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切實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規范建設程序和管理行為,充分發揮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效益,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經市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全力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
我市自2005年啟動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以來,至2009年已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473處,完成投資3.5億元,其中中央投資2.83億元,受益人口83.7萬人,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由于時間緊、投資大、任務重,已經解決的僅占需要解決的人口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存在著實施方案編制不科學、工程規模小而散、運行成本高、產權不清晰、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造成目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約有50%不能正常使用。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已成為當前農民最關心、農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對此,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從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真總結工作經驗,深入分析研究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
二、合理統籌,科學編制工程規劃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先急后緩、先重后輕,整片推進、建管并重”的原則,克服2007年在編制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存在的編制質量粗糙、點多面廣、小而分散、單井規模小、覆蓋能力弱的不足,重新調整,科學編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新規劃要與新農村建設規劃相結合、與小城鎮建設規劃相結合、與水利事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向城鄉供水一體化拓寬,與鄉鎮水利站供水一體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與招商引資走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相結合,以規模化建設為目標,整鄉成片規劃骨干供水工程,形成以骨干供水系統為主、分散供水為輔的整片建設方案。平原地區以集鎮、完全中學為中心向四周輻射,以現有水源較好、水量充足的深井為依托,擴網改造、集中聯片,建設千噸萬人標準化水廠,每個水廠至少解決8000~10000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山丘區也要按照這一要求,建設解決不低于供應3000人的水廠(特殊情況經批準除外)。對于目前平原區供水人數少于5000人的工程,要先擴網改造,條件確實不具備的,再考慮掘打深井。今后編制的實施方案,要切實加強前期工作,提高實施方案的科學性,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按照上述要求,打破“一村一廠”的格局,打破行政區劃和城鄉分割的制約,建設跨鄉鎮、跨村組供水工程,努力做到施工方案最優,投入成本最低,供水效率最高,逐步形成城鄉一體供水的新格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要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建設規劃相銜接,報請同級政府批準。凡在年度當中實施的建設項目必須符合規劃,并且要按照基本建設程序編制初步設計并履行審批手續。
三、明確任務,逐步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
根據省政府與市政府簽訂的目標責任書,我市2010年計劃解決35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其中蕭縣6萬人、埇橋區10萬人、靈璧縣9萬人、泗縣10萬人,計劃興建工程113處。由于省水利廳計劃調整,2010年我市計劃調整為23萬人,其中蕭縣2萬人、埇橋區10萬人、靈璧縣6萬人、泗縣5萬人,計劃興建工程70處,投資11414萬元,其中中央投資8139萬元、省市縣投資3275萬元。按照省水利廳核定的《2010~2013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我市四縣一區尚有270.11萬農村人口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今年已計劃解決23萬人,還有247.11萬飲水不安全人口要在2013年之前解決。各地要按照這一目標,將任務分解落實到每一個年度、鄉鎮、村組和具體工程,確保圓滿完成新一輪3年規劃的建設任務。
四、積極籌措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建設資金由中央、地方、受益群眾共同負擔,本著“三個一點”的原則進行籌措,即國家補助一點,地方財政配套一點,受益群眾自籌一點。要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公積金制度??h區要建立專項財政補貼資金,補貼包括大修費和折舊費等相關費用,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期持續運行。各地要廣辟籌資渠道,吸引包括境外資金、民間資金在內的社會資金參與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要廣泛發動受益區群眾投資、投勞,支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各縣區要設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專項帳戶,獨立運行,封閉管理,專戶儲存、??顚S茫ㄟ^其他渠道下達的省級配套資金也要納入專戶統一管理使用。要制定嚴格的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要按照國家基本建設程序規定,將前期工作費、工程監理費、建設管理費、水質檢測化驗費等費用列入工程概算并嚴加管理,提高投資使用效益。要及時撥付工程預付款和進度款,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對飲水安全工程的投資構成和使用情況要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對違反財經紀律,截留、擠占、挪用項目建設資金的,要嚴肅處理。
五、規范建設行為,確保工程質量
