照片上寫著“正宗東北羊湯”幾個大字。
對此,1月20日,哈爾濱道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經過調查核實,該視頻所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為了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市場主辦方已于當日取消了該攤主的經營資格。
案例八:官方回應“顧客吃餃子蘸醋被收費”
1月21日晚,一則“顧客吃餃子剩醋被收費”的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
據悉,1月21日晚上,一男子在網上發布視頻稱,當天晚上,他和一位朋友在浙江嘉興海寧市一家餐館吃飯。兩個人點了幾個菜,加一盤餃子。買單時,老板娘說他們給碟里倒的醋太多,剩下了,很浪費,要收錢。男子認為倒醋的碟子是比較小的吃碟,剩點醋很正常,不應該收費。雙方在視頻中發生爭執。
1月23日,海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網絡反映吃餃子蘸醋被收費一事的調查情況通報”,經查,消費者劉某于1月21日晚在“滿鑫源東北菜館”用餐,并于18時30分支付餐費95元(其中菜金94元、打包盒1元),未有蘸醋費用收取。在剩余菜品打包時,商家看到餐桌上的剩醋,認為用料過多,提醒消費者不要浪費,進而引發雙方口角,劉某于18時34分離店。9分鐘后(18時43分),劉某再次返回店內直接掃碼支付2元后離店。經調閱店內監控視頻、查看消費收費單和走訪調查其他消費者,未發現商家要求收取蘸醋費用的行為。
案例九:特產店疑似賣“假牛肉”?市監局:立案調查
近日,四川成都。女子爆料春熙路一家特產店賣“假牛肉干”引發關注。
據發布者曝光視頻顯示,顧客詢問商家是否是牛肉,商家表示是黃牛肉。顧客讓商家出示成分表遭拒,商家稱是廠家送過來的。隨后雙方發生口角。顧客質疑商家賣的肉是三無產品,欺詐消費者,并現場撥打市場監管部門電話投訴。
1月15日,錦江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回應稱,針對此事,目前正在調查,已有工作人員去現場處理,如若存在問題,不會偏袒商家。
1月16日晚間,當事人發布視頻表示,成都錦江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告知其進展。該工作人員稱,商家涉嫌存在欺詐消費者行為。已經對其立案調查,并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處理。
案例十:官方通報“女子沈陽早市買魷魚被收700元”
近日,沈陽八一早市管理員大聲呵斥商販幫游客維權的視頻引發關注,相關話題#被游客投訴烤魚片攤主已進黑名單#登上微博熱搜。
1月28日,據沈陽市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2024年1月27日上午,和平區八一早市市場管理部門接到群眾舉報,稱其在購買魷魚片時,商販王某某存在誤導消費,涉嫌欺詐行為。市場管理部門立即到達現場處置,為舉報人追回被騙錢款,并取消商販王某某在該市場的經營資格,永久列入誠信黑名單。沈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及沈陽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對此事件高度重視,成立聯合調查組?,F涉案四人被依法傳喚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對其違法行為將依據法律法規嚴肅懲處。
案例十一:江西萍鄉一攤販給冷凍羊肉上色?市監局回應
1月17日,江西萍鄉。一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稱,安源區一菜市場有商戶用色素血給羊肉上色,并賣給顧客。視頻一經發出,引發網友熱議。
據該網友發布視頻顯示,有兩人正在用刷子給案板上的肉涂抹一種紅色液體,疑似為色素血,讓冷凍肉看起來更新鮮,據視頻發布者表示都是冰凍羊肉,他們給羊肉上了色賣到各大菜市場。
1月18日,萍鄉市安源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工作人員表示,確有此事,該情況發生在安源區城南批發市場。調查人員抵達城南批發市場后,發現視頻中的不明紅色液體是現宰殺的羊血,肉塊為冰凍羊肉。為了讓羊肉顏色更鮮艷,該商戶將羊血抹在冰凍羊肉上,期望能賣個更好的價錢。
上述工作人員指出,該商戶的行為涉嫌欺詐消費者,侵犯了消費者的正當權益,調查人員在現場調查完畢后,已將用于涂抹肉塊的羊血及刷子等上色工具扣押,后續也會對其以冰凍羊肉假冒鮮羊肉的行為做出相應處罰。
案例十二:攤主給豬肉涂炭假冒“黑豬肉” ??谕▓螅毫P款1萬元
1月22日,網絡平臺上一則視頻曝出,??诿捞m龍舌坡農貿市場內一豬肉攤主用木炭灰涂抹白豬肉假冒“黑豬肉”,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紛紛質疑該攤主存在將白豬肉涂抹成黑豬肉、以次充好的行為。
針對此事,1月28日,??谑惺袌霰O督管理局美蘭分局發布通報稱,1月22日下午,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美蘭分局在了解情況后,立即聯動海府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前往龍舌坡農貿市場核實處置。
根據輿情線索,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美蘭分局執法人員比對視頻資料,來到拍攝攤位前對該攤販涉嫌以白豬肉冒充黑豬肉進行銷售的情況展開調查。由于現場未發現有攤主在此攤位經營,執法人員聯系市場管理方對該攤位進行核實,鎖定涉事攤販為海口美蘭卓書能豬肉攤。據現場了解,??诿捞m卓書能豬肉攤于1月22日早上經營豬肉但下午不經營,執法人員隨即通知該攤主于1月23日上午到市場監管所里接受調查詢問。
