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完成2011年全市糧食生產目標任務,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強化考核獎勵,大力促進糧食穩定增產,制定本辦法。
一、獎勵設置與名額
(一)糧食生產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達標獎。縣、市獎金各6萬元,區獎金各5萬元。
(二)糧食生產先進縣、市、區獎。獎勵名額3個,其中縣、市2個,獎金各15萬元,區1個,獎金10萬元。
(三)糧食生產先進鄉鎮獎。獎勵名額10個,獎金各5萬元。
(四)雙季稻高產創建優勝鄉鎮獎。獎勵名額6個,其中一等獎1個、獎金4萬元,二等獎2個、獎金各3萬元,三等獎3個、獎金各2萬元。
(五)先進種糧大戶獎。獎勵名額20名,獎金各1萬元。
(六)糧食生產先進個人獎。獎勵名額100名,獎金各2000。獎勵對象主要為各級黨政負責人和農業技術人員。
二、考核內容與計分辦法
(一)糧食生產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達標獎和先進縣、市、區獎。
市政府將各縣、市、區糧食播種面積、總產量、控制直播和財政投入等4項內容納入了對縣、市、區政府績效考核范圍,共計50分。完成目標任務得基本分50分者為達標單位,給予達標獎。在達標的基礎上,從以下9個方面綜合考評得分最高的2個縣(市)、1個區為先進單位,給予先進獎。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先進獎包括了達標獎,不重復獎勵。
1、完成糧食播種面積目標任務的計基本分15分。未完成任務但比上年有增幅的,按增幅比例折算計分。播種面積與上年比較未增加的計0分。超額完成糧食播種面積目標任務的,每超增1%加計1分,最高加10分。
2、完成糧食總產量目標任務的計基本分15分。未完成糧食總產量目標任務但比上年有增加的,按增加比例折算計分。總產量與上年比未增加的計0分。超額完成糧食總產量目標任務的,每加0.5%加計1分,最高加10分。
3、早稻直播面積比上年減少60%、晚稻無直播的計基本分10分。早稻直播面積比上年減少低于60%的,按減少幅度比例折算計分。晚稻有直播的計0分。早稻直播面積比上年減少面積超過60%以上的,每超過4%加計1分,最高加10分。
4、財政投入達到省定要求的計基本分10分。未達到省定要求但有投入的,按投入比例折算計分。
5、水稻雙季稻比例達80%的計10分。比上年每提高1%加計2分,最高加10分。
6、無耕地拋荒的計10分。發現有零星拋荒現象的,視嚴重程度扣分,發現連片耕地拋荒超過2畝的計0分。
7、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達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0%的,計10分。未達到20%的按完成面積的比例折算計分。超過20%以上的,每超過5%加計1分,最高加10分。
8、優質稻面積比上年增加,各縣、市有高檔優質稻基地1萬畝以上、區有高檔優質稻基地5000畝以上,并且均是訂單生產的計10分。未達到此標準的計0分。
9、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補貼資金及時、規范、安全發放到位,無違紀行為的,計10分。每發現1戶未發放到位的扣減1分,最高扣10分。
(二)糧食生產先進鄉鎮獎
推薦參加評選條件:以水稻為主的糧食生產面積比上年增長2%、總產量比上年增長4%、水稻雙季稻面積占該鄉鎮水稻總面積90%以上、晚稻無直播、無耕地拋荒。具備以上條件,得分高者為糧食生產先進鄉鎮。具體計分標準為:
1、糧食生產面積比上年增長2%的計20分,每多增加1%加計1分,最高加10分。
2、糧食總產量比上年增長4%的計20分,每多增加1%加計1分,最高加10分。
3、水稻雙季稻面積占該鄉鎮水稻總面積90%以上的計10分,每多增加1%加計1分,最高加10分。
4、早稻直播面積比上年減少70%以上、晚稻無直播的計20分。早稻直播面積比上年減少幅度未達到70%的,按減少幅度比例折算計分。
5、開展糧食高產創建示范,面積5000畝以上的計10分。未達到5000畝的按完成比例折算計分。
6水稻病蟲害專業化統防面積占全年水稻播種面積30%以上的計10分。未達到30%的按完成比例折算計分。
7、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補貼資金全額、及時、規范、安全發放到位,無違紀行為的,計10分。每發現1戶未發放到位扣減2分,最多扣10分。
(三)雙季稻高產創建優勝鄉鎮獎
推薦參加評選條件:以鄉鎮為單位,高產創建示范規模萬畝以上、雙季稻比例100%、早晚稻均無直播。具備以上條件,得分高者為雙季稻高產創建優勝鄉鎮。具體計分標準為:
1、水稻高產創建示范連片生產面積達到1萬畝的,計30分。面積每多增加1000畝加計1分,最高加10分。
2、雙季稻單產達到950公斤,計30分。單產每多超過1%加計1分,最高加10分。
3、制定了高產創建實施方案、并成立了專門創建班子的計10分。
4、按照農業部標準,設立標識標牌、開展技術培訓的計10分。
5、按照技術規程要求,統一品種、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病蟲防治、統一訂單生產的計20分。
(四)先進種糧大戶獎
推薦參加評選條件:水稻生產面積50畝以上、雙季稻比例90%以上、早晚稻均無直播。具備以上條件,得分高者為先進種糧大戶。具體計分標準為:
1、雙季稻比例達到90%的,計40分。每多提高1%加計1分,最高加10分。
2、應用農業新技術提高糧食單產,按播種面積計算水稻平均單產達到430公斤,計40分。每超過1%加計1分,最高加10分。
3、應用農業機械化作業,專業化防治、機耕、機收率在80%以上,計20分。采用機插技術的,加計10分。
三、考核評定辦法
(一)糧食生產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和糧食生產先進獎項的評比,由市績效辦和市農業與糧食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負責。
(二)各縣、市、區于5月10日前向市農業與糧食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推薦參加糧食生產先進鄉鎮、雙季稻高產創建示范競賽片、種糧大戶評比名單(糧食生產先進鄉鎮每縣、市各推薦2個,每區各推薦1個;高產創建示范片每縣、市、區各推薦1個;種糧大戶每縣、市各推薦3個,每區各推薦2個),10月31日前推薦先進個人名單。
(三)3至11月,分早、晚稻多次組織督查考核。面積和總產量的考核以市統計局的統計數據為準,其他指標以平時督查情況為依據。
(四)綜合考核后,初步評定糧食生產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達標獎、糧食生產先進縣市區獎、糧食生產先進鄉鎮獎、雙季稻高產創建優勝鄉鎮獎、先進種糧大戶和先進個人,報市人民政府審定批準后,由市政府統一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