各地要嚴格按照工程建設“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資金報帳制、竣工驗收制”六大管理機制的要求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的規定,切實加強項目管理,做到建設一處、完成一處、充分發揮效益一處。要嚴格招投標程序。按照《招標投標法》規定,工程建設必須選擇有相應資質的招標代理機構代理招標,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選擇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及材料設備供應單位。要加強工程質量監督。各級水利部門要根據《安徽省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實施細則》的要求,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工程監理單位監理人員到崗到位。監理單位對重要部位和隱蔽工程,要實行跟班式監理或旁站式監理,杜絕“低標準、低質量”的豆腐渣工程。要嚴格項目工程驗收程序。項目完成后,縣區要完善工程驗收資料,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先組織工程驗收,再組織縣區級自驗;縣區自驗合格后,應及時向市農飲辦申請驗收;市農飲辦要按規程認真組織驗收,并將驗收結果報省農飲辦備案,尤其要做好迎接省農飲辦組織的抽查或復驗的各項準備工作。
六、明晰產權,建立良性運行管理機制
各縣區要按照“誰投資,誰所有”的原則,進一步明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產權,落實管理主體,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我市農村飲水工程是以國家投資為主、集體和受益群眾投資投勞為輔興建的,產權屬國家所有,由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代表政府行使管理權??h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工程運行和經營管理中涉及的資產管理、經營權委托、主要經營管理人員的聘用、財務收支等重大事項進行審議和決策,協調有關部門、供水單位、用水戶等各方的關系。
各縣區要本著“先建機制、再建工程”的原則,由縣區水利部門主動商編制部門逐步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工程管理站,作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監管機構,縣區財政給予專項經費,以鄉鎮水利站為依托,以鄉鎮項目村為單元,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監管,同時建立完善監管制度。管理站成立“農村供水工程公司”,對供水工程進行日常維護、水費征收,并建立抄表隊、維修隊、巡查隊,實行24小時值班,為用水戶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實行政府監督、企業運作、獨立經營、自負盈虧,以水養水良性循環的運行機制。
要大力推行“產權明晰、市場運作、競爭承包、股份經營、協會監督、確保供水”的管理模式,通過股份制改革、承包、租賃、拍賣、轉讓等形式,放活經營權,調動工程投資者和經營管理者的積極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經營管理權的拍賣、承包、租賃、轉讓,須經縣級政府或其授權的單位批準,并向用水戶公告,做到公開、透明、合理。拍賣、承包、租賃、轉讓所得的資金由縣級財政部門專戶儲存,專項用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供水單位或個人要建立健全內部規章制度,規范管理行為,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要建立定期報告制度,接受水利、衛生、物價、審計等部門的監督檢查,接受用水戶和社會的監督、質詢和評議,形成有效的約束監督機制。
七、合理確定水價,確保工程可持續運行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價實行政府定價管理,其核定要以保證工程良性運營為目的,按照“運行成本+大修費用+折舊費+微利”的原則,充分考慮用水戶的承受能力,科學測算。規模較大的供水工程要推廣水價聽證制度??绱迮d建的集中飲水安全工程,水價由縣級價格主管部門商水行政主管部門按有關政策合理核定。單村興建使用的飲水安全工程,水價由村民委員會和農民用水戶協會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自主核定。供水工程管理單位要建立“明白卡”、上“明白墻”,堅持做到水量、水質、水價“三公開”。要健全財務制度,加強財務管理,接受有關部門對水費收入、使用情況的檢查和用水戶的監督。水費收入主要用于工程設施的運行管理、更新改造、職工工資等項開支。
八、整合資源,為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各級政府要把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來抓,建立和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將農村飲水安全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考核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層層簽訂責任狀,實行年度考核。各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商有關部門,落實農村飲水安全規劃的編制和報批、項目審批、計劃下達以及建設與管理的監管工作;財政部門要及時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加強資金監管,為工程順利開展提供保障;水利部門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編制工程項目的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組織和指導項目的實施及運行管理;衛生部門要指導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改水工作,對農村供水的水質定期進行監測;環保部門要加強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環境監管和水質監測,做好水源地保護區的劃定,設置保護標志,制定飲用水水源保護方案;國土資源部門要優先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用地安排年度計劃指標;國稅、地稅部門對新投產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供電部門要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用電負荷需求,執行國家電價政策。新聞宣傳部門要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大力宣傳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推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先進經驗,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的氛圍。民生工程協調小組負責農村飲水安全政策措施的組織實施,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研究落實資金籌集、分配方案,審定資金管理辦法,督促,檢查和考核工作。
二○一○年十月八日
