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宜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宜春市2014年糧食生產工作意見的通知(宜府辦發〔2014〕9號)

   2014-06-11 424
核心提示: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  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將《宜春市2014年糧食生產工作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
 
  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將《宜春市2014年糧食生產工作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2014年3月27日
 
  宜春市2014年糧食生產工作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和省一號文件文件精神,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進一步抓好今年我市糧食生產,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繼續保持糧食生產發展的好勢頭,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發展思路和目標任務
 
  發展思路:2014年,糧食生產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和省委兩個1號文件精神,堅持“穩產調優”的發展思路,穩定面積保供給,集成技術攻單產,創新經營機制,優化種植模式,提高種植效益。
 
  目標任務:2014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931.7萬畝左右,確保糧食總產達到84億斤,其中水稻種植面積830萬畝左右,稻谷總產78億斤以上。各縣(市、區)糧食種植面積和糧食產量指導性目標詳見附件。
 
  二、抓好農業新技術推廣示范工作
 
  1.扎實推進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各地要按照“主體帶動、專業管理、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力爭2014年全市早稻集中育秧面積達到5萬畝,尤其要做好機械化插秧的育秧工作。除中央專項資金補助外,各級政府也要盡力給予補貼支持。各級農業部門要全程跟蹤服務,嚴把技術指導關。
 
  2.嚴把新品種推廣引進關。要大力開展水稻新品種展示工作。篩選出適應當地生產的主導品種;以良種推介為突破口,開展技術培訓,培育良種示范戶,使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主體培訓協同推進,實現水稻單產、總產、米質、效益明顯提高。加大粳稻品種的引進篩選及集成配套技術的試驗示范工作力度。
 
  3.大力推廣輕簡栽培技術。著重抓好以雙季拋秧、免耕和機插秧為重點的輕型簡化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力爭全年拋秧面積穩定在600萬畝以上。繼續開展“多用一斤種,增收百斤糧”、“一斤石灰一斤糧”技術推廣活動。大力開展基層農技人員能力提升培訓,切實增強基層農技人員科學種糧技術服務能力和指導水平。
 
  4.深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通過深化“示范縣”創建、狠抓“配方肥”下地、落實“示范片”到村、舉辦“培訓班”進田、強化“建議卡”上墻、推進“觸摸屏”進店、開展“施肥預告”服務等關鍵性措施,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行動和實施整建制推進示范工作。全市落實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總面積900萬畝,大力推進配方肥應用,力爭肥料利用率提高3個百分點。
 
  5.著力提高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水平。加快現代植保體系建設,大力扶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防治組織的發展,支持鼓勵專業防治組織開展全程承包、跨區作業、連鎖經營服務,積極引導專業防治組織應用綠色防控技術。在水稻高產創建示范區整體推進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工作,指導農民安全科學用藥,降低化學農藥用量,保障水稻產量、質量和稻田生態安全。力爭重大病蟲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綠色防控技術應用面積達到35%以上,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
 
  三、落實各項工作措施
 
  1.強化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全面落實好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水稻政策性保險等各項政策,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及時完善種糧大戶補貼試點政策的補助辦法,為糧食生產規模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持。鼓勵引導糧食收購點、種糧大戶等購置稻谷烘干機械,切實解決農民曬谷難的問題。加強各項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管理,切實防止和堅決懲治各種違反國家政策、侵害農民權益的行為。
 
  2.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狠抓2013年在建項目施工進度,確保按時按質完成建設任務。協調涉農部門農田基礎建設資金,強化整合。做到早謀劃、早部署2014年項目申報儲備工作,完善項目設計規范和標準,細化建設方案。確保新建高標準農田33萬畝以上。建立健全績效考評辦法,加強督促檢查和項目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確保資金安全。
 
  3.全面深入推進糧食高產創建。以創建糧食高產整體推進市為工作重點,不斷總結提高,完善示范內容,打造精品基地。一是抓好百畝核心示范區建設,每個示范片都要建立1個百畝核心示范試驗區,集中展示生產技術成果。二是抓好大面積均衡增產,繼續按照統一整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機械收獲的“五統一”要求,著力抓好萬畝示范片的均衡增產。三是所有高標準糧田項目建設區必須開展高產創建,切實提高單產水平。四是強化績效考核和現場考評,要細化“高產創建工作考評方案”,優化完善督查、考核和獎勵辦法。五是積極探索高產創建的新機制,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高產創建,逐步實現1個萬畝片至少有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
 
  4.著力培植新型糧食生產經營體系。在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在落實種糧補貼試點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資金的導向作用,積極引導種糧大戶、著力培植種糧合作社、家庭農場、聯戶經營等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力爭全市涌現一批50—100畝的家庭農場,3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1000畝以上的農民合作社數量上有大增長,產量上有大提高,人員素質上有大提升,努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糧食生產經營體系。
 
  5.努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要大力開展“推進機插秧,創建高產縣”活動,以機械化插秧為突破口,全面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各地必須抓好一個1000畝以上連片的全程機械化示范點,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力爭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0%。要培育發展農機大戶和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創新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每個縣要抓好1—2個標準化農機維修服務中心建設,促進農機大戶和農機專業合作社快速健康發展。要組織農業機械打好“春耕”、“雙搶”、“秋收”、“冬種”戰役,扎實開展機收跨區作業,做大做強農機作業市場。
 
  6.切實抓好防災減災工作。加強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全力做好主要農時季節農業氣象災害趨勢分析,及時制定防災減災應急預案,適時啟動應急響應,做好主動避災、科學防災、有效減災。一是要加強病蟲害的監測預警和防治指導;二是要加強農情信息體系建設,加強干旱、洪澇、病蟲害等災害監測預警,及時發布預警信息;三是要進一步完善救災種子儲備制度,擴大救災備荒種子儲備規模。
 
  7.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加強源頭控制,嚴格產品登記和生產許可證管理,嚴厲打擊無證產品、無證生產及有證生產不合格產品等違法行為。狠抓市場整頓,加大對制售假劣農資產品的打擊力度,加強農資市場價格監管,保持農資市場價格穩定。
 
  8.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各產糧大縣(市、區)每年要從國家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中至少拿出100萬元用于糧食高產創建、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工作,并保障必要的糧食生產工作經費。
 
  9.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要將糧食生產納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考核內容,加大糧食生產的考評力度。建立糧食生產領導聯系點(示范點)制度,加強對糧食生產實踐指導,及時解決生產中的具體問題。加強對糧食生產工作的督促檢查,及時了解、掌握各地工作措施、工作進度,確保工作成效。對圓滿完成年度糧食生產任務的縣(市、區),以及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市政府將予以表彰獎勵。
 
  附件:   各縣(市、區)2014年糧食生產指導性目標分解表



 
地區: 江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