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岳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岳陽市2005年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岳政辦函[2005]93號)

   2011-03-28 241
核心提示: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湖風景區、屈原管理區,市直有關單位:  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制訂的《岳陽市2005年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湖風景區、屈原管理區,市直有關單位:

  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制訂的《岳陽市2005年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五年七月八日

  岳陽市2005年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

  (市食品安全委員會    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精神,根據《湖南省2005年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維護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建設和諧社會為出發點,按照“標本兼治,重點治本”的食品安全工作方針,不斷強化“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企業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消費者是食品安全最后防線”的意識,突出源頭治理,嚴格市場準入,推進食品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管的有機結合,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確保人民群眾的飲食消費安全。

  二、基本目標

  繼續把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糧、油、肉及肉制品、蔬菜、水果、乳及乳制品、米粉、飲料、調味品、保健食品等作為整治重點,取締違法違規生產經營,打擊“假冒偽劣”,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基本實現以下目標:

  1、蔬菜農藥殘留得到有效控制,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率降至12%以下。

  2、加快蔬菜農藥殘留檢測機構建設,逐步建立覆蓋蔬菜產銷全過程的農藥殘留檢測網絡。在大、中型蔬菜批發市場建立農藥殘留快速檢測中心(室)。

  3、新增產地環境檢測評價面積40萬畝,新增認定無公害生豬養殖規模40萬頭,新增認證無公害(含綠色食品)農產品數量24個。

  4、加大生豬飼養過程的監管和屠宰前的“瘦肉精”檢測力度,實現“瘦肉精”平均檢出率控制在1%以內;全市縣及縣以上城區生豬定點屠宰率95%以上。

  5、強化食品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檢查,無食品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含使用過期、失效執照)依法得到查處和取締。

  6、在學校食堂和100平方米以上的餐飲服務單位逐步實施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制度。

  7、完成第二批10類食品市場準入資格審查和發證工作,啟動第三批13類食品市場準入資格審查和發放工作。

  8、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八部局《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綜合評價辦法(試行)》(國食藥監察〔2004〕442號)的要求,全面開展糧食、肉、蔬菜、水果、乳及乳制品、豆制品、水產品等7類食品的安全檢測工作。

  9、配合省完成對我市食品質檢機構普查、確認和檢測體系設置工作。

  10、岳陽樓區和湘陰縣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在肉、糧食(大米、米粉)、兒童食品(早餐鮮奶)生產企業建立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檔案,監管職能部門建立配套的質量監管信用檔案。

  11、各類食品違法犯罪案件得到及時有效查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行為明顯減少。

  12、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三、主要任務

  (一)進一步強化食品源頭治理,把好農副產品質量關。一是搞好農產品產地環境管理。重點抓好省定農業環境定位監控點的建設,完善GIS信息管理系統,加大農業環境污染案件的查處力度,努力凈化產地環境。二是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進一步健全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重要農業投入品的質量監測制度,堅決打擊制售和使用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行為;大力推廣頻振式殺蟲燈新技術,大力推廣使用安全高效農藥、獸藥等新產品,加快對高殘毒農業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和淘汰過程;普及化肥、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施藥機具和植物生產調節劑等農業投入品的安全使用知識,指導農民科學用藥、合理施肥。三是大力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每個縣、市、區至少創辦1個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四是穩步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建立日常的、有效的監管機制,加強對認證產品的監督管理,保障和促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健康、快速、持續發展。五是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新增6個監測點,重點開展蔬菜農殘和生豬“瘦肉精”的例行監測。

  (二)強化生產加工環節質量衛生安全監管。建立實施“統一管理、分類監管、重心下移、層級負責”的監管模式。督促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健全原材料購銷、生產、儲運臺帳,圍繞原材料采購、生產條件、生產設備、工藝流程、產品標準、檢驗設備與能力、環境條件、儲運、包裝等方面進行嚴格審查,把好食品出廠質量關。加快實施食品質量安全認證制度,加強食品質量的監督抽檢,制定全市強制監督抽檢目錄,問題嚴重的責令立即停止產銷,對屢禁不止生產假冒偽劣食品的業主進行停業整頓和曝光。多次抽查不合格、不具備生產條件的要吊銷相關證照。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懲處。強化對食品生產加工和銷售企業的日常監管,針對群眾反應強烈的食品品種,開展專項打擊和集中整治。