為切實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規范建設程序和管理行為,充分發揮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效益,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經市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全力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
我市自2005年啟動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以來,至2009年已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473處,完成投資3.5億元,其中中央投資2.83億元,受益人口83.7萬人,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由于時間緊、投資大、任務重,已經解決的僅占需要解決的人口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存在著實施方案編制不科學、工程規模小而散、運行成本高、產權不清晰、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造成目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約有50%不能正常使用。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已成為當前農民最關心、農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對此,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從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真總結工作經驗,深入分析研究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
二、合理統籌,科學編制工程規劃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先急后緩、先重后輕,整片推進、建管并重”的原則,克服2007年在編制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存在的編制質量粗糙、點多面廣、小而分散、單井規模小、覆蓋能力弱的不足,重新調整,科學編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新規劃要與新農村建設規劃相結合、與小城鎮建設規劃相結合、與水利事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向城鄉供水一體化拓寬,與鄉鎮水利站供水一體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與招商引資走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相結合,以規模化建設為目標,整鄉成片規劃骨干供水工程,形成以骨干供水系統為主、分散供水為輔的整片建設方案。平原地區以集鎮、完全中學為中心向四周輻射,以現有水源較好、水量充足的深井為依托,擴網改造、集中聯片,建設千噸萬人標準化水廠,每個水廠至少解決8000~10000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山丘區也要按照這一要求,建設解決不低于供應3000人的水廠(特殊情況經批準除外)。對于目前平原區供水人數少于5000人的工程,要先擴網改造,條件確實不具備的,再考慮掘打深井。今后編制的實施方案,要切實加強前期工作,提高實施方案的科學性,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按照上述要求,打破“一村一廠”的格局,打破行政區劃和城鄉分割的制約,建設跨鄉鎮、跨村組供水工程,努力做到施工方案最優,投入成本最低,供水效率最高,逐步形成城鄉一體供水的新格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要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建設規劃相銜接,報請同級政府批準。凡在年度當中實施的建設項目必須符合規劃,并且要按照基本建設程序編制初步設計并履行審批手續。
三、明確任務,逐步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
根據省政府與市政府簽訂的目標責任書,我市2010年計劃解決35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其中蕭縣6萬人、埇橋區10萬人、靈璧縣9萬人、泗縣10萬人,計劃興建工程113處。由于省水利廳計劃調整,2010年我市計劃調整為23萬人,其中蕭縣2萬人、埇橋區10萬人、靈璧縣6萬人、泗縣5萬人,計劃興建工程70處,投資11414萬元,其中中央投資8139萬元、省市縣投資3275萬元。按照省水利廳核定的《2010~2013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我市四縣一區尚有270.11萬農村人口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今年已計劃解決23萬人,還有247.11萬飲水不安全人口要在2013年之前解決。各地要按照這一目標,將任務分解落實到每一個年度、鄉鎮、村組和具體工程,確保圓滿完成新一輪3年規劃的建設任務。
四、積極籌措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建設資金由中央、地方、受益群眾共同負擔,本著“三個一點”的原則進行籌措,即國家補助一點,地方財政配套一點,受益群眾自籌一點。要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公積金制度??h區要建立專項財政補貼資金,補貼包括大修費和折舊費等相關費用,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期持續運行。各地要廣辟籌資渠道,吸引包括境外資金、民間資金在內的社會資金參與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要廣泛發動受益區群眾投資、投勞,支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各縣區要設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專項帳戶,獨立運行,封閉管理,專戶儲存、??顚S茫ㄟ^其他渠道下達的省級配套資金也要納入專戶統一管理使用。要制定嚴格的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要按照國家基本建設程序規定,將前期工作費、工程監理費、建設管理費、水質檢測化驗費等費用列入工程概算并嚴加管理,提高投資使用效益。要及時撥付工程預付款和進度款,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對飲水安全工程的投資構成和使用情況要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對違反財經紀律,截留、擠占、挪用項目建設資金的,要嚴肅處理。
五、規范建設行為,確保工程質量