1月23日上午,??诿捞m卓書能豬肉攤攤主卓某能到海府路市場監管所接受調查。經執法人員調查了解到,該攤主于1月22日上午銷售的為白豬肉,系由海南羅牛山肉類有限公司購進,重量為80公斤,價格為11元/斤。卓某能現場出示所購進該批豬肉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
據卓某能稱,由于購進的是白豬肉,豬身外表的膚色黑白相間不一致,為了便于更好的銷售,他便突發奇想,在豬身上用木炭灰涂抹上色,使豬身外表的顏色呈現為灰黑色,讓消費者誤解為黑豬肉的同時,以白豬肉的價格進行銷售。
據悉,??谑惺袌霰O督管理局美蘭分局經調查取證后認定,該攤主的經營行為涉嫌違反了《侵害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的相關規定,依法對其立案查處,處罰款1萬元。
7、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關注
2024年1月,發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發關注。
案例一:60余人同一餐館就餐后發熱腹瀉 官方通報
1月3日,寧夏靈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2024年1月2日12時開始,先后有60余名群眾出現發熱、腹痛、腹瀉等癥狀,陸續到醫療機構就診。該局立即會同衛健、公安等部門展開調查,均為1月1日中午喜耀飯店就餐人員。
經對涉事場所環境及相關食品取樣檢驗,初步確定為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混合感染。目前,已責令涉事飯店停業整改,就診人員身體狀況平穩,除少數留觀外,其余經治療后自行返回家中。
案例二:女子點外賣毛血旺竟吃到鋼絲球 商家、市監局回應
1月15日,遼寧丹東的潘女士反映,她在一家外賣平臺上訂購了一份毛血旺,然而在用餐時卻發現了一團鋼絲球。據潘女士表示,她一開始以為是海帶絲,但是吃到后才發現是鋼絲球,這讓她非常不滿意。她表示,并不需要任何賠償,希望商家可以停業整頓,或者是罰款,以此來懲罰商家的不規范行為。商家表示,他們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如果顧客不滿意,他們可以提供退款或者是補償服務。
隨后,遼寧省丹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介入調查。潘女士提供的監控視頻證實,其打開外賣就發現碗里有鋼絲球,并未食用。1月17日上午,丹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市監局作出讓店家歇業整改的決定,并要求店家向潘女士致歉,雙方已達成和解,潘女士對市監局的處理結果滿意。
案例三:紹興一酒店后廚用烤箱烤鞋 街道辦回應
1月21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浙江紹興會稽山一家酒店的后廚員工在烤食物的烤箱里烤鞋子,引發網友熱議。
據視頻發布者稱自己是在酒店實習,視頻發出后酒店讓其刪除,目前已離職。視頻中,一名穿著白色廚師服的員工,將一雙鞋子放在烤箱里。
1月24日,紹興會稽山街道辦對此事進行回復稱,經檢查,現場發現酒店管理人員已對視頻中點心房內的電烘爐進行了停用,并加貼了封條,街道市場所工作人員對涉事的點心房實施了查封措施,并責令酒店方對此事進行整改,相關后續工作跟進處理。
8、“盒馬線上訂單加收1元包裝費”引關注
近日,“盒馬線上訂單加收1元包裝費”引發關注。多名網友發現,盒馬線上訂單開始收包裝費,網友吐槽如此隨意更改規則“吃相難看”。
盒馬官方客服表示,因為業務調整,從2024年1月1日開始,每單收取1元打包費。如果購買的物品不需要用到塑料袋,例如大米、成箱水果等,可以聯系售后處理。針對有網友反映的,取消訂單不退包裝費的問題,工作人員表示,會根據每個訂單的實際情況處理。
對于收取包裝費,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表示:一方面,消費者是有選擇權的;另一方面,現在的消費者對于綠色環??沙掷m也非常重視,一定會有很多消費者表示“不需要再多一個塑料袋”。其認為盒馬應該給消費者“不用塑料袋”的選項,消費者可以自己將籃子放在門口收貨,我們限塑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夠更少地使用塑料袋。
9、王海稱知名直播間帶貨西梅汁檢出瀉藥 各方回應
1月18日,知名打假人王海發布視頻,稱東方甄選直播帶貨的天萁西梅汁檢出瀉藥。該產品包裝顯示0添加,0蔗糖,0脂肪,并稱該產品沒有任何助瀉成分。王海視頻里稱在該西梅汁里檢測出藥物番瀉苷A和番瀉苷B,其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瀉藥之一。
對此,東方甄選客服稱,該西梅汁可能是直播間合作商家的產品,過于具體的詳細信息需要咨詢商家,如果存在問題會給用戶一個方案。
此外,有媒體以顧客身份,詢問品牌客服此類產品是否含有瀉藥成分,客服回應稱可以保證是0添加的純西梅汁,并出示了檢測報告。檢測報告顯示,此次檢測的是2023年11月17日生產的產品,檢測日期為2023年11月30日到12月15日,相關指標均在合格范圍內??头硎?,關于相關問題,會反饋給公司的相關部門處理。
10、“車厘子價格跳水”等相關話題引關注
每到冬季,車厘子都會成為居民餐桌上的“明星”水果,車厘子價格備受消費者關注。近期,“車厘子每斤便宜60元”“車厘子價格腰斬”“車厘子價格跳水后經銷商不敢囤貨了”等話題頻繁登上熱搜。
據報道,2023年12月31日智利車厘子價格比11月初降低一半,多地車厘子價格“大跳水”,一度引發了大家爭相購買,全國各地網友都在曬自己低價購買的經歷。
據悉,由于車厘子價格波動大,一些經銷商已經不敢囤貨了,害怕會砸在自己手里。已經囤的經銷商為了銷量,只能降價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