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健康需求升級和食品科技創新加速,眾多創新營養健康原料正通過新食品原料申報、營養強化劑新品種申報等途徑實現“合規化破圈”,為健康食品開發提供更多可能性。食品伙伴網系統梳理了D-阿洛酮糖、HMO(母乳低聚糖)等熱門原料的核心特性、功能優勢及申報審批情況,旨在幫助行業同仁從合規化視角了解原料創新趨勢。
一
D-阿洛酮糖
D-阿洛酮糖是一種天然的單糖類甜味物質,在自然界中少量存在,也被稱為稀有糖。D-阿洛酮糖甜味純正,是蔗糖甜度的70%,其能量為1.67kJ/g(0.4kcal/g),相當于蔗糖、葡萄糖或果糖的1/10。此外,D-阿洛酮糖在口腔和神經保護等方面也有積極的健康意義。因此,D-阿洛酮糖是一種獨特的具有健康效益的天然甜味物質,在食品產業擁有巨大應用潛力。
截至當前,D-阿洛酮糖在我國作為新食品原料的申報已累計受理7次,2025年3月我國對微生物發酵法和酶轉化法生產的D-阿洛酮糖進行了公開征求意見,這也是《食品加工用遺傳修飾微生物安全性評價申報材料要求》發布后,首款遺傳修飾微生物新食品原料公開征求意見。
二
HMO
HMO,即母乳低聚糖,在母乳中含量豐富,是僅次于乳糖和脂質的第三大固體成分。HMO結構多樣,目前已鑒定出超過200種不同的HMO,主要包括三大類,即巖藻糖基化中性HMO(35%~50%)、非巖藻糖基化中性HMO(42%~55%)和唾液酸性HMO(12%~14%)。HMO的主要功能包括促進有益菌如雙歧桿菌的生長,抑制有害菌的定植,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上調海馬體基因的表達,改善學習和記憶能力;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緩解過敏和炎癥反應等。
近幾年我國HMO的申報熱度處于持續攀升的狀態,已受理的申報產品涉及2'-巖藻糖基乳糖(2'-FL)、3-巖藻糖基乳糖(3-FL)、乳糖-N-新四糖(LNnT)、3'-唾液酸乳糖鈉鹽(3'-SL)等多個品種,其中2'-FL由于目前研究最深入,其合規化進程也遙遙領先,截至目前2'-FL已發布6次批準公告,涉及11種產品,具體如表2所示。
三
N-乙酰神經氨酸
N-乙酰神經氨酸,又名唾液酸、燕窩酸,是一種天然的氨基糖,是燕窩的核心生物活性成分,同時也是人體大腦的組成部分,廣泛分布于神經組織和乳汁中,能夠促進神經元的修復和再生,具有促進大腦發育、改善記憶力、增強免疫力、改善睡眠和保護視力等多種生理功效。
2017年我國首次批準了N-乙酰神經氨酸作為新食品原料用于食品領域,其后又有兩次申報因實質等同獲得終止審查的審批結論,最近一次申報于2025年2月受理并處于延期再審狀態,具體申報和審批情況如表3所示。
四
麥角硫因
麥角硫因,學名為2-巰基-組氨酸-三甲基內鹽,1909年首次從一種真菌中被分離出來,是一種天然水性含硫氨基酸,具有強抗氧化能力。人體自身不能合成麥角硫因,只能從食物中攝取。作為一種極性小分子,麥角硫因在腸道有機陽離子轉運體1的幫助下穿過細胞膜,通過血液運輸到腸道、肝臟和腎臟等全身器官,在保護神經細胞、抗衰老、美容養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食品、化妝品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價值。
麥角硫因/L-麥角硫因在我國作為新食品原料的申報已累計受理3次,目前均處于延期再審狀態。
五
雙歧桿菌
雙歧桿菌是益生菌領域的“黃金菌種”,它是一種革蘭氏陽性、不運動、細胞呈桿狀、一端有時呈分叉狀、嚴格厭氧的細菌屬,作為一種重要的腸道有益微生物,其對人體健康發揮著生物屏障、抗腫瘤、增強免疫、調節腸道微生態、抗衰老等多種重要的生理功能。
目前我國已有多個雙歧桿菌菌種或菌株被批準用于食品中,2022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更新發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中包含了7種雙歧桿菌:青春雙歧桿菌、動物雙歧桿菌動物亞種、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兩歧雙歧桿菌、短雙歧桿菌、長雙歧桿菌長亞種和長雙歧桿菌嬰兒亞種,《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中包含了7株雙歧桿菌菌株: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b-12、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HN019、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i-07、短雙歧桿菌M-16V、長雙岐桿菌嬰兒亞種R0033、兩歧雙歧桿菌R0071和長雙歧桿菌長亞種BB536。2024年8月長雙歧桿菌嬰兒亞種M-63被批準列入《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此外,仍有多個雙歧桿菌產品正在審評中,具體見表5。
六
NMN
NMN,全稱為β-煙酰胺單核苷酸,是一種自然存在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核苷酸,還是人體內必不可少的輔酶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NADH)的合成前體,與人體免疫、代謝、運動等多項生化反應息息相關,具有降脂減肥、延緩衰老、調節免疫等功效,因此,近年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我國于2023年受理了NMN作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的申請,但最終此項申報未獲得批準,2025年1月再次受理一項NMN的申請。隨著研究的深入,NMN的作用機理、安全性、功效和穩定性等關鍵數據不斷充實,其在食品領域的合規化進程可能會繼續推進。
小結
