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湘潭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12年糧食生產工作的意見(潭政發〔2012〕6號)

   2012-06-14 964
核心提示: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機關各單位,市屬及駐市各有關企事業單位:  糧食生產事關國計民生。為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行政推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機關各單位,市屬及駐市各有關企事業單位:
 
  糧食生產事關國計民生。為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行政推動、產業開發和科技支撐力度,促進我市糧食生產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現就做好2012年糧食生產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糧食生產目標,嚴格落實工作責任。2012年我市的糧食生產,以促進糧食產業發展為中心,按照“穩面積、攻單產、增總產、提效益”的要求,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 310萬畝左右,總產達到145萬噸以上。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工作,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完善糧食生產考核獎懲機制,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和目標管理考核制,將糧食生產情況作為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要加強對耕地利用的監控,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堅決制止耕地棄耕拋荒和“雙改單”,嚴格控制水稻直播,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生產安全。對遏制拋荒、“壓單擴雙”、控制直播等工作落實不力的,要追究當地政府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二、改進水稻生產方式,切實加強指導和服務。在狠抓遏制水稻“雙改單”和耕地拋荒的同時,要改進水稻生產方式,抓好關鍵增產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做到穩定面積和提高單產“兩手都抓、兩手都硬”。要加強糧食種質資源開發和新品種展示示范,科學進行早晚稻品種搭配,大力推廣高產、優質主導品種,提高主栽品種覆蓋率,實現主栽品種優良化。要突出抓好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和安全齊穗三項關鍵增產技術的推廣,完成省里下達給我市的集中育秧和機插秧示范任務。要創新農技服務運行機制,加強氣候資源利用和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預測預警,提早做好抗災救災資金、物資和技術準備。要強化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等坑農害農行為。要大力開展宣傳、培訓和指導,促使農民逐步改變、放棄粗放生產方式和落后生產技術,著力解決制約我市水稻增產的技術瓶頸。
 
  三、扎實推進湘米產業工程,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要突出抓好超級稻推廣和優質稻開發工作,抓好生產規劃布局,確定重點發展區域,優化糧食品種結構和品質結構,建設一批高標準的糧食生產基地。2012年全市優質稻種植面積要達到180萬畝以上,超級稻推廣面積要突破60萬畝。各地要以國家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為契機,改善糧食生產環境和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要通過大力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全面推進全市水稻大面積平衡增產。有高產創建項目的縣(市)區,特別是作為農業部糧食高產創建整縣整建制推進試點縣(市)的湘鄉市和作為農業部水稻高產創建整建制推進鄉鎮的湘潭縣石潭鎮和河口鎮,在高產創建工作中要結合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測土配方施肥、標準糧田建設、水稻新品種展示等項目,將三項關鍵增產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綜合防治技術、機耕機收技術等配套組裝,建設糧食高產示范樣板。
 
  四、切實加強病蟲害防控,深入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重點抓好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螟蟲、紋枯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稻曲病、稻瘟病為主的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全面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力爭全市水稻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達到50萬畝。加強專業化服務組織監管,重點跟蹤扶持1~2家專業化服務組織。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加速綠色防控技術組裝集成,廣泛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建立健全從市到村四級農藥監管體系,嚴格農藥登記管理,加強跟蹤監管。完善農藥市場監管制度,建立農藥使用可追溯、農藥安全應急處置等制度,規范農藥使用者用藥行為,確保不發生因農藥質量引發的重大人畜安全事故。要力爭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無公害綠色大米生產基地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全覆蓋。
 
  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各地要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引導土地使用權有序流轉,提高耕地的有效利用,鼓勵和引導耕地向種糧大戶和糧食生產合作組織集中,使小生產、小流通向大生產、大流通轉變,促進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要加強對種糧大戶的指導和服務,避免因盲目擴大規模而造成管理粗放和效益下降。堅決制止耕地流轉后非農化、非糧化。要加大對種糧大戶和糧食生產合作組織的扶持力度,支持開展育、耕、種、管、收全程技術服務。發揮協會、合作組織、購銷大戶、農民經紀人的中介作用,開展糧食產前、產中、產后的“一條龍”服務,使之成為糧食產品市場營銷的重要力量。要積極采取農業投入品統一配送、機耕機插機收統一調度、病蟲害防治統一把關等措施,推進糧食規模生產和社會化服務。
 
  六、加大糧食生產投入,充分調動抓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全市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財政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體系,加大資源統籌使用和優化配置力度,完善補貼、貼息、獎勵等政策,增強引導和激勵效果。各級政府要整合農業切塊經費、科技經費等各類支農資金,加大糧食生產投入,確保糧食產業發展后勁。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要全部用于發展糧食生產,糧食生產先進縣的獎勵資金,要重點用于三項關鍵增產技術的推廣應用。各地要從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收入中安排一部分用于耕地質量建設。金融機構要加強對糧食生產基礎建設、種糧大戶、農機大戶、合作組織和糧食加工企業的信貸支持。要努力擴大農業保險財政補貼覆蓋面,增加財政補貼險種,認真落實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等惠農政策,改進補貼方式,嚴格補貼程序,確保誰種糧誰得補貼、種多少補多少。
 
二○一二年三月五日 

 
地區: 湖南
標簽: 糧食生產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