  (三)強化市場監管,嚴格市場準入。抓住食品經營環節,加強對流通領域食品的監控。一是加大資格審查力度,堅決取締無證照經營行為;二是嚴格市場準入制度,凡已完成市場準入認證的應貼QS標志上市銷售,應貼未貼QS標志的食品嚴禁上市銷售;三是全面實行食品進貨檢驗、索證索票、購銷臺帳和質量追究制度,統一規范購銷票、證、臺帳的主要內容;四是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檢測。進入批發市場的大宗菜品必須持檢測證明進場銷售,無檢測證明的一律進行抽樣檢測,檢測合格即發檢測合格證明。速測發現問題的,要將問題樣品送有資質的法定檢測機構做進一步的定性檢測,并及時公布檢測結果。對農藥殘留超標等不宜食用的,要按規定進行銷毀。

  (四)建立健全食品檢測體系。蔬菜批發市場、主要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重點生鮮食品超市,都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機構,開展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各縣、市、區政府要根據本地實際,加大投入,盡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規范對食品檢測機構的管理;各監管部門要積極幫助生產加工、銷售企業開展委托檢驗和驗貨檢驗,主動受理消費者食品質量仲裁檢驗和質量鑒定,促進食品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

  (五)認真履行進出口食品的檢驗監管和口岸食品衛生監督職能,進一步加強對出入境動植物及其產品的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

  (六)切實加強對學校食堂、幼兒園食堂、餐飲業及建筑工地食堂,特別是小餐館、個體門店的監督檢查,大力推行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大對學校周邊餐飲衛生安全專項整治的力度,取締無證照經營和食品攤擔。

  (七)認真做好岳陽樓區和湘陰縣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今年年底前試點企業的生產經營檔案全部得到規范,監管部門形成統一的監管檔案。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人民政府對轄區內的食品安全負總責。要把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明確各有關部門的職責,確保人力、物力、財力、職責到位。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提出本部門實施食品放心工程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具體內容和落實措施,并將有關指標分解落實。

  (二)各職能部門切實履行職責。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提出的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質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衛生的日常監管,要嚴格實行生產許可、強制檢驗等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嚴厲查處生產、制造不合格食品、無證生產和銷售無證食品及其他質量違法行為,并將生產許可證發放、吊銷、注銷等情況及時通報衛生、工商部門。負責牽頭建立健全食品標準體系和檢測體系,并切實加強對檢測機構的監督管理。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質量監管,要認真做好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登記注冊工作,取締無照生產經營食品行為,加強上市食品質量監督檢查,嚴厲查處銷售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質量違法行為,查處食品虛假廣告、商標侵權的違法行為,并將營業執照發放、吊銷、注銷等情況及時通報質監、衛生部門。衛生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和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的衛生許可和衛生監管,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衛生許可。衛生許可的主要內容是場所的衛生條件、衛生防護和從業人員健康衛生狀況的評價與審核。要嚴厲查處上述范圍內的違法行為,并將衛生許可證的發放、吊銷、注銷等情況及時通報質監和工商部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

  (三)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將下發《岳陽市食品安全綜合考核評價辦法》,年底對縣、市、區進行聯合督查考核。各地食品放心工程牽頭單位要定期對食品放心工程推進情況進行自查,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將組織督查組到各地督查督辦,不定期通報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情況。對成績突出的予以表彰;對工作不力,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依法追究責任。

  (四)抓好輿論宣傳工作。要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大力宣傳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食品放心工程和“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消費者是食品安全最后一道防線”的觀念,提高食品生產者的責任意識和廣大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和識別食品真、假、優、劣的實用技能,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保護水平。鼓勵、引導和支持消費者積極舉報制假售假的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假冒偽劣食品人人敢管的良好局面。

  (五)加強信息交流。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構建部門間信息平臺,實現互連互通和資源共享。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收集匯總、及時傳遞、分析整理,及時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勢,定期向社會發布食品安全綜合信息,逐步形成統一、科學的食品安全信息評估和預警指標體系。



 
地區: 湖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