在全球健康消費升級的背景下,眾多創新功能原料正加速“破圈”。從目前的申報審批情況來看,不同原料的合規化進程呈現差異化態勢:部分原料已多次獲批,部分仍在審評階段,也有申報未獲批準的情況。這種差異既反映了監管機構對新型原料審慎科學的態度,也提示行業需要更深入地理解申報要求,加強基礎研究數據的完善,確保產品合規化進程順利推進。
日期:2025-04-25
一
D-阿洛酮糖
D-阿洛酮糖是一種天然的單糖類甜味物質,在自然界中少量存在,也被稱為稀有糖。D-阿洛酮糖甜味純正,是蔗糖甜度的70%,其能量為1.67kJ/g(0.4kcal/g),相當于蔗糖、葡萄糖或果糖的1/10。此外,D-阿洛酮糖在口腔和神經保護等方面也有積極的健康意義。因此,D-阿洛酮糖是一種獨特的具有健康效益的天然甜味物質,在食品產業擁有巨大應用潛力。
截至當前,D-阿洛酮糖在我國作為新食品原料的申報已累計受理7次,2025年3月我國對微生物發酵法和酶轉化法生產的D-阿洛酮糖進行了公開征求意見,這也是《食品加工用遺傳修飾微生物安全性評價申報材料要求》發布后,首款遺傳修飾微生物新食品原料公開征求意見。
二
HMO
HMO,即母乳低聚糖,在母乳中含量豐富,是僅次于乳糖和脂質的第三大固體成分。HMO結構多樣,目前已鑒定出超過200種不同的HMO,主要包括三大類,即巖藻糖基化中性HMO(35%~50%)、非巖藻糖基化中性HMO(42%~55%)和唾液酸性HMO(12%~14%)。HMO的主要功能包括促進有益菌如雙歧桿菌的生長,抑制有害菌的定植,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上調海馬體基因的表達,改善學習和記憶能力;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緩解過敏和炎癥反應等。
近幾年我國HMO的申報熱度處于持續攀升的狀態,已受理的申報產品涉及2'-巖藻糖基乳糖(2'-FL)、3-巖藻糖基乳糖(3-FL)、乳糖-N-新四糖(LNnT)、3'-唾液酸乳糖鈉鹽(3'-SL)等多個品種,其中2'-FL由于目前研究最深入,其合規化進程也遙遙領先,截至目前2'-FL已發布6次批準公告,涉及11種產品,具體如表2所示。
三
N-乙酰神經氨酸
N-乙酰神經氨酸,又名唾液酸、燕窩酸,是一種天然的氨基糖,是燕窩的核心生物活性成分,同時也是人體大腦的組成部分,廣泛分布于神經組織和乳汁中,能夠促進神經元的修復和再生,具有促進大腦發育、改善記憶力、增強免疫力、改善睡眠和保護視力等多種生理功效。
2017年我國首次批準了N-乙酰神經氨酸作為新食品原料用于食品領域,其后又有兩次申報因實質等同獲得終止審查的審批結論,最近一次申報于2025年2月受理并處于延期再審狀態,具體申報和審批情況如表3所示。
四
麥角硫因
麥角硫因,學名為2-巰基-組氨酸-三甲基內鹽,1909年首次從一種真菌中被分離出來,是一種天然水性含硫氨基酸,具有強抗氧化能力。人體自身不能合成麥角硫因,只能從食物中攝取。作為一種極性小分子,麥角硫因在腸道有機陽離子轉運體1的幫助下穿過細胞膜,通過血液運輸到腸道、肝臟和腎臟等全身器官,在保護神經細胞、抗衰老、美容養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食品、化妝品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價值。
麥角硫因/L-麥角硫因在我國作為新食品原料的申報已累計受理3次,目前均處于延期再審狀態。
五
雙歧桿菌
雙歧桿菌是益生菌領域的“黃金菌種”,它是一種革蘭氏陽性、不運動、細胞呈桿狀、一端有時呈分叉狀、嚴格厭氧的細菌屬,作為一種重要的腸道有益微生物,其對人體健康發揮著生物屏障、抗腫瘤、增強免疫、調節腸道微生態、抗衰老等多種重要的生理功能。
目前我國已有多個雙歧桿菌菌種或菌株被批準用于食品中,2022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更新發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中包含了7種雙歧桿菌:青春雙歧桿菌、動物雙歧桿菌動物亞種、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兩歧雙歧桿菌、短雙歧桿菌、長雙歧桿菌長亞種和長雙歧桿菌嬰兒亞種,《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中包含了7株雙歧桿菌菌株: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b-12、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HN019、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i-07、短雙歧桿菌M-16V、長雙岐桿菌嬰兒亞種R0033、兩歧雙歧桿菌R0071和長雙歧桿菌長亞種BB536。2024年8月長雙歧桿菌嬰兒亞種M-63被批準列入《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此外,仍有多個雙歧桿菌產品正在審評中,具體見表5。
六
NMN
NMN,全稱為β-煙酰胺單核苷酸,是一種自然存在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核苷酸,還是人體內必不可少的輔酶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NADH)的合成前體,與人體免疫、代謝、運動等多項生化反應息息相關,具有降脂減肥、延緩衰老、調節免疫等功效,因此,近年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我國于2023年受理了NMN作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的申請,但最終此項申報未獲得批準,2025年1月再次受理一項NMN的申請。隨著研究的深入,NMN的作用機理、安全性、功效和穩定性等關鍵數據不斷充實,其在食品領域的合規化進程可能會繼續推進。
小結
在全球健康消費升級的背景下,眾多創新功能原料正加速“破圈”。從目前的申報審批情況來看,不同原料的合規化進程呈現差異化態勢:部分原料已多次獲批,部分仍在審評階段,也有申報未獲批準的情況。這種差異既反映了監管機構對新型原料審慎科學的態度,也提示行業需要更深入地理解申報要求,加強基礎研究數據的完善,確保產品合規化進程順利推進。
日期:2025-04-25