各地要嚴格按照工程建設“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資金報帳制、竣工驗收制”六大管理機制的要求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的規定,切實加強項目管理,做到建設一處、完成一處、充分發揮效益一處。要嚴格招投標程序。按照《招標投標法》規定,工程建設必須選擇有相應資質的招標代理機構代理招標,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選擇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及材料設備供應單位。要加強工程質量監督。各級水利部門要根據《安徽省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實施細則》的要求,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工程監理單位監理人員到崗到位。監理單位對重要部位和隱蔽工程,要實行跟班式監理或旁站式監理,杜絕“低標準、低質量”的豆腐渣工程。要嚴格項目工程驗收程序。項目完成后,縣區要完善工程驗收資料,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先組織工程驗收,再組織縣區級自驗;縣區自驗合格后,應及時向市農飲辦申請驗收;市農飲辦要按規程認真組織驗收,并將驗收結果報省農飲辦備案,尤其要做好迎接省農飲辦組織的抽查或復驗的各項準備工作。
六、明晰產權,建立良性運行管理機制
各縣區要按照“誰投資,誰所有”的原則,進一步明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產權,落實管理主體,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我市農村飲水工程是以國家投資為主、集體和受益群眾投資投勞為輔興建的,產權屬國家所有,由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代表政府行使管理權??h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工程運行和經營管理中涉及的資產管理、經營權委托、主要經營管理人員的聘用、財務收支等重大事項進行審議和決策,協調有關部門、供水單位、用水戶等各方的關系。
各縣區要本著“先建機制、再建工程”的原則,由縣區水利部門主動商編制部門逐步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工程管理站,作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監管機構,縣區財政給予專項經費,以鄉鎮水利站為依托,以鄉鎮項目村為單元,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監管,同時建立完善監管制度。管理站成立“農村供水工程公司”,對供水工程進行日常維護、水費征收,并建立抄表隊、維修隊、巡查隊,實行24小時值班,為用水戶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實行政府監督、企業運作、獨立經營、自負盈虧,以水養水良性循環的運行機制。
要大力推行“產權明晰、市場運作、競爭承包、股份經營、協會監督、確保供水”的管理模式,通過股份制改革、承包、租賃、拍賣、轉讓等形式,放活經營權,調動工程投資者和經營管理者的積極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經營管理權的拍賣、承包、租賃、轉讓,須經縣級政府或其授權的單位批準,并向用水戶公告,做到公開、透明、合理。拍賣、承包、租賃、轉讓所得的資金由縣級財政部門專戶儲存,專項用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供水單位或個人要建立健全內部規章制度,規范管理行為,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要建立定期報告制度,接受水利、衛生、物價、審計等部門的監督檢查,接受用水戶和社會的監督、質詢和評議,形成有效的約束監督機制。
七、合理確定水價,確保工程可持續運行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價實行政府定價管理,其核定要以保證工程良性運營為目的,按照“運行成本+大修費用+折舊費+微利”的原則,充分考慮用水戶的承受能力,科學測算。規模較大的供水工程要推廣水價聽證制度??绱迮d建的集中飲水安全工程,水價由縣級價格主管部門商水行政主管部門按有關政策合理核定。單村興建使用的飲水安全工程,水價由村民委員會和農民用水戶協會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自主核定。供水工程管理單位要建立“明白卡”、上“明白墻”,堅持做到水量、水質、水價“三公開”。要健全財務制度,加強財務管理,接受有關部門對水費收入、使用情況的檢查和用水戶的監督。水費收入主要用于工程設施的運行管理、更新改造、職工工資等項開支。
八、整合資源,為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各級政府要把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來抓,建立和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將農村飲水安全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考核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層層簽訂責任狀,實行年度考核。各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商有關部門,落實農村飲水安全規劃的編制和報批、項目審批、計劃下達以及建設與管理的監管工作;財政部門要及時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加強資金監管,為工程順利開展提供保障;水利部門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編制工程項目的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組織和指導項目的實施及運行管理;衛生部門要指導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改水工作,對農村供水的水質定期進行監測;環保部門要加強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環境監管和水質監測,做好水源地保護區的劃定,設置保護標志,制定飲用水水源保護方案;國土資源部門要優先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用地安排年度計劃指標;國稅、地稅部門對新投產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供電部門要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用電負荷需求,執行國家電價政策。新聞宣傳部門要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大力宣傳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推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先進經驗,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的氛圍。民生工程協調小組負責農村飲水安全政策措施的組織實施,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研究落實資金籌集、分配方案,審定資金管理辦法,督促,檢查和考核工作。
二○一○年十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